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燃煤锅炉排烟中的氮氧化物(NOx)对自然生态以及人体健康危害日益严重。烟气脱硝技术作为脱除锅炉烟道烟气中NOx的主要方法。其缺点是脱硝会造成逃逸NH3,逃逸出的NH3容易与SO3反应生成副产物硫酸氢铵。硫酸氢铵的特点是粘性强、易吸附飞灰、低温下的吸湿性较强。当从烟气中吸水后会导致空预器、省煤器的积灰和腐蚀,对设备造成损害。因此,开展对于硫酸氢铵生成机理的研究对于抑制硫酸氢铵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二、硫酸氢铵的危害
未反应的逃逸NH3还会与烟气中的SO3发生反应生成硫酸氢铵,在通常运行温度下,硫酸氢铵的露点为147℃,其以液态形式在物体表面聚集或以液滴形式分散烟气中。硫酸氢铵带来的危害如下:硫酸氢铵在低温下会附着在催化剂缝隙里,造成催化剂失活;由于硫酸氢铵的粘结性和腐蚀性,硫酸氢铵易与烟气中的灰尘粘附在换热元件表面,降低换热效率:硫酸氢铵会吸附飞灰粘附在电除尘内的阳极板或阴极线上,影响电除尘内烟气中的灰尘荷电,导致除尘效率的降低等。
CaSO4、NH4HSO4、NH4Cl和飞灰组成的复合型灰垢
三、NH3与SO3反应分析
烟气中NH3和 SO3发生反应有多种途径,产物也各有不同,包括下列反应式所示的反应。SO3参与反应的形式是影响生成温度的一个因素,SO3参与反应时生成温度较 H2SO4更高。依据热力学角度考虑,NH3与SO3反应更易生成硫酸铵,生成的主要产物是硫酸氢铵,且其生成速率极快,在低于生成温度30℃时,反应可完成90%以上。有研究表明在NH3过量的情况下,才会生成硫酸铵。
四、SO3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煤中所含的硫是有害物质,在煤炭燃烧过程中,大约有95%的硫会与空气氧化生成 SO3,随烟气排出。煤中硫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SO2。有资料表明,当过量空气系数大于 1,且处于完全燃烧情况下,约有0.5%~2.0%的SO2会被氧化生成SO3,即
在炉膛高温存在氧原子条件下或在受热面上有催化剂时,一部分SO2会转变成SO3,但SO3只占 0.5%~2%,也就是说煤中硫分有1%~2%释放出SO3气体。同时SO2的生产量越多,过剩空气系数越大,火焰中心温度越高,生成的SO3也越多。
SCR反应过程在烟气脱硝的同时,催化剂成分中的V2O5可以使烟气中的SO2氧化成SO3,所以在采购催化剂过程中一般都要求SO2氧化生成SO3的转化率控制在1%以内。
五、研究结果
1.从化学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计算各个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发现在脱硝烟气中SO3极易与 H2O发生反应生成 H2SO4,H2O浓度越高,温度越低,H2SO4的生成率越高。随着烟气温度的降低,SO3更易与NH3发生反应,其转化率最大值的温度低于生成H2SO4的转化率最大值的温度,即以SO3的形式与 NH3反应较H2SO4更易生成硫酸氢铵。
2.SO3和NH3反应时,随着温度降低,SO3的转化率增大,硫酸氢铵的生成转化率也增大,表明硫酸氢铵在低温下容易生成:随着SO3和NH3浓度的比值增加,其NH3的反应转化率也相应增加。
3.SO3和H2O反应与 SO3和NH3反应,这两个反应在过程中,随着温度变化,转化率的导数存在极值情况,即随着温度降低,转化率出现先减后增的情况;随着温度降低,转化率相对增大;同一温度下,反应物在低浓度变化时,其转化率变化不大,基本一致。
4.硫酸氢铵分解过程,在120℃开始缓慢分解,一直到232℃左右分解都很缓慢,此后分解速率开始增大,其分解率与温度直接相关,在270℃左右开始有氨气的产生,在370℃(空气氛围)左右,分解速率达到最大,在450℃左右分解反应停止;硫酸氢铵的分解温度与对应分解物浓度有关,浓度越小,分解温度越高,即越难分解。
5.硫酸氢铵粘稠状固体的形成温度在260℃左右。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大气治理
返回版块5.19 万条内容 · 25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水泥厂脉冲布袋收尘器的原理及应用水泥厂脉冲布袋收尘器的原理及应用 在当今工业发展迅猛的时代,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特别是在水泥生产过程中,粉尘排放问题一直是环保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脉冲布袋收尘器作为一种高效的除尘设备,其在水泥厂的应用不仅体现了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也彰显了企业对环境保护责任的担当。 脉冲布袋收尘器的工作原理基于过滤机制,它利用纤维织物的过滤作用来捕集气体中的固体颗粒。当含尘气体通过布袋时,由于纤维的阻隔作用,粉尘被截留在布袋的外表面或纤维间隙中,而净化后的空气则通过布袋排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布袋表面的粉尘层会逐渐增厚,导致阻力增大,这时就需要通过脉冲喷吹的方式清除布袋表面的粉尘,以恢复其过滤性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防止和控制脱硫脱硝工艺中硫氢化物的生成,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