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几位环企负责人聊天,都调侃“当下干环保项目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你不干,那就等着饿死;你要是硬着头皮干,指不定怎么亏。另外还有一点,要是没把持住,可能就会触犯法律底线。不得不说,干环保项目现在确确实实面临着几个尴尬的境遇不得不说。
一、同行恶性低价竞标国央企包圆好项目
首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手里现在正在干或者准备干的工程有几个标是合理价中标的?谁都知道,低价中标“饿死同行、累死自己、坑死甲方”。但现实是,现在的环保项目,十个里面有九个都是低价中标的。你不出低价中不了标,没有订单企业生存都成问题。你低价了可能要亏,毕竟在这一块“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例如,此前一段时间,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中标价曾在短短半年时间“屡创新低”,从48元/吨骤降至18元/吨,降幅达62%。同样的,在污水处理项目上也曾出现“远低于行业成本价”的最低价中标案例,相信业内都对它印象深刻。它就是,安徽省安庆市城区污水收集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中标价格为0.39元/吨污水处理费。
显然,类似“超越底线”“行业自毁”式的低价中标竞争,已经让环保业界纷纷吐槽。更过分是,一些野蛮人、搅局者还总是出现在其中。有的搅局者低价中标后,多次无正当理由放弃中选资格或毁约。他们就差直说:我可以不干,但你们也别想,这些情况无疑给甲方、同行和其他供应商都带来极大的困扰。与此同时,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来说,近年来国央企的进军和地方环保集团的崛起,也让它们在环保项目竞标上“难上加难”。
中电建联合体斩获65亿水环境治理项目、中建八局中标近30亿环保项目、中建四局联合体中标超22亿环保项目、中国能建葛洲坝生态环保牵头预中标超20亿项目......国央企屡屡出现于环保项目中标信息中。尤其像中国建筑、中国电建等建筑“龙头”,更是能凭借自身的施工优势,斩获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大单”。不少中小环企老板诉苦,好项目都被国央企包圆了,以前我们还能吃粥,现在只能喝汤了!
二、废标、延误、低价低质、回款等问题正在拖垮一批环保企业
再者说,过去干环保项目,即便低价中标,有时候通过几个变更,还能捞回不少利润。
1. 存在低价低质的环保工程
现在地方政府手上没多少钱,材料和人工还大幅度增加,从中间环节“捞油水”的机会几乎为零......几乎每个环节都弥漫着价格战的硝烟。中标的环保公司都在调侃能按时开工、及时回款,对我们就已经算是好消息了。而且环保行业正从工程时代迈入运营时代,新开工的环保项目少了不少,即便是“利润少、不好接”的项目,大家都争抢着上。
有的低价中标的项目,对中标单位来说根本是没什么利润甚至亏钱,所以容易存在低价低质、压榨下游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的隐患。为了控制成本,有的公司或承包商不断压缩建设、运营和运维资金,导致环保项目各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一些偷工减料行为,造出类似“豆腐渣”的低质工程。更有甚者,“为了卷而卷”,粗制滥造的投机者充斥行业,不惜牺牲产品质量和安全,劣币驱逐良币。
2. 没等到动工,却等到废标和延误
有时候,好不容易中标的项目,没等到动工却等到了废标,中标单位直言“伤不起”。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2024年以来超60个环保项目废标,项目涵盖污水、环卫、垃圾焚烧发电等多个领域。
而项目废标的原因往往也多种多样。除了常见的投标人不足三家,还有比如:中标候选人不符合中标条件、中标单位无法履行项目服务、投标单位涉嫌围标串标、因评审专家收取不正当利益、因政策调整等等。
另一种情况就是,环保项目遭遇延误,影响了时间表、预算和整体项目成功。环保项目延误源于一系列因素,比如外部的天气条件、法律问题、许可证和监管部门批准,或者内部的设计变更、材料短缺、劳资纠纷、项目管理不善等等。
无论是业主方,还是承包方,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工期拖得越久,变故可能性就越大。
3. 项目回款问题,难倒一批企业
项目尾款拖欠问题,《环保水圈》在此前的文章中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它是所有环保公司共同面临的“当务之急”。尤其是对于一些资金压力特别大的中小企业,他们为了工期和工程款,拼命赶工,如期完成月度、季度工程量。然而往往工程回款难度大,这就导致了它们要一直垫资,就像个无底洞。一位环保工程公司的老板坦言,每次接到项目,除去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设备维护/租赁费等这些之外,还有各种治理费用、各种保证金,以及各种资金缴纳等等,一整套下来早已是心力交瘁,最后,只有甲方的工程款到不了位。这样的但凡多遇到几个,我看也不知道是先收到回款还是公司破产。
三、结语
事实上,无论是哪方面的问题,卷低价也好、设门槛也罢,都会对环保项目本身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比如,无底线的低价竞标和恶性工程竞争,带来的总会是“多输”局面。卷死了自己,客户也没有从中受惠,同行下一次可能“以牙还牙”,厂商也难以在以次充好的产品市场存活......至于对待国央企进场的态度,《环保水圈》认为,用“分工明显,各具优势”这八个字来形容国企和民企的关系再恰当不过。并没有无所谓“民企没落,国央企凶猛”。国央企扛起投资大旗、进行资源整合,做一些集中式的环境整治;民企则要找准自我定位,扬长避短,凝聚核心竞争力。
总的来说,现在我们正处在环保产业变革和行业洗牌的阶段,肯定会有很多矛盾与痛苦出现,但优胜劣汰的规则永远适用!
作品来源:环保水圈
素材参考:网络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2.32 万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污泥问题被环保督察频繁点名,出路何在?环保督察的常态化,让环保问题更显性化,也能更好指导市场关注的重点方向。自2015年起中央环保督察组已经开展三轮督察工作,目前第三轮还在进行中。 在督察过程中,污泥问题尤其受关注。如2024年5月就一次通报5起与“水”和污泥处理相关的典型案例,这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历史上实属罕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环保项目如何做,环保企业如何经营,资料进行了探讨,值得一看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