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重获新生:苏州“狮子口”遗址环境保护与扩建

重获新生:苏州“狮子口”遗址环境保护与扩建

发布于:2024-06-14 14:43:1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苏州“狮子口”遗址环境保护与扩建

日清设计


日清 与城市更新

对文化与艺术的热情,以及对情感的渴求,让我们逃离喧嚣与压力,去呼应场所精神的记忆角落——可以是一个书吧、一家博物馆,也可以是一个角落、一抹余晖下的树影。它们不仅表达艺术与文化,更是描绘我们的生活。

场所空间让我们体验到存在的意义,人文交互需要深入理解其背后文化与历史的沉淀。为此,我们合力将这个构想转化为现实,这即设计所谓的根本。

以地段属性去探讨场所精神的确立,日清设计在不同的语境下,发掘记忆与期望的文化解读以及在挑战性的现实中实现理想,将生活 “走向新建筑”


苏州“狮子口”遗址 环境保护与扩建

“SHIZIKOU” Relics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Extension

     

翻开历史原文

场所作为一种信息被译写

后来人读了新的故事,新的故事又会有后来人阅读

故事把原文传递下去,原文把故事留了下来





1/

过去历史


项目诞生于废弃的“狮子口”监狱,由新旧两部分组成。新建的部分将遗址中残破的围墙、古树以及仅存的独栋建筑等“场所碎片”织补到街区整体的更新迭代之中,使场所重获新生。


 

◎如今,基地内仅保留了当时的一幢民国办公楼以及一段围墙遗址。随着时间的侵蚀,后刷的涂料逐渐脱落,露出民国时期青砖墙面。从这栋普通的二层双坡建筑上,清晰可见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建筑的影响。基地东侧与北侧旧时的聚落只剩下断壁残垣,未来这里即将被新式的江南街巷取而代之。

 

◎场地记忆要素拼贴


本案用地隶属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这要求其规划应融入城市肌理,建筑风貌应对历史要素充分回应。用地内遗存着的一株百年古柏、一栋民国时期的原“狮子口”监狱办公用的建筑以及部分残存的监狱围墙,是应被尊重的文化资产。


 
 

◎苏州古城仓街东侧,与苏州历史文化名街平江路仅相隔一个街区,这里是曾经有着“民国三大监狱”之称的苏州狮子口监狱。在风云激荡的百年间,狮子口监狱和很多历史人物有关。1937年国民党起诉“七君子”,当时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发起“救国入狱”运动。此外,陈公博、褚民谊、缪斌等在这里被执行枪决,汪精卫之妻陈璧君也曾关押于此。




2/

设计策略


为保护旧建筑的基础及避免土地开挖威胁古树生命,新建建筑对他们退让了足够距离。围绕古树,新建建筑与保留建筑及围墙为合成了一个院子。在以古树为中心的逆时针运动中,建筑的屋顶形式和墙面材料的运用及其组合进行着直观的变化。

 

◎以古柏为轴,形成一个连续的空间,对外与周遭的环境充分对话,对内形成向心型的内院,并向他们南侧的城市广场及地铁出入口打开,形成一个“窗口”,促使当代城市生活与历史建筑进行对话。


 


项目保留并修缮了青砖墙、木窗等旧建筑上民国时期的要素,并在新建建筑上采用陶砖、玻璃砖,有意与旧时期的青砖墙的肌理统一。


   
   
   

◎材质肌理的延续与质感的迭代


 

◎在对于屋顶的操作之中,为了探求不同屋顶形态对于空间形式的影响,我们通过参数化控制将屋脊线控制为影响屋顶形态的唯一输入要素,通过调整脊线的旋转角度,可以随时观察屋顶形态的变化及其与办公楼屋顶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直观的发现概念思路与落地应用之间的矛盾,并找寻到两者之间最佳的契合点。


新建建筑也对传统硬山双坡的形式进行了可以追溯的解构与发展,屋面也在变化中也统一了颜色,形式上努力实现了传统双坡面、连续折面及弧面的协调,连续折面像是对传统坡面的解构与重组,弧面是对当地园林建筑屋檐曲线回应,这是一种比基地内民国存留更为久远的建筑语言,项目相邻的商业街也全面使用这种曲线。以上的做法意图传达随着时间的推进,变化的观念与不变的记忆的统一。


 
 

◎新建筑的屋顶以办公楼脊线的方向开始生长,依附于原有的双坡屋顶,进行如书画笔触般的勾勒,经过分裂旋转合并之后到达入口,形体亦随之变化,通过渐消面将脊线消解,最终民国双坡屋面转变为苏式的单坡曲面。而新建筑也成为民国建筑向传统苏式建筑过渡的桥梁。




3/

场所精神


面对人流密集的商业街入口广场——同时也是地铁出口接驳的广场——这个院子打了开一个缺口,玻璃砖与青瓦屋顶构建起一座巨大的画框,让花园里的旧建筑刚好可以被路过的人流看到,人们可以穿过这个画框进入到项目内部,感受不同时空要素拼接在一起的奇妙空间。


 

◎展示馆入口处完整立面

 
 

◎本案从地域特质出发,以扩建展示馆为纽带,在空间、形式、材料及功能四个方面进行探索,通过强调精神与物质在时空上的连续性,使原本单一,无特征的“场址”变成可引起人们共鸣的“场所”,融合历史与当下,实现场所复兴。

 
 

◎项目占据苏州仁恒仓街商业广场一角,变化的转角设计,在视线转换的过程中让人们能够感受到空间扭转的力量,提供特别的街角呈现。屋顶上形态的拓扑变换将民国遗址双坡屋顶转译到弧线屋顶,融合了不同时代建筑风格的同时又提供了特别的第五立面。

 
 

◎屋顶到建筑墙面,设计一直在尝试抽象城市片段的典型印象,以不同的材质与形体传达具有遗传性的形式与空间。新建筑立面抽取办公楼立面形态原型,通过类型学的归纳并转译至扩建建筑之上,形成同一句式下的不同时代语汇的表达。


旧建筑的完整呈现本身就是对历史的纪念。而原来的监狱一改前身冰冷封闭的形象并重新定义内部功能,成为一个开放的花园建筑,为市民提供公共空间和文化活动场所,当代艺术文化的展示交流在这里不间断的进行着,两个时代的对话在这里成为了常态。从城市发展角度来说带来了可以停留的地方,优化了建筑与环境的联系。


 
 

◎扩建展示馆作为时空上的一枚纽带将办公楼、古柏、与外部空间串联起来,其是办公楼在时间维度的延展与生长,在扩建展示馆体量中,随处可见原有的建筑特征,但又各自保留恰当的独立性,新与旧的视觉冲击感被淡化,进而生发出新的整体。新老建筑在同一时空上叠加,并置,相互为邻。

 
 
 
 

◎向民众开放之后的新场所办公楼旧址将改为仓街历史文化展览馆,扩建部分则展示新规划的成果,在仁恒仓街商业功能投入使用后,则转变为特色餐厅,与旧址展馆一起成为引人注目的打卡地。原有场所氛围则在新的功能内容下得到新的延续和传承。


在流量与存量被反复提及的今天,项目已然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签,它不仅是当地居民的口袋公园,也值得想紧跟潮流或了解旧城故事的人去看一看。

在媒体、进驻商家以及开发商的共同参与下,以艺术文化点亮生活,以历史记忆延续城市脉络,以创意活力促进商业繁荣。

开放的空间与活跃的艺术文化活动,激发出民众及社会机构关注与参与的热情,充沛的流量与规范的商业活动一起形成互惠共生的生态,从而实现可持续的稳态。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重获新生:苏州“狮子口”遗址环境保护与扩建案例,多谢了。

    2024-07-02 08:39:02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黄埔红岭头红茶创意园

 金伟琦   场地中较大的乔木将被完整的保留,新建筑避让这些树木布置。但这种避让并不是消极的,正相反,设计巧妙利用了这些树木形成了新建筑群的景观环境。 感谢 三文建筑  对gooood的分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