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境修复 \ 建设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这份“国家试点”考卷浙江答得如何?

建设全国首个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这份“国家试点”考卷浙江答得如何?

发布于:2024-06-18 09:07:18 来自:环保工程/环境修复 [复制转发]

             

             

            
           

           

2022年9月,浙江省成为全国首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锚定“双碳”目标,这份“国家试点”考卷,浙江省答得如何?

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全方位协同机制            

近日,准备在平湖市独山港经济开发区扩建项目的浙江某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发现表格里多了项内容“碳排放强度数据测算”。

按照以往的规定,企业提交的可研报告中只需填写四项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氮氧化物、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的数据。

在入驻前需要对“碳排放”进行数据填报,对企业来说还是头一回。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提前把碳排放量估算并控制好,更好锁定‘碳足迹’。碳有章可循了,控碳的路子就更顺畅了。”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平湖分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科崔斌说。

近年来,浙江省强化源头防控协同,建立源头准入机制,碳排放水平成为项目能否上马的重要衡量因素。

早在2021年印发的《浙江省建设项目碳排放评价编制指南(试行)》,在钢铁、火电、建材等九大重点行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纳入碳排放评价。同时,实施“项目环评+碳评”“规划环评+碳评”“三线一单+碳评”多维源头准入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15个建设项目开展碳排放评价,实现11个设区市全覆盖。

如何对减污降碳进展成效进行量化考核?

2022年6月,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发布减污降碳协同指数,从协同效果、协同路径、协同管理3个维度建立6项一级指标、15项二级指标和27项三级指标。2023年初,减污降碳协同指数经融合改革后,集成空气质量指数、水质综合污染指数、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等6项指数,跃升为2.0版本。指数评价结果按季度更新,纳入设区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和美丽浙江考核。

截至2024年4月底,全省已公开发布减污降碳协同指数评价结果7批次,发挥引领创新区建设“牛鼻子”作用。在浙江省,减污降碳协同指数已成为衡量地方和行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新标尺。

“数智”控碳,浙江还打造减污降碳数智“指挥部”,上线“减污降碳在线”应用场景,建立“一本账”“一体考”“一链管”“一体配置”“一体决策”“一键达”六大子场景,形成“在线监测、指数评价、超标预警、技术服务、整改提升”的闭环管理体系。目前,“减污降碳在线”已在省市县三级全面应用,纳入管理企业2.3万余家,集成污染物数据5275.7万条、碳排放数据49.1万条。

推进试点实践,探索多层次协同模式            

作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生力军,产业园区如何以生态“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如今,这个问题有了“最优解”。

走进国家级绿色园区——宁波市石化经开区,一条37公里的公共管廊宛若银色的钢铁长龙,纵横交错在园区企业之间。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由管廊连接园区20多家企业,每年互供物料逾800万吨,占园区所用原料近九成。

“石化产业是关联度高、带动力强的产业,要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畅通大循环,坚持产业链协同发展。”石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镇海炼化生产的乙烯、丙烯、芳烃等10多种产品,供应给园区内其他企业用于生产,多家企业的氢气、二氧化碳、氯气等实现互供,推动资源循环化利用。

浙江省聚焦石化、化工、纺织等重点产业,探索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资源能源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减污降碳协同模式,建设减污降碳协同园区试点61个,全方位撬动绿色发展动能。

“增绿、添金”的组合拳之下,城市也成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阵地。浙江省已分别遴选设区市、县(市、区)减污降碳协同城市试点10个、41个,探索现代化国际大城市、工业型、数字经济型和生态良好型城市等不同类型城市减污降碳协同路径。

“我们还聚焦高污染、高碳排放工业行业,向全社会征集减污降碳协同技术指南,已公开发布技术指南8项,对重点行业生产工艺、污染物与温室气体产排节点和影响因素、减污降碳协同环节和技术进行分析,对未来技术研究和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为企业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工作提供参考。”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目前,浙江省已推动建设减污降碳协同标杆项目234个,所有标杆项目实施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污染物排放14万吨,减少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水环境污染物排放3.4万吨。

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多领域协同技术路径            
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关键支撑。在嘉兴港区工业污水处理厂,中国化工新材料(嘉兴)园区内所有工业企业的废水都通过管道输送到这里进行净化。与其他污水处理厂不同的是,上游企业原本被视为污染物的含硫废碱液,在这里成为污水处理的“药引子”——碳源,实现企业减负、污染减量、环境减压的“三赢”。废水华丽转身的背后,就是一项名为“硫代碳反硝化”技术。            
“通过这一技术将上游PDH产业的含硫废碱液作为自养反硝化硫源,从而替代碳源,使异养反硝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转换为硫酸根,在减少自身碳源药剂投加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了上游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形成了上下游企业协同治理模式。”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港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浙江省把环境要素协同治理作为减污降碳的重要路径,统筹水、气、固废等多领域减排要求,大力推进治理工艺和技术创新。            
在水环境领域,聚焦流域水质改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以及工业废水等水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治理关键领域,开展协同技术创新;在大气环境领域,聚焦工业废气,开展大气环境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创新;在固体废弃物领域,聚焦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农业固体废弃物等,开展固体废弃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技术创新。            
平湖采用“生态沟渠+”稻田退水协同治理模式,对现有17个退养鱼塘进行串并、打通,推动灌区水流动整体化循环、再利用,实现农田“尾水”零排放;温州开展鞋产业VOCs治理“绿岛”技术创新,建立分散吸附—集中再生活性炭法VOCs治理体系,实现废气治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活性炭再生循环。如今,一个个绿色低碳转型的生动场景,正在之江大地上演。下一步,浙江省将从制度体系、模式打造和科技创新三个层面,进一步抓好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各项工作落实。            

           

           
       

来源: 中国环境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温州开展鞋产业VOCs治理“绿岛”技术创新,建立分散吸附—集中再生活性炭法VOCs治理体系,实现废气治理水平的大幅提升和活性炭再生循环

    2024-06-19 06:33: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环境修复

返回版块

9488 条内容 · 1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生态环境部印发实施《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美丽海湾建设提升行动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重点推进110余个海湾建设美丽海湾,探索推进厦门市等7个城市全域建设美丽海湾,推动美丽海湾建设扩面、提质、增效。 制定印发《方案》是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重要举措,对于将美丽海湾建设融合融入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和美丽中国建设大格局,打造具有海洋辨识度的美丽中国建设成果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示范意义。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