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源,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宁波自2022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再生水利用系统,形成了再生水利用的宁波标准和宁波经验。
11月14日,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钻在“宁波再生水循环利用学术研讨交流会”上分享了区域再生水利用的宁波实践。
再生水作为一种非常规水源,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宁波自2022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以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再生水利用系统,形成了再生水利用的宁波标准和宁波经验。
11月14日,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钻在“宁波再生水循环利用学术研讨交流会”上分享了区域再生水利用的宁波实践。
杨钻
2020年7月,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是在原宁波市供排水集团和宁波原水集团的基础上合并改组设立而来,是一家以水资源管理、自来水、工业用水与再生水生产供应和销售服务、污水处理、及相关水务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有着再生水的利用基础,秉承“为人民群众供好水、为人居环境净化水、为社会经济发展注活水”的价值理念,早在2006年就率先提出“分质供水、优水优用、水尽其用”理念,开启水库水作为饮用水源、江河水作为工业水源的“双供水”时代。
2022年,宁波市入选全国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自此,集团便确立了再生水作为城市“第二水源”的理念,持续推进“污水资源化”核心工作,视作国企发展的“生命线”和“增长极”,工作成效获得《人民日报》认可。现在日均利用量已经达到46万吨,利用率突破35%,现状及在建管线总长达到60公里。
宁波市在再生水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开创再生水作为工业水源的多模式供应,不仅提高了再生水的利用效率,还节约了大量优质水库水第一水资源。
1、宁波将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的逻辑
首先,宁波是一个中等缺水城市。 宁波市的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存在不均衡现象。具体来讲,时间上主要分布在梅雨季节和台风季节,尤其是在汛期(5月至9月),这段时间的径流量占据了全年的70%。空间上由于宁波市内缺少大型山脉和河流,无法建设大型水库,导致水资源难以储存。受上述因素影响,宁波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40%。
其次,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 宁波市共有水库400余座,其中大型水库6座,中型水库27座,优质水源工程接近开发完毕。另建有汤浦水库、钦寸水库、浙东引水等域外引水工程,占总量18%。
第三,再生水开发利用潜力大。 一方面,水资源缺口大。预计到2025年,宁波市的水资源缺口将达到3.0亿立方米,到2035年将增至5.5亿立方米,显示出对再生水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再生水潜在利用空间巨大。2021年,宁波市的污水处理规模为5.9亿立方米,其中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处理的为3.3亿立方米,但再生水的实际利用量仅为0.87亿立方米。此外,宁波市的净化水厂排放标准已经达到清洁排放标准,这比全国再生水标准更高,意味着再生水的利用空间非常广阔。
2、顶层谋划
在顶层谋划上,2022年中共宁波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打造再生水利用的全国标杆”的目标,并围绕这一目标规划了三个主要构建方向:构建“境外水源+本地水源+再生水”为一体的水源供给保障机制,构建“自来水+工业水+再生水”互补共济的分质供水新模式,构建“再生水补水—水质生态改善—自然河道景观”水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宁波市作为试点城市,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宁波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和《宁波市再生水利用河道补水技术指南(试行)》,这些政策和技术指南旨在将再生水的顶层规划和技术指导具体落地实施。
3、再生水保障机制
在再生水保障机制建设上,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依托顶层政策支撑,构建了涵盖生产、输配、管理三大体系的全面框架。
生产能力方面, 宁波全市34座污水处理厂(其中集团下属6座净化水厂)逐年扩能提标,由污水处理终端转变为水资源供给前端,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再生水达到省清洁排放标准,超过国家再生水利用水质标准。集团再生水生产规模136万吨/日,全市再生水生产规模301万吨/日。
输配体系方面,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规划构建了“两横三纵”管网布局,全国率先将再生水管道纳入城市综合管廊,管廊建设规模83公里,供水规模最大可达80万吨/日。以城区现状5座、规划3座净化水厂为中心,这些水厂将作为供水网络的关键节点。这样的布局能够保障对应片区用水需求,必要时可跨区调配,做到分区保障、应急联通。
宁波市在再生水领域的“五大工程”中已有11个项目竣工,目前建成和在建的管网总长度接近100公里,其中包括北仑岩东再生水工程和新近启动的再生水设施及输配系统工程一期。在这一过程中,宁波市采用了非开挖修复技术,将江南公路的DN1000废弃供水管道改造为再生水输配管道,这一创新做法显著降低了工程成本。
管理模式方面,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开发了再生水数字管理平台,该平台整合了宁波市范围内所有再生水的生产及用户信息,具备“监控、调度、辅助决策”等多重功能,能够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统一平台管理。
2024年,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预计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44亿吨,较2020年增长10倍。至此,再生水作为第二水源对城市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初具雏形。
4、分质供水体系
在再生水分质供水体系的构建中,宁波市主要关注两个核心应用领域:一是工业用水,二是城市公共杂用水。
工业用水——保障绿色工业用水需求,实现两大场景分质供水
一种场景是再生水与河网水互补共济用作工业水厂水源,支撑“十四五”末5000亿元新增生产总值。2018年,岚山净化水厂与碧源供水公司合作,为工业用水提供了超过6000万吨的水源补给;而第二工业水厂则设计有每天50万吨的供水能力,同时新周净化水厂每天提供的20万吨再生水也被用作应急水源。
另一种场景是靠“市场驱动”定制多元产品服务,将“超滤膜+反渗透膜”高品质再生水直供工业用户。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将“超滤膜+反渗透膜”工艺高品质再生水应用于超超临界发电锅炉用水,属全省首例。目前,该集团每天能够供应3.36万吨的高品质再生水,累计供水量已超过2700万吨。随着扩建工程的完成,预计每日的供应能力将提升至10万吨。
市政杂用——探索民生服务用水需求,打造地区绿色循环经济。
探索净化水厂周边绿化环卫需求,降低城市基础服务水费成本。 2024年,再生水用于南环高架滴灌,累计用水近1万吨。此外,在其他绿化项目中,再生水的使用量累计达到了大约3.5万吨,而在环卫领域,用于道路养护的再生水量约为2.4万吨。通过这些措施,宁波市节约了大约23万元的用水成本。
设立再生水公园,推广再生水洗车,加强再生水社会认知宣传。 截至目前,集团已有4座再生水洗车试点,累计洗车约13万辆次,置换优质水资源约1.3万吨。2024年10月,集团首座自主建设、运营、软件研发的洗车点试营业,日均洗车量超100辆次。
再生水洗车
5、再生水生态治理模式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构建了以再生水为重要载体的水环境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再生水“活水清源”效果,通过生态补水改善城市河网流动性。创新再生水生态治理模式,拓展水环境业务板块,打造水环境治理品牌。2015年,创新“再生水补水—水质生态改善—自然景观河道”模式,形成2万吨/日住建部再生水回用应用示范工程。其中,陆家河再生水回灌河道试点项目是最早的再生水补水案例。
长丰净化水厂周边横河13万吨/日生态补水
庄桥净化水厂周边江北大河10万吨/日生态补水
据介绍,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今年已签约落地3个水环境项目,总水域面积约为156万平方米,设计再生水补水水量34万吨/天,合同总价突破5000万元。
杨钻 详细阐述了宁波市在再生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深入的产业思考 。
问题一:再生水激励政策待完善
目前,再生水的定价机制尚待完善。杨钻介绍,截止目前,集团每日37万吨的生态补水中,仅有陆家河的2万吨获得了市河道中心的补助,且补助金额不足以完全覆盖成本。在地方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依赖政府全额补贴并不现实。因此,如何实现使用者付费,确保受益者承担相应成本,以及政府部门如何引导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这些问题亟需深入探讨。
集团生态补水场景收益情况
问题二:再生水产业布局待优化
宁波市再生水的应用以生态补水为主,占比达到78%,工业用水占20%,而市政杂用虽然仅占2%,却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体验感最强的应用场景,因此需要进一步扩大布局。未来,宁波市应优化再生水的使用结构,并在更多领域实现应用上的突破。
宁波市再生水应用场景占比
思考一:激励约束政策
在激励和约束政策方面,宁波市再生水利用的推广和实施依赖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以及专业机构和业界的积极倡导。例如,《宁波市再生水利用综合激励政策试行办法》中提出了建立财政奖补、税费减免、价格优惠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免征再生水水资源税费和企业污染物排放指标抵扣等,旨在提高用水企业的积极性,推动再生水市场化发展。同时,《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再生水价格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了再生水成本框架,并与水利、财政部门合作,推动生态补水常态化价格补充机制,以回补制水企业的运营成本,实现再生水的可持续发展。杨钻强调,探索哪些领域需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为全国提供示范,是宁波市接下来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议题。
思考二:产业布局优化
探索分质供水新模式。 依托宁波20余年分质供水经验,围绕“2070”工业聚集区新格局,进一步探索“自来水+工业水+再生水”三水互补共济的分质供水新模式,试点园区小规模高品质水(定制水)供应方案。让价格成为调节因素,让政策成为导向。
谋划再生水支网建设。 协同管廊建设单位,优化管廊建设时序,加快再生水输配主干管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再生水规划研究工作,合理谋划再生水支网建设任务。
打造市政杂用示范区。 瞄准市政杂用利用市场,以东部新城行政区为重点窗口,细化区域再生水市政杂用利用场景,打造市政杂用利用示范区。“尽管市政杂用在再生水使用量和成本上占比不高,但它与民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于提高居民对再生水的认识和接受度,以及培养节水意识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宁波市将优化再生水的使用结构,并在更多应用场景中实现突破。”杨钻表示。
“希望宁波能蹚出一条路,为其他地区的再生水推广提供经验和参考。全国有很多类似宁波的缺水城市,在水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发展工业并确保水资源供应的安全?再生水的利用或许能成为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因为再生水具有循环利用、不断创造可能性的潜质,能够与第一水源形成很好的互补。”杨钻谈到。
“用好再生水,再生一城水。” 杨钻希望宁波市在再生水利用方面的先行先试能够为全国提供经验和参考。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 万条内容 · 144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影响 MBBR 工艺污水处理效率的因素影响 MBBR 工艺污水处理效率的因素 一、悬浮载体特性 1. 载体材质 (1)不同的材质对微生物的亲和性不同。例如,聚乙烯等塑料材质通常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但可能对某些微生物的附着能力相对较弱;而一些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可能具有更好的生物亲和性,有利于微生物快速附着和生长,从而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 材质的耐久性也很重要,若材质在长期运行中容易老化、变形或破损,会影响生物膜的稳定性,进而降低处理效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好资料,对于污水再生利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值得一看,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