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药剂种类及投加计算方法综合解析
污水处理过程中,药剂的选择与投加量计算直接关系到处理效果和经济成本。本文综合解析常见药剂类型及其投加计算方法,结合工程实践中的关键要点,为优化处理工艺提供参考。
1.絮凝剂与混凝剂
o无机絮凝剂:如聚合氯化铝(PAC)、硫酸铝、三氯化铁等,通过电中和作用使胶体颗粒脱稳聚集。
o有机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PAM),通过吸附架桥作用促进絮体形成,常用于PAC后投加以增强絮凝效果。
o应用场景:PAC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如纺织印染废水)的预处理,PAM多用于污泥脱水阶段。
2.氧化还原剂
o氧化剂: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10%)、臭氧、双氧水,用于消毒和降解有机物。例如,次氯酸钠按6-15mg/L(以有效氯计)投加,且需根据氨氮浓度调整(每去除1mg/L氨氮需1:0.88比例)。
o还原剂:焦亚硫酸钠、硫化钠,用于处理含重金属或氧化性污染物的废水。
3.酸碱调节剂
o酸性中和剂:硫酸、盐酸,用于调节碱性污水pH值。
o碱性中和剂:石灰、氢氧化钠,用于中和酸性污水,同时可补充硝化过程消耗的碱度(每硝化1mg/L氨氮需7.14mg/L碱度)。
4.碳源补充剂
o固体碳源(如乙酸钠):需溶解后投加,操作简单但需注意均匀性。
o液体碳源:通过计量泵精准投加,计算公式为:
l其中,为进水BOD5浓度,为TN浓度,为碳源BOD5当量(乙酸钠为52)。
5.其他功能药剂
o沉淀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用于去除悬浮物和色度。
o吸附剂:活性炭,吸附难降解有机物和残留药剂。
o阻垢剂与消泡剂:控制设备结垢和泡沫问题。
1.定量计算法
o定容量法:根据污染物浓度按比例投加。例如,PAC投加量公式:
l其中,为流量,为悬浮物浓度,为浊度,为反应池容积。
o次氯酸钠计算:按有效氯需求(6-15mg/L)和氨氮去除比例(1:0.88)综合计算。
o碱度补充:硝化过程需碱度7.14mg/mg氨氮,反硝化可回收碱度3.57mg/mg硝酸盐。
2.动态调整策略
o试验法:通过小试、中试确定最佳投加量,例如调整PAC/PAM比例以实现最佳絮体尺寸。
o实时监测:利用在线传感器监测余氯、pH、浊度等参数,动态调节加药泵频率。
o经验公式:例如阻垢剂投加量按进水流量计算(3ppm,120m?/h流量时每日需8.64kg)。
1.投加顺序
o先投加PAC,待其与污染物反应形成微小絮体后,再投加PAM以促进絮体团聚。
o碳源需在反硝化阶段前投加,确保反硝化菌代谢需求。
2.避免过量投加
o过量PAC会导致水体pH下降,增加污泥量;过量PAM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o次氯酸钠过量会产生有毒副产物(如三氯甲烷)。
3.药剂兼容性
o铁盐混凝剂与碱性药剂(如石灰)联用时需控制pH,避免生成沉淀物。
o氧化剂与还原剂不可同时投加,防止无效反应。
4.经济性优化
o通过污泥回流减少PAC用量,或采用复合药剂(如聚合硫酸铁铝)降低成本。
o碳源选择时需对比乙酸钠、甲醇等成本及处理效率。
某5万吨/日工业废水处理厂需补充碱度,设计进水氨氮30mg/L,出水要求氨氮<5mg/L。
l碱度需求:硝化消耗碱度=30×7.14=214.2mg/L;反硝化回收碱度=25×3.57=89.25mg/L;需补充碱度=214.2-89.25=124.95mg/L。
l药剂选择:采用氢氧化钠(碱度当量1.0),投加量=124.95mg/L×5万m?/d=6.25吨/日。
污水处理药剂的选择需结合水质特性、处理目标和成本预算,投加量计算需综合定量公式与动态调整策略。未来趋势包括智能加药系统开发(如AI算法优化)和环保型药剂的研发(如生物絮凝剂)。通过科学管理与技术创新,可实现高效、低耗的污水处理目标。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3 万条内容 · 14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太阳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净化新希望还是挑战重重?太阳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净化新希望还是挑战重重? 一、太阳能污水处理:环保新潮流 在环保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水资源保护成为了热门话题。我们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但如今水污染问题却愈发严峻。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 75% 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 ,90% 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118 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中,有 115 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 40%。工业废水、农业污染、生活污水等各类污染源不断侵蚀着我们的水资源,如何高效处理污水,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污水处理常用药剂种类及投加计算方法,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