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8-05-23 21:55:23
来自:施工技术/工程监理
[复制转发]
地震中房屋倒塌的两大原因及其思考
唐才均(江苏山水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设计院 江苏 镇江 212400)
描述地震常常有两个指标:一是人们平常说的震级,它根据一次地震主震所释放的总能量;还有一个是烈度,代表地震对地标的破坏程度,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时,采用烈度指标。
如果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损毁,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地震伴随的山崩、滚石、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所造成,另一个是是房屋本身受到地震动地面加速度的作用。前一种,不要说房屋,就是实地上公路都抗不住,就是在全世界范围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只能是避开这种有可能发生地震地质灾害地方进行建设和生存。后一种,各国抗震科学家都在不断地从地震震害的考察中汲取抗震经验,取得了许多有成效的经验。后一种破坏可分为3类
首先,没有按照抗震规范进行抗震设防。我国早在1959年,就制定了《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国民经济稍有好转,又制定64版《地震区建筑设计规范》,国家建委又适时颁发了《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TJ 11-74,在各个历史时期,国家提出相应的房屋抗震标准,唐山大地震以后几经修改,现行的有2001年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但有的房屋没有依照标准进行设计与施工,就不具有必要的抗震性态,在地震影响下出现破坏。
其次,工程设计与施工质量不符合现行标准的规定。建筑没有按照平面规则,立面均匀的要求设进行设计,施工质量存在折扣,抗震性态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实际遭遇到的地震影响超过预计设防烈度。我们国家的设防标准企望的设防效果是“小震(设防烈度-1度)不坏、中震(=设防烈度)可修、大震(设防烈度+1度)不倒”,这次“5.12”地震灾区各县市区震前的设防烈度是6~7度,面对如此强大(高于设防烈度4~5度)的地震,就较难抵御。
校舍建筑抗震性态差是国际国内地震中的普遍现象。
辽南1975年地震,营口市16中,,也是该市震害最为严重的一幢楼房;
美国长滩(Long Beach)1933年地震,也有导致学校倒塌;
我国学校的设计和施工,也是按抗震规范执行的,问题在于没有明确学校建筑的标准。学校教学楼这类房子在由使用功能的要求给抗震造成几方面的压力:
一 房间大,学校的教室、活动室、实验室等场所空间都比较大,抗震砖墙的面积相对住宅类房屋来得少,抗震性态就差。
二 窗户大,教学活动需要明亮的光线,采光使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使得本来就不多墙体又进一步被大大缩减。
三 单面外走廊,房屋纵向只有前后的两面少的可怜的抗震墙,房屋总体的抗震性态就更差。
四 基层文教卫系统,往往不设立基建常设结构,更没有专业技术人员经手建设。也是该类房屋质量得不到保证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尤其是乡镇这一级的学校,将学校建成紧急避难场所。
地震的中远期预报,在各国多有研究,地震的短临预报,还是世界难题,未来50年内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特大地震往往在预期可能性小的地方发生,如国内唐山、台湾,国外日本神户,研究者尚未完全掌握其规律。过去我们秉持“抗震设防烈度每增加一度,建设成本普遍增加10%~15%,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将所有房屋设防标准都提高不现实”的观点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今天,我们还继续秉持这样一个观点,是不准确的,一个多层房子的建安造价,800~900元,我们一套房子的装修,动辄就是5万~10万,将用于装饰装修的钱压缩1/3~1/2出来,用于提高房屋结构的抗震性态,房屋结构抗震性态提升了,性命保住了,活着才能享受舒适。我们相信,如果让所有的人,在活命和豪华装饰装修之间进行选择,肯定会选择活命,放弃豪华装饰装修。
怎么样才能做到既不多花钱又抗震,是长期以来N代抗震专家致力攻克的课题。面对汶川强烈地震,我们建议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人群自救能力差的地方,要从减少房屋的层数,减少房间的大小,杜绝平面不规则和立面不均匀,在总造价不增加的约束条件下,把用于装饰装修的1/3~1/2的钱云给结构抗震,这就能够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使其起到生命线和紧急避难场所的功能。这样在遇到灾难的时候,13岁以上的学生做志愿者,12岁以下的学生可以放假,腾出教学楼来作为救灾避难场所,居住区需要救灾避难场所。
全部回复(1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