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西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

中西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

发布于:2008-06-03 20:41:03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一、从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讲起 最近不少同行都在讨论的关于国外建筑师“占领”中国市场的问题。国外建筑师大举抢滩中国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他们不仅在北京等大城市拿到了像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这样的一些大项目,甚至在一些中小城市,在一些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也都占有相当的份额。其覆盖面之广,“势头”之猛,都是几年前无法想象的。

作为建筑师,看到种种现象,感触当然很多,一是在想这种倾向带来的后果,经济层面的、文化层面的,但我想的更多的是:一种现象的产生总有它的原因,原因在哪里? 首先想到的一个直接的原因可能就是中国建筑师本身出了问题,从整体上看,和国外建筑师比,我们的设计水平、特别是执业精神确实存在差距。我们拿不出原创的、富于震撼力的作品,大家不满意。领导、开发商可能会这么想:你抄国外的东西,抄得又不地道,不如干脆到原产地去找原汁原味的国外建筑师。当很多中国建筑师都在埋头挣钱,埋头抄袭KPF、模仿欧陆风格的时候,国外建筑师带着他们令中国人感到新奇的理念和作品,昂首阔步进入并且占领中国市场,似乎也是自然不过的事。 不过再想想,问题似乎也并不完全在建筑师,因为有些现象确实令人无法理解。

中国建筑师的水平是否低到了连一个县城里的住宅开发项目也要请国外建筑师来做?即使是在那些大城市,是否不论项目情况如何,也都要搞国际招标?人们确实看到,一部分领导、开发商,同时也包括一部分业内人士和媒体,不遗余力的吹捧国外建筑师,有时吹捧得那么盲目,甚至荒唐。有人把这种现象直接指认为“崇洋媚外”、“商业炒作”,我看这也是事实。 当然,指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并不是多数人都认同这样指责。因为今天在全球化语境中,人们对中国文化(其中包括建筑文化)的发展方向确实有不同看法,经济全球化是否意味着文化的全球化?现代化与西方化有什么不同,其中特别是对东西方文化的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不仅造成了人们对国外建筑师抢滩中国市场持不同态度,同时也形成了人们对当前中国建筑创作现状的不同评价,我想这才是问题的实质所在。

近几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关于东西方文化比较的讨论热潮。这使人想起了上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尽管时间已过去百年,而所争论的仍旧是东西文化孰优孰劣的问题。一个问题纠缠百年而未有结论,说明问题的复杂性;两次论战均由文化比较进而涉及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等多个领域,涉及社会发展方向,更使人们对这一论争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有了清醒的认识。

对于中国建筑师来说,在全球化语境中对中西文化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比较,不仅对于个人的创作,特别是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更有重要的意义。 说到这里,想起两年前建筑学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从国家大剧院建筑方案的国际竞赛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篇文章试图从文化比较的层面来分析这次竞赛的得失,应该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其作用非一般泛泛的评论文章可比。但是这篇文章所持的观点却是我很难同意的。文章一开始就指明这次竞赛是学术思想(实际上是指中西文化)上的一次交锋,而西方建筑师方案的胜出,证明了中国文化的落后和西方文化的先进。文章引用了二十世纪初梁漱溟先生一篇文章中的观点,即人类文化的发展有三种“路向”:西方文化的“路向”是向前的,印度文化是向后的,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路向”则是停滞不前的。

与西方文化比较,中国文化在“征服自然、开拓创新、探索未知”等方面从本质上存在差距,西方文化的“路向”有利于“自我的发展”。这篇文章的观点,很有代表性。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那么,不仅安德鲁的方案入选是必然的,而且我们抄袭模仿西方建筑,一些开发商和领导追捧国外建筑师,以及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市场也都无可厚非,甚至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是,这样的观点对不对呢?能不能以一个静止不变的态度来看待文化的发展?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是否天然消极落后?

西方文化从来就是“向前”的,并且总是引导世界发展潮流的吗?这些问题不弄清楚,就很难正确认识和评价当前中国建筑创作领域中的种种现象,也很难在全球化语境中把握方向,选择自己应该走的创作道路。

二、中西文化比较与跨文化发展 1、人类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变化,任何文化都是在与社会的发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中不断摒弃旧的质素,同时不断产生新的质素而延续下来的。像中国,从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汉朝的“独尊儒术”,魏晋时期的玄学兴起,以及隋唐以后儒、道与外来的佛教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既是多元走向又是整体复合的文化大系统。直到近代,中国文化爆发了一场大变革,从上世纪初以“打倒孔家店”为主旨的新文化运动到今天,有人又在反思百年中国文化的变迁,试图构建所谓“新儒学”体系,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西方文化也是如此。从历史上看,西方文化的演变更是跌宕起伏:从充满智慧和理性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到中世纪黑暗时期的基督教文化,然后经过15世纪的文艺复兴、近代的工业文明,逐步形成“以分析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现代西方文化,这是一个很长的,同时也是非常惨烈的演变过程。

历史的事实证明,任何文化都在不断演变和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内涵,因此,用一种静态、不变的观念来比较东西方文化这样两个大系统显然很不科学。对于文化,一定要有一个动态的理解。

2、用这个观点看,中国传统文化并非天生消极落后,它也不是总对社会的发展起到阻滞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汉唐盛世的形成,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推动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到明清以后才逐渐显出它的颓势。即使如此,有人统计,在清朝康熙年间(300年前),中国的GDP总值占世界的1/4,比现在美国所占的比例还大,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阻滞作用只是在近一、二百年才越来越突显出来,要说中国文化天然消极落后显然不符合最起码的历史事实。

3、更重要的是应该清醒的看到,历史上没有一种文化能够永远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或者是阻滞的作用,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也不例外。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欧式门窗与美式门窗的关系

欧式门窗与美式门窗的关系 姚定康 在中国门窗业一片“以欧为师”的气氛中,本文探讨美式门窗与欧式门窗的关系,说明美式门窗是对欧式门窗的继承、改進与发展,中国门窗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水平并开拓国际市场,不能不关注美式门窗的风格与标准。 中国门窗业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中,由于许多企业引进的是欧洲设备、工艺、与技术,受欧洲影响较大,连中国标准的制订也体现了这一点。欧式门窗对中国门窗业水平的提高,无疑是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陷入“欧洲情怀”,则会妨碍中国门窗业的视野,束缚中国门窗业的发展。一些朋友认为欧式与美式门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这是切割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这种观点是并不准确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