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资料库 \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基本知识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工程基本知识

发布于:2024-10-17 11:38:17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资料库

来源:机电人脉

[复制转发]

01 数据中心定义

为集中放置的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建筑场所,可以使一栋或几栋建筑物,也可以是一栋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

主机房: 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辅助区: 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总控中心、消防和安防控制室、拆包区、备件室、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支持区: 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不间断电源系统用房、消防设施用房等;行政管理区:包括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02 数据中心建设级别

GB50174分为A、B、C三级,A级最高;

TIA-942《数据中心通信基础设施标准》分为T1、T2、T3、T4四级,T4最高;

级别越高安全性越高,在同样规模的IT使用量下,前期的投资会越大。

T1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最基本的数据中心

“T1”的数据中心是基本型的数据中心配置,有计划和无计划的运营中断都会影响它的正常运行。数据中心机房配有供配电系统和空调制冷系统,但是它可以或不一定有架高的活动地板、UPS或者发电机设备。如果系统配置了UPS或者发电机,但这些设备是单个模块的系统并且有很多单路径故障点。基于一个年度内进行预防性检修和维护的需要,机房内的这些基础设施需要完全关闭停运。当发生机房内的设备故障、操作错误以及外部因素或自然原因等紧急情况时,将引起数据中心运营的中断。T1机房基础设施没有荣誉的组成部分,可提供99.671%的可用性。

T2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部件冗余

“T2”的数据中心与“T1”的主要区别是基础设施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采用了部件冗余配置(N+1)。机房内有架高的活动地板、UPS和发电机,但仍然是单模块系统。关键的供电线路的维修和场地内其他基础设施的维修维护都需要关闭中断。T2的供配电系统和冷却分配虽然仍是单通路组成,但由于关键设备是冗余配置,所以可提供99.741%的可用性。

T3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可在线维修

“T3”数据中心的功能考虑到了任何有计划的机房基础设施活动安排,而不应使IT设备硬件系统运行中断。有计划的活动安排包括预防性和程序性的维护修理、零部件更换、新设备的增加(扩容)或调整部件的容量、部件和系统的测试等。对使用冷冻水系统的大型机房来说,这表示要配置两套独立的管路,在进行维修或者在一条管路上测试时,另一条管路要保证有足够的容量维持系统正常运行。无计划的活动,例如基础设施的零部件发生故障,仍然会造成数据中心的运行中断。T3由多条有效地电力和冷却分配路径组成,通常只一条路径正常运行,有多余的备用组成部分,所以可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有计划的工作安排,具有可在线维修功能。系统的可用性可达到99.982%。

T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故障容错

“T4”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最重要的功能是具备故障容错功能,对于机房有计划的活动安排,包括预防性和程序性的维护修理、零部件更换、新设备的增加(扩容)或调整部件的容量、部件和系统的测试和意外的事件,都要保证系统关键负荷不中断运行。在系统结构上需要同时又两路在线运行,供电系统应该是两个独立的N+1UPS系统冗余。关键负载的最大负荷不应超过每一个系统的最大输出容量90%。“T4”要求全部IT设备硬件有故障容错的双电源输入。严格的故障容错能力使数据中心具有维持意外故障发生或者运行错误时,不发生运行中断的能力。T4由多条有效的电力和冷却分配路径组成,并且具有故障容错功能,可提供99.995%的可用性。

03 数据中心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分为动力系统及UPS系统, 前端总输入配置柴油发电机。配电系统是保证数据中心不间断运行, 支撑数据中心运行的核心系统。

UPS系统包括: UPS、电池、精密配电柜(列头柜)、工业连接器、PDU、STS静态转化开关(重要的单电源设备);

动力系统包括: ATS双电源转换开关等;

04 数据中心空调系统

空调系统应保证数据中心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正压等,是 保证数据中心运行的重要系统。常见的是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动力 空调主机(冷机/热泵、水泵、板换)、冷却塔;

新风系统 有过滤、降温、去湿的功能,保证机房的正压和洁净度。(新风机、防火阀);

排风系统 用于气体灭火后的排风,人工启动。集中设置排风机的系统,支管处设置电动密闭阀;

末端设备 精密空调、加湿器等;

给排水 管道应采取 防渗漏和防结露的措施

在房间内温度不超限的情况下,空调系统允许中断。

05 数据中心的气流组织

机房空调送风形式有上送风和下送风两种

A 上送风:

上送风系统在机房顶部安装散风口,冷风从出风口排出对机房内制冷,这种送风方式由于冷风先与空气混合,影响制冷效果,一般适合用在小型机房或是散热量小的机房一般也采用将天花板以上作为静压箱来处理,当有的用户需要接风管是时候,我们希望风管不宜过长,应保证静压消耗小于75Pa,如确实需要较长风管,考虑采用增压风机系统来弥补;

B 下送风:

下送风在地板上开孔,将地板下作为一个静压箱,在机架下方装有出风口,使经过空气调节的较低温度气体自下而上流过程控机架,将热量带走,精密空调冷风向下排出,将冷风送向机房内设备达到制冷,从而保证设备在一个适宜的环境温度下工作。

冷通道、热通道

 
上送风、下送风示意

上送风方式的优点:

1) 上走线方式,机房内没设活动地板,空调机组所需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管均为明布置,一旦有漏水现象,能快速发现,及时排除,消除引起机房不安全的因素。

2) 机房内没有活动地板,不易积灰,即使房间有灰尘,清理打扫很方便,从而使空调机组的过滤网使用时间长,减少维护管理的工作量。

3) 机房设备若是分期分批、逐步安装的,空调设备也是与设备同步分批安装,上走线的机房有利于空调设备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水管的扩容建设。

上送风方式的缺点:

1) 上送风的空调送风方式是由机房的上部送到设备,与热空气交换后,从机房的下部回到空调机组内。机房的送风气流组织与空气流动特性相矛盾,从而使得房间最下部温度偏高,不利于设备的运行。

2) 根据机房的大小,空调机组送风距离的长短,空调上送风具体形式有所不同。需要送风距离较短时,可以用消音送风帽的风口直接送到机房内,机房内的气流组织为上侧送风下侧回风方式。需要送风距离较长时,就需要在机房上部设送风管道,通过空调送风管、送风口把空气送到机房的所需部位,这样,送风管和送风口就需要与设备的各类走线架、照明灯具进行协调,以免相互打架矛盾,给设计、施工带来一定的工作量。

3) 由于上送风方式是直接将风吹到机房内或是用送风管和送风口送到机房,所需送风机的机外余压相对下送风要高,再加上送风没有了活动地板,送风本身的风声也比下送风要高,因此,同样规格的空调机组,上送风型比下送风型噪声要高些。

4) 对于进深较大的通信机房,为了空调送风均匀,需要增加送风管,机房上部因通信走线桥架、空调风管、照明灯具等的布置,显得比较杂乱,没有下送风方式机房整齐美观。

下送风方式的优点:

1) 下送风方式是将低温空气直接从底部送到设备内,吸收设备的热量后,从机房顶部回到空调机组顶部。空调风流动方向与空气特性相一致,容易得到好的空调效果。

2) 地板下的空间比风管断面的面积要大许多,这就形成了静压箱,因此下送风方式送风均匀,整个机房区域的温差小。

3) 因为送风是在活动地板内,从而使下风的距离与上送风方式在同等条件下,所需的送风风压低,空调设备和送风噪声相对会低一些。

4) 单从空调专业的角度出发,下送风方式不需送风风管和送风口,对于设计施工来说,相对简单方便,空调设备的摆放就可以灵活的进行调整。由于下送风将通信各类管线,空调专业的管线均隐藏在活动地板内,从而使得机房内显得整齐美观。仅从空调专业投资来说,相对上送风而言投资会低一点。

下送风方式的缺点:

1) 因为活动地板主要是给设备布置各类通信管线用的,一些建设单位从减少消防保护区、降低气体灭火系统投资方面考虑,活动地板的净高度不到500mm,一般在工程初期时设备少,管线少,且开始管线的布置也是整齐有序,能保证有足够的空间给空调送风用,随着工程的不断扩容,设备管线愈来愈多,加上后期的施工也是怎样省事怎样做,从而无法保证空调送风所需的足够面积,从而影响空调效果。

2) 尽管机房密封性较好,但还是有灰尘进入机房,活动地板下面极易藏污纳垢,而且清理很难,如果管理不善,会造成一些部位有灰尘集聚,空调下送风会使灰尘随风进入设备,增加设备故障。

3) 下送风空调方式的加湿给水管、凝结水排水管都布置在活动地板内,出现问题时不易发现,易造成安全隐患。

06 PUE

PowerUsage 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 PUE= 数据中心总设备能耗/IT设备能耗,PUE是一个比值,基准是2,越接近1表明能效水平越好,表示一个数据中心的绿色化程度越高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机电人脉编辑版本转载。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电气资料库

返回版块

70.13 万条内容 · 75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储能行业,谁主沉浮?

看到一个观点:储能行业未来的主导者,是电芯厂家,因为电芯占了储能产品60%以上的成本比例。 这个观点是没错的,但是要分场景。 工业2.0的场景 在工业2.0的场景中,储能作为一种工业产品而存在的,类似于福特的T型车。 工业2.0讲究的是: -大规模、流水线、批量化制造 -标准化的,极少差异性的产品 -以降低边际生产成本为目标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