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晋商古村落连片保护的实践探索

晋商古村落连片保护的实践探索

发布于:2024-11-22 10:01:22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

|

作者:赵永平

[复制转发]

1

连片分布,禀赋特色化


平遥是中国票号的发源地,全国51家票号,山西占43家,平遥就有22家。这些票号东家、掌柜、员工在发迹以后,持续一百多年,多数没有在京城、县城修建住宅,而是反哺故里,在乡村大兴土木,这就出现了“晋中晋商大院”现象。除票号之外,还有其他行业的成功者。 平遥现有13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4个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22处新石器遗址。 这些古村落不仅有古庙宇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晋商古民居、古祠堂等建筑,也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票号创始人毛鸿翙故乡邢村(今喜村)为中心,周边有蔚字五联号最后一任大掌柜毛鸿翰故乡梁村,有票号改革家李宏龄故乡西源祠村,有出现过宁夏晋商八大家之一的赵村,有票号创始人雷履泰故乡细窑村(今龙跃村),朱坑村、南湖村,相距都在4公里之内;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段村为中心,周边有横坡村、普洞村、梁家滩、七洞村、南常村;以中国传统村落东泉村为中心,周边有木瓜村、彭坡头村、赵壁村、水磨头村、梁坡底村;以世界文化遗产双林寺所在地桥头村为中心,周边有南良如、杜村、东达蒲、西达蒲;以世界文化遗产镇国寺所在地郝洞村为中心,有襄垣村、冀郭村、曹壁村等。 古村落呈现连片特色,并各具特点。


2

连片保护,方式差异化


平遥古城周边乡村古村落延续《周礼》建筑理念,包含古宅院、古祠堂、古学堂、古书院、古当铺、古寺庙、古戏台、古影壁、古树木,古巷、古堡、古桥、古井等,组成明清风格古建筑群。有清代中晚期直至民国时期建筑高墙大院,院落建筑错落有致、夯土砖木结构,建筑装饰砖雕、木雕、石雕、彩绘精彩纷呈。


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孕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沃土。民居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乡村文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保护好、发展好乡村民居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既是农村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是加持乡村全面振兴的载体。


平遥乡村晋商民居保护坚持遵循文物古迹保护的原则和要求,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坚持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保护文物环境。


发展是最好的保护, 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进一步保护、发掘、利用凝聚乡村文脉的乡村文化遗产,是持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式。


段村的保护方式是乡贤带动,本村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段滋明推动段氏祠堂成为“山右文苑”,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祠堂旧物新用,功能发生变化。


横坡村在开展生态治理的同时保护文物遗存,聘请中央美术学院张一曼教授规划设计窑洞民居,建成山西窑洞博物馆,民居保护与环境治理相结合,通过了3A景区验收,是全国首批文旅融合示范村;南良如村建设晋剧博物馆,昌源庄建设晋中解放战争纪念馆,上五村建设红色记忆纪念馆,彭坡头村建成抗日民主政府纪念馆,喜村建设晋商寿喜文化博物馆、老电影博物馆、民俗文化陈列馆,打造影视拍摄基地等。这些村落晋商遗迹保护, 规划先行,文化引领, 注重活态保护,原真性保护, 注重晋商文化资源对乡村的物质和文化贡献。


3

连片开发,运营前置化


平遥古村落连片保护受到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保护开发的文化机制影响,在实现文化、生态、人才赋能和效益作用于乡村振兴方面探索出一些路径。


               


(一)保护遗存与发掘文化相结合


古村落保护首当其冲是一种文化保护,因为各种建筑形态凝聚的是传统文化。 村落作为聚落的一种基本类型,是原住民长期生活、聚居、繁衍在一个边界清楚的固定区域,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所组成的空间单元。中国传统村落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乡土建筑是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传统文化保护的维度,涵盖了历史、文化、生态诸要素,连片保护的形态,避免同质化的文旅融合,是新业态尝试的结果。


古村落喜村涌现出票号商贸人才毛鸿翙、毛履泰,保留了毛氏宅院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也形成了实业经营、乡村土地管理等非物质形态智慧,其递进性贡献即在新时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文化历史唱出新曲,衍生乡村振兴新业态,造福村民,实现乡村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


               


(二)激活闲置民居资源,引进高端专业策划


平遥县在结合平遥古城辐射带动基础上 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 以县成立城乡融合发展公司, 编制古村落连片保护规划, 全方位推动乡土建筑的保护利用。


产权处置,乡村民居类型有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典型特色民居,有闲置的,也有居住的,平遥县采用租赁维修,产权不变,经营权转移,合作开发,租金预付,资源整合,运营前置,开发主体,政府主导或政府主导的国有公司进行主导,借助文物保护,引进人才,做大产业蛋糕。


保护利用乡村文化遗产是一个系统工程、综合工程,要与古村落土地利用相结合,与古村落传统优势产业相结合,与原住民生活追求取向相结合,与古村落非遗项目保护利用相结合,先美起来、火起来、活起来,再说富起来。通过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最大程度地激活闲置民居资源,在运营前置理念基础上,引进资金、人才,引进高端专业策划。


               


(三)科学探索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途径


乡村古村落民居地位认识不可错位,实践中往往出现两种极端,既要克服弱化、淡化乡村文化遗产价值倾向,也要克服神化、偏激化乡村文化遗产价值倾向。乡村资源价值需要专业评估,避免长官意志、唯利是图,只建设不运营的空壳现象。古村落运营必须处理好原住民利益与运营方利益的关系,如平遥横坡村的村民形成三重收益,一是土地出租收益,二是合作社分红收益,三是进入农旅公司的劳务收入。


平遥乡村古村落连片保护模式体现原真性,体现文化引领,历史、文化、生态三方面联动,探索古村落高质量保护赋能乡村振兴途径。 平遥县形成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机制,严格控制随意拆除、改造具有历史价值的乡土建筑的行为蔓延,卓有成效地控制了具有文化价值的乡土建筑资源的流失。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总要求,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开发过程中项目方、投资方、运营方必须加强沟通联系,形成真正共识,坚持突出差异化发展,坚持突出特色化塑造,坚持历史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由点向面拓展,串点连线成片,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开花、全面推进、全面见效。


本文来源:中国文物报,原文见《文物天地》2024年第11期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7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三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总结各地在建立城市更新工作组织机制、完善城市更新法规和标准、完善城市更新推进机制、优化存量资源盘活利用政策、构建城市更新多元投融资机制、探索城市更新多方参与机制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形成《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三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