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发出了治理黄河的新时代最强音。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行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作出具体部署。5年来,沿黄9省区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调控水沙关系,协同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对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黄河文化挖掘不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归纳梳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研判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因素,对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1.狠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稳步向好
(1) 生态修复持续推进。2019—2023年5年来,沿黄9省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谋划实施生态系统修复项目,黄河流域水土涵养能力得到提高。如青海先后投入20亿元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对23.59万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陕西推动建立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完成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内蒙古实施大规模造林种草和防沙治沙工程,设立防沙治沙基金、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沙漠化土地治理。山西牵头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环境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布局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河南推进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洪沟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在伊洛河和三门峡库区上游实施禁封治理,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0余平方公里。
2.湿地保护成效明显。5年来,沿黄9省区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黄河流域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山东发行87.06亿元的全国首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河南以黄河干流沿线建设湿地公园为抓手,着力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初步形成“一县一湿地”,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湿地公园116处。其中,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至2023年底,青海湿地面积达712.39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湿地保护率达64.3%,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有效提升了高原高寒湿地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下游三角洲野生鸟类达373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黄河三角洲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3.水土涵养功能不断提高。5年来,沿黄9省区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稳步提高。2023年,山西完成造林面积304.5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03.0千公顷,居全国首位。陕西采取塬面、沟头、沟坡、沟道“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固沟保塬,2023年共完成营造林522.79万亩、种草改良33.8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4.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0%。《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沿黄9省区累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6.88万平方千米,比2020年减少0.72万平方千米,减幅为2.74%;流域水土保持率达67.85%,较2020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4.河湖水质大幅改善。5年来,沿黄9省区狠抓水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四水同治”工程,黄河流域河湖水质量明显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黄河流域水质为优,监测的266个国控断面中,1—Ⅲ类水质断面占91.0%,比2019年提高18.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占1.5%,比2019年下降7.3个百分点。四川境内黄河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100%;陕西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
5.空气质量持续优化。5年来,沿黄9省区强化“三散”治理,坚决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力推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废气超低排放改造,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空气质量。2023年,黄河流域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比例平均约81.7%,较2019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青海省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7.7%,为历史最好水平。
2.推行节水优先,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5年来,沿黄9省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全面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实现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1).农业节水灌溉成效明显。沿黄9省区通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旱作节水项目,建设大中型灌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从“大水漫灌”到“滴灌”“喷灌”“微灌”的转变,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2).工业节水减排效果显现。沿黄9省区实施水资源能耗和强度双管控,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水企业创建,推进节水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艺,培育发展新节水载体,工业用水量逐年下降。
(3).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沿黄9省区立足区域水资源空间布局,积极倡导节水型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供水老旧管网改造,优化“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城市水网,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3.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2023年,沿黄9省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由24.5万亿元扩大至31.6万亿元,增加7.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升至25.1%,较2019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各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中,山东、四川、河南分别位居第3位、第5位、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393亿元,比2019年增加6502亿元,增长2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65185亿元,比2019年增加11150亿元,增长20.6%。
(2).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2022年,沿黄9省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044亿元,较2019年增加1776亿元,增长41.6%;R&D投入强度达1.99%,较2019年提升0.26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授权量11.9万件,是2019年的2.2倍。
(3).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2023年,沿黄9省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58772亿元,较2019年增长48.3%;占全国比重由2019年的12.6%增加到2023年的14.1%,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3258亿元,比2019年增加5777亿元;出口35514亿元,比2019年增加13376亿元,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3年末,沿黄9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1%,较2019年提高3.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年,沿黄9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177元,较2019年名义增长2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7元,较2019年名义增长34.9%,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19年的2.52:1缩小到2023年的2.27:1。
4.聚焦民生工程,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1).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23年,沿黄9省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万公里,较2019年增加1.4万公里;货物运输量162.72亿吨,较2019年增长19.4%,占全国比重升至29.2%,较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旅客运输量22.31亿人,较2022年增长86.5%,恢复至2019年的52.0%,占全国比重稳定在24.0%左右。
(2).通信网络蓬勃发展。2023年,沿黄9省区互联网宽带用户总量达18573万户,比2019年增加5675万户,增长43.4%。
(3).教育事业稳步推进。2023年,沿黄9省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57所,较2019年增加3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109万人,较2019年增加179万人,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卫生事业不断巩固。2023年,沿黄9省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318万张,较2019年增加37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44万人,较2019年增加26万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5.深挖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
(1).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沿黄9省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079个,比2019年增加16个;文化馆站1014个,比2019年增加197个;博物馆2362个,比2019年增加345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已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持续火爆,参观一票难求。
2.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沿黄9省区以黄河、长城、长征、古都、大遗址、大运河、甲骨文为引领,不断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进一步扩大“天下黄河”“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IP的影响力;《大宋·东京梦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穿越德化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精品演艺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3).文旅深度融合。从不倒翁小姐姐到鸣沙山万人星空音乐会,从大唐不夜城到淄博烧烤,从圣地延安到洛阳龙门石窟,从天水麻辣烫到开封大宋武侠城,沿黄9省区文旅热度持续爆表,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IP层出不穷,文旅市场繁花似锦。2023年,沿黄9省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万亿元。其中,山东接待游客8.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14亿元;河南接待游客9.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46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5年来,沿黄9省区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仍面临不少问题。
1.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重道远。2023年,除内蒙古、青海外,其余7个省份的PM2.5、PM10平均浓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中,黄河流域有16个,占80%;黄河流域监测的266个国控断面中,劣V类水质断面占1.5%,远远高于全国0.7%的平均水平。
(2).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未实现良性互动,协调性不够。沿线部分群众和企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仍然存在违规偷排现象。
2.与“水”相关的问题和风险依然存在
(1).全域性水资源紧张。黄河属于资源型缺水河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其水资源总量不足长江流域的7%、全国总量的3%, 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沿岸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
(2).水资源开发过度。目前,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80%,远远高于40%的生态警戒线。同时,沿黄部分地区用水量已远远超过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银川、咸阳、太原、安阳、濮阳等城市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洪水风险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黄河50%以上的径流量都来自上游区域,但90%以上的泥沙却源于中游区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和“地上悬河”的特殊性,叠加极端强降雨等异常天气,极易引发超标准洪水的风险,并诱发灾害链效应。
3.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1).经济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呈阶梯状分布: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发达。尤其是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宁夏在全国排名中经常垫底,构成了事实上的西北经济塌陷区。2023年,黄河流域经济总量达到31.6万亿元。其中,山东、河南和四川3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黄河流域经济总量的66.8%,其余6个省区合计仅占33.2%;而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山东地区生产总值是黄河源头所在地青海的24.2倍,进出口总额更是后者的670.3倍。
(2).创新能力不足。2022年,黄河流域9省R&D经费投入仅占全国的19.6%,与占全国1/4经济总量的地位不匹配;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5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18.9%,均远远落后于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显示,仅陕西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前10位,而甘肃、山西、内蒙古、青海居全国后10位。
(3).产业倚能倚重。黄河流域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沿黄省区产业体系普遍存在二产过重、三产过轻、倚能倚重耗水等问题。特别是黄河“几”字弯内,大量城市以装备制造、传统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且存在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成长性不足、绿色发展技术不高等突出问题。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的同时,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比全国其他区域较为滞后,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不足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的缺乏,导致传统路径依赖和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等长期性问题尚未得到较好地解决。
(4).城市群带动作用有限。城市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载体,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大伦敦都市区等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实践,都表明了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在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为主)相对发达,成渝城市群潜力也较大,除此之外,黄河流域的其他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西安排名靠后,太原、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甚至都比不上东部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单个城市发展水平极为有限,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就更无从谈起,这成为阻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4.黄河文化开发和弘扬不够
(1).当前,沿黄各省区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创新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如对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缺乏新意,仍停留在传统的展示和解说层面,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理念,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2).黄河流域遗产遗址保护碎片化、文化遗产展示水平不高,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单一,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黄河文旅产品和项目较为单一,仍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水面游览体验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静态参观活动,缺乏能够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自然风光及地方特色的多样化体验。
三、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大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1).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实施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持续退耕还林、还湿,推动大保护和大治理,构建稳定高效的生态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2).持续强化滩区综合治理。统筹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建设生态廊道高质量示范工程,优化生态长廊的复合型功能。开展滩区分区治理,正确处理滩区群众生活、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四乱”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加强监管监督。全面推行“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引入司法力量,联合开展专项清理和重点治理,着力解决河道“四乱”问题[1]。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领域,对绿色车间、绿色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生活领域,践行绿色出行方式,推广垃圾分类,形成绿色、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
2.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
(1).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推广“数字孪生黄河”技术,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实现黄河物理实体与数字虚拟体的同步映射、动态交互和智能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预测黄河水沙变化、泥沙运动规律,为调水调沙提供科学依据,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2).严格执行城市用水计划管理。分行业制定用水定额标准,严格限制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对灌溉农业的水利设施改造力度,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效益高、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3).以水定产,严控高耗水行业新增产能。加快对节水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率。此外,在全社会推广生活节水设备,引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平台,提高创新活力;积极推进重大创新实验基地和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增强科研实力。
(2).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依托郑州和西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和济南、青岛、兰州、西宁、呼和浩特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建设沿黄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人口、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市场要素的一体化对接,建设引领和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
(4).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4.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1).加大黄河文化保护力度。对黄河文化进行系统性梳理,加大研究阐释力度;加强对历史名城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深入实施古城保护与修缮等重大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申报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2).打响黄河特色文化品牌。沿黄各省区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古都文化、仰韶文化、商周文化等,以大项目为依托,连点串线、以线缎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全域旅游为主导,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等内容,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3).拓宽黄河文化宣传渠道。以黄河为主题,拍摄专题纪录片、影视剧、宣传片等,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黄河文化“活”起来;推动黄河文化与媒体融合,支持融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走向云端;举办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交流协作。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一样,是重大国家战略”,发出了治理黄河的新时代最强音。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指明了行进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作出具体部署。5年来,沿黄9省区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调控水沙关系,协同治理流域生态环境,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对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黄河流域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高质量发展不充分、黄河文化挖掘不深等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归纳梳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就,研判制约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要素因素,对推动新时代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一)狠抓综合治理,生态环境稳步向好
1.生态修复持续推进。2019—2023年5年来,沿黄9省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积极谋划实施生态系统修复项目,黄河流域水土涵养能力得到提高。如青海先后投入20亿元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对23.59万亩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陕西推动建立晋陕大峡谷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完成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内蒙古实施大规模造林种草和防沙治沙工程,设立防沙治沙基金、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沙漠化土地治理。山西牵头推动“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环境和黄河干流流经县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布局国土绿化、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矿山生态修复等项目。河南推进黄土丘陵沟壑区山洪沟治理和淤地坝建设,在伊洛河和三门峡库区上游实施禁封治理,累计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300余平方公里。
2.湿地保护成效明显。5年来,沿黄9省区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黄河流域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山东发行87.06亿元的全国首单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河南以黄河干流沿线建设湿地公园为抓手,着力打造黄河湿地公园群,初步形成“一县一湿地”,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11处、湿地公园116处。其中,民权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截至2023年底,青海湿地面积达712.39万公顷,居全国首位;湿地保护率达64.3%,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生态调节区,有效提升了高原高寒湿地和江河源头水源涵养能力。黄河下游三角洲野生鸟类达373种,38种鸟类数量超过全球总量的1%,黄河三角洲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3.水土涵养功能不断提高。5年来,沿黄9省区持续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森林覆盖率、水土保持率稳步提高。2023年,山西完成造林面积304.5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03.0千公顷,居全国首位。陕西采取塬面、沟头、沟坡、沟道“四位一体”防护措施固沟保塬,2023年共完成营造林522.79万亩、种草改良33.82万亩,治理沙化土地94.9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至45.0%。《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公报(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底,沿黄9省区累计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26.88万平方千米,比2020年减少0.72万平方千米,减幅为2.74%;流域水土保持率达67.85%,较2020年提高0.91个百分点。
4.河湖水质大幅改善。5年来,沿黄9省区狠抓水污染治理,大力实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四水同治”工程,黄河流域河湖水质量明显改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黄河流域水质为优,监测的266个国控断面中,1—Ⅲ类水质断面占91.0%,比2019年提高18.0个百分点;劣V类水质断面占1.5%,比2019年下降7.3个百分点。四川境内黄河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100%;陕西黄河流域主要支流年均入黄泥沙量较上个十年减少三成。
5.空气质量持续优化。5年来,沿黄9省区强化“三散”治理,坚决取缔整治“散乱污”企业,大力推动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废气超低排放改造,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空气质量。2023年,黄河流域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比例平均约81.7%,较2019年提高3.4个百分点;其中,青海省空气质量优良率高达97.7%,为历史最好水平。
(二)推行节水优先,水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
5年来,沿黄9省区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全面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实现用水方式由粗放型向节约集约型转变。
1.农业节水灌溉成效明显。沿黄9省区通过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旱作节水项目,建设大中型灌区,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实现从“大水漫灌”到“滴灌”“喷灌”“微灌”的转变,灌溉效率明显提高。
2.工业节水减排效果显现。沿黄9省区实施水资源能耗和强度双管控,在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开展节水企业创建,推进节水技术装备升级改造,淘汰落后工艺、技艺,培育发展新节水载体,工业用水量逐年下降。
3.城市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沿黄9省区立足区域水资源空间布局,积极倡导节水型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供水老旧管网改造,优化“一张网、一盘棋、一体化”城市水网,水资源循环利用率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质量效益稳步提升
1.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9—2023年,沿黄9省区地区生产总值总量由24.5万亿元扩大至31.6万亿元,增加7.1万亿元,占全国比重升至25.1%,较2019年提高0.1个百分点;在各省地区生产总值排序中,山东、四川、河南分别位居第3位、第5位、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9393亿元,比2019年增加6502亿元,增长28.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65185亿元,比2019年增加11150亿元,增长20.6%。
2.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2022年,沿黄9省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达6044亿元,较2019年增加1776亿元,增长41.6%;R&D投入强度达1.99%,较2019年提升0.26个百分点;专利申请授权量11.9万件,是2019年的2.2倍。
3.对外开放格局逐步扩大。2023年,沿黄9省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58772亿元,较2019年增长48.3%;占全国比重由2019年的12.6%增加到2023年的14.1%,提高1.5个百分点。其中,进口23258亿元,比2019年增加5777亿元;出口35514亿元,比2019年增加13376亿元,以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外贸“新三样”走俏海外,共建“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
4.区域发展更加协调。2023年末,沿黄9省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2.1%,较2019年提高3.9个百分点。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2023年,沿黄9省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7177元,较2019年名义增长21.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87元,较2019年名义增长34.9%,增速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019年的2.52:1缩小到2023年的2.27:1。
(四)聚焦民生工程,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1.基础设施更加完善。2023年,沿黄9省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6.2万公里,较2019年增加1.4万公里;货物运输量162.72亿吨,较2019年增长19.4%,占全国比重升至29.2%,较2019年提高0.3个百分点;旅客运输量22.31亿人,较2022年增长86.5%,恢复至2019年的52.0%,占全国比重稳定在24.0%左右。
2.通信网络蓬勃发展。2023年,沿黄9省区互联网宽带用户总量达18573万户,比2019年增加5675万户,增长43.4%。
3.教育事业稳步推进。2023年,沿黄9省区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57所,较2019年增加34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109万人,较2019年增加179万人,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4.卫生事业不断巩固。2023年,沿黄9省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318万张,较2019年增加37万张;执业(助理)医师144万人,较2019年增加26万人,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显著提升。
(五)深挖黄河文化,黄河文化品牌影响力提升
1.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沿黄9省区共有公共图书馆1079个,比2019年增加16个;文化馆站1014个,比2019年增加197个;博物馆2362个,比2019年增加345个,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已成为众多游客和市民的“网红打卡地”,人气持续火爆,参观一票难求。
2.文化品牌建设加快。沿黄9省区以黄河、长城、长征、古都、大遗址、大运河、甲骨文为引领,不断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进一步扩大“天下黄河”“中国功夫”等中华文化IP的影响力;《大宋·东京梦华》《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穿越德化街》《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等精品演艺项目入选全国旅游演艺精品名录。
3.文旅深度融合。从不倒翁小姐姐到鸣沙山万人星空音乐会,从大唐不夜城到淄博烧烤,从圣地延安到洛阳龙门石窟,从天水麻辣烫到开封大宋武侠城,沿黄9省区文旅热度持续爆表,文旅新业态、新场景、新IP层出不穷,文旅市场繁花似锦。2023年,沿黄9省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0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近5万亿元。其中,山东接待游客8.2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714亿元;河南接待游客9.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646亿元,均居全国前列。
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5年来,沿黄9省区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牢牢把握“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战略导向,合力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但作为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仍面临不少问题。
(一)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任重道远。2023年,除内蒙古、青海外,其余7个省份的PM2.5、PM10平均浓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20位城市中,黄河流域有16个,占80%;黄河流域监测的266个国控断面中,劣V类水质断面占1.5%,远远高于全国0.7%的平均水平。
2.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环境政策与其他政策之间未实现良性互动,协调性不够。沿线部分群众和企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认识不到位,责任意识淡薄,仍然存在违规偷排现象。
(二)与“水”相关的问题和风险依然存在
1.全域性水资源紧张。黄河属于资源型缺水河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尖锐,其水资源总量不足长江流域的7%、全国总量的3%, 却承担着全国15%的耕地、12%的人口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沿岸区域经济发展受到水资源的刚性约束。
2.水资源开发过度。目前,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达80%,远远高于40%的生态警戒线。同时,沿黄部分地区用水量已远远超过黄河水资源承载能力,银川、咸阳、太原、安阳、濮阳等城市已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洪水风险成为黄河流域最大的“灰犀牛”。黄河50%以上的径流量都来自上游区域,但90%以上的泥沙却源于中游区域,“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和“地上悬河”的特殊性,叠加极端强降雨等异常天气,极易引发超标准洪水的风险,并诱发灾害链效应。
(三)高质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1.经济发展不均衡。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呈阶梯状分布:上游落后、中游崛起、下游发达。尤其是黄河上游的甘肃、青海、宁夏在全国排名中经常垫底,构成了事实上的西北经济塌陷区。2023年,黄河流域经济总量达到31.6万亿元。其中,山东、河南和四川3个省的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占黄河流域经济总量的66.8%,其余6个省区合计仅占33.2%;而黄河入海口所在的山东地区生产总值是黄河源头所在地青海的24.2倍,进出口总额更是后者的670.3倍。
2.创新能力不足。2022年,黄河流域9省R&D经费投入仅占全国的19.6%,与占全国1/4经济总量的地位不匹配;研发投入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5个百分点,专利授权量仅占全国18.9%,均远远落后于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3》显示,仅陕西的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前10位,而甘肃、山西、内蒙古、青海居全国后10位。
3.产业倚能倚重。黄河流域作为煤炭资源富集区,沿黄省区产业体系普遍存在二产过重、三产过轻、倚能倚重耗水等问题。特别是黄河“几”字弯内,大量城市以装备制造、传统能源化工为主导产业,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且存在产业链条延伸不够、成长性不足、绿色发展技术不高等突出问题。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压力的同时,黄河流域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相比全国其他区域较为滞后,创新能力、高端人才的不足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的缺乏,导致传统路径依赖和新旧动能转换不快等长期性问题尚未得到较好地解决。
4.城市群带动作用有限。城市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载体,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大伦敦都市区等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实践,都表明了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在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为主)相对发达,成渝城市群潜力也较大,除此之外,黄河流域的其他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国家中心城市中,郑州、西安排名靠后,太原、西宁、兰州、银川、呼和浩特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地区的一个地级市,甚至都比不上东部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单个城市发展水平极为有限,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就更无从谈起,这成为阻碍黄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黄河文化开发和弘扬不够
1.当前,沿黄各省区在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主要包括创新不足、产业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如对黄河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缺乏新意,仍停留在传统的展示和解说层面,未能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理念,将黄河文化的深厚底蕴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公众。
2.黄河流域遗产遗址保护碎片化、文化遗产展示水平不高,活化利用形式和途径单一,传承载体和传播渠道有限,国际影响力有待提升。黄河文旅产品和项目较为单一,仍主要集中于传统的水面游览体验以及博物馆、纪念馆等静态参观活动,缺乏能够深度挖掘黄河文化、自然风光及地方特色的多样化体验。
三、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保护力度,推动生态系统修复
1.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根据“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原则,实施生态修复、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持续退耕还林、还湿,推动大保护和大治理,构建稳定高效的生态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
2.持续强化滩区综合治理。统筹黄河流域生态廊道建设项目,建设生态廊道高质量示范工程,优化生态长廊的复合型功能。开展滩区分区治理,正确处理滩区群众生活、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四乱”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3.加强监管监督。全面推行“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协作机制,引入司法力量,联合开展专项清理和重点治理,着力解决河道“四乱”问题[1]。倡导绿色环保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领域,对绿色车间、绿色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在生活领域,践行绿色出行方式,推广垃圾分类,形成绿色、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水资源管理,促进水资源节约利用
1.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推广“数字孪生黄河”技术,把“黄河装进计算机”,实现黄河物理实体与数字虚拟体的同步映射、动态交互和智能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精准预测黄河水沙变化、泥沙运动规律,为调水调沙提供科学依据,减缓黄河下游淤积,确保黄河沿岸安全。
2.严格执行城市用水计划管理。分行业制定用水定额标准,严格限制用水总量。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对灌溉农业的水利设施改造力度,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适当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效益高、耗水量少的农作物。
3.以水定产,严控高耗水行业新增产能。加快对节水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推广应用,提高工业水循环利用率。此外,在全社会推广生活节水设备,引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生活习惯。
(三)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1.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营造创新氛围,培育创新平台,提高创新活力;积极推进重大创新实验基地和平台建设,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增强科研实力。
2.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制造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的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依托郑州和西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和济南、青岛、兰州、西宁、呼和浩特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培育建设沿黄都市圈和城市群,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区域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推进人口、产业、交通、公共服务、市场要素的一体化对接,建设引领和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区。
4.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政府服务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
(四)传承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
1.加大黄河文化保护力度。对黄河文化进行系统性梳理,加大研究阐释力度;加强对历史名城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深入实施古城保护与修缮等重大工程;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申报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
2.打响黄河特色文化品牌。沿黄各省区要立足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彰显地域特色。深入挖掘古都文化、仰韶文化、商周文化等,以大项目为依托,连点串线、以线缎面,打造黄河文化旅游带;以全域旅游为主导,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休闲、乡村旅游等内容,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3.拓宽黄河文化宣传渠道。以黄河为主题,拍摄专题纪录片、影视剧、宣传片等,不断创新宣传方式,让黄河文化“活”起来;推动黄河文化与媒体融合,支持融媒体平台建设,推动文化旅游走向云端;举办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交流活动,加强交流协作。
参考文献:
[1]陈耀,张可云,陈晓东,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2020(01):8-2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创新工程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治理研究”(编号:24A07)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耀,张可云,陈晓东,等.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J]. 区域经济评论,2020(01):8-22.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2024年度创新工程项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协同治理研究”(编号:24A07)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9444 条内容 · 13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东莞市儿童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地块(东莞市南城街道水濂山片区D-01-08地块一)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报告摘 要 东莞市儿童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地块(东莞市南城街道水濂山片区D-01-08地块一)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蛤地社区,中心经纬度坐标为东经113°44′28.01″,北纬22°57′27.95″,占地面积18324.75 m2。根据《东莞市南城水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地块规划为文化娱乐用地(C3)(具体为儿童公园用地)。2005年之前,地块权属东莞市南城街道蛤地社区;2006年,东莞市南城街道政府收储该地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城市群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和战略载体,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大伦敦都市区等世界级城市群的国际经验,以及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的实践,都表明了城市群的带动作用。在黄河流域,山东半岛城市群(以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为主)相对发达,成渝城市群潜力也较大,除此之外,黄河流域的其他城市经济实力相对较弱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