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工业污水厂以“水解酸化-改良AAO-臭氧活性焦”为核心工艺,实现出水达地表Ⅲ类标准,用地仅为国标44%,为高排放标准工业污水厂提供标杆案例。
引用本文: 施祖辉. 高集约化高排放标准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案例[J]. 给水排水,2024,50(12):64-68,74.
01
项目背景与挑战
项目规模:设计处理能力8万m3/d,服务28家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企业,工业废水占比约67%。
排放标准:COD、NH3-N、TP执行《地表水Ⅲ类标准》(GB 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其余指标执行《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 51/2311-2016)“工业园区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标准。本工程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核心挑战:水质波动大、难降解有机物占比高,需兼顾低碳化、集约化与生态化设计。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单位:mg/L)
02
工艺设计
2.1 工艺路线
采用“水解酸化-改良AAO-高效沉淀-臭氧-活性焦-V型滤池”组合工艺,通过小试验证关键环节:
水解酸化:提升废水可生化性。
改良AAO:强化脱氮除磷,停留时间18小时。
高效沉淀:确保出水TP达标。
臭氧+活性焦:联用工艺COD去除率达60%,破解难降解有机物难题(图1)。
V型滤池:确保出水SS达标,解决活性焦颗粒残留问题。
图1 臭氧-活性焦吸附工艺联合处理废水的COD去除率
2.2 集约化布局
用地节省:建设用地仅为国标44%,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区一体化合建。
水力优化:全流程仅一次提升,有效降低能耗(图2)。
功能分区:道路环网串联各区块,预留除氟工艺用地,适应未来升级需求。
图2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03
项目特点
3.1 低碳化设计
采用变频风机、智慧加药系统、精确曝气系统,处理构筑物灵活超越运行,充分降低运行能耗药耗。
主线工艺流程仅采用一次提升,节约二次提升能耗。
3.2 集约化设计
建设用地面积仅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8-2022)的44%;
厂区整体实现功能分区明确、工艺水流顺畅、道路布局合理。
图3 厂区总平面布置
3.3 生态化融合
海绵厂区: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秸秆垒土技术)实现雨水自然渗透。
景观设计:波浪形木纹格栅呼应水元素,融入公园城市肌理。
3.4 精细化运行
事故池三级模式:超标进水直接截流、调节池恶化时启用备用池、出水超标回流处理。
智能预警:在线监测+调蓄系统,应对水质突变(图4)。闸门与泵联动调控,应对水量变化。
泥处理:离心脱水后含水率<80%,外运处置。
图4 事故池运行模式
04
运行效果
平均出水水质:COD≤5 mg/L、NH3-N≤0.1 mg/L、TP≤0.05 mg/L,稳定达Ⅲ类水标准(图5)。
3D荧光分析:活性焦工艺彻底降解色氨酸、腐殖酸等特征污染物(图6)。
图5 实际运行水质指标对比
图6 三维荧光光谱污染物降解效果
05
行业启示
(1)针对性处理工艺保障有机物稳定达标,出水达地表Ⅲ类标准。
(2)集约化设计节省用地56%,为土地紧张区域提供参考。
(3)低碳化、生态化设计助力行业绿色转型。
微信对原文有修改。原文标题:高集约化高排放标准工业污水处理厂工程案例;作者:施祖辉;作者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刊登在《给水排水》2024年第12期。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中水处理回用
返回版块9899 条内容 · 206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污水处理常用排放标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 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排入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将基本控制项目的常规污染物标准值分为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一级标准分为A标准和B标准。部分一类污染物和选择控制项目不分级。 4.1.2.1 一级标准的A标准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作为回用水的基本要求。当污水处理厂出水引入稀释能力较小的河湖作为城镇景观用水和一般回用水等用途时,执行一级标准的A标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