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废水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各种有机废水的处理。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泥流失问题一直困扰着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本文针对污泥流失问题,提出了以下解决办法: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产酸菌使污泥分层;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以下将分别对这三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增加污泥负荷,增加内部水循环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污泥上浮是一个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如甲烷和二氧化碳)在污泥中积聚,导致污泥的密度降低,从而引起污泥上浮。污泥上浮不仅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导致处理效率下降和污泥流失。
1.气体积聚:厌氧消化过程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大量气体,如果气体不能及时释放,就会在污泥中积聚。
2.污泥密度降低:气体积聚导致污泥的密度降低,当污泥的密度低于水的密度时,污泥就会上浮。
3.絮凝性能下降:污泥上浮还可能与污泥的絮凝性能下降有关,絮凝性能不佳的污泥更容易上浮。
解决方法可通过增加污泥负荷提高进水有机物浓度,控制污泥龄。增加内部水循环,有助于气体的释放和污泥的均匀分布,从而减少污泥上浮。
实施注意事项:在增加污泥负荷时,要避免负荷过高导致系统过载,影响处理效果。在增加内部水循环时,要注意控制循环流量,避免对污泥造成过大的剪切力,影响污泥的絮凝性能;定期监测污泥的密度、絮凝性能和气体的产生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措施。
二、产酸菌使污泥分层:稳定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酸化程度
在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产酸菌的活动可能导致污泥分层现象。这是因为产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影响污泥的絮凝性能,导致污泥难以维持稳定的悬浮状态,从而形成分层。
1.稳定工艺条件是解决产酸菌使污泥分层问题的关键。通过调整进水的pH值,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为6.5-7.5),以抑制产酸菌的过度活动。厌氧消化过程对温度敏感,保持恒定的温度有助于稳定微生物群落,减少产酸菌的影响。
2.通过增加废水的酸化程度,可以提高厌氧处理系统的抗冲击能力,减少污泥分层现象。在厌氧处理前进行预酸化处理,将部分有机物转化为VFAs,减轻后续厌氧反应器的酸化压力。适当调整废水中的碳氮比,促进微生物对氮的利用,减少氨的积累,降低pH值下降的风险。在必要时,可以添加适量的缓冲剂(如碳酸氢钠)来中和酸性物质,维持系统的pH稳定。
三、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采取预处理去除脂肪蛋白污泥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会导致污泥的沉降性能降低,进而引起污泥流失。这种情况常见于食品、制药等行业产生的废水。
在废水处理过程中,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以下为几种常见的预处理方法:
1)混凝沉淀法:通过添加混凝剂,使废水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形成絮体,便于后续去除;
2)气浮法:利用气体在废水中的溶解度,使脂肪和蛋白质上浮,实现分离;
3)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吸附废水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实现去除。
针对厌氧生物处理中污泥流失的解决办法,从气体集于污泥中、产酸菌使污泥分层、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污泥流失问题,提高厌氧生物处理系统的运行效果。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决方法,确保废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36 万条内容 · 1445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打造贵州第一座下沉式再生水厂!中国水环境集团的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经验2024年初,“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对标杆比选进行全面升级,首次应用城镇污水处理服务“1+6”“领跑者”系列标准的评价体系,在第三期标杆比选中,为污水行业筛选出34座标杆污水处理厂(链接: 34座污水厂上榜,第三期“双百跨越”标杆污水厂榜单发布 )。目前,“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联盟已成立4周年,已为污水处理行业筛选出93座标杆污水处理厂,贡献“高质六化”的优秀运营案例。贵阳市青山再生水厂是第三期“双百跨越”社会化标杆污水处理厂,所属中国水环境集团,本文向行业同仁分享该厂的社会化建设和运营经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厌氧池运行管理有很好的帮助,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