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

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

发布于:2024-08-20 10:42:2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在课间十余分钟内,仅百米间距的教室与运动场,也会显得遥不可及。走出门,跑下楼,冗长的交通线不断压缩着课余时光。是否能造所学校,它可以回避这一使用痛点,拉近各个活动场所间的距离,在无界限的校园空间内,为孩童赋予更多游玩的可能性,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与创造力。

▲教学楼主立面   ? 柯剑波

▲课余时光   ? 柯剑波

上塘单元小学位于杭州市拱墅区,设计为36班小学,在这所学校中,教学楼与运动场通达无阻,实现无界的校园生活。项目场地与城市界面紧密相邻,在如此紧张的用地环境中,设计尝试集约、高效地利用土地与竖向空间,将多类公共空间层叠布置,为拉近教学空间与活动场所提供契机。几段联系运动场地的室外阶梯,为校园空间增添了一种立体而富有层次感的组织结构,与孩童成长相伴,互融互生。

▲鸟瞰图   ? 柯剑波



无界对话

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为实现校园内的无界对话,首要面临的挑战便是校园各类功能的集约化。考虑到周边环境要素配置,主教学区布置于场地最安静的西侧,食堂、体育馆与多功能报告厅等公共空间设于地下与架空层,为教学区提供充裕的活动空间。

▲无界对话   ? 柯剑波

▲富有层次的组织结构   ? 柯剑波

借由丰富的底层空间,结合操场看台、下沉广场,形成架空平台,构成无界校园竖向空间中的活动层。同时,活动层串联各个建筑单体,连接教学区与运动场地,交织出校园的立体交通网络,成为公共活动的中枢纽带。活动层之上,由南向北依次布局行政区和教学区,形成分区明确、流线清晰的线性结构。不同功能层次相互叠合,在功能与形式间取得巧妙的平衡,拉近了教室与运动场、活动平台的距离,使平面空间上的无界交流成为可能。

▲功能分区图   ? UAD

▲校园一隅   ? 柯剑波

▲立面细部   ? 柯剑  

校园以层叠空间的模式,有效提升不同功能的使用效率。在此模式中,孩子们的课间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教室与走廊,活动平台和运动场地同样成为自由对话的场所。在满足功能的需求下,无界校园更富有趣味、活力与自由性,为释放孩子的天性,注入无限可能。

▲内院与活动平台   ? 柯剑波



成长之阶

无界校园同时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类型,延续设计理念,几道室外阶梯将各层教室与运动场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阶梯以惹人注意的形式介入校园,不限于交通功能,也为孩童的活动范围赋予不同的互动场景,突破传统校园的界限。

▲成长之阶   ? 柯剑波

▲通往内院的小径   ? 柯剑波

在校园内部,阶梯与空间布局相协调,形成围合、半围合的空间秩序。各单体建筑之间,也因阶梯的穿插串联更为紧密。阶梯、庭院与建筑,景观与空间相互交融,使校园的空间尺度亲切、氛围和谐。教室与运动场因阶梯实现行为上的联系性,也因阶梯产生形式的多样变化,搭建出活力的舞台,为校园植入活泼的多样元素。几道阶梯同样使校园空间更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感,活动场所得到有效放大。

▲内院与活动平台概览   ? 柯剑波

▲连廊与教学楼   ? 柯剑波

成长之阶为无界校园赋予特有的过渡区域,课余时分,在教室、活动平台和运动场,孩子们可以在整个校园自由地活动。这些场景会成为校园生活的新日常,以亲切而又丰富的环境营造学生乐见的空间。在上塘小学,每个人都期待更多积极地改变,更多独特地对话。


▲架空连廊   ? 柯剑波

▲连廊与教学楼一瞥   ?   柯剑波



结语

高密度的城市环境,教育建筑的功能复合,在各类条件的限制下,杭州市上塘单元小学不断突破固有的边界。以校园生活的无界交流为实现目标,设计为校园空间呈现一种不同以往的热情与温度,同时延伸校园空间的内涵。奔跑的孩童,渗透于各个角落的生机,让校园真正转变为成长路上的阶梯。

▲教学楼与运动场间的过渡区域   ? 柯剑波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 UAD

▲首层平面图    ? UAD

▲二层平面图    ? UAD

▲三层平面图    ? UAD

▲东立面图    ? UAD

▲剖面图    ? UAD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沙发

    在课间十余分钟内,仅百米间距的教室与运动场,也会显得遥不可及。走出门,跑下楼,冗长的交通线不断压缩着课余时光。是否能造所学校,它可以回避这一使用痛点,拉近各个活动场所间的距离,在无界限的校园空间内,为孩童赋予更多游玩的可能性,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与创造力。

    2024-08-23 13:53:2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深圳坪山长守村“软广场”

  ?  张超   朱小地提出了在水塘上构建一张巨大的绳网编织结构的设想,这个装置是平的,与周边道路之间的完美衔接,如同扩展出一片新的广场,成为村落新的公共空间。绳网材料具有极低的延展性和高达90KN的破断拉力,可以承载人们在上面自由行走、驻足、或坐或躺。这样的设计不仅创新了公共空间的营建方式,也为村民与游客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独特享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