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杭州滨江公共空间·涧石驿与停云驿

杭州滨江公共空间·涧石驿与停云驿

发布于:2024-12-18 10:21:1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建日筑闻

|

作者:同济院

[复制转发]


涧石驿与停云驿位于杭州市滨江区钱塘江南岸,在闻涛路北侧、复兴大桥东北侧,是原作设计工作室承担的杭州市滨江区12公里滨水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的一部分。

项目区位图    原作设计工作室

场地共生的层叠平台——涧石驿

涧石驿改造自建于2004年的假日花园餐厅,初次踏勘时,建筑顶部网格状的金属屋架和外立面仿石材面砖已经老旧,外露的结构柱由石材包裹,显得较为粗壮。场地北侧为一片假山园林,园林内植被过于繁茂,几乎将假山形态掩盖。站在钱塘江边回望,茂密的植物几乎将主体建筑遮挡。但当我们登上建筑顶层时,四周丰富的景观令人惊喜不已,我们希望将这份独特的视角分享给更多的人。  

鸟瞰涧石驿与低碳桥    章勇

改造后的多层级活动平台    章勇

改造后的沿湖观景平台    章勇

布局上保留了原建筑一层和半地下空间,而结构上利用原有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抗侧,将原石材包裹的粗壮圆柱自地坪以上切除,替换为梭形钢结构柱。柱底部采用球铰节点,进一步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最后,将原有网格金属屋架拆除,替换以轻薄金属屋面。新屋面根据悬挑梁的受力形式,采用倒T型钢梁,并布置为伞形,实现屋顶结构的大悬挑。钢梁间设置细小的钢管,保证钢梁的稳定,实现建筑立面和俯瞰的完整性效果。依托原有结构和新增钢柱,在建筑不同标高增加景观平台,以提供多层次的长卷式景观视角。

 
涧石驿的建筑改造策略  

长卷式景观视角   原作设计工作室

长卷式景观视角     原作设计工作室

为了充分展现建筑改造后的轻盈效果,也为了叠合历史记忆,原建筑墙面我们选择了颗粒感的肌理涂料替换原有石材面砖。新增部分我们选择了带有反射效果的铝板,以建筑屋面为画板,倒映出四季变化。同时,对场地原有的植物进行梳理,将藤蔓、杂草清理,保留优质灌木、乔木。再根据场地标高,在原有地面之上置入平板体系,形成逐级跌落的观景平台,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为植物预留生长空隙,且保留原有假山石,使其与平台体系融为一体。

新旧共存的景观    章勇

梳理后的绿意空间    章勇

高低错落的景观平台    章勇

若隐若现的江岸景观    章勇

意今心的绿植桥梁——低碳桥

低碳桥坐落于涧石驿的南侧,杭州市低碳科技馆北侧人工湖的水体中心处。人行桥的铺面石材局部破损、样式陈旧,且台阶踏步较陡,存在安全隐患。为提升该路段人行舒适性和安全性,我们保留原有的人行桥主体,利用加建部分将桥面长度拉长,使得桥身更为舒展,踏步尺度更加宜人。同时选用“中国传统榫卯结构”来进行现代化演绎——依托原有桥体,利用铝合金这一具有现代属性的表皮材料,通过插接搭建,使桥身立面形成多个间隔金属花箱格和点状分布的竖向插板。我们将花箱格内种植绿植,结合点状分布的竖向插板设置夜景照明灯光,实现功能和形式的统一,呈现出极具现代感又具有江南韵味的立面特点。  

改造后的人行桥照片    章勇

拨云见日的城市空间——停云驿

停云驿改造自建于2004年的荣斋,由西侧圆形通高空间和东侧地景建筑组成。但由于地形高差,建筑内部空间较为私密。建筑东侧室内空间全位于景观大台阶下,几乎无采光条件。而景观大台阶也缺乏让人驻足停歇的空间。在这次更新改造中,我们希望不仅对建筑形象进行提升更新,还能为公众提供丰富舒适的公共活动场所。  
 
停云驿的建筑改造策略  

钱塘江畔的停云驿    章勇

鸟瞰停云驿与复兴大桥    章勇

改造后的停云驿    章勇

改造后东侧新增采光庭院与长亭    章勇

改造后西侧打开的地下庭院    原作设计工作室

为增强建筑公共性和舒适性,我们将西侧封闭的景观挡墙拆除,庭院空间外扩,结合建筑屋顶改造,形成半室外活动空间,吸引江边行人驻足或周边居民在此聚会闲聊。东侧部分在保留原建筑主体结构的情况下,拆除景观踏步和部分楼板,形成采光庭院。此措施既解决了室内采光问题,又削弱了原室外台阶的威严感和单调性。同时利用原有景观挡墙作为结构支撑,三级跌落的新增长亭依托三段保留挡墙向上生长。在“金属屋面+钢梁+实心立柱+景观挡墙”的组合下,实现长亭结构构件控制在60毫米以内的轻盈建构效果。        

依墙而建的长亭    章勇

清晰的建构逻辑    章勇

舒适的檐下空间    章勇



 

 

 

 
 
 

改造前的人行桥照片    原作设计工作室

改造前的建筑照片    原作设计工作室

改造前的荣斋照片    原作设计工作室

 
 
涧石驿:轴测图  
 
涧石驿:一层平面图  
 
涧石驿:二层平面图  
 
涧石驿:立面图  
 
低碳桥:建构轴测图  
 
停云驿:轴测图  
 
停云驿:一层平面图  
 
停云驿:二层平面图  
 
停云驿:剖面图  
 
停云驿:立面图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本设计需求参数为进料口尺寸:900×1200mm;最大进料粒度:750mm;处理能力:220~450t/h;偏心轴转速:250r/min;排料口调整范围:95~165mm;电动机功率:132KW。设计
  • 秸秆收储大棚图纸,轻钢结构,24米两连夸,50米长。柱距6.25米,层高6米。屋面采用单层铁皮。本图为结构施工图,包含基础、钢架。屋面檩条、柱间支撑等施工详图。...
  • 夸时代的跑车概念设计模型设计时注重操控性。由于车身低矮,通过性相对差一些,越高级的跑车,此特点越明显。前置发动机式跑车的车头较长,后面的行李箱较小,后置和中置发动机的跑车甚至没有行李箱,只是在车头的前
  • 宽夸的一体式开放车间设计图,图纸是介绍的的一种宽夸的一体式开放车间设计图,结构内容包含总图预览,设计说明,详细的立梁及平面层结构图,墙面结构布置图,撑柱连接,施工墙体大样等等,图纸尺寸参数齐全,欢迎下
  • 道堰调洪计算过程
    溢洪道堰调洪计算过程
  • 香港大师约瑟作品
    香港大师洪约瑟作品¬¬¬¬¬希望大家喜欢~~~~
  • 繁昌市城市施工组织设计_
    xx排涝站位于xx县xx内,承泄区为峨溪河。排涝站由进水闸、泵房、穿堤涵闸、变电站等组成,安装3台立式轴流泵,总装机396KW,设计排涝能力4.18m3/s。工程等别为Ⅲ等,泵站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 繁昌市城市施工 组织设计
    xx排涝站位于xx县xx内,承泄区为峨溪河。排涝站由进水闸、泵房、穿堤涵闸、变电站等组成,安装3台立式轴流泵,总装机396KW,设计排涝能力4.18m3/s。工程等别为Ⅲ等,泵站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 桥头边坡沉降、位移观测方案
    洪桥头好利万、米诺厂边坡位于。该人工边坡为岩土混合边坡,岩坡坡面裂隙 发育。边坡所在区地形地貌为丘陵斜坡,自然斜坡坡度15~200,原始植被发育茂密。 边坡底边周长约190m,为折线形展布,整体呈南北
  • 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潮水面线
    西、北江下游及其三角洲网河河道设计洪潮水面线
  • 本程序利用《工程水文学》双辅助曲线计算水库调洪演算原理和EXCELVBA编制而成。适应于水库调洪演算。操作简单,计算准确,欢迎试用。
  • 柱间距十米的斜顶夸装机械梁设计,图纸是介绍的一套用于对各类快速组装的结构放使用的柱间距十米的斜顶夸装机械梁设计,图纸包含内容有总安装结构图,材料表,顶面条板布置图,筋梁连结构图,详细的各种配套的梁型件
  • 派出所办公楼改造建筑图
    本项目工程是洪桥路派出所新办公楼装修,装修面积约为1562m2。本套图纸包含:平面图、顶面图、外立面图、厨房、女卫、男卫大样图、询问室立面图
  • 浅谈奇门水道下游河道采砂对河床的影响及控制
    该文对洪奇门水道采砂从水流流态变化到河道采砂形成采砂坑引起溯源冲刷产生河床演变进行论述。分析洪奇门水道采砂导致河床冲刷,危及堤岸安全等问题,强调河道采砂要统一管理,实行许可制度,以科研成果为基础指导有
  • 7款GamavuotoALP-2和3路电磁阀压力环境低压零部件及配件阀体形态固态适用介质液体执行质量标准德标结构形式复式流动方向换向公称通径200mm工作温度高温类型(通道位置)三通加工定制是厂家Ga
  • 某处灌区中倒吸管地质剖面与结构图

    补充说明:本套图纸主要是设计了某处灌区中倒洪吸管地质剖面与结构图,总共有2张图纸,其中主要是包括了倒虹吸管的地质的纵断面的设计图纸,倒虹管的纵断面与镇墩的结构设计图纸,在设计上倒虹吸管为预

  • 贵州省暴雨计算实用手册-修订本
    水工设计,洪水计算经验公示。有需要的轻松下载。《贵州省暴雨洪水计算实用手册》于 1983 年编制完成。多年来为我省水利水电建设、工 矿、铁路、城市规划和建设经及教学、科研等部门所广泛应用,特别是短缺
  • 某市某河防 治河工程施工方案
    某市某区某河防洪治河工程低山二段,位于某市某区某镇低山村。工程桩号为0+909.37~2+156.43。本招标段设计见图纸,工地所在区地震烈度为七度,基础地质情况见工程地质资料和有关设计文件。工程防洪
  • 合兴顶管方案终版
    昆山市合兴路综合改造工程,为道路和排水综合工程,图纸设计K0+570—K0+810段中心线北侧50米雨水管道采用顶管施工。顶管管径为2200mm。设置顶管工作井和接收井各一座,井外围采用DN800高压

阅读下一篇

深圳“宝安1990”(图书馆、文化馆、音乐厅)升级改造工程

01. 概况 宝安“老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是深圳市宝安区重要的文化类历史建筑群,升级改造后成为当代文化综合体“宝安1990” (图书馆、文化馆、音乐厅)。 设计方案是深圳雅本建筑设计事务所在大型国际设计竞赛中夺冠的方案,以“古树发新芽”为理念,保留原建筑形态、嵌入新透明体块,“透扩充”地上、“隐扩充”地下,连通地铁。对“古树”般的老三馆,保留原建筑气质、相貌和功能,提升改造内部功能、交通组织和空间品质,新建组群空间秩序;以嵌附在老三馆上的玻璃体和全埋式地下室为“新芽”,补充当今需要的新功能。“古树”与“新芽”,像迭代接续的生命体,让城市的更新与变化有一个循序渐进的生长“年轮”。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