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农研工坊,在田野里“打个旋儿”

农研工坊,在田野里“打个旋儿”

发布于:2025-03-03 10:07:03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来源:新微设计

|

作者:时地建筑

[复制转发]


图片

注:图文来源于建日筑闻

农研工坊位于西边一处不规则地块,占地约 300 平方米,紧邻一座小池塘。由于田埂和道路的原因,红线有一处长长的“小尾巴”,这里会作为农业研究实验室用地。该地块形状非常特别,由于田埂穿越其内部,本不规则的地块被机耕道路又切为两半。于是建筑师利用这条穿越地块的小路,让建筑空间、周围的田野路径和地景更进一步地“缠绕”起来。  




建筑为单层体量,在内部设有一个半开放式的螺旋中庭,将自然环境顺势引入内部庭院,形成一个内外交融的动态空间,人们可以随着路径的转移自然进入到内部和外部模糊的建筑空间。建筑形态在外侧跟随建筑红线呈现正交的体量和姿态,在内部则追随田野路径的自然曲线,形成向内卷曲的弧线内庭,内外体验截然不同,形成有趣的对话关系。  


建筑采用钢木混合结构,其中不规则曲线的部分采用钢结构作为曲线的主梁,木椽条通过直线放样拼接成向内倾斜的曲面,屋面采用了丁基+聚脲涂层的做法,旨在最大程度减少屋顶的视觉重量,同时削弱材料感。屋面木椽条的最大跨度为 9m,经结构计算必须采用变截面,因此统一将内廊的椽条高度削减为 200mm,室内通过将保温嵌入结构层,使变截面木椽条统一为 200mm 的视觉高度,进一步增加了结构的轻盈感和模糊感。  


 

建筑师希望表达将环境细腻地纳入到设计意图的宗旨,试图将大的地景尺度的身体经验、具体的田野路径、公共空间与功能的开放性、建筑的细部尺度综合在一起,用不同境界而连贯的思路解决多重问题,从而达到建筑“与地景共愉”的设计目的。  



建筑建成之后受到了当地社区的欢迎,建筑屋顶下的开放空间逐渐成为周边乡村社区茶余饭后散步的必经之地,各个年龄段的居民在屋顶下穿梭停留,农忙时期的劳动者也在这里休憩、清洗,在节假日期间更成了杭州各种文艺集市青睐的场所,运营方也根据建筑的空间特点开发出了很多意外的使用方式。这表明在建筑中对公共空间的弹性设计是有效的,也成为迭代未来设计思考的重要一步。



一层平面图 ? 时地建筑
立面图 ? 时地建筑
剖面图 ? 时地建筑
剖面大样图 ? 时地建筑


建筑事务所:时地建筑设计工作室

项目地址: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彭公农场

项目年份:?2022 年

建筑面积:555.6 平方米

主创设计师:李烨  

设计团队:孙鹏

委托方:山行(浙江)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结构设计:栾栌构造设计事务所

摄影师:Arch-Exist,DONG 建筑影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阅读下一篇

末广新作 | 银杏谷树屋

项目位于中国湖北随州市广家冲山谷内,距离著名银杏谷风景区仅有十五分钟车程。末广建筑在山谷里为大乐之野·银杏谷项目设计了一系列分散式的民宿单体建筑,树屋便属于这一系列中的一栋。 ?  苏圣亮 树屋场地位于进入山谷的两条路径交汇处,环境略显喧闹,同时要在 90㎡ 的用地范围内避让三棵古树的根系,并容纳两间套内面积不小于 50㎡ 的标准客房和设备储藏间(建筑使用面积 190㎡)。将整座建筑抬高架空是我们与业主在第一次去现场时就定下的设计策略:建筑抬升生成动静两类空间品质;银杏的繁茂树冠给予客房私密屏障的同时也是窗中的景致;释放出的地面层可以成为半户外活动区承载着聚餐、烤银杏果、荡秋千、躲阴凉等多种行为场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