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大舍:于“即物”与“即境”间,造就建筑之公共性

大舍:于“即物”与“即境”间,造就建筑之公共性

发布于:2024-06-21 15:38:2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于“即物”与“即境”间   

  造就建筑之公共性  

 


在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近20年的建筑实践中,对上海工业遗址改造与城市更新项目的深度参与,使其主持建筑师柳亦春、陈屹峰逐渐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设计路径—— 与项目的各种因素共同工作,并以某种方法将这些因素融入建筑之中。  

 
柳亦春、陈屹峰曾提出“即物”“即境”的观点 。其中“物”可以是结构、材料等与建筑实体相关的要素;而“境”是建筑学的一系列外延内容,如城市发展状况、人文内涵、空间氛围 、身体感受 等。一方面,可以用“物”本身的规律性去适应环境;另一方面,“境”的影响也会渗透至具体的“造物”过程之中。  
   
2014年建成的龙美术馆可以被视为是大舍设计的转折点,建筑师的设计路径转向于对“物”的关注 ,通过新构筑物的介入,使保有上海都市性、工业性的碎片化废墟,重新成为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即“即物即境”。而与众多改造项目不同,2021年底新建的琴台美术馆以大地景观的形式打造与城市、自然相融合的建筑, 这其中除了由外而内的地景策略,也包含由内而外的结构策略,建筑处于“即物”与“即境”的平衡中,或者说,是在二者的双向纠缠之间,完成了最终的建筑实体。  

 

▲龙美术馆室外 ?苏圣亮

▲琴台美术馆屋面的景观性 ?田方方


从“ 龙美 ”到“琴美 ,不变的是以建筑的开放性、包容性、连续性,使新建结构与场地历史、旧有结构对话,使人的身体感知与城市文脉、自然环境对话。而在这其中,具有回应性的空间能够与诸多要素产生不同层次的关联,并由此带来每个建筑所独有的公共性特征。



# 01

艺仓美术馆    

及其滨江长廊

以新结构重塑都市公共性    

 工业遗构;结构;适应性再利用 


   
艺仓美术馆的旧址是黄浦江边的老白渡码头,一个煤炭装卸码头。       项目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利用煤仓建筑改造为美术馆展览空间,另一部分是利用运煤的传送构架改造为高架景观步道,以及艺术品商店和便民服务设施。    
     
   
▲黄浦江边的艺仓美术馆  ?田方方


》 废墟的启示    


工业文明是上海城市发展自身现代性的重要部分。随着后工业时代城市功能的更新,诸多已经从城市的生产活动中退场的工业建筑逐渐被废弃,它们有的被保留,大多数则被拆除,并在原址建设新楼或公共绿地。       在黄浦江两岸,随着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逐渐展开的城市更新,人们已经意识到保留更多工业建筑的空间与文化价值,即便它们已经成为废墟。    

   

▲艺仓美术 馆及其滨江长廊 总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一栋被遗弃的建筑物的废墟因为不再被原来的用途所遮蔽反而可以讲述自身,这样的废墟定义和阿尔多·罗西对于建筑物作为城市里的沉默纪念物的说法有着共同的内涵。罗西曾说:“一栋建筑物的概念中有着某种不变和纪念性的品质,不管它在不同时代的具体用途如何。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建筑物理解为一块岩石,基本上在不同的时代里没什么变化,任凭各种用途在它的身上洗来刷去。”而在路易斯·康眼中,废墟化则让建筑变成了就像在一个透明的建筑中可以看见的过程那样,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建筑是如何建成的。       罗西注意到从建筑到废墟的过程中,那个萦绕不变的文化意义的存在。康则看到了从建筑到废墟,那个内在的、中性化的架构的显现。这让我们重新思考建造和改造的本质。    

   
   

▲艺仓美术馆险些被拆除的煤仓 ?陈颢


》 结构策略    

   
拟建美术馆对展览空间面积的需求远大于现有煤仓的空间面积,而且既有的煤仓建筑位于高桩码头上,不再允许有新的建筑基础出现,增加的建筑空间只能附着在既有建筑上。为更好地组织空间,并尽可能减小对现有煤仓结构的破坏,       美术馆主体部分采用了悬吊结构,利用被拆除屋顶后留下的顶层框架柱支撑一组巨型桁架,然后通过这个桁架层层下挂,下挂的横向楼板一侧竖向受力为上部悬吊,一侧与原煤仓结构相连作为竖向支撑       ,这样既完成了煤仓仓体作为展览空间的流线组织,也以水平线条构建了原本封闭的仓储建筑所缺乏的与黄浦江景观之间的开放可能。下挂竖向结构本采用垂直吊索,不免过于纤细,尽管结构设计是满足受力的,在视觉上却缺乏安全感。于是改为交叉索结构,既增加了安全性,又加强了侧向稳定性。也给建筑带来了独有的形式感。    
     
   
   
   

▲艺仓美术馆结构渲染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艺仓美术馆剖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首层是有着八个煤仓漏斗天花的多功能大厅,旧有的结构直接暴露在室内,与室外阳极氧化铝板的精致外立面形成了鲜明对比。       二层是低矮的由煤料斗的斜面间隔而成的多媒体展厅,三层是美术馆的主展厅,利用原来储煤的八个方形煤斗相互打通形成了独有的带着原本粗粝质感的混凝土墙体展厅,外围被新吊挂下的白色展廊所贯通。四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高大空间的展厅,用于悬吊下部结构的桁架梁暴露在展厅空间中。       原本斜向运煤的通道被改造为钢结构大楼梯可以由室外直达这一层,从而为美术馆的多样运营及不同的展览组织提供了可能。旧有结构并未暴露在外,而是深藏在看上去是一个崭新建筑的核心之中。    

   
   
▲艺仓美术馆室外阳极氧化铝的精致外立面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底层大厅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煤仓作为展览空间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室内螺旋楼梯 ?田方方

   
美术馆北侧的运煤构架长约250m,改造前只留下一排排平行阵列的混凝士排架,间隔有一些垂直方向的横梁连接。       这一部分的改造设计采用张弦梁加悬吊钢结构系统,与表面已经有一定风化腐蚀的混凝土排架结构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整体结构,但是又保持了各自的视觉完整性。       它既承担着上部廊道的地面结构,也向下挂着玻璃盒体商店的屋顶部分,这既使商店的盒体建筑从构架中游离出来,又仍然是结构整体的一部分。    

   
   
▲艺仓美术馆旧有运煤架构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本来旧有的如废墟般的结构,失去了功能,也失去了作为建筑的意义,而新出现的钢结构夹住旧的混凝土柱子,支撑了上部结构,钢的桁架梁搭在旧的混凝土框架梁上,向下又吊挂出新的结构。旧的结构不能支撑所有新的结构,却因为还是承载了大部分重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生命力重新出现,废墟又“活”了过来。    
     
   
▲艺仓美术馆改造后的运煤架构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下挂的玻璃盒子作为商业空间 ?田方方

   
结构的意图不仅是技术的,它们产生于功能的需求、空间的营造及既有的场地条件之间,它一定是诸多结构应对策略中的一种,最终取决于建造叙事的表达。    

   
   
   

▲艺仓美术馆新旧结构的并置 ?田方方


》 公共空间的塑造    

 

作为老白渡滨江景观绿地的一部分,整个煤仓和运煤构架在满足新的文化服务功能、构建新旧关系的同时,       如何建立浦江贯通中一处重要的公共空间节点,是本项目设计更为潜在的任务。    


   

▲艺仓美术馆与老白渡滨江景观绿地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轴测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艺仓美术馆廊架轴测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高架的步道、步道下的玻璃体艺术与服务空间、上下楼梯、从一方水池上蜿蜒而过的折形坡道、直上三层的钢桁架大楼梯、在大楼梯中途偏折的连接艺仓美术馆二层平台的天桥、美术馆在闭馆后仍能抵达并穿越的各层观景平台与咖啡吧、穿过美术馆后南侧的折返坡道与公共厕所,       这些都在构建独特的属于老白渡这个工业煤炭渡口区域城市更新后的公共性与新的空间文化形象。       公共美术馆与原有工业遗构的有机结合,在满足美术馆内部功能的同时,又赋予公共空间以极大的自由度,这也为美术馆的运营带了新的可能性。    
     
   
▲从室外大楼梯看艺仓美术馆 ?田方方
   
▲从廊道的屋顶平台望向艺仓美术馆 ?田方方
   
▲艺仓美术馆南侧的折返坡道 ?田方方

   
一个美术馆的设计,其功能性绝不仅仅是满足于内部的艺术展览,它所能带给城市的活力,更在于这些展览如何“溢出"在城市空间中。老白渡煤炭码头作为上海黄浦江岸线贯通和城市更新的重要滨水地带,让美术馆成为滨江公共空间的一部分的诉求无疑表现得更为强烈,这也是这个美术馆更重要的功能性,继而转化为空间性以及与之相关的建造叙事。在这个叙事中,除了肉眼可见的景观性、那些让人们可以感知到的新旧时间并置的要素,更重要的,我们也将看到新的建筑结构为正在走向废墟的物体提供了新的精确性,       这种做法并没有着意去强调既有的结构体,而是使已然废墟般的结构再次融入新的建造,它使曾经的工业碎片悄然进入了上海的日常生活环境,这是建筑公共性中一个更为深刻的部分所在。    

   
   
   

▲艺仓美术馆可穿越的公共空间 ?田方方



#02

边园  

“普通”的公共性

 废墟;亼屮囗;织补 


在过去40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城市往往采取大拆大建的白板式场地策略,从而形成了无论是文化或是社区意义上的断裂。最近几年,大舍的设计项目从郊区新城转入上海城区后,对前述的“白板式”现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实践。大舍更多的设计开始有机会在上海黄浦江沿岸的工业旧址上展开。面对很多已如废墟般的工业建筑,拆还是留,或者拆多少,不再是被动的选择,而是可以更好地发挥专业的能动性,去推动和优化政府相关部门的决策。 我们努力地保存了更多的工业留存,而且逐渐寻找到了一种方法——和废墟共同工作。 在这个工作中,我们也逐渐理解了废墟在当下中国可能的意义。 假如将废墟理解为一种自然的地形,也就是承认在一个具体的地块中,无论它曾经的建造是否足够重要,它曾经的建筑是否足够伟大,它的价值都值得被珍视。于是越是普通物的被保留,就越具有一种象征意义——普通的权益得到了尊重,这应该是一种深层的公共性吧。


 

▲边园越过屋顶看向黄浦江面 ?田方方


》  场地,废墟与风景


第一次踏勘场地,去到杨浦大桥以东的黄浦江滨江区域。这种从不同的厂区横向穿越的感觉非常奇特,也许是因为以前船运时代的体验被平移到了岸上,而煤气厂的码头几乎就在密集的信息中被忽略了。

 

第二次去现场是专为煤气厂码头改造而来的。从杨树浦路垂直江面进入,经过绿色的煤气包,视线迅速被一堵长长高高的混凝土墙所吸引。这堵墙遮挡了江面,墙前有几棵带着几分荒野却又错落有致的树木,墙成为这些树的背景,江面是缺省的风景。这幕场景令我瞬间思绪百转,它像是被这个大都市遗忘的、匿名的,且沉默的纪念物,是黄浦江在工业时代繁忙的历史“残片”(Fragment) 。同时,它也是我心中对某些园林的感觉,比如苏州沧浪亭。它比之前遇到的所有江边的场址都更让我感动,尽管这也是一个煤码头,是为运送、生产煤气的原料而设的煤炭卸载码头。


 

▲边园鸟瞰 ?田方方

 

▲边园改造后的煤气厂码头 ?田方方

▲边园轴测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在今天,和龙美术馆、艺仓美术馆所在的煤码头一样,这里的卸煤功能也不复存在,它终于回归作为墙体这个物的本身,存在的意义被暂时“悬置”了起来,看上去已如废墟,却充满生机。 哲学家齐美尔认为在建筑的废墟中,“仍存活的艺术” 和正在涌现的自然产生了一个新的整体,一种典型的统一。正如我们在这个场地上所见,废墟与风景正在融合,“废墟不间断地使其自身进入周围的风景中,像树和石头般与风景一同生长 [1] ”。它在等待被我们再次阅读,并进入记忆,既是要揭示它自身作为物继续存在的可能,也是在等待它背后的文化意义能再次被体现,或者被携带,或者被因借。


 
 

▲边园废墟中的园 ?田方方


》  开放的园林

 

回过头来,如何让这个堆煤码头曾经的物件再度具有意义,再度精确呢?似乎只是在初见的一瞬间, 一段时间以来对很多事情的思考汇集为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要把这堵长长的、坚实的混凝土墙作为继续建造的基础,那种具有地基意义的基础,或者说是一个基座 然后一个跨越防汛墙和码头缝隙、穿越那荒野的树的坡道连桥,一个腾空的长廊和 一处可以闲坐的亭,都附着在这堵坚实的墙上。


 

▲边园既有混凝土长墙 ?陈颢


在我心里,这也是一个和“亼屮囗”的原型理解密切相关的建造构成。这个基于既有长墙的建筑其实也是“舍”字的隐喻。 由此,这堵混凝土长墙就并非只是失去用途的视觉化景观,而是通过它的结构和空间作用重新成为了场所记忆的一部分。


 
▲边园跨越码头与防汛墙缝隙的坡道 ?陈颢
 

▲边园屋面旧墙与洞口形成新的整体 ?陈颢


在码头和岸边的夹缝里的工业废墟,在潮水的冲刷下,就像中国园林的太湖石,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技术物,而是给技术物附着了情感的寄托。


 

▲边园改造前的缝隙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在这一点上,我们愿意将这里视为对中国园林文化精神的延续和对空间的拓展。 在这里,园林不再是被围墙围住的个人化的审美对象,而是由一墙分隔出左右两个不同尺度的场所 ,狭窄的废墟般的内园和宽阔的江面的景,形成一个长向的且具有引力的仿佛被长墙所吸附的园林。园林在这里被转化为一个公共化的场所,通过保留长墙和废墟景观,当地的生态系统也得以保留。由此,项目不仅在场所记忆上保持了一种连续性,也形成了不同物种的生态可持续性。


 
▲边园混凝土长墙北侧端头 ?田方方
 
▲边园墙外的廊 ?陈颢
 

▲边园墙内的园与远处的热电厂 ?陈颢

▲边园剖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闲逛的场所


边园的建造就像是一次织补(Bricolage) ,因为一切都是就着现有之物来完成的。 这堵厚实的混凝土墙和老白渡的运煤构架一样,它们通过 “织补”再度发挥出作为一个结构物的结构性能量,同时成为了新的物体或者说整体的一部分。这笔直的线性几何,令新的精确性悄然而至。更具体地说,这新的精确性是通过切割、打磨、织补来完成的。工人在打磨这堵高墙前面的混凝土码头表面时告诉我,这个地面不平,磨不平,怎么办?这里打算直接利用原有码头的混凝土地面打磨成一个旱冰场,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水平,它只需要表面光滑,完全可以高低起伏,这才是属于这里的旱冰场。  

 

 
▲边园长墙内与码头地面 ?田方方
 

▲边园旱冰场 ?陈颢


但是真正的“属于这里”必然还是来自于使用。 作为一个曾经的码头,它保有着这一片空旷,让人们终于可以来到这里。它可以容纳很多活动, 黄浦江是一个背景,这堵墙也成为了背景 ,它成为了人们在高处看江的廊,也作为旱冰场的看台,或者反过来,这高处的廊也是一个舞台,上演着人们可以漫步穿越或者呆坐一个午后的日常剧幕。 些纤细的钢柱所形成的细框,仿佛就是电影胶片的帧格,在人们的移动中,框出不同时代的证物 ——热电厂的烟囱、色彩鲜艳的龙门吊、被潮水反复洗刷的污泥中的混凝土块、江对面开始出现的高层建筑、远处的桥及其他。这里就是一个露天的影院。

 

 
 

▲纤细钢柱形成的细框及看台 ?陈颢


在一次陪同著名学者耶胡达·萨弗兰(Yehuda Safran)的现场造访中,他问我这个长墙改造后的建筑应该叫什么?“边园”是整个场所的中文名称,开始想把英文译作“Beyond Garden”,但是西方人对garden的理解是特别私密的,所以就把名称指向了场地里的实体建筑物,是否可以称为“Wall-Pavilion”,墙-亭,意图表述一个由墙向亭的转化。耶胡达马上问道:pavilion? 为什么不是balcony(阳台)、arcade(拱廊)或者promenade(散步长廊)?最后他建议,法文的 “passage”也许更为符合这个建筑的空间行为:可以任意停留或穿过的散步廊或通道。 这忽然让我意识到在定义这个空间的类型时,那种意义间的模糊与游移恰恰就揭示着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闲逛者(Flaneur) 的场所,而“闲逛”,正是一种对普通的公共性价值的最佳注解。

 

 
▲边园墙内的园 ?陈颢
 

▲边园单坡屋顶 ?陈颢



#03

台州当代美术馆  

意外的公共性

 物自体;筒拱;氛围;质量  

 

走在仿佛刚刚脱自泥胎的这个建筑的物体里,我在想可能没有比这更完美的建筑状态了。


 

》  作为物自体的建筑


看到经历种种挫折终于浇筑完毕的垂直的、水平的、拱形的混凝土坯体,尽管内部的设备和门窗都还没有安装,或者说,趁着内部的设备和门窗还没有安装,建筑师上上下下地走着,目光看上去并不聚焦在任何地方。经过不断的明暗交替,直到停在顶层面东的那个开口,看到扑面而来的、被连续的拱形勾勒的那深绿夹杂着浅绿的山色,建筑师觉得心中的建筑已然完工。

 

 
▲台州当代美术馆街巷空间中的立面 ?田方方
 

▲台州当代美术馆看向山景的顶层展厅 ?田方方


尽管有许多浇筑的错误,尽管是并不精确的甚至非常粗放的施工,在所有后面的工序没有开始之前,似乎一切错误都不是错误,或者说,一切错误都不会显现,粗放也可以成为优点。 在一个建筑被建造的过程中,这样的时刻只有建筑师自己才能看到,因为只有他才能体会以及确定,从图纸变成实物的过程中,预想中的空间诞生的时刻。建筑的建造是为了他人而使用的,而这一刻,这个建筑只属于建筑师自己。


因为项目资金的原因,这一刻保持了很久,所以这一刻也开始被更多的人看到。建筑师似乎也乐得让这一刻保持得久一些。结果即便在这仍然算是工地的建筑里,还没有成为美术馆的美术馆毫不违和地办了两次艺术展以及一次热闹的圣诞派对。不时还有即将新婚的情侣看中这样的地方,或者是逃课的学生在这里游荡。 这一幕幕甚至令人想到西方的教堂,在人们经过时,会随意进去走一圈,又出来,甚至再进去,又出来。它不拒绝任何人。 我很欣喜地看到美术馆的主人也乐见这样,即便是在建筑终于完工后,无论有展览还是没有展览,人们都可以自由进出,甚至看不到一个工作人员。在很多社交媒体上我们都可以发现人们在这个空间中自如的状态,以及对它的赞美。

 

 

▲台州当代美术馆室内空间 ?金丝丝


这一刻,建筑几乎成为物自体的存在,它超越了或者说重新定义了美术馆,而我也终于认识到之前所说的那一刻并不只属于自己,相反,它属于所有人。

 

》  外部环境与内部空间


台州当代美术馆位于台州市一个由旧有的粮库改造而成的文创园区内,美术馆是园区空地上一栋新建建筑,它面对一个小广场,东侧越过一排2层的建筑是离得很近的枫山。


▲台州当代美术馆的纪念性 ?田方方

 

▲台州当代美术馆顶层展厅开口 ?田方方


美术馆总建筑面积约2 450㎡,占地面积不大,算下来需要做3层才能满足功能需求。展厅的层高按展览需求确定为7m,这样通常从一层展厅上到二层展厅需要走超过45级台阶。 于是考虑采用错层的处理,从下层展厅到上层展厅只需要跨越一半的层高,调节了参观的节奏。由于不同标高的展厅在空间上相互交错且相互渗透,也形成了丰富的立体空间序列和观展体验 ,特别是从上层展厅看向下层展厅的同时,也能从下层展厅的高窗看出去,建筑内部因为展览功能所形成的封闭感也随之得到改善。

 

 
 

▲台州当代美术馆模型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美术馆以现浇混凝土平行筒拱结构的天花营造了独特的空间氛围。线性的筒拱结构也把展厅的灯光设计结合进来,并且在空间上沟通着建筑的内外,在外立面上也形成了独特的开口。在空间序列上,展览空间从面对南向广场开放的展厅开始,筒拱的方向也指向广场,逐层旋转而上,于顶层面对东边的枫山一侧再次开放,筒拱的方向也转向枫山,形成了结构与风景的对应。首层和二层的筒拱跨度是1.8m,但因为展厅空间是错位的,1.8m的筒拱天花只覆盖了一半的楼层空间。顶层的天花则是完整的,筒拱跨度被调整为3.6m,这既是尺度上的考虑,也是为了强化屋顶的存在,从而有种下部所有空间都在一个屋顶下的感觉,因为在竖向空间上,所有楼层的展厅其实都是相通的。美术馆的南立面也被处理成浅凹的波形,仿佛内部天花的筒拱在外部的延展,构成了美术馆面对广场的正面性。


 
 
▲台州当代美术馆立面局部 ?田方方
 
▲台州当代美术馆连续的筒拱 ?田方方

▲台州当代美术馆一层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台州当代美 二层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意外的公共性


由于当地施工工艺粗陋,美术馆的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时的各种不精确或者错误的叠加,使混凝土表面呈现出并未经过设计的生动性。 在过程之中,设计也及时调整门窗安装以及室内策略,使这种并非有意的、废墟般的粗陋感也能转换为可贵的空间品质。这种及时的调整几乎就是一次改造设计,尽管做的动作不多,如对扶手的一些修改,在修改后也并未完全到位, 但证实了施工的不精致并不一定导致对建筑本身的过分伤害,反而和同样粗糙的其他园区建筑相互协调。它既暗示了一种在地性,也因为筒拱结构的强烈秩序感、错动的空间,以及与相对精确的白色石膏板墙之间的反差,经由进入室内的、让人感觉强烈的光线,塑造了建筑的质量。  


 
▲台州当代美术馆铺有石膏板展墙的展厅 ?田方方
 

▲台州当代美术馆室内楼梯 ?田方方


美术馆于2015年开始设计,2016年结构封顶,拖延至2019年方才竣工。 有趣的是,没有完工,没有门窗,也从未耽误它的使用。也就是说,在没有门窗的空间里,人们也觉得它是可以被使用的。 的确,2017年,当我感觉到竣工可能遥遥无期、完工的效果也难以预测的时候,我决定邀请声音艺术家殷漪和舞蹈家刘亚囡到美术馆拍摄一个短片,以期通过声音和舞蹈记录文章一开始我所描述的那个空间特质。 拍摄的时候,闲逛的人们不时闯入镜头,大家也并不觉得有什么扰乱,我想这可能就是这空间的野生状态,如废墟般,让所有人都觉得,随便穿行一下也并无不可。 即便是完工后,相对精确的白色展墙进入空间,它也仍然保持着那种野生感,人们进出自由,谁也不担心会损坏什么。 由此我忽然意识到了一种意外的公共性,一种不修边幅的解放。

 

殷漪拍摄的短片后来我们一致决定就叫它《美术馆》。

 

 

▲台州当代美术馆广场局部 ?田方方



#04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  

属于场地的公共性

 场地秩序;风景;身体 


云阳隶属于重庆,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长江作为水路,在过去很长时间内都是三峡沿线城市的生命线,江边码头因而成为城市中最具活力的地带。陆路交通占据主导地位后,江边的城市生活逐渐汇聚到城区干道的两侧。峡江已基本蜕变为一种景观性的存在,但仍然承载着大众的乡土认同与生活记忆。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与峡江 ?是然建筑摄影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总 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场地秩序和公共性


2015年,云阳启动长江库岸的综合整治工作,计划结合江堤和护岸工程建设滨江绿道,并拟在绿道沿线修建一座游客服务中心。


建设方最初打算将云阳港下游一处由天然岸线内凹而成的小型江湾填埋,用作项目的基地。小湾向南与大江连通,东岸以及下游方向的江岸是一道直落水中的崖壁,崖顶比长江最高水位高约10m,小湾下游的滨江绿道就计划布置在崖顶。小湾西岸以及上游方向的江岸基本是斜伸入江的土坡,正在被改造为工程化的江堤和护岸,堤顶高出长江最高水位1.5m,今后将兼作小湾上游的绿道。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鸟瞰 ?是然建筑摄影


相比壮阔的峡江,高水位时的小湾和围合了大半个湾的崖壁幽邃静谧,是云阳沿江别具景观特质的一处所在,应予以完整保留。按照规划,堤防工程将大致以直线走向从上游一直延伸至小湾东岸的崖壁,但这样小湾与大江的连通就会被江堤切断。此外,江堤延伸至崖壁后,堤顶比崖顶低约10m,两处的绿道衔接也是个颇为棘手的问题。


堤防工程与天然岸线的冲突使场地内的江堤、崖壁、小湾以及绿道处于混沌状态。要保全小湾,建筑必须作为一个矛盾的调解者,有效地重建场地秩序。 游客服务中心在保留小湾并整合江堤、崖壁后,顺势完成上下游滨江绿道的接续。布置在小湾西岸的建筑主体延续崖壁的走势,垂直伸向大江,直至护岸之上。建筑位于江堤和护岸之上的体量被完全掏空,形成带有顶盖的小型广场,其地面和江堤顶面持平,充当江堤与堤顶绿道的收头。广场与其北侧的崖顶绿道之间高差约10m,两者依靠一段具有城市尺度的室外大台阶连通。广场的顶盖与服务空间共同构成大型上层广场,和崖顶绿道持平并成为它的终点。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与崖壁的并置   
?是然建筑摄影  


滨江绿道从游客服务中心贯穿而过,借助建筑完成从堤顶到崖顶的高差转换。游客服务中心被这一城市开放空间贯通后,建筑的公共性也比附设在绿道一侧有大幅提升。 游客服务中心本身也突破了作为商业配套建筑的初始功能设定,成为城市空间与滨江地形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获得作为滨江综合节点所必须的公共性。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地下二层 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地下一层 平面图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  风景与身体


隔江正对场地的是一座轮廓大致对称的山岭,游客服务中心的上层广场三面临空,雄踞于护岸之上,指向隔江相望的山岭中轴。 广场的无蔽,让市民完全沐浴在山水景物的崇高意味之中,最大限度地展现峡江的壮美。 下层广场的情形正好相反,顶盖以及支撑的混凝土墙体构成巨型景框,遮蔽了大部分天空和对岸的山岭 ,将市民的视线导向上下游如黛含烟的一带江山,峡江风景的如画意味由此凸显。建筑一层休闲服务空间面对小湾一侧,设有与下层广场相连的檐下空间,其净高被最大程度地压缩,给人强烈的包裹感。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上、下层广场 ?是然建筑摄影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下层广场顶盖对风景的裁剪

?是然建筑摄影


相比上、下层广场致力于对风景的呈现,连接它们的大台阶和甬道则聚焦对人身体的影响。 从上层广场经由大台阶去往下层广场,空间的幽闭感越来越强烈,人的身体和视线持续受到挤压,产生不断下沉和被淹没的感受。从下层广场往上行进时则完全相反,建筑对身体的压迫逐渐解除,人的视野缓缓打开,一种上浮乃至升腾感油然而生。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指向对岸山岭的上层广场  
?是然建筑摄影  


游客服务中心的上层广场与崖顶持平,给建筑形态带来强烈的水平性。建筑与场地之间强有力的咬合关系,构建了一处既对峙又共生的风景。 而建筑外观的几何纯粹性和抽象性,不仅赋予游客服务中心明晰可辨的视觉特征,更给建筑注入了足够的力度,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与峡江保持等价,彰显应有的公共性。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建筑形态强烈的水平性  
?是然建筑摄影  


下层广场在建筑立面上显现为近40m长、9m高的巨型孔洞,与游客服务中心其他部位的致密表面相比分外凸显。 它自然成为整个建筑的视觉焦点,并带来超常的尺度感,烘托了建筑的巨大性,与恢弘壮阔的峡江平等对话,而不是处于被压倒的状态。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下层广场在立面上显现巨型洞口

?是然建筑摄影


为调和超常尺度和日常尺度间的矛盾,或者说协调建筑的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游客服务中心靠近山城一侧的立面窗洞尺寸,趋近甚至略小于周边住宅的窗洞尺寸。此外,建筑混凝土外墙面上的小模板肌理、从上至下间距为1m的道道水平分缝、刻意压低的门洞以及凸入下层广场的外挑阳台等做法,都是为了凸显近人尺度。 双重尺度系统是建筑对于峡江、山城和人的不同回应,丰富了游客服务中心给人的感受,并让建筑的公共性更具亲和力。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联接下层广场与大台阶的甬道   
?是然建筑摄影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的场地处在诸多自然和人工力量的交汇处,含义复杂甚至紊乱。建筑通过整合相互冲突的场地要素来重建秩序,并将自身锚固于其中。 为凸显作为滨江公共节点应有的公共属性,建筑着重自身作为人工筑造之物的表达,在与峡江、山城的微妙对峙中营造明确的场所归属感,在多层次的关联中,完成对它们的诠释,最终也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存在。


 
▲云阳滨江绿道   游客服务中心从下层广场望向大江下游  
?是然建筑摄影  



#05

结语


艺仓美术馆用新的结构为正在走向废墟的构筑物提供了新的精确性,使已然废墟般的结构再次融入新的建造—— 这是以新结构为旧结构赋予新的都市公共性 边园将工业废墟以及原煤气厂码头的空旷场地等普通物保留,在留下场所记忆的同时成为技术物附着情感的寄托,意义间的模糊与游移使空间成为闲逛的场所—— 这是属于城市的、普通的公共性 ;台州当代美术馆工艺的粗陋与不精确反而使空间呈现出野生状态,即使未完工也毫不影响人们的自由进出与使用—— 这是未经设计的、意外的公共性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以建筑与场地间的咬合关系与峡江对话,以城市尺度和近人尺度的差异为游客带来丰富的感受—— 这是向内具有亲和力,又向外属于场地的公共性


大舍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建筑的公共性,既包含了对于场地历史以及自然环境的尊重,也体现出建筑师对于人文城市所应具有的开放性的美好愿景。





▲ 向上滑动阅览


注释        
①  罗西在《阿尔多·罗西:一部科学的自传》(Aldo Rossi: A Scientific Autobiography)中曾这样写道:“在建筑学里,有关残片的问题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可能是在说,只有废墟才能完整表达某个事实。那些关于战争状态城市的照片,其中坍塌的公寓楼,破碎的玩具的照片;那些来自德尔斐和奥林匹亚废墟的照片。这种调动局部去言说整体感已经部分消失的机制的能力,一直让我很感兴趣,甚至从形式的角度看。我说的是一种仅仅出自重新聚合起来的残片的统一性,或是系统性。”        
②  人类学的织补(Bricolage)也译为修补术。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在《野性的思维》一书中认为工程师是在向世界发问,而 “织补匠”(Bricoleur)则与人类活动的一批存余物打交道,而且其工作容许把某些人类中介体结合到现实中去。这在改造的项目中可以视为是一种“得体”的动作。        

③ “闲逛者”(Flaneur)是本雅明在19世纪法国抒情诗人波德莱尔的研究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影响深远的概念。为研究现代发达工业文明的文化意象,这一词语特指那些因为现代性城市的兴起,而可以游荡在城市各个角落,观察、体验都市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 Simmel G. The ruin[J]. The Hudson Review, 1958, 11(3).

[2] 韩炳哲. 美的救赎[M]. 关玉红,译. 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95.

[3] Rossi A. Aldo Rossi: A scientific autobiography[M]. Ventuti L, translated.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1981: 8.

[4]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 野性的思维[M]. 李幼蒸,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艺仓美术馆(原老白渡煤仓改造)

建设地点:上海浦东老白渡滨江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柳亦春、陈屹峰、王伟实、沈雯、陈昊、王龙海、陈晓艺、丁洁如、周梦蝶

合作设计: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上海浦东滨江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约9 180㎡

设计时间:2016.02—2016.10

建成时间:2016.12

摄影:田方方(除注明外)


项目名称:杨树浦六厂滨江公共空间更新——边园

业主:杨浦滨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2524 号杨树浦煤气厂码头

规划设计:致正建筑工作室、刘宇扬建筑事务所、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柳亦春、沈雯、陈晓艺

结构设计:和作结构建筑研究所

项目协调团队:张斌、王惟捷、王佳绮、郭怡妦

景观设计咨询:一宇设计YIYU Design、上海罗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总建筑面积:268㎡

设计时间:2018.03—2018.11

建成时间:2019.10

摄影:陈颢、田方方


项目名称:台州当代美术馆

业主:台州世贸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沙门粮库文创区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设计团队:柳亦春、陈屹峰、沈雯

结构机电设计:张准、邵喆、张冲冲

总建筑面积:2 454㎡

设计时间:2015.05—2015.09

建成时间:2019.04

摄影:田方方


项目名称: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

业主:云阳县移民局、云阳县城市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重庆市云阳县滨江大道、青龙路

建筑设计: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

结构机电设计: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陈屹峰、高林、宋崇芳、王雪培(建筑);刘正荣、曾晓磊、蒋辉、景其增、廖建宝、易小期、张法国、张丹、李渝宾、田雪刚、沈世平(结构机电)

总建筑面积:9 011㎡

设计时间:2015.01—2016.08

建成时间:2019.10

摄影:是然建筑摄影



以上项目资料节选自《建筑技艺》杂志2021年7期及2022年7期:

[1] 柳亦春. 艺仓美术馆及其滨江长廊:废墟再生[J]. 建筑技艺,2021,27(7):36-45.  
[2] 柳亦春. 边园设计琐记[J]. 建筑技艺,2022,28(7):52-59.  
[3] 柳亦春. 台州当代美术馆——意外的公共性[J]. 建筑技艺,2022,28(7):60-67.  
[4] 陈屹峰. 云阳滨江绿道游客服务中心——作为诠释的设计[J]. 建筑技艺,2022,28(7):68-74.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快餐店:从高能量到低碳,背后的规划故事

  快餐是一种使用大量预制食材并大批量生产的食品,非常重视速度。得来速在快餐业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但其本身对城市规划和场所营造有着不小的负面影响。许多快餐富含饱和脂肪、糖、盐和卡路里,与心血管疾病、肥胖、高胆固醇等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因此被许多国家采取措施进行限制。 随着时代的发展,快餐业正在尝试重新设计和技术变革,以将自己包装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