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堰画乡”顾名思义,可以拆解成“古堰”——建于公元505年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和“画乡”——当地孕育省内外著名的“丽水巴比松画派”,如今亦是美院写生基地。古堰画乡景区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距丽水市区23公里,自然山水孕育了当地的艺术文脉,进入新世纪后,在专项规划与运维管理的推动下,景区小镇演化为集居民生活区、写生基地、艺术创作街区、画廊街区、休闲度假区于一体的生态系统,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成为了古堰画乡的自有气质。
▲ 方 案概念图 ?line+
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希望在此建设一座艺术中心,满足当地居民、游客、艺术师生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兼具特色展览和公共教育功能,成为对外展示与信息流通的艺术容器,进一步提升画乡在浙江、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 方案外观鸟瞰效果图 ?line+
项目距离古堰画乡核心景区“瓯江、古街”不足百米,古街整体格局还维持着传统聚落的形态,北边不远处便是瓯江大溪段,四周群山环绕。场地现状为景区的临时停车场,紧邻场地多是建于八九十年代的民宅。
▲区位图 ?line+
1 策略与愿景
设计之初,经过场地的调研,有一个很清晰的判断,就是我们在做的并不是一个一线城市的公共艺术空间。虽然小镇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产业的基础,但靠自身的展品可能也很难维持如此大体量的艺术中心的运营,运营难度远超造房子的难度。而从政府投资角度来说,也是一项大工程,我们希望能实现投入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 鸟瞰效果图 ?line+
所以在任务书阶段,我们就提出运营前置的思维,与业主讨论项目定位、后续可持续运营模式并一起制定设计任务书,确保项目建成后能成为高坪效公共空间。
我们认为艺术空间不止于以展示为主要职能,它包容日常生活。是偶然与日常、高雅与大众、边缘与主流的耦合。其独特性,昭示着不同于城市同质化的记忆;其日常性,将与居民随性共享,关切生活情感。我们提出将外来访客的艺术精神需求与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此结合,将艺术中心的公共性、艺术性与小镇居民的生活性、日常性结合,打造未来商业、文化活动、公共广场、艺术策展、培训教育等多场景复合的艺术中心,混合业态,复合场景,激发活力。
▲ 概念效果图 ?line+
2 超尺度与日常性
项目占地13129.92㎡,容积率1.05,1.3万方的地上空间体量肩负着小镇新地标的重任,与景区高密度的小尺度空间形成反差。在此矛盾下,我们需要在——建造艺术地标,为小镇提升知名度;同时在近人尺度,以日常化、烟火气的平等姿态融入小镇——这两者之间做出平衡。
▲ 形体生成分析 ?line+
基于以上两点目标,我们提出了中心围合与底部开放、多重尺度以及复合功能的设计策略。建筑尽可能贴临场地红线布局,守住老街边界的同时保持街巷的连续与完整;内侧围合出一大一小两个庭院;进而通过边界退让与角部抬升,呈开放姿态。同时,建筑上部以超日常的巨构尺度、连续一体且不规则起伏的悬浮形态,与远山遥相呼应,与周边民居相区别,呈现出相对谦和的视觉标识性。
▲概念体积模型 ? 陈曦
同时,日常性的构建也以三条路径得以生成。其一,朝向老街与小镇方向的三个街角,通过边界退让与角部抬升,形成三处较大尺度的街角广场与底层架空空间,引导街巷人群步入建筑。
▲ 建筑外观效果图 ?line+
其二,艺术中心的首层,来源于对场地周边空间肌理的重组,多个民居尺度的商业体量,通过旋转、穿插、进退,与周边低矮的民宅围合出尺度适宜的街巷空间,使建筑形体由此在近人尺度上化整为零,延续场地记忆。
▲ 首层空间肌理分析 ?line+
▲ 功能分析 ?line+
▲ 源于乡镇市井空间的首层商业盒子 ?line+
▲ 底层商业盒子 ?line+
其三,围合的空间内部,在建筑二层设置架空的连廊,以此打破大空间的单一性。尺度不一的庭院丰富了艺术中心面向日常的公共属性:大庭院提供小镇千人集会的场所;小庭院则以保留的百年朴树为中心,延续乡镇中依附大树而存在的寻常公共空间。
▲ 艺术中心的庭院空间 ?line+
▲ 庭院空间效果图 ?line+
3 立体观览与空间转换
顺由建筑形态的起伏,内部展览空间“起承转合”。
▲ 观览流线 ?line+
▲ 艺术中心内部空间 ?line+
游览路径以街巷广场为起点,穿过底层架空空间与庭院进入艺术中心,走过平缓的台阶式展厅、长坡道、悬空连桥,经由多元展览空间抵达屋顶。
▲ 艺术中心内部空间效果图 ?line+
在上下坡、室内外的空间转换,展品与风景的对象转化中,观者在步移景异中完成观览。至屋顶平台后,老街、瓯江及群山在眼前铺展而开,动态的乡土图景与静态的艺术画作相互交叠,观者抵达艺术体验的高点。
▲ 艺术中心内部空间效果图 ?line+
4 材料记忆与场所暗示
在外立面材料的选择上,主体体量采用木模板混凝土,色调温和而肌理质朴,柔化大尺度建筑的压迫感,呈现素雅的气质,并与原生的小镇环境形成柔和的新旧对话。
▲ 建筑外观效果图 ?line+
同时利用回收的老砖瓦,作为首层商业盒子、场地铺装及屋面的主材,并通过重组村落原有的材料肌理,延续在地空间的场所记忆。
▲ 立面模型 ?line+
▲ 首层商业盒子的材料重组分析 ?line+
5 日常的艺术——艺术中心为谁而建
一处始于公元505年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至今滋养着诞生“丽水巴比松画派”的小镇。摇橹船、千年樟树,余晖中归家的妇人与孩童,古堰画乡为人所称道的,正是它如画的日常风景。
▲ 场地鸟瞰效果图 ?line+
与建造一个精致、现代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文化空间相比,我们更希望艺术中心以一种“日常”的姿态介入小镇。与其说我们设计了一座艺术中心,不如说是营造了一个容纳商业、文化、展览、培训、教育的艺术综合体。我们希冀艺术中心在吸引游客而举办专业性艺术展览外,还能包容当地居民丰富且接地气的公共活动,通过日常性的艺术空间,与乡镇进行更紧密的交流与互动,形成固定且持久的艺术滋养,由此在潜移默化中改善和赋能小镇生活。
▲ 建造现场 ?line+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4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土间之家:连接自然和城市的“玄关”“土间”,是日本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空间设计形式,它通常与屋外相连,整体低于屋内其他空间,在过去,这个空间可放置农业劳作的工具,甚至被手工业者当做一个小型的工作场所使用;而现代民宅建筑里,土间已经缩小为一个类似“玄关”的概念,成为进、出之间的一个过渡。不久前,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和TAKiBI在日本神奈川县镰仓市完成的住宅项目,通过特定的设计手法,再次探讨和延展了“土间”在当代住宅中存在的形式,以及它与自然、城市、居住之间的关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