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8-06-13 00:37:13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主持人:谢谢吴总。接下来我们进入对话环节。我们对话的主题是中国文化与绿色建筑科技融合的建筑设计理念。首先有请我们的主持嘉宾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秘书长钟彬先生,对话嘉宾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绿色建筑专家袁镔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大事程泰宁先生,金都房产集团总裁吴忠泉先生。有请。
钟彬:今天很荣幸主持这个对话。今天我们做的两位一位是袁镔教授,是清华大学绿色建筑方面的专家,吴总也是我们绿建第一批的房地产商。
首先有请袁镔老师介绍一下绿色建筑在国外的发展情况。
袁镔:借这个机会简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绿色建筑在国外的发展。绿色建筑来源于可持续发展观,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建筑业开始了一个悄悄的革命,就是以绿色建筑为载体,在规划、设计施工包括后期的管理,都发生了关键性的变革。
中国绿色建筑比发达国家晚了15年左右,但是这几年我们在认识上,在推进的力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有了飞跃的进步。一个方面是由于我们的资源环境逼迫,还有一个人们认识的提高,再一个是越来越好的经济、技术基础。所以中国的住宅,到本世纪开始,已经从数量发展到质量的发展,所以对质量的发展越来越高了。这是我们国家的基本情况。
现在国际上的绿色建筑发展非常快,有四个方面,一个是政策法规和体制不断的完善。像欧盟在成立之初就进行了立法,从标准的制订,到政策的支持等等,一系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使得整个绿色建筑在比较好的体制下进行。第二个是欧盟国家的节能标准是不断的提高,我们国家是节能标准是65%左右,实际上发达国家已经修改了好多次,每一次修改都使节能标准有了很大的标准。我们现在国家提出的墙体保温系数等等,实际上国外比起来,还是比较初级的阶段。像德国现在的新的标准,不是说对你的墙壁的导热系数等等,而是整体上,通过各种手段以后,住宅要求达到每年每平方米的耗能是多少,你要调动所有的手段来实现这个目标。
所以几次修改以后,我们的标准和欧盟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现在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比如零排放住宅等等,而且很多的实验来支撑,不是一个小规模的实验,也是大规模的区型的进行参与实验。这些新的评价体系每年都在不断的进行评价标准,我们国家现在对于住宅是一个标准,对于公共设施是不分的,但是对于办公建筑、对于商业建筑,发达国家有针对性的条文,而且越来越完善。
现在一些新的节能构造,新的太阳能采暖等方面的技术,也不断的出现改进以后,也不断的成熟,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国家这方面来说,从2001年后,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主要是在2001年我们制订了第一个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就是聂梅生会长刚才提到的,这是由聂会长提出,由清华大学共同完成的,到现在为止,我们有全国性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环境部提出的生态住宅认证体系,还有很多有影响的,比如绿色奥运建筑评价体系,这几个是比较带有全国性的,有影响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除了这几个以外,现在各个地区,浙江省出台了省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包括苏州市也制订了市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所以可以看出来,我们国家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有了很大的进步,虽然有一些看起来有一些不成熟但至少有这方面的认识和发展。
第二方面主要是国家政策方面的支持。最近这两年,从财政部这个是支持的,对于这个新能源的利用的项目,每平方米是60块钱,一万平方米就是60万了,今年已经有几十个项目得到了财政部的支持。科技部对这个项目也有支持,无论是资金还是政策上。政策上我们国家在慢慢发展,另外就是从技术上我们国家也正在普及和提高,应该讲我们目前外保温技术,外窗的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等等,这方面越来越推广,而且比较被大家认可。特别是是再生和可再生能源的示范推广以后,地热在辽宁省就大面积的使用了,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所以这几年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各个地方的确出现了一批比较有地区性的绿色建筑,比如金都的这些绿色建筑等,公共建筑也有一批比较好的,得到了国家绿色建筑创新奖。
但是总体上来看,我们节能标准,绿色评价这是一个动态,和国外的相比,我们的一些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最简单的比如外墙,我们现在在在很冷的地区,我们节能技术还是有相当差距的,这个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和改善以后,这个标准还会提出,而且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过几年也是会修改,也会越来越完善。
所以应该看到,这几年我们国家发展很大。
钟彬:谢谢袁镔老师的分析。下面有请吴总介绍一下,因为你们在做绿色实践方面,首先很早的进行做,有很多的示范项目,另外就是你们之后做很多的项目就是围绕绿色建筑这个主题来做的,目前我们国内在推广过程中,很多的开发商提的问题,就是绿色建筑我能得到什么?那么吴总你们这些年来说,你们也在不断的创新,这几年你们得到了什么?给我们共享一下您的经验。
吴忠泉:刚才主持人问我们金都在做绿色建筑和科技节能得到什么,我想他问这个问题大概是原来市场上有一个现象,就是做绿色建筑的,做科技节能的住宅的销售价格与不做,或者没有明显提出的,可能销售价格差不多,就是你做的绿色建筑的,销售价格可能和没有做的是一样的,那你为什么要做?这个很简单,我们得到什么呢?得到了三个方面:
一个是产品鲜明的特性。我们做绿色的建筑,比如金都华庭、金都画幅、城市芯宇等等,在现场就和谈到过这个问题,就是好不容易买到一块地,怎么作出一个好产品出来,而且这个产品是有生命的,而这个就很有好处的。如果没有绿色建筑,科技节能,金都华府、金都华庭可能没有现在的影响力,就是这个产品的品行、特性没有,就是有价值、有意义、有代表性的产品出来,和设计师一起合作。
第二个得到的好处,就是对于金都而言,不仅仅是原来建了房子,现在建了房子,将来专业构筑品质生活,就要专门的专心的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就是走绿色建筑、科技节能的产品,从而打造一个专业的团队,专业的道路,这是一个好处,有人才,有方向。
第三个好处,就是我们在开发建设中认识了很多的专家,如果不走绿色建筑、科技节能,我们很难邀请到建设部的专家给我们评审,也很难认识科研院所的专家给我们的项目进行评审,如果失去了这些资源,我们就失去了社会上最优秀资源的支持。我们现在讲节能、减排,而从市场运作方面来说,要尽最大努力扩大这些资源,扩大专家资源、社会资源的支持,所以我想这一点的体会,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非常有价值,也是对今后的发展非常有帮助的。谢谢!
钟彬:谢谢吴总。吴总得到的三点我非常希望能够为全国开发商的问题有一个很好的回复,而程大师在建筑文化与建筑科技的结合方面,也是非常好的经验,因为今天我想主题是绿色建筑,但是绿色建筑和建筑文化,这方面您有很多的实践,希望您能和我们共享一下。
程泰宁:我简单的谈一些做住宅设计的感受,可能有一些同志知道,我做住宅设计的比较少,我可以谈作为一个建筑师,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一个是浙江省的民营经济经过大幅度的发展以后,特别是浙江省经济发展的结构是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这样出现了大量的民营企业,这为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和平台。浙江省的民间资本,包括我再温州支行工作过也好,包括和同行的接触当中感觉到,特别是温州、台州、丽水的民间资本的量非常大,非常的活跃。这部分的民间资金,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也没有提供一个非常重组的融资平台,所以这些资金目前的使用并不是很理想的。比如我们的青田一个,每年的华侨的进出口贸易额也是非常巨大,每年的银行汇款也是10亿美元以上的量,包括我们温州,我了解过的温州春节前十天的时候,个人汇入温州的帐户都有几百亿,这是我们很难想象得到的。这就为我们提供了更为灵活的运用机制。
第三点方面,浙江省民营企业,它的发展轨迹是从改革开放,是浙江省大发展的时候,从前一段时间的不规范的发展,一种无序的自然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有序的发展,现在的某种程度已经不亚于我们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国有企业的运作机制。那么这一点从我们这几年浙江省民营企业的老板,参加一些培训,去清华、北大读书就可以看到,我们的民营运作的规范程度也是越来越规范。这为我们的金融的创新也有很好的基础了。这是我感觉到的第三个优势。
第四个优势就是我们浙江省的民营企业,企业的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是高度的一致,这是我们浙江省民营房企非常一致的,这样的话,在公司的运作各个当中,可以发挥股东个人的一些资源,因为我们民营企业的资金很多是项目和资金结合,很多个人的资源孤立在项目运作的体系之外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为我们的金融的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第三点我想谈一下我们的民营房企在新政下的运作过程当中遇到的一些困难,现在这个困难越来越严峻。现在我们做企业,特别是国家的一些宏观调控政策,给我们企业带来的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挑战也是我们的企业实力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强,这需要我们的产品要创新,融资渠道要创新。
我简单总结了一下,我们浙江省民营房企遇到的问题,一个是银行融资的渠道,难度也是越来越大,特别是现在我们银行对于企业的规模控制和房贷的手续的管理,包括信贷规模的控制,包括企业实力的认定等等,给我们民营房企首先是银行融资要困难,比我们以前想象的要大得多。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方面,特别是浙江省有非常大的民间资本,如何利用这个民间资本,这个国家在法律法规上都没有一个很好的途径,但是这部分资金现在又是用各种方式,变相的也在进入这个市场,一个投资者的法律保障,另一个企业的法律保障,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一些违规体制,一些诈骗的行为,这个在浙江省的例子也是不少,为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为我们的民营资本市场也有很大的影响。这是我们遇到的第二个问题。
第三个问题就是民营房企,资本运作能力确实不强,浙江省的民营企业并不是国有企业改制后的民营企业,他们都是自发成长起来的企业,以它的管理能力也好,素质也好,所带来的就是资本运作的能力并不是很强,没有一个很好的资本市场对接,包括我们银行一些资本的产品如何和民营企业合作,我觉得有很大的空隙,这个空隙如何整合,其实银行是一个方面,民营企业也是一个方面。现在很多的产品,民营企业都知道,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做,不知道哪一个渠道去做。这是第三大问题。
第四大问题,我感觉特别是民营房企在新政下的资金缺口越来越大了,特别像我们浙江省由于地价的上升导致房价的上升,房价的上升导致浙江省的成本里面,我们的土地出让金的成本在全国是最高,将近64%以上。这就造成我们民营企业从土地款的支付到银行项目融资的空隙,这一段时间的资金的压力,普遍感觉到压力是很大,这个空隙怎么解决,你不可能把地价总结的降下来,降不下来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也是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第五个方面,我认为如果民营合资企业银行合作,如何进行金融创新,特别是和房地产企业进行金融创新,觉得首先要解决观念的创新,这并不两家的问题,还有监管部门的今年创新的问题。一个是民营企业要观念创新,对金融产品有更深的认识,任何更好的利用金融产品,银行也好,投资公司也好,怎么针对民营推出适合民营企业的一些产品,这也是创新的步骤。
我觉得这些问题不解决,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就很难做到得,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简介。
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总。那么紧接着请李总介绍一下,我们怎么建设这个平台?
李晓东:实际上在座的4位都是金融家,郑总这边是银行行长出身的,实际上大家都清楚的,最早的世界上金融的出现,就是解决项目和财富不匹配的问题,就是个人拥有的财富和个人管理财富的能力,或者你拥有的寻找好项目的能力不匹配。当然一种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寻找,手上有钱自己去找好项目自己去投。如果一对一的找到这么好的项目,可能成本比较高,最后就产生了一个中介。其实金融机构就是一个中介,就是比需要钱的找到,然后把有钱、正在寻找合适投资方面的人解决在一起。
其实刚才郑总讲到的几个问题,浙江这块地上有很多钱,那么另外一个,这些钱都是有很强的投资欲望的钱,但是中间缺乏一个金融的平台,或者有了这个金融平台,但是配置资源的效率比较低,那么配置资源的手段比较少,观念可能比较陈旧,实际上我们现在在座的,刚才听到的浙商银行也好,德意志银行也好,其实大家目标是一样,我们也是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竞争的金融企业,现在来说,至少从我接触到的企业来说,我们是很愿意和开发商在一起,因为这是我们的核心客户。我在我们公司,所有人都知道,我让我的员工,每天上班的路上想三件事,第一谁是我们的客户,第二他需要什么,第三我能为他做什么。其实就是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是把我们金融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那么很明显,我们的企业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不断的为他们探索新的融资方式,为他们解决融资的问题。
这几年来,从我们最开始做1212号文出来,我们开始做一些贷款性的房地产信托,主要解决在银行拿不到钱,有两证的产品,后来做一些准基金的产品,就是为了解决信托也不能做贷款,那么我们就把原来的贷款做成有选择权的股权和债权的产品,使开发商能够拿到钱。
那么在现在这种背景下,资金的门槛大大提高,现在确实对房地产开发商来说,资金是一个最大的考验,而且这样的资金,浙江的企业土地成本占整个房地产开发成本的60%以上,达到三分之二左右,而这一部分的钱,按照国家的规定,银行的贷款是不能给的,也就是说银行的规定的是35%资本金的限制,但是实际上在浙江这一块地上,开发商要准备60%的自有资金,才能做房地产开发。
所以这部分要从企业在银行之外,自己去想办法,就是通过一种利益的分享,因为浙江企业有这种比较好的意识,就是企业和股东的利益高度一致,其实有这样的意识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现在大家承担的风险不一样,银行做的就是最上面的哪一层,最低的风险,最低的收益,要有很高的抵押率,所以要把三分之二的钱投进去。那么前期就有一些需要承担比银行更好的风险,享受更高收益的金融工具可以使用,可能需要大家会使用这些金融工具。
那么在这个阶段,比较现实的融资路径有哪些,这些路径需要什么样的心态来合作,所以只要你项目是好的,这个社会不缺钱。所以这就证明了一个投资渠道的缺乏,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还是一个心态决定的。另外再制订一个适合你企业发展的战略,包括现在有一些开发商朋友找到我,说我三分利也要钱,这个项目非常好,实际上它自己的金融实力,在目前的金融环境下,很难支撑把这个项目做完,这样再做下去就会非常的危险,但是实际上它确实有非常好的项目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可以思路分开一些,其实现在有很多大的开发商,他们也是愿意来介入的,为什么不能和他们合作,或者把这个项目卖给它们,然后做一个股东,让他们去做,这样也是完全可以的。
主持人:好的,我们在座的三位都是银行金融界的精英,他们接下来也会和我们商会签约,能够和我们一起更好的为大家服务。谢谢!
好的,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国绿色人居地产峰会—中国绿色地产万里行·浙江之行高峰论坛活动到此结束了!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各位的到来!再见!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