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塔天花板

中国古塔天花板

发布于:2024-06-24 14:07:24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中国十大著名古塔

"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乐善好施的 通俗 用语,也是扶危济贫、救死扶伤义士们的谦逊之辞。即使在现代的文艺作品中,这句话也是拯救众生性命的主人公们脱口而出的惯用语。那么究竟什么叫"浮屠"呢? 其实,浮屠就是佛塔。

塔是中国历史上一种传统的建筑形式,最初是供奉或收藏佛骨、佛像、佛经、僧人遗体的建筑,所以又被称为“佛塔”。它是中国最杰出的点式高层建筑的代表,给世人呈现了极具东方特色建筑形式。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 中国最为著名的十大古塔



说起古塔,那不得不说起大名鼎鼎的 释迦塔 ,又称应县木塔,它乃是中国 木结构建筑 的杰出代表。    
一、释迦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 。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   世界三大奇塔  "。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全景)

释迦塔建造在四米高的台基上,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第一层立面重檐,以上各层均为单檐,共五层六檐,各层间夹设有暗层,实为九层。各层均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24根柱子,内有八根,木柱之间使用了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

塔顶作八角攒尖式,上立铁刹。塔每层檐下装有风铃。释迦塔的设计,大胆继承了汉、唐以来富有民族特点的重楼形式,充分利用传统建筑技巧,广泛采用斗拱结构,全塔共用斗拱54种,每个斗拱都有一定的组合形式,有的将梁、坊、柱结成一个整体,每层都形成了一个八边形中空结构层。

木塔外观为五层,而实际为九层。每两层之间都设有一个暗层。这个暗层从外看是装饰性很强的斗拱平座结构,从内看却是坚固刚强的结构层,建筑处理极为巧妙。 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 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明成祖率军出师宣化,给予南侵的鞑靼、瓦剌部以有力回击。回京途中,驻跸应州。挥笔书写了“峻极神工”四字。此匾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五月重装。

(释迦塔结构剖面图)


要说著名,那也不得不提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的铁塔了,元代至今900多年间,经历了37次地震,18次大风,15次水患,却依旧屹立不倒。



二、铁塔


铁塔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北门大街铁塔公园的东半部,是园内重要的 文物 ,也是主要的景点,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佑元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称。铁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层,因此地曾为开宝寺,又称"开宝寺塔",又因遍体通彻褐色琉璃砖,混似铁铸,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     据史料记载,开封铁塔的前身是座木塔,位于开宝寺福胜院内,始建于太平兴国七年,也说是公元982年,建成于宋太宗端拱二年,谓之福胜塔,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有金光出相轮,车驾临幸,舍利乃见,因赐名灵感塔",是宋太宗用来供奉吴越国进贡的阿育王佛舍利用的。


(铁塔全景图)

铁塔成等边八角形,共十三层,高55.88米,底层每面阔为4.16米,向上逐层递减。塔身遍砌花纹砖,上有飞天、麒麟、菩萨、乐伎、狮子等花纹图案50余种 。顶上嵌着一只葫芦式的铜质大宝珠,远远看去,就像出家人戴着庄严的僧帽。塔身的窗子设计也很别致,有明窗和盲窗两种,明窗每层一只,一层在北,二层在南,三层在西,四层在东,依次类推,直至最高层。所谓盲窗,其实是打不开的窗模。


铁塔塔身为八角,13层,楼阁式,基座及8棱方池因黄河泛滥埋淤地下。现高55.08米,塔外壁采用28种仿木结构的模制琉璃雕砖砌成,砖上有飞天、五僧、菩萨、麒麟、降龙、伎乐、宝相花等图案50余种;各层出檐以重抄计心五铺作斗拱承托;底层东、西、南、北各辟一闺形门;唯北门设梯道可绕塔心柱盘旋至顶。余3门均为8角小宝。2层以上每层开窗,可登临眺望。内外壁紧密衔接,结构坚固,形成强有力的抗震体,千百年来,历经多次水患、地震、暴风雨、炮击等破坏,仍巍然屹立。整个造型秀丽峻拔,气势宏伟,建国后,1957年对该塔进行了修葺,增添了避雷设施,每层门洞新设了铁栏杆,塔内第1层增置了照明设备和扶手。

从建筑艺术上讲,铁塔可称上是一座非常完美的巨型艺术品,远望,铁色琉璃瓦遍饰全身,色调具有铁打铜铸的深厚气质,而且整座塔身上下收分比例协调自然,视觉差比例匀称美观,气势惊人。而走近细看,遍身装饰都是琉璃浮雕艺术品,每块砖都是做工精细、栩栩如生,非常完美的琉璃艺术品。


崇圣寺为我国最古老最宏大的佛教建筑群,崇圣寺三塔更具气势,尤为壮观。    


三、崇圣寺三塔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崇圣寺三塔是大理“文献名邦”的象征,是最古老的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崇圣寺三塔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前面的崇圣寺南诏国和大理国建立一个庞大的佛教寺庙,背靠苍山,面向洱海。它是大理历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诏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是皇家的寺院。崇圣寺有三塔两小一大三宝塔,初建于南诏丰期(公元824859年)。远远望去,卓然挺秀俊逸非凡的吸引力,苍洱。三塔,故塔以寺名。咸同年,壮观的寺庙被破坏,只有三个塔保存完好。


(崇圣寺三塔全景图)

崇圣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三座塔变化中有和谐,对立中有统一,互相依衬,浑然天成,背后是终年积雪的苍山,前面是碧波荡漾的饵海,与“玉洱银苍”浑然一体,展现出一种自然、典雅的东方美。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底宽9.9米,现存高度69.13米,16层,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以白灰涂面,每级四面有龛,相对两龛供佛像,另两龛为窗洞。塔内装有木骨架,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循梯可达顶层,从瞭望小孔中欣赏大理古城全貌。塔顶有金属塔刹宝盖、宝顶和金鸡等,底部镶嵌着镌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此为沐英后裔明代黔国公孙世阶所书。

(南北小塔分别位于千寻塔左右,形成对称之势。 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居中,二小塔南北拱卫,雄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


现存至今最早、规模最大的四方阁楼式砖塔莫过于大小雁塔了。


四、大雁塔


大雁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最初五层,后加盖至九层,再后层数和高度又有数次变更,最后固定为今天所看到的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底层边长25.5米。 大雁塔作为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 佛塔 这种古印度佛寺的建筑形式随佛教传入中原地区,并融入华夏文化的典型物证,是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大雁塔全景图)

大雁塔是砖仿木结构的四方形 楼阁式塔 ,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全塔通高64.7米,塔基高4.2米,南北长约48.7米,东西长约45.7米;塔身底层边长25.5米,呈方锥形;塔刹高4.87米。1、2两层有9间,3、4两层有7间,5、6、7、8层有五间,每层四面均有劵门。

大雁塔基座皆有石门,门楣门框上均有精美的线刻佛像及砖雕对联。底层南门洞两侧嵌置碑石,西龛是由右向左书写,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时任中书令的大书法家褚遂良手书的《 大唐三藏圣教序 》碑,东龛是由左向右书写,唐高宗李治撰文、褚遂良手书的《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人称"二圣三绝碑"。

贞观 二十二年(648年),太子 李治 为追念其生母 文德皇后 (即长孙氏)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奏请太宗敕建佛寺,赐名"慈恩寺"。寺建成之初,迎请高僧 玄奘 担任上座法师,玄奘于此创立了大乘佛教 法相宗 (因剖析一切事物(法)的相对真实(相)和绝对真实(性)而得我,又因强调不许有心外独立之境,亦称 唯识宗 。由于创始者 玄奘 及其弟子 窥基 常住慈恩寺,故又称 慈恩宗 ) ,此寺遂成中国大乘佛教的圣地。唐 显庆 元年(656年),唐高宗御书《大慈恩寺碑记》,从此寺名为"大慈恩寺"。大雁塔坐落在慈恩寺内,故又名" 慈恩寺塔 "。

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因此 慈恩寺塔 又被称为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称为 小雁塔 ,一直流传至今。


钱塘江畔,西湖之南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塔,当地人称它为将军,可见其不一般,他就是六和塔。    


五、六和塔


六和塔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  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   始建于 北宋 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僧人智元禅师为镇 江潮 而创建,取佛教" 六和敬 "之义,命名为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宣和三年(1121年),六和塔毁于兵火,如今保存的砖筑塔身,是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重建的,到乾道元年(1165年)才全部竣工,历时十年。


(六和塔全景图)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 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 须弥座 "。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是我国 古代建筑 艺术的杰作。

底层正门楹联曰:"一塔声江天,越水潮奔初月上;六和存佛地,吴山本落大桥横。"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 苍郁的群山, 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句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清乾隆皇帝游此,兴致大发, 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名曰: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六和塔不仅白昼宜观潮,月夜亦佳。明高濂《四时幽赏录》载有"六和塔夜玩风潮"一文,言作者燃点塔灯,在横空月色下静观海门潮起,但见"月影银涛,光摇喷雪,云移玉岸,浪卷轰雷,白练风扬,奔飞曲折,势若山岳声腾,使人毛骨欲竖。"


灵光塔是研究渤海与唐朝关系的重要古迹,具有重要建筑技术、文化艺术和观光价值。


六、灵光塔


灵光塔是唐代渤海国时代的古塔,位于 吉林 长白朝鲜族自治县 长白镇西北郊塔山两南端平坦的台地上,台地海拔820米。本名失传,此为清代长白府第一任知府张凤台题名。清光绪末年(1908年)发现,为砖砌楼阁式空心方塔,共5层,层层收分,通高12.86米。塔刹呈葫芦形,高1.98米。塔身均磨砖对缝,黄泥作浆,叠涩式塔檐,底边长3.3米,顶边长1.9米。塔内层间砌成平行叠涩顶并留有空洞,上下贯通。塔下存地宫,向南接甬道,有土阶可通往地面。


(灵光塔全景图。 灵光塔用青灰色方砖砌成,为楼阁式空心方塔。 由通道、甬道、地宫、塔身和塔刹5部分组成。虽然经过千年风霜雨雪的侵蚀,砖已零星剥落,塔身也稍微倾斜,但它仍然坚如磐石,高耸人云

塔基上面是塔的主体--塔身。塔共约13米高,分为5层。塔身每层均为正方形,逐层收分,每层都有砖砌的塔檐。 在拱门上部两侧和另外三面,分别砌有整块的褐色花纹砖。东西两侧为莲花瓣纹;南北两侧为卷云纹。这些花纹砖分别构成一个字。 东面为"国"字,南面为"立"字,西面为"王"字,北面为"土"字。按顺序可读做"王立国土"或 "国立王土"。

1984年春维修时,发现塔下筑有地宫,经考证应为渤海时的佛塔(舍利塔)。地宫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 9米,东西宽1.4米,高1. 5米。墙壁用砖砌成,顶上盖着大石板。地宫的墙壁和顶部曾用白灰涂抹。地宫后墙中央掰羁石头垒砌的台座,座面平整,这是安放舍利用的。


意大利有比萨斜塔,中国有虎丘斜塔。虎丘塔有“     中国的比萨斜塔之     ”。


七、虎丘塔


虎丘塔是驰名中外的古塔建筑,位于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山塘街虎丘山山门内8号 ,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 阖闾 )于此,葬后3日,便有 白虎 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始建于五代后 周显德 六年(959年),落成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塔七级八面,内外两层枋柱半拱,砖身木檐,是10世纪长江流域砖塔的代表作。由于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灾,故顶部的木檐均遭毁坏,现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内发现大量文物,其中有 越窑 、莲花石龟等罕见的传统艺术珍品, 虎丘塔是座斜塔    


(虎丘塔全景, 又称云岩寺塔,位于苏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传春秋时吴王夫差就葬其父( 阖闾 )于此,葬后3日,便有白虎踞于其上,故名虎丘山,简称虎丘。

虎丘由于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础设计构造不完善等原因,从明代起,该塔就开始向西北倾斜。经专家测量,塔尖倾斜2.34米,塔身最大倾斜度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称为"中国的 比萨斜塔 "。

虎丘塔为仿楼阁式砖木套筒式结构。塔高47.7米,塔身全砖砌,重  6000多吨。塔系平面八角形,每个面上都有一扇门,七级。由8个外墩和4个内墩支承。屋檐为仿木斗拱,飞檐起翘。塔内有两层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层间的连接以叠涩砌作的砖砌体连接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回廊、内墩和塔心室组合而成,内墩之间有十字通道与回廊沟通,外墩间有8个壶门与平座(即外回廊)连通,设计完全体现了唐宋时代的建筑风格。


还记得从小最爱看的《新白娘子传奇》,白娘子水漫金山,闯下大祸,被压雷峰塔下。雷峰塔 是西湖重要景区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    


八、雷峰塔

雷峰塔又名皇妃塔、西关砖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的雷峰上。雷峰塔为吴越忠懿王钱弘俶因  皇妃  得  子  建,初名"皇妃塔"因地建于雷峰,后人改称"雷峰塔"。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小青苦练法力,终于打败了法海,雷峰塔倒塌,白素贞获救。旧雷峰塔已于1924年倒塌,后重建,新建的雷峰塔为中国首座彩色铜雕宝塔。

(雷峰塔全景)

雷峰塔初建时为十三层,(雷峰塔原拟建高十三层宝塔,由财力不济,拟改七层,竣工时只造了五层)结构为砖石内心,外建木构楼廊,内壁嵌有刻着《 华严经 》条石,塔下供奉金铜十六罗汉像。建筑雄伟壮观,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倭寇入侵杭州,疑塔中有伏兵,纵火焚塔,塔檐等木结构件被毁仅剩砖结构赭黄色塔身。此后,人们传说塔砖可以驱病健身,底层砖块被挖一空,终于1924年9月25日下午塔身突然倒塌,从此"雷峰夕照"徒有虚名,景观至今尚未恢复。

雷峰新塔建在遗址之上,保留了旧塔被烧毁之前的楼阁式结构,完全采用了南宋初年重修时的风格、设计和大小建造。这座塔兼具遗址文物保护罩的功能,新塔通高71.679米,由台基(起到保护罩的作用)、塔身和 塔刹 三部分组成,其中塔身高49.17米,塔刹高18.25米, 地平线 以下的台基为9.8米。由上至下分别为:塔刹、天宫、五层、四层、三层、二层、暗层、底层、台基二层、台基底层。

塔身的设计沿袭了雷峰塔被烧毁前的平面八角形楼阁式制型,外观是一座八面、五层 楼阁式塔 ,保留了宋塔的惯有风格。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 斗拱 ,飞檐翘角下挂铜风铃,风姿优美,古色古韵。据悉,雷峰塔用铜建造是中国铜雕大师 朱炳仁 用了数万字的缜密论文说服各方专家才得以落实的。


提起古塔,想起南京有座 灵谷塔的,我们又称为阵亡将士纪念塔 。用于安抚亡魂,纪念故去的英勇的革命烈士。
九、灵谷塔


灵谷塔是南京地区最高最美的八面九层宝塔,它由钢筋混凝土及苏州金山花岗石建造。灵谷塔的原名叫阵亡将士纪念塔,始建于1931年是阵亡将士公墓建筑群中一个重要的组织部分。 灵谷塔由茂菲和 董大酉 设计,造形优美,典雅庄重,具有民族风格和特点,得到各界人士的高度评价。 据《 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 》记载,在率师北伐、建都南京、统一告成后,1928年国民政府"眷念前劳,凯旋者概予登庸,惨逝者追加怃恤,惟兹阵亡将士杀身成仁,尸骨遍野,忠魂无依,乃拟搜集阵亡将士骸骨,建筑公墓,安慰忠魂。

灵谷塔是一座新颖别致的宝塔,塔高66米,九层八面,每层以绿色 琉璃瓦 披檐。 各层外面,都围以花岗石走廊,塔的中间建有螺旋形扶梯,可沿梯252级直登九层。  塔的内外四壁上,镶嵌着青石碑刻。  该塔的八面,每层都有四门四碑,塔内计28块碑刻。 在第二、三、四层的12块碑上,镌刻着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日《孙总理北上时在黄埔军官学校告别辞》全文,是国民党元老 于右任 先生于民国二十三年七月标准草书遗墨,游人到此观赏后,无不啧啧称美。 第五、六、七、八层16块碑镌刻的是民国十三年四月十四日《总理孙先生在黄埔军官学校开学训词》,为国民党元老 吴稚晖 先生于民国二十二年五月小篆所题,均由苏州吴县唐仲芳勒石

塔的第一层正面门楣上楷书阴刻的"灵谷塔"三个 鎏金 大字,也是高艺林的遗墨。第一层背面门楣上镌刻有"有志竟成"四个大字,是原 中山陵 园园林组主任 傅焕光 的手迹。第一层东西门楣上分别镌刻"成功"、"成仁"四个篆字。


安徽安庆有座万佛塔,又名振风塔,是中国少见的具有引渡之能的佛塔。


十、振风塔


振风塔,坐落于 安徽 省安庆市迎江寺内,原名万佛塔,又名迎江寺塔,后取名"振风",有"以振文风"之意。振风塔位于安徽省安庆市 迎江区 沿江东路北侧,濒临长江。安庆振风塔从明穆宗隆庆二年(1568年)开始兴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建成,是长江沿岸古塔之一。该塔除具有佛塔的功能外,还具有导航引渡的功能。



(振风塔全景图,    振风塔为七层宝塔,每一层都有自己对应的名称。第一层:一方雄镇,第二层:二水遥分,第三层:三极垂光,第四层:四大皆空,第五层:五妙境界,第六层:六朝遗胜,第七层:   七级浮屠  。  



振风塔为八角七级楼阁式。砖石结构,呈圆锥形体,自底向顶按比例缩小,高达60.86米,中国国内仅次于河北开元寺砖石塔。塔基直径19.25米,台基为须弥座式,高0.95米塔底周边为廊,深3.33米,廊周边有24根直径0.35米的檐柱。底层塔身直径为8·72米(以上各层依次递减),壁厚3.87米,内室直径4.85米,供奉一座5米高西方接引阿弥陀佛。顶为八角覆盆式藻井(以上各层顶藻井均为此式)。塔的二层供弥勒佛,三层供五方五佛,三、四、五层有砖雕佛像600多尊,最多的四层有417尊。塔身嵌有碑刻52块(其中三层有35块)。    


中国千载文化、千年历史,古塔这样的遗宝乃是对古代高超技艺的重要体现,即便没有高科技,一样可以凭空建成这样精妙绝伦的高层建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的高超技艺和悠远文化,所以我们更应好好珍惜和仰望。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推荐!这10个奇葩小众博物馆,值得一看!

作为人类文明精神的聚合地, 美术馆被赋予了太多符号与象征, 给人感悟、体验、对话、分享, 是历史的记录者和保存者, 提供了看世界的全新视角和感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