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日益增多,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生化处理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生化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其代谢活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然而,如何评估生化处理效果,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甘度将探讨如何通过观察生物相来判断生化处理效果,以期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一、生物相观察的意义
生物相观察是指对生化处理系统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形态、活性等特征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生物相观察,可以了解微生物群落的生长状况,评估生化处理效果,从而为优化运行参数、提高处理效率提供依据。生物相观察具有以下意义:
1.判断微生物群落生长状况:生物相观察可以直接反映微生物群落的生长情况,为评估生化处理效果提供直观依据。
2.诊断系统运行问题:通过观察生物相,可以发现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异常现象,如污泥膨胀、污泥老化等,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3.指导运行参数调整:生物相观察可以为运行参数的调整提供参考,使生化处理系统保持最佳运行状态。
4.优化处理工艺:通过生物相观察,可以了解不同微生物种群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为生化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二、微型后生动物与生化处理效果的关系
微型后生动物是指在生化处理系统中出现的轮虫、线虫等小型动物。它们的出现与微生物群落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评估生化处理效果的指标。
1.微型后生动物的出现表明微生物群落生长良好
微型后生动物以微生物为食,其出现说明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多,生长状况良好。这是因为微生物为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使其能够在系统中生存和繁衍。
2.微型后生动物的出现表明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稳定
微型后生动物在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出现,表明活性污泥生态系统较为稳定。这是因为微型后生动物对环境变化敏感,只有在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它们才能在系统中生存。
3.微型后生动物的出现预示着生化处理效果最佳
当生化处理系统中出现微型后生动物时,往往意味着微生物群落结构合理,活性污泥的生态系统较为稳定。在这种情况下,生化处理效果通常达到最佳状态。
三、生物相观察方法
1.显微镜观察:利用显微镜观察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形态等特征。通过观察微型后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可以评估生化处理效果。
2.生物镜检:对活性污泥进行生物镜检,观察微生物的生长状况、活性等。生物镜检法简便、快捷,适用于现场监测。
3.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传感器监测生化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等参数,间接评估生化处理效果。
通过观察生物相,尤其是微型后生动物的出现情况,可以有效地评估生化处理效果。当生化处理系统中微型后生动物(如轮虫、线虫等)较多时,表明微生物群落生长良好,活性污泥生态系统稳定,此时的生化处理效果最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运行管理人员应密切关注生物相变化,通过调整运行参数,优化生化处理效果,为我国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3 万条内容 · 1444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可去除水中99.8%微塑料的新型材料记者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邓红兵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周雪教授团队研制了一种可重复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全生物质纤维海绵,其首次使用时可吸附水中99.8%的微塑料,为清除水中微塑料提供了新策略。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学术刊物《科学进展》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微生物知识有很好的学习价值,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