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8-05-10 01:39:10
来自:人才招聘/学生专栏
[复制转发]
我现在身体和心情都很差,回复可能简单了一些,请原谅!
希望引起大家的讨论。
以下为学生来信的梗概(安全考虑,删除和修改了部分隐私内容):
老师: 您好!
我是一个从小城镇考到大学来的学生。
高中时,班主任开始对我进行教育,但自己的意志很不坚定,成绩也随之一上一下。高三时,他把我抓去补习。他说,现在的我让他太失望。再后来的对我说的每句话,在我心里,字字象针扎。后来我躲在厕所里大哭一场。回家后,在床头贴出一联字幅:“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是天才,但我不甘心平凡!”从此,开始了高三的拼搏,使本来只能考上专科的我,考上了重点本科,也就跨入了建筑系的大门。可是在大一的这一年里,却一直不顺利。
我们班老师老爱叫我们到图书馆去找方案,说得好听一点是借鉴,说得不好听是抄。刚开始,我讨厌去用别人的方案,偏要自己想的,于是,好多次煞费苦心的方案,被老师狠批,然后改得面目全非,自己也躲在角落里哭过好几次。而班上同学抄出来的方案却得了很高的分。后来我也学着去找资料,但我却是在自己的想法上加入一点找来的方案。给老师看图时,老师总爱说:“哎呀,这里为什么要这样呢?这样不就好了吗?还有这里,这里……哎呀,你干脆就做这个方案好了,拿去吧,就照着它做。”每次,我都红着眼睛拿者自己的方案回到自己的桌前。我所喜欢的东西似乎跟老师喜欢的完全是在两个世界,就连我找的资料,老师都觉得很奇怪,全班的方案都是由老师改出来的,味道都好象差不多。后来慢慢地,对老师产生了恐惧心理,生怕万一哪个地方没做对,又要被老师骂。就这样,手拿着笔都不敢下手了。老师也说我的方案一直深入不下去了。现在,我觉得自己似乎迷失在建筑的沙漠里,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怕万一自己认定一个方向,不顾一切走下去,耗费了巨大的代价,到头来,却发现自己走错了,或是一辈子都走不出这个沙漠了。老师,您能给我指点一下吗?我怕刚踏进建筑的大门就走错了方向,或是用自己错误的方法去走这条路。虽然我在这一年的专业成绩并不好,大我不灰心,因为我认为我并不比别人笨。也虽然我是从小城镇来的,眼界没别人宽,见的东西没别人都,但我不会放弃,因为我爱建筑。我诚恳地希望老师能对我对症下药,使我不会学得盲目。
一名热爱建筑的学生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其实你的情况具有很普遍的特点。多数同学都会遇到类似的苦恼。不要紧张和烦恼啊,因为这正是建筑学专业的特点之一。
第一:建筑学不是可以线性学习成功的。重要的是最终的结果。
建筑学的学习,和我们以前在高中所学课程,甚至与大学其它的工程类专业都有很大的差异。多数工程类学科是完全可以线性学习得到阶段性成果,最终基本掌握的,因此可以十分重视每个年级的成绩。而建筑学专业则多数的成功法则都在“悟”,因此需要大量的练习、思考以至焦虑、苦恼。
比如最简单的绘画和字体训练。如果没有大量的数量的积累,很难取得”悟出道理“的结果。由于大一的学生有着很强的高中学习方法的惯性,总是认为完成老师的作业是天下第一,认为如果完成了就应该达到某种程度的水平了。而每一个课程作业或训练一般都是以任务书或老师的口头表述为主导,其周期及强度都有很强的误导作用。比如老师安排画3张,学生很少完成30张,因为学生”以为“只要画出3张就算完成作业了。比如某一个作业周期是4周,则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在这个周期内完成即可,却很少有自觉地完成高强度的训练的。那么试想:如果平面构成的作业是4周,难道仅仅4周就真的懂了?!其实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是往往很多学生毕业时也未见得真的懂,因为他们认为当时”我已经完成作业了“!
所以说大一时很多同学不应该过于追求设计成绩,而应该踏踏实实地进行基本功训练才是啊。
第二:建筑学的设计作品往往与设计者的见识、悟性、修养有直接关系。
这样就导致了大一的学生很难被老师表扬的情况。尤其是从小城镇来的同学或一直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两眼不见景中情“的学生,很难从以前的理性思维进入到建筑学的”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中来。
试想:字练的不多、画画的不多、看看的不多、记记的不多,只是靠浏览资料就能在大一让老师满意,岂不是开玩笑么?呵呵。
所以在大学的初期,往往总是有美术功底的同学、字写得好的同学、家里有设计师家长的同学、有与老师进行有成效的沟通的能力的同学,容易得高分。
第三:建筑学的设计学习其实与书法、音乐、美术的学习很相似,只是多数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必须经历”看、临、思、练、创“的过程。即大量地看、大量地临摹(抄!)、大量地思考、大量地练习,而最终达到创造的水平。
尤其在大一直至大三,老师鼓励你临摹、模仿是正确的。只是往往被学生理解为”抄“了而已。试想一个人每天都是浏览书法名家的字帖或者聆听音乐名家的音带,然后就想”创造“出自己的书法风格或”谱写“出自己的音乐作品,岂不是开玩笑?!
所以要正确认识”抄“、”思“、”创“、”超“的关系。
第四:大学老师的特点和学生的观念上的差异必须重视。
大学老师都是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因此他告诉你的必然有一定道理。只是由于学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很多老师说的话不容易听得进去。
比如老师说你必须重视绘画基本功的训练,学生心里则在想:”我们是画画的吗?我们更需要思考!“呵呵。
如果老师说应该注意构图的和谐、完整,学生心里会说:”难道构图就必须象你说的那样古板?“呵呵。
如果老师看了图以后对你不十分关心,却对别的同学情有独钟,你会很容易产生反感,却不知道你的图根本没法看,或者一看就知道基本功很差,很少练习,”不可教也!“
当年有一个老师在大二的时候对我们说:”你们不要过分地研究什么理念的创造,你们的阅历太浅“,结果我都能听见几乎所有同学的心声:”算啦吧您!你笨以为我们也笨?!“呵呵,这就是差异。现在毕业十年了,我还是在每天思考建筑的内涵,而且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呢。
反过来,大学老师也不容易理解学生的心态。
由于传统的命令式的高中教育,导致大学的学生大多数不敢与老师交流,而老师又不好”腆着脸“和学生交流。结果课堂上往往气氛沉闷。其实老师也不舒服。有的老师就说过:”现在带设计怎么跟监考似的?“
由于多数老师都是很勤奋地走到了今天,而且以为是天经地义的。所以学生不努力练画、练字、看书,不提出大量问题,老师也会觉得很难办:又不能逼着你练啊,到底这里是大学呢。
第五:建议
1、建议每天至少画一张速写,而且风雨无阻。简烦无所谓,风格找你认为好学的入手。保证你3个月后见效果。那时你就可以练色彩速写了。等你已经习惯了画画的时候(半年左右),你会自然发现自己对建筑有点感觉了。千万别相信某些高年级老大哥所说的”以后都是电脑,手画没用“的胡说八道。
2、建议先入为主地认为带你设计的老师都是好老师而且很有水平。以这种心态去尊重老师,大量地提问题,即使是很幼稚的问题,解决与老师的交流的问题。千万记住。要抢老师,不要等老师。要事先准备问题清单。
3、建议保证图面的整洁及构图、字体,以引起老师的好感。记住:大学老师不是高中老师。
4、三年级开始以前不要着急学电脑。我曾经试验过,培训画建筑效果图,即使是AUTOCAD、3DSMAX、PHOTOSHOP全部与效果图有关的技术,15天内也能保证不懂英语不懂电脑的人届时成功做出很有质量的效果图,30天则连施工图、LIGHTSCAPE、室内效果图、漫游动画、动画后期合成都搞定。可惜多数人停留在传统思维上不相信而已。
5、课程作业周期如果是6周,不论多累也要在第一周就拿出3-5个”临摹方案“,第二周再拿出修改过的3-5个”临摹方案“,目的是熟悉项目及涉及事项。第四周无论如何定方案,第五周进行上板演习,第六周正式上板!平时练习与本项目有关的彩色效果图、配景临摹。
第六:建筑学方案设计人才的培养成功率很低。
由于种种原因,多数毕业生在长期的实践中放弃了方案设计,而是以施工图为主或以行政工作为主。因此不要盲目地相信自己将来必然是方案设计与投标的高手。那将造成毕业后初期的另一次沉重打击。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大学时代没有充分地勤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现在开始什么都不晚。怕的是不自信!
希望共勉!
ATEACHER于病中(植物神经紊乱,呵呵)。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