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水利工程简介
芍陂 刊沟 引漳十二渠 龙首渠 都江堰 郑白渠 灵渠 金堤 会通河
汴渠 鸿沟 瓠子堵口 鸿隙陂 浮山堰 赤山湖 破冈渎 松花坝 通惠河
练湖 鉴湖 宁夏古灌渠 永济渠 相思埭 它山堰 戾陵堰 上海港
芍 陂
淮河流域著名古陂塘灌溉工程。又名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南。春秋楚庄王十六年至二十三年(公元前598-前591)由孙叔敖创建(一说为战国时楚子思所建)。迄今2500多年一直发挥不同程度的灌溉效益。芍陂始 见《汉书.地理志》,西汉设陂官专管灌溉维修。东汉建初八年(公元83),王景修芍陂稻田。1959年,安徽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曾在安丰塘越水坝地方,发掘出一座汉代水利工程(草土堰)遗址,伴随出土的有汉代都水官铁锤等文物。芍陂主要水源是淠河。芍陂灌区面积,在4-13世纪常见记载,有灌田万顷、灌田五千余顷等说法。《水经.肥水注》详述芍陂源流,工程规模,并指出陂有五门(水口),吐纳川流。发展到隋代,经整修增辟为36门 。延续到宋代。这36水口仍可起到按照水量出入增减、调节灌溉用水先后次序的作用。明嘉靖《寿州志》详记当时36门的具体名称及其经流地点,灌渠总长达783里。清代芍陂水门迭有兴废增减,乾隆至光绪间均为28门。关于芍陂工程的人为破坏,三国、南北朝时曾多次受到战争波及,唐宋以来,则多为地主土豪占垦和盗决。以芍陂陂区为例,到明代,被占塘面约长50里, 变塘为田达56967亩多。芍陂设置减水闸,明成化十九年(1483)始见记载。系因地主土豪占陂为田,蓄水面积缩小,雨季汛涨时,地主为避免私田被淹,便盗决陂堤泄水,涸出塘底,续行占垦。为防止盗决和占垦,故设置 减水闸进行控制。清乾隆二年(1737)始在众兴集以南,建筑滚水石坝。到民国年间,芍陂灌溉效益越来越低,1949年实灌面积仅8万多亩。现为淠史杭灌区的一个反调节水库。
邗 沟
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中国最早见于明确记载的运河。又名渠水、韩 江、中渎水、淮扬运河、里运河。邗沟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北上争霸,于公元前486年筑邗城(今扬州市),开通邗沟。最初南端自长江引水北流,向北绕经一系列湖泊,以较短的人工渠道相连接,航道弯曲,到末口入淮河。东晋南北朝时,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江水已不能引入运河,于上游开支河从今仪征引江水通航,并在运河口建堰埭、水门节水,河上亦建有多处堰埭。隋代两次重开此河,成为南北大运河中的重要一段。唐代,长江中的沙洲扩大,并与北岸相边。开元二十二年(734),在扬子镇以南接开伊娄河,经瓜洲入江。从此,瓜洲运口与征运口并用。北宋,在邗沟上建有数十处闸、坝、涵、达等建筑物并且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船闸-复闸。元代开京杭运河,邗沟成为其中的一段,南口在瓜洲和仪征,北口仍在淮安北。
引漳十二渠
中国战国初期以漳水为源的大型引水灌溉渠系。灌区在漳河以南(今河南 省安阳市北)。《史记》等古籍记为战国魏文候时邺(治今临西南四十里的邺镇)令西门豹创建(公元前422年)。第一渠首在邺西18里,相延12里内有拦河低溢流堰12道,各堰都在上游右岸开引水口,设引水闸,共成12条渠道。灌区不到10万亩。漳水浑浊多泥沙,可以落淤肥田,提高产量,邺地因富庶起来,东汉末年曹操以邺为根据地,按原形式整修,十二堰称为十二登,改名开井堰。 《吕氏春秋.乐成》记渠为魏襄王时邺令史起创建,在西门豹后约100多年,并批评西门豹不知引漳灌田。《汉书.沟洫志》采用这一说法,和《史 记》有矛盾。后人调和两说,说是西门豹先开渠,史起又开。东魏天平二年(535)改建为天平渠,并成单一渠首,灌区扩大,后变称万金渠。渠首在今安阳市北40余里,漳河南岸。隋唐以后这一带形成以漳水、洹水(今阳河)为源的灌区。唐代复修天平渠,并开分支,灌田十万亩以上。清代、民国还有时修复利用。1959年动工在漳河上修建岳城水库。两岸分引库水,灌田数百万亩,代替了古灌渠。
鸿 沟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1) 开始兴建。修成后,经秦、汉、魏、晋、南北朝,一直是黄淮间主要水运交通 线路之一。西汉又称狼汤渠。它在今河南省荥阳北引黄河水,东经中牟北,开封北而折向南,经尉氏东、太康西、淮阳,再分两支:南入颍水,东入沙水,二者皆入淮河。中途在开封东分水(古汴水)。又南,向东分水入睢水、岁( 涣)水,皆可通淮。再南,向东分水入涡水,直通淮河,形成黄淮间的水运交 通网。隋代开通济渠,即唐宋时的汴河,成为黄淮间的交通干道,相当于鸿沟 位置的蔡河仍部分起着沟通黄淮的作用。元代开始,建都北京,开京杭运河,水运干线东移,蔡河就湮塞了。
都江堰
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境内,岷江上的大型引水枢纽工程,也是现有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秦蜀守李冰主持兴建。工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古代甬江支流鄞江上修建的御咸淡引水灌溉枢纽工程。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西南,唐大和七年(833)贸县(今鄞县南)令王元玮创建。筑堰以胶,海潮可沿甬江上溯到章溪,“来则沟浍皆盈,出则河港俱涸,田不可稼,人渴于饮”。由于海水倒灌使耕田卤化,城市用水困难。于是在鄞江上游出山处的四明山与它山之间,用条石砌筑一座上下各36级的拦河溢流坝。坝顶长42丈,用80块条石板砌筑而成,坝体中空,用大木梁为支架。据记载,坝的设计高度要求是:“涝则七分水入江(奉化江),三分入于溪(即引水渠南塘河),以泄暴流;旱则七分入溪,三分入江,以供灌溉”。这座坝平时可以下挡咸潮,上蓄溪水,供鄞西平原七乡数千顷农田灌溉,并通过南塘河供宁波城使用。为防止洪水涌入城市,在南塘河历岸建乌金、积渎、行春曷等三座侧向溢流堰,下游通江。宋代在宋波城东北建三座泄水闸(契),以排泄积水。这样由坝(堰),渠、闸等组成了完整的灌排系统。初建时渠首淤积较少,每年只淘浚一次。南宋时泥沙淤积严重,淳右二年(1242)魏岘在坝上游40余丈处建 三孔回沙闸,以减少入渠的泥沙。为保证灌渠闸契按时启闭,吴潜于开庆元年 (1259)在宁波城内平桥下设水则,以测算出各处水情。以后历元明清三 代都对工程进行维修。明嘉靖十五年(1536)加高堰(坝)顶1尺(今仍存),清咸丰七年(1857)曾进行较大修治。1914年清理堰上淤积,使水道通畅。目前所见它山堰顶长134.4m,堰顶宽4.8m,堰身大部分埋在沙土下,已无引灌作用。1987年定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会通河
沟通泗水和卫河的运河。北至临清接卫河,南至济宁以南接泗水、黄河,是京杭运河中地势较高的一段。元代至元十三年至二十六年(1276-1289)开成,明代永乐九年(1411)重开。会通河以汶、泗二河为源,但枯水季节水量不足,要依靠汇集沿途泉水济运,明代统计的泉源有三四百处。汶水的水量最多,先由罡城坝分引经光河至济宁,后主要由戴村坝引水至南旺 向运河两个方向分水。另在兖州城东筑金口坝,壅泗水西合光水至济宁入运河。为调节各季节水量的不平衡,利用运河沿岸的湖泊洼地调蓄,称为水柜,其中 主要有:安山湖、蜀山湖、马踏湖、南旺湖、马肠湖、独山湖、昭阳湖和南阳 湖等。为节制用水和保持航行水深,河上建通航闸,元代有30余座,明清有40余座,所以会通河又有“闸漕”之名。闸旁一般修有月河,河上根据需要 还建有拦河坝、滚水坝。运河旁还有引水闸、泄水闸多处。清末,漕运逐渐废 弃,只有济宁以南湖区尚可通航。
通惠河
(古代北京城水利)开发利用永定河和潮白河,并防治其洪水危害,保证漕运和城市供水是北京历代水利的重点。城市供水自公元250年在湿水(今永定河)上修建戾陵堰,引水至当时的蓟城(今北京),至元代近千年间,北京古代城市供水不断地修复利用 这一引水工程。元代建大都城后,城市扩大,只依靠上述工程和西郊的玉泉水为源已无法满足城市用水和漕运的需要。至元二十九年(1292)由郭守敬规划设计修建了白浮瓮山河引水工程,将温榆河上源的泉水引至瓮山泊(今昆明湖),供大都用水。明代白浮瓮山河湮废,北京的地表水源只剩玉泉山一处。 永定河因含沙量大,泛滥严重,威胁城市安全,已无法引用。为补充水量不足,清乾隆年间兴建引用西山的香山、卧佛寺泉水的石渠工程逾10km,将分散的泉水引至玉泉。北京城市园林供水,一直是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因此,兴修的水利工程一开始便为美化首都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最著名的工程如元代瓮 山泊,既是通惠河上源调节水库,又是著名风景游览区,元代皇帝多次乘船前 往游乐。经清代扩建为昆明湖,成为大型皇家园林。北京居民饮用水历来以井水为主,因地下水埋藏较浅,一般质量较好,条件便利。漕运古时以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称为漕运。自金建中都起,漕运任务十分艰巨。在水资源短缺的北京地区发展漕运,历来重视水的综合利用和节水工程的效益。从北京到通县(以下接北运河)的运输古代一直有南北两条通航水道。北线运河创自金大定四年(1164)以前,但时断时 续,到元代至元十六年改建为坝河,在河道修建七座拦河坝,实行分段运(倒载法)。最大漕运量达110万石,一直使用到元朝灭亡。明清都有修复。现存坝河是其遗迹。南线运河自金大定十二年开凿金口河,引浑河(今永定河) 水通漕运,上段要用戾陵堰车箱渠路线,中间过中都北城,东至通州城北入潞水(今北运河)。结果因浑河水泥沙含量过多,河道坡降过陡而失败。泰和五年(1205)开闸河,水源改用白莲潭(今积水潭、什刹海等)清水,并在下游河道上建闸五六座以节制水流。因水量小,勉强通航10余年。元至元二十九年至三十年(1292-1293)郭守敬修通惠河,长164里,并增加水源,在下游河道上建闸11处共24座,严格节制水量,将入北运河口处下移到张家湾李二寺,从而实现了顺利通航。元代船只可沿通惠河直驶入大都 城内积水潭,漕运量最高约200余万石。明以后水源柘竭,通惠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