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8-05-20 22:08:20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汶川大地震灾后救援与重建工作的若干建议(二)
——重建家园要有大思维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们就抗震救灾的第二阶段,伤员的救治与灾民的安置阶段提出了一些建议。这篇文章,我们则会承接上一篇文章,继续讨论抗震救灾的第三阶段,灾后重建阶段的工作。
这次大地震破不仅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对各种基础设施的破坏也是极为巨大的:房屋倒塌数以十万计,汶川、北川等城镇更遭受了近乎毁灭性的破坏,大量的灾民无家可归。所以,当我们还在集中精力进行伤员的救治以及灾民的临时安置工作时,灾后重建工作便已经迫在眉睫,急需提上讨论日程了。
事实上,灾后重建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各种灾后重建的方案也被陆续提出。但我们发现,虽然异地重建已经成为灾后重建的主流思维,但大多还是停留在一县、一镇的局部性异地重建上,譬如北川县的重建计划以及万科的绵竹县重建计划。在我们看来,就地重建,或者是就近异地重建,都具有很强的局限性。不管是从灾民的安全以及生活质量的保障,以及灾后重建的投入、产出效率来看;还是从震区的自然地质条件,以及震区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区域发展的需求来看,我们都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只有最大限度地迁出震区山区的居民,在成都平原异地重建工业化的城市来安置灾民,才是一个长远的、必要的、具有很强可操作性的措施。
下面,我将就我们所提出的的方案进行详细的阐述,并分析其必要性与可行性:
一、 在山区就地重建与就近异地重建的局限性:
1、 安全性不足:这次大地震并不是一次偶然的事件,汶川、北川等地一直处于地震活跃带上,仅1900年以后,重大地震就发生过14次,包括1900年邛崃地震、1913年北川地震、1933年理县和茂县地震、1940年茂县地震、1941年康定地震、1949年康定地震、1952年康定和汶川地震、1958年北川地震、1970年大邑地震和1999年绵竹地震等。所以,不管原地重建、还是在山区就近的异地重建,我们新建的家园都依然会面临地震的威胁。而山区在抗震、救援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无法解决的天然劣势。所以,大规模移民到成都平原地区,更能保障震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 重建工作难度大、耗费多: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山区进行重建工作,难度极大。而且,不管是原地重建、还是在山区就近的异地重建,其实都只能恢复到以前的行政组织模式,那便意味着依然要在山区保留原有的村、乡、镇、县等多级构成。而由于山区具有地广人稀、适宜人居的土地面积狭小等客观条件,不仅会造成政府资源的重复浪费,而且大大加大了灾后重建工作的难度和耗费。
3、 震区人民的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哪怕国家花费了集中重建新城所需的数倍,甚至十数倍的资金及人力、物力完成了原地重建或是就近的异地重建,实际达到的效果也并不好。因为这样最多是使得震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恢复到地震前的水平,由于山区地理环境的限制,山区人民在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依然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整个区域的长远发展也依然严重受限。
4、 不利于资源、环境的保护:岷江浇灌着下游成都平原数十万公顷的良田,养育着成都平原数以千万计的人民。而汶川震区位于岷江的上游,是岷江重要的汲水区,所以维护汶川震区的生态环境,对于保证岷江水源的水量、水质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如果原地重建或是就近的异地重建,不管是废墟的清理、公路的修建、还是新城区的建设,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并且,汶川震区基本上处于高海拔、高落差的山区,耕地面积狭小,原地重建或是就近的异地重建不仅会让居民继续陷入耕地面积不足、耕作不方便的旧况,而且巨大的人口、粮食压力也会给当地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
5、 和区域发展的目标不符:汶川震区处于阿坝州的东南部,是阿坝州的南大门。虽然汶川震区处于高山地域,但是由于阿坝州的其他地域是海拔更高、落差更大的山区,所以汶川震区也是阿坝州的“工业经济走廊”。但是,不管是山区的地理环境限制,还是作为岷江上游重要水源区,都注定汶川震区并不适合大规模发展工业。
二、 异地新城重建的可行性及意义:
1、 新城重建的地点:由于汶川震区周边都是山区地形,所以可以考虑向东南部的成都平原地区迁移。而如果越过山区地形在东南部的平原丘陵地区新建新城的话,其实离成都已经非常近了(汶川离成都直线距离不到150公里,越过几十公里的山区,距成都也就仅仅几十公里了),所以,新城可以作为成都的卫星城来建设。因为目前成都市已经发展得非常庞大了:中心城区面积已达598平方公里,市辖区面积更是达到14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300万,环形大饼试的城市发展模型,已经成为制约成都继续发展的瓶颈。兴建卫星城,形成城市群,本身也是成都发展的需要。
2、 新城重建的目标:我们的重建目标是建立一个初期能容纳30万人以上,最终能容纳50-100万人口的工业化城市,以足以迁移重灾山区的大部分人口到新城居住。
3、 新城居民就业的解决途径:(1)初期城建时期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2)地震中受灾企业的集中迁移;(3)作为工业化卫星城,集中引进东部专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4)作为数十万人口的城市,第三产业能迅速的发展起来;(5)背靠大山,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绿色食品深加工产业。
4、 新城重建的投入:由于新城地处成都周边的平原地区,原有的基础设施就比较完备,不仅可以大量减少平整土地、兴修公路等多种基础设施建设的花费,而且密集化、规模化的重建,可以在减少重复建设的同时,通过引入大规模施工设施来极大的提高重建的效率。
5、 新城重建的环保优势:集中新建新城,并引导、加快其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能极大的节省对土地的占用。不仅震区退耕还林计划能得以顺利落实,数十万亩土地还地于林(比其他地区退耕还林同等面积的土地成本低很多),而且震区大量人口的迁出,大大减轻了对当地环境的压力,对于岷江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
6、 新城重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新城的兴建是一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能极大的推动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工业化的卫星城,可以有序的引导四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改变目前无序的产业转移所存在的环境风险和资源浪费。
7、 集中新建新城有利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灾民生活的改善:集中新建新城,不但可以规模化、机械化的新建新城,而且能有序的引导社会各界的捐款,使得救灾力量去向明确、使用高效。新建后的城市,还能带给震区人民更好的居住条件、更便捷的交通、更有保障的教育、医疗条件等,使得震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上一个大的台阶。
8、 集中新建新城的示范意义:新城城区可以作为新兴的工业化基地,而原有的地区也并不是完全放弃,可作为生态农业及经济作物的种植区。这样,新城的建立,实际上是综合考虑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一个大型、综合性的,和谐的城市建设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区域性的农业化向工业化、城市化转型的良好模型,是一个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存的良好模型。对四川其他地区、甚至是全国都有重大的示范指导意义。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灾区的重建工作,要有大思维、新思维,要有全局观,以保证重建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当然,在国家和四川省政府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论证过的重建方案以前,所有的提案,包括我们的整体性搬迁重建新城的提案,都仅仅具有一定可能性和现实性的、未被论证的建议罢了。但我们担心的是,高层领导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成为地方政府的决策依据,这绝非灾区人民之福。所以我们写下这篇文章,是希望抛砖引玉,使得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灾区重建,使得更多的人为灾区出谋划策,使得政府尽早对灾区的重建工作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论证与决策。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