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工地图片 \ [原创]南水北调西线取水方案设计

[原创]南水北调西线取水方案设计

发布于:2008-06-21 18:19:21 来自:施工技术/工地图片 [复制转发]
南水北调西线走地下隧道调水是最可靠、最安全选择,强震滑坡泥石流会使整个地面系统瘫痪,而对多条高原河流筑坝截流取水,势必对下游河段造成毁灭性破坏,因为这些河流本来就没有多少水可调,沙化不可避免;蓄水淹没诸河上游大面积的牧民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河谷草场、田舍,寺庙,势必对当地群众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移民搬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
藏东南水汽资源丰富,地形结构特殊,雅江下游取水方案设计灵活多变,米林境内大渡卡建低坝调水300亿的目标不难实现,由于下游诸多支流的存在,即使将蓄水全部调走也不会导致下游干枯。而黄委的西线方案目标也就是170亿,实际调水量有没有这么多还有争议。
当然最理想的取水方案还是高坝蓄水,600亿的目标一步到位,峡谷地段河槽深窄,百十米宽的河槽建坝并不困难,可以利用倒U字型河道的特殊地理条件,建设临时过水通道,将凶猛地水流预先改道排走,临时过水通道也可以建成永久工程,为其后的整体建设提供电能保障,特殊的地形完全可以提供这一可行性保障;在干涸的河谷建设梯级栏水大坝,再利用人工堰塞体抬高目标河床,并增加提升船闸系统设计,不仅保证了高坝蓄水安全,还解决了目前峡谷不能通航的问题。此项设计等于将雅江中下游交接处出现的河床落差剧降的那截河段人工前移若干公里,延长雅江中游河段长度,在目前的中下游河段处形成蓄水水库,调水就有了可靠的安全保障,而蓄水对雅江中上游的影响也减至最小。人工堰塞体实施方案请参照《削平唐家山,建设新北川》的表述。
峡谷建坝对水气运动注定会产生影响,建坝蓄水必须考虑水汽通道重建问题,否则雅江流域河谷地带气候、自然降水条件都将受到影响。水汽通道考虑开凿穿山隧道、利用电能资源实施人工强制导汽,给水气运动提供助力;而梯级坝设计使得堰塞河段形成较长缓坡,对水气运动的阻滞作用相对单体高坝而言影响将会减少很多。

想继续跟贴,可改版后大西线帖子看不到了,就贴在这里吧。

雅江引水方案.JPG


雅江峡谷梯级栏水船闸系统简图.JPG

  • hk-andrew
    hk-andrew 沙发
    大拐弯附近施工地震不是问题,采取梯级高坝设计,通过人工垫高填塞区间河床的办法,高坝就成了低坝,十级地震都扛得住(施工期间是否会发生地震只好依靠地震局预报了)。问题在于地形空间狭窄,大型机械设备展开困难,建材运输受阻,需要拓展作业面。理顺交通,产生的部分土石方正好用于填塞河道,当然不能倾倒堆放在预选坝址上,大坝建成后再进行二次整理填实;梯级坝间隔可以依据地势条件,尽可能大一些,坝顶设计预留一定宽度的槽口,允许蓄水过流,形成一定宽度的跌荡瀑布群,改变目前坝库水面静态局面,保持河道全线水体流动,确保河流健康,避免或降低静态水体污染的可能性。如资金条件允许,梯级坝可以修至墨脱,彻底解决墨脱水陆交通不畅问题。
    2008-06-22 17:16: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工地图片

返回版块

50.19 万条内容 · 3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几张实景照片

几张现代家居照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