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8-06-13 00:25:13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日前,在“2005房地产市场形势与调控政策报告会”上,建设部副部长刘志峰指出,北京市拟在“十一五”期间推出经济适用住房1000万平方米,其中2008年前推出800万平方米。
在政府加大宏观调控与整顿的背景下,全国各地都针对经济适用房有新的政策出台。天津要求新上市的商品住宅中,80%是中低价位的普通商品住房。上海市场加快推进落实配套
商品房和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两个“1000万”。江苏省要求,普通商品住房中,中小户型的比例一般要达到60%。青岛市明确指出,2005年和2006年,每年从土地储备中拿中1000亩土地,用于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建设,使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占住房供应量的80%以上。
同时,今年建设部加大了对建筑节能的管理力度,大力推行“节能省地型住宅”,以往采用高科技手段达到节能效果,价格高高在上的楼盘,正在逐渐成为历史,建筑节能的低端化频频向市场招手。
走出误区:节能不仅仅属于高档住宅
当前的楼市中,引入高科技手段的楼盘不在少数,比如将氟炭漆涂料引入高档住宅外墙设计,由于这种涂料耐高温的特性,从而将住宅外墙美观延长了15年,有的高档住宅采用断桥铝合金门窗,不仅有着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还可以使房屋的采光面增大,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和生态化……不可否认,先进的节能设备和材料的运用总是从高档楼盘开始的,这是高档楼盘的环保和舒适属性所决定的。同时,这也是开发上的闪亮卖点,虽然在节能上多花了钱,但可以大大提升楼盘的档次,还使售价节节高升。
于是,高档楼盘在媒体上连篇累牍宣传其节能、环保、生态的喧嚣声中,似乎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楼盘只有高档才能够讲节能、环保、生态,这是一种误区。我国经济型住宅是占绝大多数的,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随着节能设备和材料的多样化,普及化,经济型住宅节能化是必然趋势。事实上,经济型住宅的业主大多是不太富裕的普通老百姓,每花一笔钱都要精打细算,所以经济型住宅更需要讲节能。
生活中有这样一件事。不久前,记者拜访了一位乔迁新居的北京崇文区法华寺附近的朋友。刚住进新居半年多的他,真是满腹苦衷。他买的是新建好的经济适用房,刚住进去时,特别满意,因为客厅设计了大型的落地窗,采光非常好,一进屋就感觉很通透、畅亮。可是新鲜劲还没过去,随着气温的降低,问题就出来了。现在的小区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分户燃气采暖,大幅的落地窗虽好,采用的却不是节能保温玻璃,屋里的热气大量流失,家里都是年轻人还好,上班时可以不用采暖,可是家有老人的住户由于全天都必须保证室内温度,采暖炉需要每天都开得很足,因此一个冬天下来,采暖费竟达到万元以上,这还仅仅是一冬,转眼就要入暑,制冷费又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细算起来真是让朋友感到不堪重负。
“如果当初就采用了节能玻璃,情况会好得多。”这位朋友颇有感慨地说。
他的情况可以说很有代表性,一般的经济适用房由于售价的限制,地产商建设初期就有压缩成本的考虑,玻璃窗采用了普通玻璃,虽然造价便宜,但是给业主带来了高耗能的后续问题。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不妨就住宅不可缺少的玻璃材料进行一下节能经济成本分析:
过去常用的普通单层玻璃热阻很小,而且对远红外热辐射几乎完全吸收,传热系数高达约6.4,是砖墙的3至4倍。由双层玻璃组成的中空玻璃,除多一层玻璃外,还有中间空气层的阻隔,传热系数可降低至3.2左右,也就是说,其保温隔热能力可比单层玻璃提高一倍。因此,有关部门已要求在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普通单层玻璃外门窗,推广双层中空玻璃窗。
若要进一步改善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还可选用镀膜玻璃、低辐射(Low—E)玻璃、真空玻璃等。当然,玻璃的节能性能越好,其价格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价格高的玻璃大大节约了能耗,长远来看是省了钱;价格低的玻璃耗能多,长期下来,倒成了业主的一大经济负担,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以当今市面上节能性较好的真空玻璃为例,它的高温隔热效果就像是把暖水瓶的保温层平摊在窗户上,保温效果是中空玻璃的两倍,甚至超过国际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最高级别10级标准。其价格每平方米比中空玻璃高400元左右,以每户玻璃面积20平方米计算,采用真空玻璃比中空玻璃总共多花费8000元,这部分差价两年内可以从采暖与制冷费中省出。事实说明,从长远看,节能设施在经济型住宅中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曾表示,节能省地型住宅是当前住宅建筑走向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高端项目由于具有成本优势,选用节能材料空间很大,只有当节能效应在低端项目上成功,经济型住宅基本上成为节能住宅后,才能够说我们在“必由之路”上取得了重大进步。但是要在经济适用房中推广节能工程,也不可能一路畅通。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要搞节能势必存在成本提高的问题,而经济型住宅第一要强调的是价格的“经济”,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体。
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开发商的说法,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此时的心情。他说,当前
国家加强了宏观调控,对房价涨幅产生了抑制。但是当前建材、人工、土地等费用不断攀升,这部分费用需要开发商“消化”,如果再在节能上加大成本,就感到力不可及。
房地产商的话,只说出了他心中算的一笔账,还有一笔账更让他们不愿将节能推向低端,那就是市场。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住宅与房地产业研究处副处长文林峰一语点破,一些城市随着房价的快速上涨,开发商利润越来越高,特别是一些以出让形式低价获得土地的项目利润更高。在这种情况下,有些房地产商公开表示,利润率低于30%的项目不值得去做。
诚然,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前景依然被看好,开发商在高档住宅为节能投入一元钱,可获得三元甚至五元的价格效益,而在经济型住宅上为节能投入一元钱,只能获得0.5元的价格收益,甚至不赚钱,所以他们积极性不高。
另外,开发商注重的是眼前看得见的效益,而节能却是需要长时间使用后才能显现的效益,如何让长远效益和眼前效益有机契合,调动开发商在经济型住宅节能投入的积极性,确实需要有关专家研究琢磨。
同时,还有一点也不能忽视,那就是培育大众的节能意识。
一位国内著名的设计师曾举过一个例子,她当初在设计一个项目时,出于节能的考虑,将卧室的面积没有设计得太大。但是开发单位有异议,要求卧室必须大于40平方米,说是当今购房者首先要得是气派,其次才是节能。殊不知当人真正住进去后,才会觉得气派不等于舒适,不节能一定也不会环保。设计师进一步解释说,卧室主要功能是人们睡觉的地方,主要组成部分是床,如果设计太大让人没有安全感,利用率又低,势必造成能源的浪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算笔经济账,光卧室浪费的能源就不是个小数目。
这个例子具有普遍性,如果政府平时就加大宣传,常给大众算经济账,购房者在看房时就会留出一个“节能心眼”,不去盲目“贪大求洋”。如果形成市场需求的潮流,政府推行的节能建筑工作必将事半功倍。
未雨绸缪:政策引导充当催化剂
一个新模式从推出到实践必定不会一路顺利,中国的节能住宅想在低端实现,需要的是从上至下的政策支持,而国外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
北京东方新立基真空玻璃研究所所长、在国外生活多年的唐健正教授就曾经表示,在很多发达国家,政府对节能研究和使用制订出优惠政策。在日本,生产使用节能建筑材料除受到荣誉鼓励外,还可享受减税的支持。芬兰、丹麦等北欧国家为建筑节能制订了强制标准,达不到指标将受到处罚。在瑞典,如果开发商的建筑传热系数小于一,政府将给其五千平方米的工程,以资鼓励,瑞典地广人稀,五千平方米的工程就算是不小的工程了。在美国,住宅出售时,除了必要的销售许可证外,还必须要有专业机构标明的节能级别,节能级别高的住宅常常销售得更好。
可喜的是,我国政府也意识到政策引导对于建筑节能的重要作用。建设部总工程师王铁宏指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工作的总体目标就是到2010年全国新建建筑全部执行节能省地标准,既有建筑节能、节水改造逐步开展,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要基本实现节能50%,到2020年北方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超大城市要实现建筑节能65%的指标。到2010年新建建筑占用耕地增长的幅度要减少一半,到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与节约用地实现动态平衡;2010年新建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当中的节水率比现在提高20%,到2020年再提高10%;2010年全面采用新型建筑体系,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比现在下降10个百分点,到2020年再下降20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建设部针对建筑物能耗居高不下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新近颁布,并于7月1日起实施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建筑的节能设计,政府希望通过这一标准的强制推行,改善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提高供暖、通风和空调设备、系统的能效比、采取增进照明设备效率等措施,在保证相同室内热环境合适参数条件下,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设计建成的公共建筑相比,全年供暖、通风、空调和照明的总能耗可减少50%。
在住宅方面,同样强调节能的《住宅建筑规范》也将于今夏出台。在政府重拳出击下,节能住宅向大众化迈进的脚步将大大加快。
在政府与社会需求的双重推力作用下,地产界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科技对建筑的重要影响力。正在全力打造高端写字楼“金地中心”的金地集团就表示,优化产品结构,增加经常性收入,是上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增强抗风险能力的必由之路,致力于以人为本提升产品品质,才能保证在任何市场状况下的竞争力。
所以说,节能住宅并非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型住宅节能化的到来,为期不会太远。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