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市政给排水 \ 农村供水安全如何保障?水质管理体系创新融合是关键!

农村供水安全如何保障?水质管理体系创新融合是关键!

发布于:2024-12-25 09:45:25 来自:给排水工程/市政给排水

来源:水业圈

[复制转发]

   

     

     

     

     

     

     

     

   

导读

近年来,农村供水和城乡供水一体化备受重视,多地出台省级农村供水条例,从规划与建设、水源与水质、供水与用水及法律责任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为农村供水事业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此外,《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GB/T 43824-2024)于2024年7月1日开始实施,在水质指标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周期方面也给出了详细的指示和要求。

本文将对各省农村供水条例和《规范》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并结合具体案例,浅析当下农村供水保障体系下的供水水质安全保障管理运维模式发展现状,展现农村供水保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易安岩

来源:E20供水研究中心、案例整理自网络

01.

各省农村供水条例共性特征

通过对各省发布的农村供水条例进行梳理,其内容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5个方面:

①明确职责,强化管理。 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在农村供水工作中的核心领导地位,并要求将农村供水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确保政策的有效落地。
②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 农村供水规划是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蓝图,其科学性和前瞻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各地条例中也十分关注农村供水的可持续性,规划时会考虑水源的多样性、管网布设的合理性等。
③ 保障水质,守护健康。 在多省发布的农村供水条例中都对水质安全有着严格的规定,从监测制度、设备维护、技术创新、人员管理等方面都有着更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
④ 创新机制,促进节水。 各省条例倡导建立节水型社会,鼓励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推广节水科技。同时提倡创新水费收缴方式,规定农村供水价格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促进节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核定,通过经济杠杆引导用水户节约用水。
⑤ 强化监督,严格执法。 监督是确保农村供水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各省条例要求细化从政府部门、供水单位、当地企业到个人等不同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违反规定时的处罚措施,同时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共同守护供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02.

从《条例》与《规范》看

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水质安全是农村供水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这也是为何在各省农村供水条例中,水质保障一直是亘古不变的重要话题。《全国“十四五”农村供水保障规划》提出了“强化水源保护,完善水质净化消毒设施设备,确保供水水质安全”的目标,各省级农村供水条例则是进一步明确了供水单位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卫生规范要求,定期开展取水口巡查、供水设施设备检查维护,确保水源不受污染。同时,要求对水源水、出厂水和水龙头出水的水质进行定期检测,并建立水质信息公开制度。此外,还鼓励采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水处理效率,降低水处理成本,为农村供水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GB/T 43824-2024,以下简称《规范》)于今年3月正式发布,E20供水研究中心此前也对其进行过解读     《规范》进一步细化了水质监测的具体要求,对于不同设计供水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针对不同水源类型(地下水源、地表水源)和关键供水环节(出厂水、末梢水),均给出了明晰的水质监测指标及监测频率要求,具体内容如下:

由此可见,农村饮用水安全日益受到重视,对农村供水工程的水质保障措施更为严格与完善。为确保广大农村居民的饮水健康,相关部门亟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强水质监测与管理,保障水质安全稳定达标。
接下来,本文对典型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案例进行分享与总结,希望给各位同行以参考:

03.

农村供水水质安全保障

典型案例分享

淳安县:县级统管、片区分管

淳安县地域面积超过4400平方公里,人口居住分散,地形地貌复杂。过去遇到旱情,不少偏远山村要通过人工送水解决饮水问题。近年来,淳安县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公司化运作”县级统管模式,构建“1+23+6”管理体系,明确1家农村饮用水县级统管机构,将23个乡镇划分为6大片区,实行片区经理竞聘上岗、优胜劣汰。

全县23个农村饮用水管理有限公司在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中,推行“十统管”模式,其中包括清洗消毒统管和水质检测统管。在清洗消毒方面,要求对取水口、过滤池、蓄水池每年清洗不少于2次,消毒药品由公司统一购置。在水质检测方面,落实了水质专人检测管理,并下发水质检测考核文件,强化日常水质监测,对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定期、不定期水质监测,实现制水与检测同步管理,快速处理水质异常,水质合格率从统管前的80%已提高到98%,保障了全县37.6万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放心的好水。同时,年度全员培训覆盖水质检测、制水、管道运维等岗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和技能竞赛,增强实战能力。

此外,淳安县以农村供水与城市供水“同标、同质、同服务”为目标,正大力推进单村水站改造提升,计划完成610座单村水站的改造工作。截至9月底,其中197座单村水站已完成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251座单村水站完成总体进度80%以上,剩余的162座单村水站也将于年内开工。

商州区:政府主导、企业运营

商州区是一个以中、低山为主体的土石山区,辖18个镇办、246个行政村,总面积2672平方千米,共有供水点1483个,涉及人口40万余人。商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供水工作,聚焦短板弱项,对全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成立国有独资企业商州区惠众农村供水公司,来承担全区农村供水工程的组织实施、设施运维、水源保护、水质检测等工作。

区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农村供水设施维修养护和管水员工资补贴,300万元作为公司运营经费。全区4个供水片区实行“三级管理体系”——公司牵头抓总、分站统筹划片包干、管水员具体协调实施,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运营、群众受益”的新格局,实现了从水源到龙头的全链条管理维护。

为保障农村供水工程高效运维,商州区惠众供水有限公司于2020年公司成立初期即开始筹建水质检测中心,并于2021年成立商州区惠量检测有限公司,配置仪器设备56台(套),专业水质检测人员6名,并取得CMA资质认定,按照《商洛市农村安全饮水管理条例》的要求在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对全区农村饮水开展巡检和抽检工作。每年检测农村供水工程水样600份以上,解决了以往依靠第三方机构检测成本高、时间长、覆盖面不足的问题。

津南:线上线下结合,综合监测运维

津南区城镇供水原先由城市自来水供水和村镇地下水供水组成,自2015年以来,全区机井已基本封停、回填,2020年全区已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按照《天津市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规划方案》《天津市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任务目标责任书》要求,津南区对现有31个行政村实施了饮用水水质提升工程,提升改造供水管网610公里,村民饮用水由原来的单井地下水供水全部变成自来水。

依托津南水务有限公司成立的供水调度指挥中心,发挥“中枢神经”作用,通过SCADA系统对区内11座加压泵站的进行统一调度,各泵站的水质等数据实时传输至调度中心,通过30块在线水质检测仪表进行24小时水质监测。在水厂的改扩建过程中以数字治理赋能管理,对水厂的构筑物、生产设备、管道系统进行超精细三维数字化复刻,搭建起高度镜像化的数字孪生水厂。通过对接水厂业务数据、生产监测数据、物联感知数据等多维实时动态数据,实现水厂各个关键工艺及运维节点的精细化控制。

在自动化管理的同时,坚持人工采样,每日对40个管网水质检测点进行取样检测,定期对25个巡视性水质监测点进行取样检测。通过线上线下的水质检测监测数据比对分析,发现问题妥善处理,确保水质合格、群众放心。

04.

案例解读与趋势总结

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复杂综合的工程,它涉及水源地的保护、水体的监测、污染的控制、净化处理以及供水管网的维护等多个环节。要做好这些全链条、多流程的水质安全保障工作,必须从制度、运营、投资和技术等多方面做好相应的支持,确保每个环节顺利高效运行。从上述的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

1


县域统管成为主流, 结构优化成重点

要做好水质安全保障工作,首先要优化管理模式,先建机制、后建工程。《2024年农村水利水电工作要点》指出,要求强化县域统管和专业化管护,深入实施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     2024年3月,水利部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工作的通知》指出,由专业化公司或专管机构承担辖区内农村供水县域或片区统一管理、统一运行、统一维护,工程实现专业化管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群众普遍满意,取得良好效果。 这些举措旨在破解农村供水工程管护难题,通过成立县级或区级的统管机构,实现对农村供水工程的全面接管,推动了农村供水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管理。
与此同时,也应关注其可能带来的管理冗余和成本压力,持续优化管理结构和人员配置,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同时注重成本管控,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2


政府仍占主导, 政企合作模式待优化

在上述案例中,政府往往是真正的“掌舵人”,负责规划、指导、监督和评估农村供水工作,确保供水服务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同时主要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承担着农村供水的日常运营、维护和管理任务。
但是从可持续运营的角度来看,政企之间还需进一步明确彼此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并探索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机制,从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农村供水事业,推动政企合作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一方面,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指导,确保其按照政策要求和合同约定提供优质的供水服务;另一方面,企业也应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主动接受监管和指导,并利用市场机制提高供水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实现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融。

3


对财政依赖度较强, 需探索融资多元化

长期以来,政府财政资金一直是农村供水工程项目的主要资金来源,如上述提到的商州区每年还会对日常运维以及企业运营进行补贴。政府财政的直接投入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与支持,能够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然而,随着农村供水需求的不断增长和项目的持续扩大,单纯依靠政府资金已难以满足项目的长期资金需求。
多元化融资策略能够为农村供水工程的建设与持续运营铺设坚实的资金基石。一方面,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供水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的互利共赢。同时,还应注重通过合理定价、水费征收等方式,实现项目的自我造血功能,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也是推动市场融资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在多元化融资加速农村供水事业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潜藏的投资风险与较长的回报周期,建立健全的融资监管与合作机制,有效防范资金流失,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着眼于投资回报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4


智慧化运维趋势初显, 但水平有待提高

农村供水工程的特点是面广、点多,且形式多样,规模较小,这种分散性和多样性增加了运维的复杂性和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善用智慧化工具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搭建智慧水务平台,能够实现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全链条监测,提高供水管理和运维水平。
目前农村供水的智慧化程度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以数据监测为主,具体的解决、实施工作对人工的依赖性很强。首先各地需要树立农村供水智慧化平台的顶层思维,根据自身地理条件、气候、配套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规划硬件设备设施搭建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智慧化平台,实现分散而孤立的数据之间的连接,通过不断地应用与完善,争取实现对数据的分析、响应等实用功能。
同时,智慧水务平台的运维与应用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需要成立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建议加强相关宣传和推广,通过提供培训、提升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农村供水智慧化的建设和运维中来。

5


强化公众监督,提高信息公开透明度

水质信息公开透明是增强居民对供水服务信任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线上、线下公开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水质信息的有效传递,并对一些过程化工作成果进行及时的宣传。一方面是确保用户的知情权,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促进用户与农村供水企业之间的交流,以推动供水服务的持续改进。
此外,农村用户对于公共服务的“使用者付费”认知不足,提升用户对农村供水服务的了解,能够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疑虑和不满,有助于水费的顺利收缴,构建公平、合理的水价机制。
       

来源:E20供水圈层

声明:凡本平台注明“来源xxx”的文/图等稿件,本平台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及方便行业探讨之目的,并不意味着本平台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联系删除。  
    

  • 长云暗雪
    长云暗雪 沙发

    不错的资料 学习了,真的是很好啊

    2024-12-30 22:31: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

23.65 万条内容 · 8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管道的12种连接方式

管道连接是给排水工程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随着管道行业的迅速发展,连接管道的方法也越来越多,但是不同的管道各有优缺点,也有着不同的用途,正确选用连接方式是工程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 本文整理了 12种连接方式,以供大家参考、了解。 1、螺纹连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