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管壳式换热器
通过实际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对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和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优
化设计管壳式换热器的方法。
-
管壳式换热器的热力计算
-
管壳式换热器计算软件
-
M_换热器_管壳式_卧式
-
这是一款管壳式换热器模型,直径508mm,长度约6m,卧式结构,设置有双鞍座。管壳式换热器,原理是通过不同管路不同温度的液体,逆向流动,实现热量交换。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solidworks2018版
-
管壳式换热器结构模型,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可用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
-
技术要求:5.钛符合管板按NB/T47002.3-2009《压力容器用爆炸焊接复合板》验收,爆炸复合板B1类合格,以消除应力状态供货。6.钛材焊接采用氩气保护焊或离子弧焊,焊丝采用STA10R,每条焊
-
该设备直径为200,采用219无缝钢管做壳体,换热面积为2.0平米,换热管的规格为19X1.0X1000,热源为蒸汽,二次侧适用于地板采暖或者是空调采暖,供热面积的话建议不要超过6000平米,单管程单
-
1.焊接采用电弧焊,焊条牌号:碳钢间为J422,不锈钢间为A102,不锈钢与碳钢间为A302。若采用埋弧自动焊,0Cr18Ni9间自动焊焊丝为H0Cr20Ni10Ti,焊剂为HJ260。2.换热管的标
-
壳管式蒸发器,壳体内径Di=100mm,流程数N=4,每一流程的平均管子数量为Zm=8根,总管数为Zt=32根,管板厚度δB=30mm,折流板厚度δb=5mm,折流板数Nb=10,折流板两端的间距s1
-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
-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压力1.0MPa,工作压力0.4MPa,设计温度,壳程184摄氏度,管程90摄氏度。工作温度壳程152摄氏度,管程20摄氏度。换热量0.105MW...
-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可用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
-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
-
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模型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工艺流程规定的指标的热量交换设备,又称热交换器。在工业生产中,为了工业流程的需要,往往需要进行各种不同方式的热量变换,如:加热、冷却
-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
-
本设计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进行了换热器的工艺计算、换热器的结构和强度设计,和部分三维建模。设计首先根据给定的设计条件确定换热器总体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为:前半部分为工艺计算,估算换热面积,计算传热系
管壳式换热器工艺计算软件
该软件是通用的管式换热器的工艺设计计算软件,其结构参数是以GB151-1999为基础,同时参照了JB/T 4174-92、JB/T 4175-92。用户可以自行修改有关的结构参数。
-
管式换热器主要有壳体、管束、管板和封头等部分组成,壳体多呈圆形,内部装有平行管束,管束两端固定于管板上。壳体直径300,总长1500,中间设置有6层折流板,原理是上下为热液进口与出口,液体在壳体内做上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