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0人已点赞
分享
全部回复(2 )
主题
回复
粉丝
景观规划设计
25.17 万条内容 · 27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在此向各位请教一个问题一个300多米的河道 在常水位以上的驳岸 面层是350mm厚块石 现在业主想把面层换成河滩石 并栽植植物以显自然,生态, 但问题是一到汛期就会把植物淹死,并把河滩石缝隙间的土冲刷走,请知道的朋友给个好的方法,”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2 水体驳岸设计的原则[1] 城市水体建设应以体现城市的特色风貌,反映地方文化及体现开放、发展的时代精神为规划设计的基本点,立足山水园林文化的特征创造具有时代感的、生态的和文化的景观。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2.1 坚持生态化原则。 把握人与自然的设计主题,在保护原有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结合,使之具有很高的园林艺术观赏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有机的融合。
2.2 坚持自然化原则。 造园方式上要依地就势,追求自然古朴,体现野趣。既要考虑到工程的要求,又要考虑景观和生态的要求,不能简单的把园林设计搬到水边,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设计搬到水边来,要依照地形特点设计出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
2.3 坚持整体性原则。 把城市使水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段相互衔接、呼应,各具特色,联成整体。并体现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建设一些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水体公园,使城市河流两岸周边的空间成为最引人入胜的休闲娱乐空间。
3 水体驳岸的分类[6] 园林驳岸是在园林水体边缘与陆地交界处,为稳定岸壁,保护湖岸不被冲刷或水淹所设置的构筑物。园林驳岸也是园景的组成部分。在古典园林中,驳岸往往用自然山石砌筑,与假山、置石、花木相结合,共同组成园景。驳岸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择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水体驳岸是水域和陆域的交接线,相对水而言也是陆域的前沿。人们在观水时,驳岸会自然而然地进入视野;接触水时,也必须通过驳岸,作为到达水边的最终阶段。因此,驳岸设计的好坏,决定了水体能否成为吸引游人的空间;而且,作为城市中的生态敏感带,驳岸的处理对于滨水区的生态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目前,在我国城市水体景观的改造中,驳岸主要采取以下模式[2]:
3.1 立式驳岸 这种驳岸一般用在水面和陆地的平面差距很的大或水面涨落高差较大的水域,或者因建筑面积受限、没有充分的空间而不得不建的驳岸。
3.2 斜式驳岸 这种驳岸相对于直立式驳岸来说,容易使人接触到水面,从安全方面来讲也比较理想;但适于这种驳岸设计的地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3.3 阶式驳岸 比之前两种驳岸,这种驳岸让人很容易接触到水,可坐在台阶上眺望水面;但它很容易给人一种单调的人工化感觉,且驻足的地方是平面式的,容易积水,不安全。上述做法虽能立竿见影,使河道景观看上去显得很整洁、漂亮。但是,它忽视了人在水边的感受。因为人对水的感情,往往和人的参与有关[3],儿童喜欢水,涉足水中,尽情嬉水、玩乐,直接感觉到水的温暖、清澈、纯净;盛夏的沙滩人满为患,人们聚集在水中,体现出对水的钟爱。 但上述驳岸,让人看到的是被禁锢在水泥槽中的人工水,而不是自然的活水。他给人视觉和心理上的感受都大打折扣!并且由于河岸使人们走在河边有一种畏惧感,不能获得良好的亲水性。再者,这样的驳岸也忽略了如下许多缓慢的不易察觉的负面影响:
3.3.1 河道拉直后径流速度加快,将导致下游地区大量的沉积和淤塞;筑坝、改道使河岸的地下水位下降、河岸的水量调节功能下降。
3.3.2 加深水体、固化水岸往往破坏自然水岸和水槽之间的水文联系,并加快水槽水流的流速和侵蚀力。 3.3.3 直接破坏了水岸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固化驳岸阻止了河道与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不仅使很多陆地上的植被丧失了生存空间,还使一些水生植物失去了生存、避难地,易被洪水冲走。 3.3.4 缺乏渗透性的水泥护堤隔断了护堤土体与其上部空间的水气交换和循环,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水体空间的空气环流过程。 3.4 生态驳岸 生态驳岸[4]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去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
3.4.1 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还有如下促进功能:
3.4.1.1 补枯、调节水位生态驳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像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驳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3.4.1.2 增强水体的自净作用生态河岸上修建的各种鱼巢、鱼道,可形成不同的流速带和水的紊流,使空气中的氧溶入水中,促进水体进化。
3.4.1.3 生态驳岸对于河流生物过程同样起到重大作用生态驳岸把滨水区植被与堤内植被连成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生态驳岸的坡脚具有高空隙率、多鱼类巢穴、多生物生长带、多流速变化,为鱼类等水生动物和其他两栖类动物提供了栖息、繁衍和避难场所。生态河堤上繁茂的绿树草丛不仅为陆上昆虫、鸟类提供了觅食、繁衍的好场所,而且进入水中的柳树枝、根系还为鱼类产卵、幼鱼避难、觅食提供了场所,形成一个水陆复合型生物共生的生态系统。
3.4.2 生态驳岸的分类:
3.4.2.1 自然原型驳岸 对于坡度缓或腹地大的河段,可以考虑保持自然状态,配合植物的种植,达到稳定河岸的目的。如种植柳树、水杨、白杨、芦苇以及菖蒲等具有喜水特性的植物,由于它们生长舒展的发达根系来稳定堤岸,加之其枝叶柔韧,顺应水流,增强抗洪、护堤的能力。
3.4.2.2 自然型驳岸 对于较陡的坡岸或冲蚀较严重的地段,不仅种植植被,还采用天然石材、木材护底,以增强堤岸抗洪能力。正如坡脚采用石聋、木桩或浆砌石块等护底,其上筑有一定坡度的土堤,斜坡种植植被,实行乔灌草相结合,固堤护岸。
3.4.2.3 台阶是人工自然驳岸 ............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