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叠合板现场验收
3.2 关键施工工艺
3.2.1 免出筋叠合板+现浇板带
本项目为安置区住宅项目,深化过程中考虑到板底开裂问题,未采用叠合板密拼方式,选择板边带45°倒角的叠合板+跨中400mm现浇拼接板带方案,板块划分后叠合板基本为单向板,降低了梁板交界处出现裂缝的概率。
3.2.2 铝模板支撑体系
本项目采用铝模+快拆支撑体系,铝模深化时结合板块现浇板带模板合理布置支撑体系,充分发挥桁架筋叠合板刚度大的优势。墙柱、梁板铝模板一次支设到位,叠合板吊装就位后,支撑杆可微调校正,严格控制叠合板标高及跨中挠度,板边采用柔性泡沫条封堵。
目前主体结构已接近封顶,已施工部分叠合板与现浇板粘接紧密,板底挠度满足规范要求,板底板面成型质量良好,未出现板底漏浆、涨膜、变形裂缝等质量缺陷。
通过实践证明,免出筋叠合板成型质量等同现浇板,未发现严重质量缺陷,该技术可满足使用及验收要求。
3.2.3 楼面结构精找平
铝模+叠合板结构可实现较高的施工精度,平整度可达到免抹灰要求。施工时在叠合板周边竖向钢筋或桁架筋上设置标高控制点,标高控制点数量、间距根据混凝土刮杠长度进行调整,现浇层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压实、收光,结构面平整度控制在8?mm以内,不仅减少了找平抹灰工序,而且可为下一步装修干法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3.2.4 预制构件施工管理信息化
叠合板生产、运输、安装过程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叠合板按照图纸编号赋予唯一生产编码,建立构件信息数据库,每个预制构件赋予唯一的二维码编码,绑定构件设计深化、生产质检和运输安装等信息,通过后台数据库实时显示叠合板各项参数和状态,实现了预制构件生产、运输、安装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3.3 节能减碳效益明显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方式实现了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的理念,促进了建筑生产工艺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批建筑产业工人。施工单位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和绿色施工的号召,通过高强建筑材料、预制构件、铝模爬架等新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
在工厂中集中生产装配式建筑所用的预制构件,减少现场噪声、建渣和粉尘污染,改变了工程项目现场脏乱差的现象,实现了建筑建造过程绿色环保。
4 结论
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南方地块)安置区项目通过新技术应用,有效解决了装配式建筑叠合板与梁钢筋碰撞、吊装安置困难的难题,提高了施工效率,践行绿色施工理念,促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对免出筋钢筋桁架叠合板技术的应用主要有以下 建议。
(1)装配式项目要综合考虑当地技术水平、经济适用性、构件生产和施工人员等因素,通过方案评选确定最终构件类型。
(2)完善装配式建造标准化、信息化管理体系,发挥BIM三维协同和信息化手段的作用,适应不同项目特征和生产条件。
(3)借助EPC项目延伸拓展前端技术管控能力,逐步建立高效的设计、生产和施工协调机制,提高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建造水平。目前在装配式建筑蓬勃发展的趋势下,通过项目实践,不断总结提炼装配式建造经验,形成可复制的装配式设计施工优秀技术成果,积极促进装配式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免出筋叠合板在住宅项目中的应用,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举报
免出筋叠合板在住宅项目中的应用,谢谢楼主分享好资料谢谢啦。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