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沉淀池出水带污泥的原因及对策

沉淀池出水带污泥的原因及对策

发布于:2024-06-14 11:52:14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沉淀池是水处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部分胶体物质。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出水带污泥的情况,这通常意味着处理效果不理想甘度,上海及周边地区当天可上门勘查,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一、因短流而减少了停留时间,使絮体在沉降前即流出此时需要调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产生短流。

短流是指水流在沉淀池中没有充分停留就流出,这会导致絮体没有足够的时间沉降,从而使出水带污泥。短流现象可能是由于沉淀池出水堰的设计不合理,导致水流在沉淀池中流动时产生涡流或直接短路,减少了絮体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出水堰的水平度如果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水流直接流向出口,而不是让水流在池中均匀分布,增加絮体的沉降时间。

对策:确保出水堰的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使水流在沉淀池中能够均匀分布,避免产生短流现象。调整进水位置,确保水流在进入沉淀池时就能够均匀分散,减少短流的可能性。如果沉淀池的结构存在设计缺陷,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或改造,以增加污泥的停留时间。适当控制进水量,以确保沉淀池有足够的处理能力,使污泥有足够的时间沉降。

二、活性污泥过度曝气。曝气过程中,如果溶解氧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污泥絮体破碎,增加污泥的悬浮性,从而使得出水中的污泥含量增加。此时需要调整出水堰的水平,以防止产生短流。

在好氧条件下,如果曝气量过大,会导致溶解氧浓度超过污泥生物降解所需的水平,从而使污泥絮体破碎,增加污泥的悬浮性。如果出水堰的水平度不正确,可能会导致水流在沉淀池中产生短流现象,减少污泥的沉降时间,使得未充分沉降的污泥随水流出。

对策:根据污泥的生物降解需求调整曝气量,避免过度曝气。可以通过监测溶解氧浓度来控制曝气系统的运行。确保出水堰的水平度符合设计要求,使水流在沉淀池中能够均匀分布,避免产生短流现象。如果条件允许,适当控制进水量,以减轻沉淀池的处理负荷,增加污泥的沉降时间。通过降低曝气量、增加污泥龄等手段,修复过度曝气导致的污泥絮体破碎问题。

三、水力超负荷。这意味着沉淀池在设计或运行过程中承担了超过其处理能力的负荷。这种情况通常与进水流量、水流速度、污泥沉降速度等因素有关。此时需要降低水力负荷。

进水流量过大或水流速度过快,导致沉淀池中的污泥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沉降。沉淀池的设计参数(如尺寸、形状、出水堰的设计等)可能不适应实际的水力负荷。运行参数(如进水流量、污泥回流量等)可能没有根据沉淀池的实际处理能力进行调整。

对策:减少进水流量,确保沉淀池的进水速率与其处理能力相匹配。如果沉淀池的设计参数不适应实际负荷,可能需要重新设计或调整沉淀池的尺寸和形状。根据沉淀池的实际处理能力调整运行参数,如污泥回流量和进水流量等。优化出水堰的设计,减少水流短路现象,确保水流在沉淀池中均匀分布。如果频繁出现水力超负荷的情况,可能需要考虑增加沉淀池的容量。

四、因操作或水质关系产生针状絮体这通常与污泥的絮凝和沉降性能有关。针状絮体可能是由于污泥颗粒间的相互粘结和聚合形成的,这种污泥形态不利于在沉淀池中有效沉降。此时需要调节曝气池中运行的工艺,改善污泥的性质。

污泥培养过程中,如果pH值、温度、溶解氧浓度等操作条件不适宜,可能导致污泥形态异常。进水中的某些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可能影响污泥的絮凝和沉降性能。曝气过程中溶解氧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污泥絮体过度生长和粘结,形成针状结构。

对策:建议调整曝气池中的溶解氧浓度、pH值、温度等参数,以优化污泥的生长环境和絮凝性能。通过调节污泥的营养成分、污泥龄等参数,改善污泥的生物学和物理性质。如果使用絮凝剂,需要调整絮凝剂的类型和剂量,以获得更好的絮凝效果。减少进水中影响污泥絮凝和沉降性能的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通过定期检测活性污泥的形态、浓度、沉降速度等指标,监控污泥状态,及时调整工艺参数。

出现出水带污泥的情况时,应首先进行详细的原因调查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地实施处理措施。同时,应建立健全的水处理运行管理制度,提高水质监测能力,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稳定运行。在处理过程中,还需遵循国家相关环保政策和行业标准,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好资料,对于沉淀池的运行管理具有很好的参考作用,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2024-06-15 06:36: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me冷冷
    me冷冷 板凳
    分析的很到位
    2024-06-14 13:27:14

    来自 土木在线APP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2.04 万条内容 · 139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水处理一级反渗透加还原剂亚硫酸氢钠后为什么ORP会升高

各种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 悬浮物主要是无机盐、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 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金属氧化物,酸碱等。 在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 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 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