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王澍新作西安大剧院再遭吐槽,网友戏称:鳄鱼喝水!

王澍新作西安大剧院再遭吐槽,网友戏称:鳄鱼喝水!

发布于:2025-03-18 11:17:1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ABBS

|

作者:abbs建筑招标智库

[复制转发]



近日,著名建筑师王澍的新作西安大剧院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因其独特的建筑外观,被众多网友戏称为 “鳄鱼喝水”。这座位于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中央创新区核心区域的综合性大剧院,自设计方案公布以来,便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图片


西安大剧院规划用地面积达139亩,总建筑面积19.4万平方米,规模宏大。其设计理念为 “城山相映、山水相映”,旨在将建筑空间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从鸟瞰视角看,八道山体形态的建筑与再生水生态瞳湖相互映衬,这一独特的设计本是王澍对秦岭山脉走势的呼应,试图将自然元素引入城市核心区域,打造别具一格的文化地标。然而,网友们却对其外形并不买账,“鳄鱼喝水” 的戏称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甚至有网友发布模拟照片,形象地展示了从特定角度看建筑与鳄鱼饮水场景的相似之处,令人忍俊不禁。

图片
图片

除了外形被吐槽,西安大剧院在设计手法上也饱受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该建筑强行移植古村落概念,将传统村落肌理生硬地塞进 CBD 核心区,就像 “把秦岭砸碎撒在市中心,还美其名曰传承”。这种设计手法让许多游客在建筑内部常产生 “穿越十八里铺” 的迷失感,甚至有本地人吐槽 “导航都救不了路痴”,可见其内部空间布局的复杂性和导向性不足。

图片
图片

在建筑内部体验方面,1600 座的歌剧厅采用下沉式设计,虽营造出 “坑里看戏” 的独特体验,但部分游客反映视线遮挡严重,影响观演效果。开放式广场设计虽打破了传统剧院的边界,增强了公共空间的开放性,但也导致功能分区模糊,使得剧院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功能导向。

图片

文化表达上,西安大剧院也面临诸多质疑。夯土墙与玻璃幕墙的组合,被陕西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讽刺为 “把《长安十二时辰》演成乡村爱情”,这种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强行结合,让许多人觉得文化表达存在撕裂感。彩色琉璃砖虽取色于唐代青绿山水,意在与秦岭山水遥相呼应,但随机拼贴的效果却被质疑 “像现代油画打翻调色盘”,未能达到预期的艺术美感。而木纹清水混凝土墙面追求自然质感,却与钢筋框架形成强烈冲突,被网友毒舌评价为 “古村棺材组团”,材料运用上的矛盾也成为网友吐槽的一大焦点。


运营方面同样存在争议。周边高昂的停车费(单次 40 元)与剧院开放式设计理念形成鲜明反差,让不少前来参观或观看演出的市民感到不满。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歌剧厅国内首次采用的沉浸声音响系统,通过 132 个扬声器打造出立体声场,在专业领域获得了认可,这也体现了剧院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


目前,西安大剧院的音乐厅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预计2025年全面开放。这座充满争议与创新的文化地标,在未来究竟能否获得大众的认可,还需时间来检验。它的出现,不仅是建筑设计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也引发了公众对于建筑与文化、传统与现代融合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认为本平台上的某张图片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立即告知我们马上处理,   感谢您对我们的理解与支持!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5 万条内容 · 29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Kith为其威廉斯堡店营造“工业氛围”

  美国服装品牌“基思”(Kith)在布鲁克林威廉斯堡开设了一家旗舰店,使用砖、木和钢来联系该地区的工业历史。     由“基思”的创始人罗尼-菲格(Ronnie Fieg)和该品牌的内部建筑师团队设计,威廉斯堡(Williamsburg位于根斯勒工作室(Gensler)设计的肯特广场(Kent Plaza )25号办公楼内,“基思”也在那里设有公司办公室。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