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县,因境内天台山而得名。古籍中曾这样记载:“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上应台宿,故名天台。”而本次项目所在的桐柏宫,即选址在“山有八重”的第二重,距第一重的人间凡界最近,正应合了“山上之人”即为“仙”的描述。
桐柏宫是中国道教南宗祖庭,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际,为解决天台县的用水问题,当地决定兴修桐柏水库,至此,由孙权开创的千年名观从此湮没于水库之底。如今,在原位置略向北偏东的方向,桐柏宫新址悄然复建,从前“仙或许知,人不能到”的地方,正逐渐敞露。
复建基础之上,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受邀参与桐柏宫方丈楼的设计。“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道教中的方丈,意为仙人居所,与俗世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方丈楼被设定在整个院落建筑群的顶端,也是来访者全程仰望并最终抵达之地。
与相对肃穆的桐柏宫主殿、配殿及藏经塔有所不同,方丈楼主要作为日常修习使用,如何在不脱离传统制式的基础之上,融入克制与空灵的现代设计语言,成为首先考虑的要点。初次来到场地,枕山环水的丰富景观,道士规律有序的生活场景,使设计师以“内在者”的感受,体会到一种纯粹意义上的审美。“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惟见于空”。设计师以道教之“空”为引,尝试将其悦耳悦目,悦情悦意,悦志悦神的独特审美观,转呈于空间之中,并使之承载了屈曲流转,融浑自洽,万物静观皆自得的生活态度。
桐柏宫方丈楼共三层,主体结构采用混凝土+杉木立柱,结合石墙与玻璃立面、长窗,自下而上过渡,从厚重变得轻盈。纵向延伸的立柱,无限接近天际,四个方位的屋顶,则如同漂浮在空中,恰好诠释了由顶面到地面,仙界与人界之间的“空”。
值得一提的是屋顶设计,它的造型被简化,去除了传统挑檐与装饰;材料上使用灰瓦,与建筑群保持一致,但细节之处却另有不同,例如瓦片下端的收口采用简洁的钢板,结合具有一定弧度的杉木天花,形成一个立体的楔形屋檐,起到避免强光直入的作用。屋檐下方,大面积的玻璃落地窗、窄长窗与顶部无缝衔接,营造出通透的效果。这些当代设计语言,抽象的糅合了人们对事物的感知,以及宗教蕴含的精神,表达了“超脱浮游”这一概念,把具有“脱离感”和“距离感”的身体经验,巧妙转化为“悬浮空明”的视觉效果。
来者由一层进入,透过圆形的天井,抬头可见“方丈”二字。天井造型代表了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同时隐含“天人合一”的观点,辩证强调了自然的生命与意志性。
拾级而上,来到视野开阔的观景平台,这里面朝桐柏水库,远近有小山,在道教风水中,近些的小山称“案砂”,有如桌案;远些的则称“朝砂”,似来朝拜。站在此处凭栏远眺,远山错落有致,近水环抱有情,令人神往陶醉。
作为亲近自然、静心修炼的场地,这处观景台由玻璃围栏组成,四方通透;其屋檐天花由长短不一的杉木依次排列,恰按八个方向逐渐汇至中心点,并有八个对应的射灯作为照明使用,巧妙的回应了道教的空间概念中“八方”所代表的“宇宙”。
除了自然风景之外,方丈楼的二层院落里,特别设置了流水、绿植、钟鼓等人造景观,打破了实用性建筑空间环境与自然天趣的对立。晨钟暮鼓,水木灵盛,空间自成一派清新与活力。
而这个景观,也具有一定的温度、光照调节功能。水池的设置,可减少一层楼板的热负荷,中间的圆形天井则为内部引入自然采光;当南边有风拂过,水池能帮助降温,清凉随之散开,因此方丈楼的房间无需任何空调设备,即可保持良好的气流循环效果。
此外,方丈楼所使用的石材、木料等均取自当地,巧拙相生,既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逐步认知,也在空间建造的过程中蕴藏了人文情怀、绿色建筑的概念,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
历史上的桐柏宫在最盛时期,有道士愈千人,接客可容千众。 复建后的选址也充分考虑了区位、环境、山水、人文等因素,拥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 正因如此,方丈楼的设计与建造,更像是一次对桐柏宫历史、文化、风情的追忆与重溯。 在这份沉淀的铺陈之下,KiKi建筑设计事务所尽可能将自身对“空”的理解,对空间氛围的体验,通过简洁手法和在地材料,勾勒出空静澄明的意向,传递给使用者与来访者共同揣摩。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