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好房子”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承载着群众对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美好期待。
如何让老旧房屋焕新颜,蜕变为人们心目中的“好房子”?如何运用新型材料与先进工艺,打造出高品质的居住空间?近年来,湖南湘江新区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民众的安居乐业视为首要任务,在加速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城市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民生福祉,致力于打造高品质的生活空间。
“社区真的是将居民的幸福放在第一位,什么问题都帮着我们解决。”家住天顶街道航天社区航天大院小区的居民陈桐生说道,“小区前后进行了几次提质改造,解决了污水溢流、停车乱序等问题。这不,去年底施工人员又进场了,小区又要有新变化了,真是让人充满期待!”
航天大院小区正在进行改造。
顺着陈桐生的指引,环顾小区格外热闹的施工场景,一栋栋从岁月中走出的老旧房屋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一派繁忙中蕴含着居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满心期待。
航天社区党委书记邓爱萍介绍,航天大院小区的房屋大多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有80栋6层步梯房,容纳了3192户居民,其中80%以上为老年人。由于建设年代久远,房屋楼顶普遍存在漏水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加之外墙墙皮时有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居民们对高品质“好房子”的渴望愈发强烈。
2024年,该小区被列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计划,“年近不惑”的小区迎来转折。
改什么?怎么改?改造效果首先得让群众满意。为此,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没有急于开工,而是会同天顶街道、航天社区、施工单位统筹推进小区提质改造,充分利用小区“红色管家”资源,召开片区长、楼栋长会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让改造的细节真正贴近居民生活。同时针对小区的特色,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将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整个项目对小区房屋屋面防水、楼道翻新、适老化设施等方面进行改造,全面实现洁化、亮化、美化。”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小区外墙渗水问题,此次改造引进一种绿色新型材料,通过9道工序给原外墙穿上一件坚实稳固的“外衣”,在进行旧墙整治的同时还进行了节能改造。“这种新材料更环保,相比之前的真石漆还增加了保温功能,也更经久耐磨。”
眼下,航天大院小区的提质改造正稳步推进中,近1万居民将迎来一个焕然一新的居住环境。
预计2025年底完成改造“库存”
几年前,家住观沙岭街道桔洲新苑小区的高桂珍经常“破防”。
“以前家住六楼,每到下大雨,家里面也下小雨,现在住一楼,下水管也经常堵塞。这次改造把这两个‘老大难’问题都纳入进去了,我们别提有多高兴了!”高桂珍所在的桔洲新苑小区是政府的移民安置工程,始建于2000年,至今已建成24年。
作为2024年新区启动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之一,桔洲新苑小区如今楼道内敞敞亮亮,楼顶不再漏水,地下管网也“各司其职”。高桂珍和邻居们满心欢喜地拥有了居住指数更佳的“好房子”。
“‘天上’不漏水,出门有路灯照明,我们的幸福指数有了大幅提升。”家住17栋的刘碧媛表示,不仅是雨污水进行了分流,居民步道、停车位等设施也重建了。
同样感到十分欣喜的还有住在溁湾镇社区杜家塘1栋的居民凌阿姨。“如今屋顶维修一新,房屋漏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再也不用担心墙皮掉落等安全问题,我们住得更舒坦了,十分满意!”
改造完成后的老旧小区房顶。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老旧小区改造事关民生福祉。什么时候改、最先改什么、改得好不好,群众嘴里念叨着、心里惦记着。
近年来,湘江新区聚焦民生短板,着力解决人居环境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用“微改造”成就“大幸福”。2024年,湘江新区启动了108个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居民2.34万户。根据统筹安排,湘江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结合物业提档升级、水改和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等工作,全方位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有效改善了人居环境。
“截至目前,108个老旧小区已全部启动施工,计划于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符合条件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新区开发建设局(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湖南湘江新区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