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供配电技术 \ 电气装配工艺

电气装配工艺

发布于:2008-11-21 10:41:21 来自:电气工程/供配电技术 [复制转发]
电器元件装配工艺及要求
一、装配工艺及要求:
(1) 装配前应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列入国家强制性认证目录的电器元件应验证其CCC标志,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和处理。
(2)组装前必须擦净元器件上的灰尘及油污。
(3)安装的元件操作时不受空间的妨碍,不能触及带电体.
(4)维修容易,能够方便地更换元件及维修装置的其他部位.
(5)满足电器元件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如:满足飞弧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的要求。
(6)组装所有紧固件、金属件的防护层不得脱落、生锈。螺钉选择要与元件固定孔相匹配。紧固后螺钉露出螺母2—5螺距。
(7)组装时要充分考虑接地连续性,箱体内任意两个金属部件通过螺栓连接时如有绝缘层均采用相应规格的接地垫圈,并注意将接地垫圈齿面接触零部件表面,以划破绝缘层。
(8)安装因震动易损坏的元件时,应在元件和安装板之间加装橡胶垫减震。
(9)对于有操作手柄的元件应将其调整到位,不得有卡阻现象。
(10)各种防护板应安装到位。
二、母排加工及安装要求:
(1)母线要求平直,母线不得有明显的锤痕、凹坑等缺陷。母排断口处应平滑圆整,不能有毛刺存在,以防止产生尖端放电,以便于装配维护。
(2)矩形母线应尽量减少弯曲。母排弯曲部位距搭接面的边缘通常大于30mm,母线扭转90°时,扭转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2.5倍,并排母线的弯曲角度要一致,保证其连接安装时,不产生内应力。
(3)母排表面及搭接面的处理:
1.清除母排氧化层,清除后应显示出原有材料的金属光泽.
2.接触表面可以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刷锡或者镀锡.
(4) 母排表面涂覆一般可用喷涂油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母排的防蚀能力,而且可以改善母排表面的散热效果.如母排的表面不进行油漆涂覆,也可以套PVC热缩套管或进行硫化处理
(5)母排相序的标志用颜色加以区分。
(6)母线的搭接面应平整,截面不应有飞边,孔的边缘不应有毛刺。母排的连接孔的直径一般大于所要安装螺栓直径0.5-1mm
(7)装置内不同极性的裸露带电体之间以及它们与外壳之间的爬电距离不应小于标准的规定。
(8) 矩形母线应避开飞弧区域,当交流主电路穿越形成闭合磁路的金属框架时,三相四(五)线母线应在同一框孔中穿过.
(9) 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的长度应在螺帽拧紧后高出2-5扣.钢垫圈与钢垫圈之间必须保持1mm以上的间隙,以防止通过钢螺钉形成闭合磁路产生涡流.
(10)母线连接后应严密、接触良好,其连接面自然吻合。
(11) 母线的绝缘支撑件应满足线短路时的动热稳定要求.绝缘支撑件的间距应不大于绝缘支撑件短路强度试验时的间距;如果无动热稳定的要求则母线也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12) 母排与母排、母排与电器接线端子的接触面之间应能自然吻合,母线之间的连接应保证有足够和持久的接触应力,但不应使母线产生永久性变形。
(13)若同相母排由多片矩形母排并联使用时,每片间的距离应不小于每片母排的厚度。
(14)母排与设备端子连接时,若遇到母排是铝的,设备端子是铜的,需要安装铜铝过渡板,因为铜与铝用螺栓直接连接,会引起接头电化腐蚀和塑性变形,将损坏接头。
三、绝缘导线的加工及安装
(1)导线的颜色。一般为黑色,若按相序分色时:
1.交流:A相—黄、B相—绿、C相—红、零线—淡蓝、接地线—黄绿双色。
2.直流:正——棕色、负——蓝色。
(2)在配线过程中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导线与到弯曲的情况不得用台钳、刻丝钳强行拉直。
(3)剥线时选用合适的剥线钳剥线,不得损伤线芯。冷压接头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冷压接头与多股导线压接后端头不得松动。端头压接前应在导线两端套上线号和相应规格、颜色的塑料套管。端头应压紧,不得过紧或者过松。
(4)每个线束或每根大截面导线导线应在适当位置进行固定,以便在电路发生短路时,所产生的应力不会导致过大的移动或损坏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
(5)导线在安装好后应保证接线正确,线束配置尽量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并不影响导线的散热,也不影响其他电器元件及设备的正常工作。多根导线配置时应捆扎成线束,用尼龙拉扣或螺旋管捆扎成圆形。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线束的捆扎用尼龙拉扣进行,尼龙拉扣每两个相距30-40mm.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250mm、垂直时每350mm固定一次。
(6) 导线接头需要弯曲成圆形时,弯曲直径大于紧固螺钉直径0.5-1mm,圆圈与导线绝缘层之间相距2mm,弯曲方向与螺钉旋转方向一致。
(7)导线与元件接点或母线连接时必须用螺钉拧紧。连接导线中间不得有绞接点或焊接点。接线应尽可能在固定的端子上进行。
(8)一次母线上连接二次线时,需在母线上单独钻孔,用螺栓紧固。
四、二次线加工及安装工艺
(1)成套柜中安装的各种设备、电器元件、接线端子应按照电气接线图或者电器原理图的要求安装或粘贴该元件项目代号的标签。标签的位置一般在元件的左上角或者比较容易观察的位置。
(2)每根导线两端都应有标记(线号),字迹应清晰、牢固,以便与电气设备运行、维护及测试。
(3)线号在绝缘导线上的放置位置,横放时自左至右,竖放自下至上。
(4)根据行线方案量材下线,下线要适当留有余量,导线与到弯曲的情况不得用台钳、刻丝钳强行拉直。多根导线配置时应捆扎成线束,用尼龙拉扣或螺旋管捆扎成圆形。线束应用吸盘与箱体固定。线束的捆扎用尼龙拉扣进行,尼龙拉扣每两个相距30-40mm.吸盘与箱体固定,水平时每250mm、垂直时每350mm固定一次。
(5)每个元件的接点最多允许接2根线。两个接头间要加垫一个与螺钉直径相称的垫圈。
(6)二次线过门时应与可靠固定,并留有充分的余量,保证开门时导线不受损伤。根据行线方案需要弯曲转换方向时,不得用尖嘴钳或者其他锋利工具弯曲,以保证导线绝缘层不受损伤。每根导线接线前弯曲时应美观、一致,留有意外损伤后再接头的余量。标示应一致,字迹清晰、牢固。导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7)为电器检修或者更换方便,导线与电器触头之间不得采用焊接,应采用接线端子过渡。
行线工艺
(1)导线及线束应排列均匀、合理,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相同产品的走线方式相同。
(2)导线不允许承受应力,以免影响导线的正常运行,在线束的转弯处应有圆弧过渡,并用蛇皮管包裹。过门线应用黄绿双色软线连接。禁止使用焊接或者铰接的方式加长导线。绝缘导线在穿越金属构件时,应采取使绝缘导线不被破坏的措施保护导线。线束的捆扎不得损伤绝缘导线的绝缘层。
(3)二次线束不应直接敷设在导电部件或铁板上,应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每个线束都应捆扎固定应不因元器件的操作产生位移及晃动。
(4)线束捆扎的距离,视线束大小定为30-40mm,线束的捆扎应挺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与导线交叉。弯曲半径应大于线束直径的2倍。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lx008
    lilx008 沙发
    正需要,谢谢你了。。。
    2009-03-04 21:41:0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bikaru
    bikaru 板凳
    貌似MNS的工艺指导书
    2009-02-27 23:24: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供配电技术

返回版块

97.87 万条内容 · 214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防火卷帘控制箱位置

请问高手,消防用的防火卷帘和风机的控制箱位置是在哪的?电气设计时把电源提供了,那控制箱的位置用我们设计吗?是在消防控制室吗?还是与防火卷帘和风机放一起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