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研究

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研究

发布于:2025-01-03 12:55:03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复制转发]

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研究

我国饮用水现状标准体系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起到支撑作用,也存在问题。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发展、饮用水安全事故、分别对比ISO和英国标准体系等方面分析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对标准化的需求。考虑标准化管理体制、标准化改革方向、现状标准构成、标准需求和标准体系专业特点等影响因素,构建对应于“水专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的标准体系,并对体系提出发展建议。

引言

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的研究,旨在合理构建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标准项目,提出标准需求,并为体系今后的动态发展提出建议。对保障工作从技术上进行协调和统一,从而促进障工作质量的提高、成本的降低、消耗的减少、工期的缩短和管理的完善等。

1 体系现状

考虑到各层级标准的定位,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范围和现行标准的梳理范围限制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截至202012月数据,梳理现状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共244项,其中国家标准98项,行业标准146项。现行标准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对规范建设市场行为、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水质安全水质基准的确定、涉水用材料设备质量的控制、检测和评价方法的权威性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饮用水现状标准体系具有标准主管部门多,标准数量多、覆盖较全面,工程建设标准自成体系,对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起到支撑作用等特点。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1)存在标龄长、修订不及时的现象;(2)存在交叉、矛盾、不协调的现象;(3)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不足;(4)支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缺口。

2 保障工作对标准化的需求

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发展、饮用水安全事故、分别对比ISO和英国标准体系等方面分析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对标准化的需求。

2.1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问题对标准化需求

由邵益生、杨敏等编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一书中,总结了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六个方面:(1)饮用水水源普遍遭受污染。(2)城市供水系统存在安全隐患。(3)村镇供水技术支撑能力薄弱。(4)水质监测预警及应急能力不足。(5)饮用水安全管理技术体系不完善。(6)产业化支撑能力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与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管理体制,技术水平,自然条件和资金投入等有关,成因复杂。标准化工作只能从技术要求的角度出发,寻求标准化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的落脚点,以期从标准的角度对问题的解决有所裨益,但是所面临问题不是短期内可彻底解决的,需要各方面综合发力。

通过对保障工作面临问题的逐项分析,提出以下标准化需求:对《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进行修订协调,对《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和《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CJJ58-2009进行修订,有助于改善饮用水水源污染问题;新编《城市水系统综合规划技术规程》、修订《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和《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40-2010等有助于消除供水系统的安全隐患;修订《镇(乡)村给水工程技术规程》CJJ123-2008有助于增强村镇供水技术支撑能力;新编《智慧水务术语标准》、《智慧水务建设评价标准》和《城市供水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技术规程》有助于增强水质检测预警及应急能力;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新编《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有助于完善饮用水安全管理技术体系。

2.2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发展对标准化需求

传统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标准化相对滞后于技术的发展,要等到技术相对成熟后开始标准化工作,而且传统观念还认为未成熟的技术是不能制定标准的。而标准体系对标准项目的设置,除应考虑成熟技术的标准缺失外,还应对可预见的技术发展方向,设置规范该方向发展、支撑未来技术应用的标准项目。因此,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成熟技术对标准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从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标准化需求。

对于成熟技术的标准化工作,需在先行判断其成熟度和就绪度的基础上方能开展。对于未甄别的成熟技术,体系构建时不在体系中明确具体的标准项目,仅给出体系发展建议。

《饮用水安全保障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一书中,将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分为三大部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材料与设备产业化。现行标准体系覆盖了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的全建设周期和全系统组成,因此,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发展引起的标准化需求可在本体系中对现行标准项目修订完成,而对单项技术的细化,可在团体标准层级开展。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现行标准体系覆盖不全面,根据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的发展,提出新编《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标准》和《城市供水和用水绩效评价标准》。对于饮用水用材料和设备,现行标准体系中的饮用水专用产品标准的数量和比例偏低,对于这方面标准体系的发展建议为加强饮用水用材料设备药剂的标准化。

2.3从饮用水安全事故分析标准化需求

从梳理检索到的饮用水安全事故及调查得出的事故成因,可以看出造成用户饮用水水质不合格多为水源水受到污染所致,而水源的污染大部分是由于企业超标排放的工业废水引起的。针对企业超标排放的问题,现行标准体系已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和水质检测项目及频率,但超标排放问题仍时有发生。对超标排放的彻底治理,已经不是标准可以解决的问题,需从立法层面监督法规、制度和标准的实施。而对于事故发生前的风险控制和事故预判,以及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可加强标准的技术规定,降低事故发生产生的影响。

现行标准体系中《城镇供水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标准》CJJ/T271-2017对水质检测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但仍需加强智慧水务方面的标准制订,强化水质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及时反馈,便于及早对水质事故采取应对措施。

2.4借鉴ISO、英国标准的需求

通过国际化标准组织(ISO)官网,梳理ISO饮用水相关标准295项。ISO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和管理服务类的标准数量多、占比重,其中检测方法标准有261项,而我国现状检验方法标准仅59项。检验方法标准的实施,受检测设备、检测试剂和检验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因此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制和实施,应结合这些制约因素的现状实际,不盲目采用国际标准,可在制约因素技术水平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将增加检验方法标准的编制作为体系的发展方向。另外管理服务类的标准,ISO有专门的TC进行这类标准的归口管理,我国现状标准体系中此类标准仅有数本。虽然国际标准有其全球适用的特点,但是服务管理标准的制定仍需和供水系统的机制体制、法律标准体系衔接、供水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责等紧密相关,因此对管理服务类国际标准也需结合我国国情实际进行采用,建议在现状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新编《城市供水系统风险评估与控制标准》和《城市供水和用水绩效评价标准》。

通过英国国家标准化协会(BSI)官网,梳理BS饮用水相关标准522项,其中消费者服务类标准11项,管材、配件及其测试方法类标准154项,水质检验方法标准274项,水处理药剂、材料标准83项。相较于我国饮用水现状标准,英国国家标准有一个重要特点,对于专用于生活用水的水处理药剂和材料有83项产品标准。我国现状标准体系中主要依靠《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GB/T 17218-1998和《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1998两本标准,对涉水的化学处理剂和设备材料进行卫生安全的评价和把控。这两本标准标龄过长、质量把控不全面,已无法满足对相关产品涉水卫生安全的质量控制要求。且现状标准体系中,针对特定涉水处理药剂和设备材料的产品标准数量较少,导致很多涉水产品的质量没有标准去约束。建议新编《生活饮用水处理用化学药剂卫生安全要求》和《生活饮用水用设备及材料卫生安全要求》两本标准,提出相应产品的卫生安全底线要求。并建议在结合我国涉水产品技术水平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标英国标准,加强涉水产品标准的编制,以卫生安全为目标、以产品标准为尺子,带动涉水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发展。

3 标准体系研究

3.1范围边界  

标准体系的范围为:支撑饮用水安全保障的技术标准,覆盖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全方位和全流程。

标准体系的边界为:(1)界定在技术标准的领域,不包括管理标准。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区别是相对的,一方面管理标准也会涉及技术事项,另一方面技术标准也适用于管理。本体系不包括的管理标准指管理体系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等)、管理程序标准(对具体管理事务的过程、流程、环节、途径、方法的规定—)、期量标准(生产管理中关于期限和数量方面的标准)和工作标准(为实现整个工作过程的协调,对工作岗位所制定的标准)。(2)界定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层级,不包括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3)只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直接相关的技术标准,不包括适用于“饮用水”以外的技术标准,如污水、再生水、污泥等;不包括适用于饮用水但不专用于饮用水或城建行业的标准,如水泵、阀门、管道等的普适性标准。

3.2影响因素

标准化管理体制、标准化改革方向、现状标准构成、标准需求和标准体系专业特点,都是标准体系构建需考虑的影响因素。

标准体系的构建应考虑标准化管理体制的影响,不刻意追求从纯技术的角度设置体系标准项目,考虑我国的国情实际和体系的现状基础,保障标准体系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标准化改革会对标准层级、标准范围和待编标准产生影响。标准体系的结构应考虑现状标准的层次性和门类划分,全面覆盖现状标准。标准体系的结构同样需全面覆盖待编标准,因此要考虑标准需求的影响。体系范围受体系专业主题的限制,在构建标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标准体系的专业特点。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饮用水供应的专业特点,具体包括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管理体制、工作构成,工程设施的组织管理、运行维护,专业人员的工作方式、认知习惯等。

3.3体系框架

标准系统的空间结构包含树状结构、矩阵结构和支撑结构三种形式。从三种结构模型的特点及适用性来看,主要强调横向和纵向结构关系的矩阵结构对于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是不适宜的,而支撑结构适用于行业标准,对于同时涵盖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饮用水标准体系,并不适宜。考虑到上述标准体系构建影响因素,本体系以树状结构作为基本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应于“水专项”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体系,使标准体系与技术体系相辅相成,更直接有效地支撑技术发展,利于技术成果的标准化,确定标准体系框架具体见图1。

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框架图

3.4体系成果

所构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由工程技术标准、管理技术标准和设备材料标准三个子体系构成,其中工程技术标准、管理技术标准和设备材料标准分别根据标准化对象的内容划分为4个、4个和3个门类。标准体系由262项标准项目构成,包含饮用水标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其中现行标准199项,修订标准51项,制订标准12项。

4 标准体系发展

标准体系的构建不仅要解决原有内容的不适用问题,也要解决标准体系对新时期和新环境要求的体现和响应问题,因此标准体系的发展方向的确定,主要通过梳理饮用水保障工作的技术发展、工作所面临的新时期的要求、技术应用产品使用的新环境的要求等,提出体系发展建议。对饮用水安全保障标准体系提出以下发展建议:(1)标准体系应跟踪关注新兴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技术发展,了解一定发展阶段的标准化需求,提前谋划待编标准项目。(2)加强水质检验方法的标准化。我国此类标准较同类国际标准数量明显偏少,但是对国际标准的采用,需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开展。(3)加强饮用水用材料设备药剂的标准化。现状标准体系中,针对特定涉水处理药剂和设备材料的产品标准数量较少,由于这类标准的缺乏,涉水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质量把控,缺乏可操作、易实施的指导。(4)加强管理服务的标准化。需加强管理服务类标准的编制研究,改善现状标准体系重建轻管的现象。(5)加强标准体系的国际化。我国的标准国际化需从战略的层面设置目标,并配套相应的实施政策,长远布局、提前谋划,促进标准国际化。

5 结语

所构建我国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标准体系服务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当前的标准化需求,也服务于保障工作未来升级换代发展的需求,对保障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牵引性、引领性和带动性作用。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升级,落后手段的淘汰,体系中的相应标准也应进行淘汰或修改,这就要求饮用水标准体系要密切关注饮用水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动态,关注安全保障工作的新环境和新要求。体系的维护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标准自身的动态修正也就是后续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65 万条内容 · 8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再添省级荣誉!东深供水工程获评广东省首批水情教育基地

东深供水工程获评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 近日,广东省水利厅正式公布2024年度广东省水情教育基地名单,粤海水务运营管理的东深供水工程,与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等19个单位(工程)携手光荣上榜。这一省级荣誉称号的取得,充分肯定了粤海水务传承“时代楷模”精神、践行国企担当,长期以来忠诚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助力保障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建设发展的坚实举措,以及广泛开展水情教育、科普节水爱水知识、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积极成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