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哈利波特在北京飞翔

哈利波特在北京飞翔

发布于:2008-07-26 09:20:2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7月16日晚,在“鸟巢”举行奥运开幕式预演。虽然,理所当然地,只有等到正式开幕,人们才能够观赏到这些景象,但从中央电视台传来了好消息——将充满中国的文化元素。

同样是中央电视台,这几天还忙着另外一椿事:连续表彰几位与奥运有关的几座著名建筑的著名外国建筑师,包括声称要把中国文化传统“逼到危机的边缘”的那位(可以与这句名言并美的还有一位,她一到中国就说“难道周围都是狗屎,我也要与它协调?”)。以及另外两位,坚持他们设计的每平方米耗钢量高达500kg的场馆与每平方米耗钢量只有30kg的悉尼奥运场馆是“完全不具有可比性的两回事”,只有耗资超出任务书规定的14倍、最后导致工党政府下台的悉尼歌剧院才配得上与之媲美。而这座场馆,巨大无比密密麻麻的钢架承载的却只是厚仅0.2毫米的薄膜!

此类舆论由来已久,比较近些的可举《光明日报》2006年9月7日发表的叶廷芳先生的长文《对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及展望》为例。该文力主中国建筑要与世界“接轨”,赞扬“我国在这方面也确实与世界接轨了”,因为这些建筑“都实行了国际招标,并都让外国高手们中了标”;认为“不管成败如何,这个开头是值得肯定的”,唯一的理由却是未加论证的“艺术没有国界”。

但2007年1月建设部和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大型公共建筑工程建设管理的若干意见》却给这种舆论发出了警告。文件强调“以人为本,立足国情”。重申建筑艺术应该“弘扬历史文化,反映时代特征”,“重视保护和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特色”。鼓励“自主创新”,规定“应立足国内组织设计方案招标,避免盲目搞国际招标”。对“一些地方不顾国情和财力……不注重节约资源能源……甚至存在安全隐患”提出了严厉批评。可以说,这个文件也是对从2002年开始的、关于建筑方向问题的那场旷日持久的大辩论的一个权威结论。

就在今年3月“两会”期间,也有30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制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继承、弘扬法”,中国媒体以“哈利波特淹没了刘胡兰”的大幅标题报道了这件事。

面对如此对立的两种指向截然不同的观点,我真的又一次无所适从了。

我只从两点提出质疑:第一,难道建筑不是一种艺术?难道被称为“人类文化纪念碑”的建筑可以超出所有艺术的共通属性,不是文化的外化?文化真的就“没有国界”,随之,“艺术”也“没有国界”?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和艺术,都可以“不管成败如何”地通通“接轨”?正是文化,才是一个民族得以存在的根据,失去了文化,这个民族也就不再存在。

“现代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观念就是保护文化的多元化,尤其对国家性、纪念性、文化性大型公共建筑或城市标志性建筑而言,理应更多地体现一个时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国际建筑师协会近二十年来就一再呼吁发展中国家要注意保持自己的“区域性文化特色”。如果中国建筑都真的与世界(在当前,其实际所指自然是占据优势话语权的西方) “接轨”了,必会导致民族记忆的丧失。

中国的民族记忆并非完美无憾,但中国的传统文化,其优秀部分,却确有其独具的价值和魅力。改革开放以来30年,是中国自鸦片战争近170年以来国运最昌盛的时期,随着国力的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逐渐加强,近十几年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从官方到民间,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继承优秀传统也越来越成为公众的热门话题。

但恰恰在这十几年,却出现了由不尊重至少是不懂得中国文化的一批外国人,主导了我们的建筑思潮,并有人以“接轨”为由为之辩护。其实,只有科学技术这些操作层面的东西,才可以谈到“接轨”(也不是说接就接),而文化,是只可能借鉴而不能“接轨”的。问题至大,不可不辩。

质疑之二是:难道建筑是一种 “纯艺术”? 后者的某些创作属于个人行为,花的是自己弄来的钱,又没有什么物质性功能,表现的是个人的观念,与能源、环境也不会有太多关联。作为个人,人们自有选择的权力,但即便这样,作为一种文化,“接轨”对于纯艺术来说也是一个伪问题。一位美术理论家在他的《能提倡文化接轨吗?》(见本文后附文)中问道:是曹雪芹接巴尔扎克的轨?还是毕加索接齐白石的轨?

建筑师花的可不是自己的钱,作为建筑艺术主要体现者的多数公共建筑,更都是纳税人的辛苦钱,难道可以不顾国情和建筑的功能本性,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由着外国人的性子,表现他们的个人“张力”?

“现代化”的另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保护环境和强调节约资源。近些年吹来的这股建筑洋风却背离了这一原则(“水立方”或许例外)。从一开始争论到现在已经六七年了,虽然多数人已早有共识(凤凰卫视网站对国家大剧院的民调表明,不认同者竟占到88.6%),但从理论界舆论界视之,情况仍令人忧虑。

我真的非常担心:这些中国人付出如此之高物质和精神代价的作品,几十年以后,真的会成为设计人和他们的辩护人一再保证的“举世的典范”?诚然,世界上确实有当时并不叫好,后来却证明是好的事物存在(这句话,今天已成为替这几座建筑辩护的毫无例外的套语了)。但是,也有着当时被疯狂崇拜恨不得推向世界如今却被彻底否定了的东西。不管东方还是西方,不管在建筑还是更多方面,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可以肯定,后一种还占到多数。虽然痛心,我倒是更加相信,随着中华文化的重新崛起和能源、资源、环境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它们的荒唐只会更加为人所唾弃。

2002年10月,德国人冯•格康在中国举办“在中国从事建筑设计”展览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认为只有故宫、天坛和长城是不可替代的。不客气地讲,北京的现代建筑没有一个是尊重传统的。……现在北京的建筑在我的印象里,完全是美国化的,就像是鸡尾酒。我看到太多的北京建筑在追求一种表面化的东西。”他善意地指出:“那是不健康的,建筑设计的出发点应该考虑和当地的历史与传统的关系。”

冯•格康的言说可能有点刺耳,或许言过其实,但很值得我们思考。

这类被许多中国人和外国人极力推荐给中国的追求新、奇、特、怪、洋的东西,其实在西方都已经没有多少市场了。设计中央电视台那座扭七拐八新楼的外国建筑师自己也承认:“这一建筑也许是中国人无法想象的,但是,确实只有中国人才能建造。”显然,中国已成了这类建筑师的最后一块表演场。

赵汀阳在他的《观念图志》中对这类“艺术”作过这样的评论:“他们需要突破,突破本身变成了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开始是为了突破古典艺术概念,后来变成互相突破其他艺术家的思路。艺术不再追求成熟和完美,而是追求叛逆、造反、破坏、革命、另类和变态。”这些艺术家所遵循的,只“是一些也许打破日常规则的肆无忌惮的想法”。

当然,对于一些外国建筑师朋友和与我观点相异的人士力求在世界面前展现中国新形象的良好出发点,以及他们付出的辛劳,笔者并不否认,要在新建筑上体现中国特色也并非易事。有的问题一时辩不清楚,不妨求同存异。笔者只是企望,在以后的建筑创作中,建筑师能够在心里,给追求中国气派、中国风格、中国特色,多少也留下一些位置,对于“现代化”的真谛,有更深的理解。
  • zimoer
    zimoer 沙发
    附文:能提倡文化接轨吗?

    张祖英

    跨入新世纪,中国国力增强,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国美术从过去千军万马走独木桥的状态下获得新生,走向一个自由广阔的天地。然而,随着西方艺术频繁更新的冲击,随着西方世界以强势经济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一些中国艺术家处在新旧价值观、新旧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的激烈碰撞中,在艺术实践上也存在诸多困惑和迷茫。

    的确,当今西方的艺术似乎缤纷多彩,形式和观念不断更替,艺术边界不断拓展———观念艺术包括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大地艺术、传媒艺术……层出不穷,求新求变,成为新的时尚。加之各种名目的国际大展和媒体炒作的效应,在有些文化人的心目中似乎造成了这么一种错觉,跟随着西方艺术的变幻,就会走向世界、走向成功。事实上,尽管有一些中国艺术家跟随他们走出了国门,在某些展览中取得了渴望的效应,但是否真正体现了艺术的进步是值得考虑的。

    随着对西方文化和艺术的了解,我们越来越看清了当代西方艺术的状况,在艺术受媒体和艺术机构为经济利益驱动进行炒作所形成的“繁荣”后面,实际上还蕴涵着西方哲学中某种理论的支持,在喧闹的表象下,其实有其内在的评价标准。因此中国的艺术家想要得到西方艺术界的肯定,也必定要亦步亦趋地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去思考和创作,否则难以得到认可。诚然,作为艺术家个人,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无可厚非。然而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整体,这未必是一条正确的艺术之路。由于历史背景不同、地域人文各异,本土的艺术家很难在心灵深处与另一种文化取得共鸣,即使模仿得惟妙惟肖,也只能成为西方艺术的翻版。

    在当今中国,特别是加入WTO以后,各行各业都在研究怎样和世界接轨,我认为艺术乃至整个文化是不同于科技、经济领域的。文化是一个国家精神的象征,它是民族历史、民族心理、审美情趣乃至包括民族地域特点在内的世代相传的血脉。民族的文化就是民族生存、兴旺、强盛的象征。在全球经济和各行各业寻求一体化和标准化的当今世界,必须防止强势经济进行文化侵蚀,必须避免已发生的文化趋同化现象继续蔓延。应该看到,随着当今世界激烈的经济竞争必然导致文化地位的竞争,而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他们在世界赖以生存和独立的根本,所以努力发展各民族文化使世界呈现多元色彩是我们明智的选择。

    由此,我认为文化是不应该提倡接轨的,东方和西方,各民族、各国家,谁接谁的轨?是中国的曹雪芹接法国巴尔扎克的轨?还是西班牙的毕加索接中国的齐白石的轨?毫无疑义,他们都是世界艺术王国的辉煌人物,他们的作品都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世界因他们而丰富多彩。可见,文化只有提倡差异性和多元性,发挥民族和个人的创造精神,才会有世界文化的斑斓色彩。

    反对文化接轨,并不意味着不提倡各民族间的文化交融与借鉴。相反,任何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曾超越了固有的文化模式和内在含量,而具有了历史的深邃性。我们反对的只是一味跟随外来文化,把外来文化的流行模式和标准当作评价我们自己文化标准的后殖民主义文化心态。
    2008-07-26 09:21: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对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认识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建筑,无论是从实体还是从其学术的概念来讲,它都在证明着自己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产品,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类型的代表,它沉淀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是人类文明的一部“石头的史书”。作为人类劳动的最主要的创造物之一的建筑,可以说是构成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建筑文化的价值,就是建筑的社会文明价值,是建筑的格调和责任,是一个社会总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的写照。建筑活动这一人类共有的活动,由于地域环境、人文因素、社会条件的影响,世界各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具有地方的民族的特色建筑文化。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有着五千年悠久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形成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有着自己特色的建筑文化是勿庸置疑的。这种文化既有别于巴比伦的拱券文化,也不同于古希腊的柱式文化。中国建筑的文化产生于中国这片特定的土壤,它离不产生它的民族土壤、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因此中国建筑的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且丰富多彩,像从珠江流域的岭南建筑文化、四川地区的山地建筑文化到西藏的藏居、羌族的碉楼建筑等等,这一些都体现了中国建筑文化中人与建筑、与环境融合以及“天人和一”的哲学理念,正是在这些文化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建筑形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如颇具有华丽气质的北方四合院、开敞的苗族吊脚楼、秀丽的傣族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等。这些建筑都是产生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发展在这片土壤中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