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建筑设计生成艺术的应用实验

建筑设计生成艺术的应用实验

发布于:2008-08-20 13:13:20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一 生成艺术及“自组织”

生成艺术(generative art)是一种科学的艺术创作方式,它通过一种类似生物基因编码的转换程序最终形成人造物或者人造世界。在生物世界里,不同基因组合可以产生无穷多种类的生命现象和生命体。生成艺术则试图寻求可以产生无穷多形式的基因编码,通过计算机编程实现人们的主观想法,从而生成丰富多彩的设计形态,如同生物因不同DNA的结构特征而具有不同表现形式,生成艺术借计算机编码的“自组织”方式实现设计思维的根本转变,进而产生出迥然不同、不可预知的艺术品(工业产品、建筑作品、音乐作品等等)。通过生成艺术的“自组织”系统,我们可以创造设计产品的新种群,并保证其进程中的唯一性;在显示设备上直观认知可能生成的结果,感触空间、建筑艺术的复杂性。生成艺术“自组织”系统的内在机制,是一个自行从简单向复杂、从粗糙向精细不断提高自身复杂度和精细度的过程;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而不断降低自身熵含量(熵是热力学中描述系统内部无序性或混乱度的量度),提高其有序度的过程;一个自发地从可知状态向几率较低的方向迁移的过程;一个在“遗传”、“变异”和“优胜劣汰”机制作用下,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模式不断地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其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的过程。

作为一种新型的方法,生成艺术正在向各个设计领域逐渐渗透,本文介绍一项运用生成艺术解答建筑设计问题的成功案例——荷兰格罗宁根市火车站站前公共广场更新项目,由鹿特丹的KCAP(Kees Christiaanse Architects & Planners)、阿姆斯特丹的OAP(Ove Arup & Partners)工程团队以及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urich)的CAAD研究组(以下简称ETH-CAAD)通过自生成设计系统合作完成。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hjy200404
    shjy200404 沙发
    三 生成设计实验的启示

    作为生成艺术的实现基本手段,“自组织”系统正引领人类的设计系统从传统的“他组织”中解脱出来。这虽然显示出技术上的进步与升级,但首先是一种观念与理论上的转变。“自组织”系统不是现有应用软件和建筑元素的集合,而是由一系列具有自身利益界定和自主决策能力的单元所组成的整体。每个单元都可以最大限度地争取其自身的“利益”,同时,也是整体平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为的“他组织”系统相比,按照自组织原则构建和运行的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①更强的驾驭复杂性的能力。非常复杂的行为模式通过以自律原则组织起来的、大量相互作用的、相对简单的单元来实现;②更强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各自律单元见机行事,对于环境的随机变化和突变具有更为灵活机动的响应特性;③更强的自行趋优的能力。自组织系统一旦开始运行,它就具有一种“自提升”的功能,能够、而且必须在内部机制的作用下,不断地优化其组织结构,完善其运行模式。

    非生成设计之初通常有构思阶段,构思成熟时形象已经基本分明、呼之欲出。相比之下,生成艺术所能构思的只有规则,如算法、约束,但根据规则而生成的结果则是不可预计的。生成艺术的创作可以说是有计划的随机运作,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的高度统一,它的设计原则是理性的,而结果更为感性。

    透过研究的整个过程,我们看到生成设计作为一种新的设计方法使建筑作品具有与众不同、不可重复的特征,对特定建筑项目的设定条件或其规则的适应性导致生成结果的唯一性与不可重复性,生成艺术提供创作行为的人类模仿自然的机会。它代表设计方法的革命,引领建筑成为科学与艺术融合、理性与感性并存、人工与自然共生的客观产物。
    2008-08-20 13:17: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hjy200404
    shjy200404 板凳
    4 实验成果

    成果以三维动态模型呈现,建筑师可以交互控制模型的生成过程,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控制这一进程:一方面可以直接改变单一柱子的位置,一旦某根柱体的位置被动地发生了改变,系统会迅速达到新的动平衡状态;另一方面可以重新定义柱网及环境属性的相关参数,系统会提供实时反馈,柱网的分布及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参数配置。这就使建筑师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多种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稳定而满意的结果生成之后,构筑柱网位置的相关数据可以输出成多种多样的数码文件格式。

    该工程已经在荷兰格罗宁根市动工建设(图7,8)。


    图7 最终的成果

    图8 广场模型
    2008-08-20 13:17: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埃及经典建筑系列:“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寝

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671公里的尼罗河岸边,这里曾是古埃及新王国的都城。卢克索古迹遍布,在国王谷里,巨大的岩石洞被挖成地下宫殿,埋葬着第17王朝到第20王朝期间的64位法老。在众多陵墓中,有一处陵墓最令人心驰神往,那就是埃及第一位女王———哈特谢普苏特的陵寝。 首开先河不建金字塔 女人的审美注定与男人不同,哪怕是在3500年前的古埃及。哈特谢普苏特陵寝的设计十分具有个性,有些现代建筑的风范。早期法老把金字塔作为葬身之所,但哈特谢普苏特首开先河建造了坟墓。与国王谷那些男法老拥挤隐蔽的墓室不同,哈特谢普苏特将自己的陵寝修造得优雅大方。陵寝的台阶从尼罗河西岸陡峭的山崖上延伸下来,面前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背靠山崖的高台更像是一个宽敞的院落,高台中央有一道门,门后便是一个幽深的墓道,伸向山崖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