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多时候容易线性地看待行业演变,这仅限于常规周期内的情况,但当行业变革和时代变革共振发生时,则是非线性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优秀企业最终也会被淘汰,本质上不是被竞争对手淘汰了,而是被时代淘汰了。
难做难受是很多环保从业者当下的共同体感,手上的生意两三年之间急转直下的企业不在少数。
一位从业 15 年的水处理企业老板在朋友圈感慨,“环保行业这几年的发展给人一种由模糊到清晰的下坠感,每一年都在内卷中调整心态、预期和认识。”
环保行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十几人或是几十人,相对灵活,有时一个订单就能续命一阵子,因此对于行业变革的感知是渐进的。
尽管如此,不难从“内卷”、“低价竞争”、“微利时代”愈加频繁的关键词中品出时局的步步紧逼。
环保人的不适感来自两个维度的变革,一个维度是减速降温,另一个维度是成本革命。前者这几年已有充分表现,从业者也有充分认知,后者将会是行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变革。
本文将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对环保行业的现状和变革趋势展开分析,希望给寻求破局突围的读者朋友带来有益参考。
环保行业十年变迁生意的逻辑变了
对比环保行业现在和十年前,各个领域的价格和供需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年前客户上门找产品,现在产品上门向客户讨订单。
十年前的会展是甲方的采购节,现在的会展逐渐成了乙方的狂欢。
十年前相当一部分环保生意建立在信息差上面,现在每一类项目和每一种产品的价格基本上是行业的透明信息。
十年前环保的很多细分领域是进场的蓝海时代,现在整个行业已经成为红海。
举两个例子,号称水处理领域的芯片的膜产品单平价格跌落至和瓷砖一个价格线,一些地区的一体化装备则直接按斤两论价格,同样的现象在每一个领域多少都有一些。
对此行业中有人气愤,表示专业属性干没了;也有人坦然,表示这个行业本身没有太高技术含量。
事实上,这既荒诞又现实的现象背后,一场环保行业的「成本革命」正在发生。
复盘环保行业近十多年发展,可以提炼出几个阶段:政策释放、市场化改革、大量玩家进场,在这些阶段之后迎来当前阶段——成本革命。
从需求端和供应端来看:需求端,行业进入运营时代,业主和运营单位都在要效益、省成本;供应端,行业的供给过剩,企业要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这两个诉求一致指向了环保产业链的成本变革。
科技平权时代成本革命席卷而来
如果只看环保行业,我们总是感觉掉进了坑里,事实是环保人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是时代性的。
对于环保企业,不能带来显著的、领先的成本优化,就很难处于优势地位,甚至面临出局。
环保企业的成本革命短期节流、长期创新
环保淘汰赛首战在成本革命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环境影响评价
返回版块2.33 万条内容 · 14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环境部环评司解读《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就《暂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暂行规定》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完善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在中央深改委第三次会议上,要求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在2023年10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2024年两会期间看望环境资源界委员、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的讲话中均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2024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 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对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工作作出系统部署。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资料不错,对于了解和掌握环保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