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李时珍对地下水污染的真知灼见

李时珍对地下水污染的真知灼见

发布于:2008-07-14 20:53:14 来自:水利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复制转发]
李时珍于公元1518年生于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一个世代医生之家。在科举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其父一心想让李时珍走上仕宦之路,但大概渊源于医学之家,李时珍对科举存有淡薄之心,而对医药学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他仅在14岁那年考中了秀才,此后3次府试落第,索性随父学医,22岁时就已经可开方诊治了。凭着真知灼见,他还被选拔到京城担任太医。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发现传统的《本草》作为医生恪守的中医药药典来说,不仅所述品种不全,而且谬误之处也不在少数,应当进行重修。然而,他的建议刚刚提出,便遭到太医院使和一些守旧派的反对,指责他“擅动古人经典,狂妄之极”。无奈之下,李时珍毅然称病辞去太医之职,先后到河南、河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行程逾万里,遍访南北各地民间治疗方法,采集各种药物标本,并翻阅了800多种书籍。他从34岁起,独自担负起社会重任,开始修订历代《本草》,历经27载寒暑,终于在61岁那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并在他逝世3年以后,即公元1596年才在南京刊行,并传播到全世界。

  李时珍穷毕生之精力编著的《本草纲目》共52卷,分为十六部、63类,搜集了1195种药用植物、340种动物和357种矿物,总计收入中草药物1892种及11096个处方,并附有各种药用矿物、植物和插图1160幅。世人评价为“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烟海”。

  李时珍所著的后来被国内外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本草纲目》,不仅详尽记述了当时所发现的药物的形态、药性、配伍、炮制、禁忌等药物学知识,而且由于他深入民间,仔细观察记录,因此在《本草纲目》中还收录了许多现今列为环境医学的内容,例如一氧化碳中毒、砷污染及预防、地下水污染及预防,乃至工业热污染防治等,成为后人研究中国古代环境污染与防治的重要史料。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石部·石炭》篇中记述了煤(当时称为“石炭”)燃烧后煤气中毒的危险性:“石炭,南北诸山产处亦多……今则人以代薪炊爨,锻炼铁石,大为民利。”“人有中煤气毒者,昏瞀至死。”这可以说是我国关于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较早记载。而在《石部·砒石》篇中,他还记述了我国古时土法烧炼砒霜的危害及预防砷中毒的措施:“初烧霜时,人在上风十余丈外立,下风所近,草木皆死。”对于冶炼工业热辐射污染的防治,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五金·银》中也有记述:当时人们炼银时,“*炉砌砖墙一朵,高阔皆丈余,风箱安置墙背,合两三人带拽管通风,用墙以抵炎热,鼓鞲之人方可安身。”

  李时珍对于地下水污染的记述,可以说是我国较早的地下水污染状况的记载:“凡有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硷,用须煎滚,停一时,硷澄乃用之。否则气味俱恶,不堪入药、食茶、酒也。”李时珍不仅将明代晚期的《食物本草》中对地下水源分类的记载引入《本草纲目》,而且集纳民间处理饮用水以保证健康的措施,即“用须煎滚,停一时,硷澄乃用之”,这也是我国较早的对城市生活污水污染地下水源后的应对之策的记载。在民间,煮沸、澄清之后再饮用的做法沿袭到今,仍然不失为有效之法。
  • liuzhichao1981918
    一代圣贤,真有远见呀,真是令吾辈后人汗颜!
    2008-07-15 10:0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返回版块

4.6 万条内容 · 2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关于拱坝设计洪水标准的问题

我看了一些小一型拱坝的报告,设计洪水都是采用20年一遇,现在《防洪规范》是采用30年一遇,有没有谁能解释一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