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费伯鸿,复姓陆费,名逵,号少沧,祖籍浙江桐乡。我国著名教育家、出版家,是中华书局的创始人。2018年桐乡市委决定采用桐乡名人——“中国书业先驱”陆费逵之名,出台了《关于建设伯鸿城市书房(书香驿站)的实施方案》,并率先在市区及洲泉、乌镇等中心镇区试点建设,打造覆盖城乡的“十分钟阅读圈”。
△鸟瞰
△伯鸿书屋
以书为媒,筑风雅桐乡。作为重要的公共文化空间,伯鸿乡村书屋的建设是伯鸿系列阅读平台的重要衍生。乡村布点,均衡发展,通过对各村旧建筑的改建再利用以达成图书资源服务覆盖,让阅读新空间嵌入桐乡的各个角落,进一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让桐乡这座城市的书香之气更加历久弥新。
△伯鸿书屋
文化载体
△书屋与环境
河岸旁的小建筑组群是龙南村文化生活的集聚地,书屋与南侧的鲍月景艺术馆之间形成书画联动,开展教学培训、文艺创作及交流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活动。
△阅读空间
龙南村的伯鸿书屋采取了文人艺术工作室+乡村书屋的组合模式。一层作为徐玲芬个人文学工作室入驻,以“诗画龙南·唐吟文学沙龙”为载体,以文会友,开展读书交流、写作采风、文学讲座等活动。二层则为基础的阅览室,供书籍陈列,为村民提供自由阅读的空间。这种“文化伙伴”的运营模式,以文人名家吸引文学爱好者,促进村民诗友间的文化交流,让单纯的阅读空间变成了文化共享空间。
△书屋的日常与读书活动
叠屋
结合功能与使用方式,建筑设计以打开的书籍为空间原型,叠置为空间组合形态,汲取传统民居的特征元素,打造具有乡土文化的阅览空间。
△形体演变
建筑的形体沿水乡驳岸与村路进行了扭转,重叠的屋檐拓展出前廊、露台等公共空间。错落的造型于内形成了连接上下层的交通与交互空间,于外则衔接了自然的景致。建筑隐于河岸树荫,西侧被植被围绕,有着生动的场所特质。书屋的山墙与河岸景观相呼应,藏于山墙内的阶梯延续了蜿蜒的汀步游径,导向二层阅览室门前的开放平台。
△叠屋形态
△层叠的山墙
室内的一层以相对完整的空间格局为主体,应对工作室和各种沙龙休闲活动的灵活使用。南侧大面积的落地门窗开启时,与被植物环抱的小院连成一体,檐下贯通院落形成开敞的半户外区,让人们感受到自然田园的氛围。阅览室主要由书架和阶梯地台组成,存放乡贤捐赠图书刊物的书柜系统贯穿了一二层的纵向空间,也起到了功能分区的作用。书柜上打开几处窗洞,可远眺村貌,也可当做座位随坐随读。延展的阶梯地台刚好对应一层倾斜的屋顶,侧向面朝绿地和河岸,高窗接纳了更多的自然采光,营造出更为明快和有趣的阅读场所。
△书屋一层
△书架系统
△书屋二层
乡村公共性
龙南村伯鸿书屋的落成促成了文化共享的运营,也实现了乡村建筑和村落场所的融合。建筑东侧贴邻着村文化广场,建成后的书屋成为了广场的标志性节点。南侧的院落与室内结合紧密,成为了建筑空间的延伸。面向河岸的立面以楼梯和露台为主要公共体系,大屋檐下的转换空间可观览景致,平台下也为村民预留了可以在室外下棋互动的区域。原本宅基地北侧与村路间有一狭小的夹角地块,附着于建筑立面的披檐激活了这块土地,变为道路旁扩充的落脚空间,成为村民来往的一隅休憩之处。
△书屋一层与前院
△山墙一侧的公共空间
△路边檐下的休息区
龙南村伯鸿书屋作为乡镇级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丰富了各年龄层村民的知识拓展,又真正成为了乡村振兴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精神粮仓”。
△日常使用场景
△夜幕下的书屋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屋顶平面图
△立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剖面图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21.05 万条内容 · 28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无名境回崮自然疗愈民宿这里是山东,这里有中国第五大造型地貌“岱崮地貌” 2022年,我们从杭州跨越千里来到这里,开启了一段归乡设计建造之旅。 无名境回崮自然疗愈民宿在近一年时间建造而成。建造期间,设计总负责人苗坤全程驻场,进行了长达约一年之久的跟踪,现场亲自配合指导施工,让设计无折扣的完美落地! 项目位于三线军工厂旧址,这里有保留较为完整的军工厂建筑 现有军工厂建筑拆掉还是保留? 设计策略: 1、传承记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了龙南村伯鸿书屋设计风格和理念,多谢了。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