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样式雷图档
若论三山五园,必然离不开其设计者、建造者样式雷。若论样式雷世家的源流,尚有很多人不知其详。
样式雷世家在图样绘制、模型制作、设计成果现实化等方面贡献卓著,目前样式雷的研究者大都着眼于其建筑业绩、建筑风格,着眼于其图档、烫样及艺术特征,着眼于其精神、影响及其现实意义。但是,关于样式雷是怎样形成的,其家族史、文化底蕴和源流背景等,缺乏研究者确凿的考证,目前流传的说法不一。样式雷的后人称其祖上曾经是“鄱阳望族”、“世代业儒”、“宦儒世家”、“尚书门第”,然究其源流,语焉不详。笔者作为样式雷的同宗共祖的族人,且研读《雷氏宗谱》多年,对于样式雷的家族史、其祖上的光辉业绩、厚重的文化背景作如下概述。
一、远古溯源
样式雷世家原籍江西省南康府建昌县新城乡北山社上社堡,即今九江市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北山雷家,又称雷家庄。这一支雷氏族众属雷焕世系,追溯其远古源头,可谓源远流长。史料载,他们是炎帝的嫡系后裔。《雷氏宗谱》载:吾雷氏,肇自炎帝。第八代炎帝第十世神农氏榆罔之子叫雷,因榆罔昏庸,诸侯相侵,社会动乱,雷则联合新兴起来的轩辕部落,打败蚩尤,平定天下,诸侯们拥立轩辕氏为黄帝。黄帝则论功行赏,封雷为最高爵位“公”,人们称其为“雷公”。又因其封地在方山,建立了方山诸侯国,人们又称这位方山的雷公为“方雷公”。
爵位是可以世袭的,于是就有了第二代、第三代,以至若干代雷公。因为是神农之裔,“尝百草,究万物”是祖传的习性,雷公也就成了依万物之性,拯治百姓病痛的名医,后人称为“医圣”。黄帝常常问医于雷公,常与雷公探讨医学道理,因此,一代一代的雷公就成了一代一代黄帝的医臣。迨春秋战国时期,有医者依据雷公与黄帝当年讨论的医学之道,养生之理,撰写成《黄帝内经》,成为后世的医宗经典。雷公的子孙后来选择了姓雷,尊奉雷公为得姓始祖。
二、冯翊开基
中国远古历史,黄帝时代始于公元前2697年,经历五帝时代之后,至公元前2050年左右,大禹继承了领袖之位,后来禹之子启,建立夏王朝。启晚年,统治集团背弃大禹“慎乃在位”的遗训,淫佚康乐,诸子争位,政局不稳。到了夏桀时,更是荒淫暴虐,残贼海内,贼敛无度,万民弗堪。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诸侯多叛,而成汤修德,诸侯皆归之。公元前1600年前后,商王朝建立。在诸侯混战中,方山国的雷公部落失去了封地,辗转西迁至冯翊地带,归附于商。谱载“食采冯翊”。传至商末,雷氏部族出了雷开、雷合兄弟,开为纣王宠臣,合则入岐山成为西伯侯姬发的臣民。合之子倡,成为周之元士,为避文王讳,改名为枢。雷枢(倡)有子元奇、元会,元会讳震,成为周之元戎,文王则将冯翊之地,正式分封给雷氏父子。《雷氏宗谱》称此段雷氏源流史为“冯翊开基”。后武王伐纣,震为先锋,为建立周室王朝立下功勋,周武王封其为豫章侯,震公于公元前1045年前后,举家南迁豫章。震公殁后,葬于鄱阳兴乡蜈蚣山,后更名为先锋凹,即今鄱阳县古县渡镇先锋水库内。震之子声,因祭父见两山高耸,箕下平原,即与堂兄驺定居于此,名曰大雷冈。
▲ 雷枢公像
三、豫章雷望
《雷氏宗谱》载:雷震公“葬于豫章鄱阳县兴乡蜈蚣山,后更名为先锋凹。其子雷声,因往祭父,见二山高耸,箕下平原,乃徙居于是,遂名曰大雷冈”。声之堂兄,元奇之子雷驺(江西雷氏始祖),随之卜居于此。传至东汉末年,祁公、郊公兄弟徙居于大雷冈之西,名曰小雷冈。公元241年(赤乌四年),郊公之子雷焕,字孔章者,出生于小雷冈。雷焕自幼聪慧,博学多才,精于天文,长于史学,是一位大科学家。《晋书·张华传》载“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晋初吴未灭,斗、牛之间常有“紫气”,晋皇室恐与江山相克。恰公元290年,继位的晋惠帝司马衷是个弱智,史书讽为“蠢钝如猪”,皇室和大臣们甚感不安。大臣司空张华邀雷焕登城观之,问曰:“此气为何物?”焕曰:“宝剑之精,上彻于天耳。”雷焕熟知秦始皇为保江山,曾埋“干将”、“莫邪”一对宝剑于丰城的历史故事,断定“紫气”出于丰城。为寻宝剑,张华力荐雷焕补丰城县令。道光五年的《丰城县志》载:雷焕是丰城县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位县令,他“施仁政,废霸道,谦和待百姓,廉洁抚民怨,宽厚感民心”,民间颂之为“父母神明”。饱受战乱创伤的丰城,被他治理得黎民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狱中无犯人,粮食无处放。拆监狱建粮仓,挖地基时,果得一对雄雌宝剑,上刻“龙泉”(干将)、“太阿”(莫邪)字样,是夜“紫气”顿消。雷焕欣喜之余,以一剑赠张华,一剑留自佩。张华得剑后曰:“莫邪何复不至?……天生神物……终当会合。”雷焕闻后,夜观天象,料定“本朝将乱,张公当受其祸”。果然,雷焕辞官归里的第二年(300),八王之乱,张华被赵王司马伦所害,所佩“龙泉”剑在襄阳消失。
▲ 雷焕公像
公元303年,雷焕仙逝,归葬鄱阳滃港源。鄱阳谱载:“雷焕死后,河水痛哭,流波咽咽;树木落泪,落叶纷纷。送葬者百里不绝”。雷焕将“太阿”剑遗传儿子雷华,华任建安从事,过建溪(延平津)时,宝剑从腰间跃入水中,仆从下水捞时,但见天空两条巨龙盘交,光彩映天。雷华省悟“天生神物,终当会合”。谓仆从曰:“无需徒劳,神物当合”。后来,唐代才子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留有千古绝唱:“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即出此典故。自雷焕之后,豫章雷氏成为望族,史载“天下有雷豫章望”。雷焕的子孙播迁全国各地,且名人辈出,现各地雷姓都尊雷焕为第一世祖。
四、宦儒世家
雷焕,字孔章,赤乌四年(241)生于鄱阳小雷冈。娶陶氏,生子二:长华,字士英;幼叶,字士胤。雷华生于晋武帝泰始元年(265),永兴元年(304)由郡辟补建安从事,永嘉二年(308)升判本郡。娶王氏,生子二:长子承,字继元,复为丰城县令。其子镡,字象瑞,聪慧好学,知识渊博,20岁时(341)被授为上舍生,隐居不仕。因焕祖德业在丰城,又晚年退隐始丰山,镡为念焕祖德业,遵焕祖遗言,卜居丰山之源,距城20里会昌乡的丰山之南,曰镡舍雷坊村。后播迁各地的雷氏后裔,多源于此。
▲ 样式雷故里的雷氏祖居
焕公次子雷叶,生于晋武帝泰始八年(272),永嘉四年(310)徵辟为益州(今成都)刺史。晋成帝咸和五年(330)卒,葬益州西关外凤凰山,娶赵氏,生子执。在任娶盛氏,生子典。雷执,字允中,咸和七年(332)复归豫章,徙居抚州等地,其后人去向不明。雷典,字惟中,因父故于任,庐墓三年不忍离弃,遂家于蜀,举孝廉,辟为益州从事。传至第十七世雷玭,取唐开元二十八年(740)进士,天宝八年(749)任南昌县丞。因安史之乱与弟隐居于筠州永丰之里,是为党田(今属江西宜丰新昌),而世居焉。其弟琚。徙居抚州,后未详。玭公积德累仁,后裔蕃昌,后秀群起,遂成名门,且播迁各地者繁多。第二十世雷衡,富甲乡邦,好善乐施,以环山腴田沃埌三千有奇(笔者注:疑为三十有奇)施与洞山僧人,周围山地并舍入寺,唐时名广福院,宋时名普利禅,夏无蚊蝇,檐无鸟雀,中有新丰洞,置有古家鼎、食锅,皆可给千僧。后其七世孙孚,铸有铜钟三千斤,惜元末毁于兵。有诗赞公之德,并推为千古义士,南宋宁宗时,勅赐《崇先隆报》匾额。衡子谦,字思益,才全德备,隐居不仕,舍筠阳小洞寺。卒葬小洞山寺后,后裔蕃昌则始于此。娶张氏,生七子:仁肱、仁智、仁蔼、仁寿、仁显、仁翁、仁彰。妾吕氏,生子一:仁杰。第二十二世仁寿,字立德,系谦公第四子,自党田携子达楚迁居永修千秋冈(今属永修白槎镇管辖),达楚之子(仁寿之孙)申锡,字添祥,即登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接着申锡子雷植,字泰亮,又登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
▲ 永修风光
▲ 样式雷故里的雷氏祖居
雷植子雷潨,字朝宗,无进士及第,但文华风茂,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胡铨举荐,勅守姑苏,累官尚书。雷潨子雷度,字仲顺,又登宁宗嘉定四年(1211)进士。至第二十九世,度公之孙雷湖,字夏日,又得中进士。越三世,至第三十三世雷起龙,字叔云,又取进士,官真定府推官,因不满朝政,辞官归里。元延祐初年因邻居家起火,避而迁居金鸡岺,即本县新城乡北山社上社堡,今之永修县梅棠镇新庄村北山雷家。第三十四世,起龙之长子雷洪,字宏辅,又取进士,任保昌(今石城)县令;起龙次子溥,举进士,任奉新教谕;起龙幼子源,任东山书院院长。如此家族,“宦儒世家”名副其实,“尚书门第”也一点不假。
五、迁居金陵
焕公第三十三世起龙,举家迁居北山之后,号称北山翁。起龙生三子:长洪、次溥、幼源。洪生五子:善性、善政、善教、善道、善逊。善性居北山,生子宗正,宗正生子文远。元末战乱,宗正、文远父子,为避乱,历省城而迁奉新,至大明洪武平定天下,宗正留奉新,另娶未回。其子文远,携养子本端复归北山,文远娶杜氏,生子本庄。明初洪武建都南京,广招工匠,本庄年幼,文远命养子本端“应役于国家”,参加京师建设,本端遂家南京。该雷氏家族,自此起,改行木工,即焕之第三十八世。
本庄生五子:景庸、景行、景昂、景常、景昇。越七世,景昇之嫡孙玉成,生六子:振声、振龙、振宵、振宇、振宙、振世。明末崇祯八年(1635),振声(时年36岁)、振宙(时年19岁)随父玉成迁徙金陵(南京),投靠亲戚(即雷本端的后人)。时年十六岁的雷发达,正跟随叔父振宙学木工手艺,一起来到了金陵。他们来到金陵后,可时刻留恋着家乡,盼望着返回故乡。康熙元年正月,曾全族家人聚集在一起,商讨着准备船只,返回江西老家,但因故未回。后又多次试图返乡,都因种种变故,而未能如愿。回乡不果,使老一辈人终生遗憾,后辈人也只能是一种向往。雷发达以艺应募赴北京之后,其第五代传人雷景修,将祖坟修成船形,船头朝向江西,希望祖辈们的灵魂,能够乘船回到鄱阳湖边的江西老家。
六、以艺赴北
焕之第46世雷发达,跟随父、叔来到金陵(南京)后,因为回江西不果,在金陵一直以木工为生,练就了一身娴熟的木工手艺,建房、装修、楠木、雕刻无一不精。尤其是在金陵的亲戚指导下,熟悉了宫廷建筑的技法要领。大清初年,他以艺应募来到北京,参加宫廷建筑。他以超群的技艺,颇得朝廷的信任,很快就担任了工部营造所的长(掌)班。康熙元年(1662),带领家眷在宛平县西直门外海淀之槐树街置办了房产,儿子雷金玉从小就跟随他一边读书,一边学习木工手艺。雷发达退役后,雷金玉继承了父亲的营造所长(掌)班之职。
▲ “样式雷”始祖雷发达
▲ 海淀区槐树街“样式雷”故居
▲ 样式雷烫样
后在建造畅春园时,技艺出众,得到康熙帝赏识,钦赐内务府总理钦工处掌案。建造圆明园,又被召为圆明园楠木作掌案,自此而后,这个家庭连续七代担任“样式房”掌案。第三代传人雷声澄,出生三个月,父亲雷金玉去世,母亲张氏含辛茹苦,将其培育成人。雷声澄无父兄提携,自立自强,靠自己勤奋刻苦,争回了“样式房”掌案职位,成为样式雷传承中承前启后的关键一代。第四代传人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兄弟通力合作,形成强有力的阵势。其中老二为佼佼者,任“掌案”之职,其余兄弟二人,不计名利,甘当配角,齐心协力,创造出辉煌业绩,名噪京城。第五代传人雷景修,父亲雷家玺去世时,把“掌案”交给同事郭九掌管,他毫无怨言,凭自己默默发奋,艰苦拼搏,终于争回“掌案”一职,又为样式雷传承立下了关键的一大功劳。雷景修还积攒了大量的图档、文献,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国宝级的建筑资料。到了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父子二人,达到顶峰,被封为二品大员,地位显赫,为“朝官所侧目”。
▲ 雷景修画像
▲ 清人绘 雷思起像
▲ 清人绘 雷延昌像
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雷景修的长女燕雷氏,面对强盗的横行,她的公爹、夫兄英勇战死,她临危不惧,率领全家十六口闭门自焚,尽节殉难,被称为“雷门烈女”。样式雷家族在海淀槐树街的房屋被毁坏,财物被抢劫一空,雷景修被迫搬迁至东观音寺。幸好,他早有预感,提前将图档等资料运送到城内,得以保存。如今样式雷的后人散居各地。1911年,辛亥革命,清王朝灭亡,样式雷传至第八代雷献彩兄弟,则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销声匿迹。
“三山五园”平台整理
0人已收藏
1人已打赏
免费7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国古建筑装饰构件——须弥座须弥座 ,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是一种带有雕刻花纹和线脚的基座。 须弥座的名称来源于佛教。须弥即指须弥山,在印度古代传说中,须弥山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有说法指须弥山是喜马拉雅山。 用须弥山做底来安置佛、菩萨像的台座,以显示佛的神圣伟大。 其侧面上下凸出,中间凹入,这种形式由佛座逐渐演变而来。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要说这家子,肯定是南派三叔娓娓道来讲的详细喽
回复 举报
样式雷世家的现代传承介绍一下呗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