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冶游旧事系秦淮——小秦淮得名的前后左右

冶游旧事系秦淮——小秦淮得名的前后左右

发布于:2024-06-13 15:08:13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作者简介

     

黄继林 九三学社社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会员、四川理工学院中国盐文化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扬州市文史馆文化文史研究顾问; 首轮《扬州市志》副总纂,曾任《扬州史志》副主编。

主要研究汉语、汉语方言、汉语地名和扬州地方文化。主要著作有《扬州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分卷》、国家八五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大辞典》获第五届“国家辞书奖”一等奖(中国辞书界的最高奖项)和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参加《江苏省方言志》的编撰,任《江苏省方言志·扬淮区》主编。《江苏省方言志》被学术界认为是江苏方言研究的里程碑。获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

著有《扬州名巷》《扬州名山》等;编写《扬州市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主持编写《日落辉煌话扬州》等;为区、县(市)、镇编写方言志;参与《扬州文化通论》《扬州文库提要》《盐都十二圩》《扬州学派人物评传》《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方言卷》《扬州历史文化大辞典·地名卷》等多部著作的撰稿和编写。

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文章主要有《从扬州的地名看她的历史和文化》《地名词的结构与成分的省略》《从上苏州说起——苏北的洪武移民》《街道志的“界”与“度”——以扬州瘦西湖街道志为例》《说八道怪谈画派》等。

编辑  |  张宁



     

现在所称的小秦淮是明清扬州府城的市河,南出龙头关入古运河,北经拱宸门水关(又称天宁门水关、今称北水关)接北护城河。从天宁门水关东侧的天宁寺御马头向西为瘦西湖水道的起始(清初所称的小秦淮还包含这一段),瘦西湖园林群的开端。小秦淮是瘦西湖连通古运河的孔道,是大运河的内城支流。


北护城河边的天宁寺,南对拱宸门(又称天宁门),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的遗产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小东门外过城隅        

         

         

——从城壕到市河


明清扬州城有新旧二城,旧城是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克扬州,截元代扬州城西南隅改筑。元代扬州城沿用宋大城(宋代的州城,宋大城又是截唐罗城东南隅改筑)。旧城的西城垣、城壕是宋大城西城垣、城壕的南段;南城垣、城壕是宋大城南城垣、城壕的西段;北城垣由今万福西路一线南移至今盐阜路西段至头道河一线,北城门沿宋大城南北大街南移,称镇淮门,城壕今称北城河。东城垣从今古运河边、泰州路一线西移至今南城根、北城根一线,城垣上建有五座“敌台”。开挖城壕的土堆在东岸,沿濠隆起,南段称“埂子、埂子上”(今埂子街),中段是南柳巷、北柳巷。北段是天宁门街,城壕今称小秦淮。东城门沿宋大城东西大街西移,称海宁门,但东门偏北,后在东城垣南段(今甘泉路)开城门,称小东门,原来的东门俗称大东门。宋大城市河向南缩短为旧城市河(20世纪50年代填平筑路,今汶河路)。


地处长江与运河交会口的扬州,自唐以来,就是盐、漕转运的中心,“西京、诸省官舟之所在,东南觐贡之所入,盐舟之南迈,漕米之北运”(明·嘉靖《惟扬志·卷二十七》)都要经此而过。在古运河边的东城门(康海门)设关卡查验、核对运盐船的盐引、实际装载数量,东城门俗称为“东关”。随着淮盐运量的逐年增加,东关等候勘合的盐船拥塞,盐商东关城外两岸,“赁买基地,起造仓房,盐贮盐于仓内,以俟通放。临期用船,载往真州发卖。”(《续文献通考·证榷考·盐法》)盐商的赁居不断向西扩展,形成文化、商业繁荣的东关大街,继而沿古运河南下,形成北河下、中河下、南河下,东关对岸的砚池街、洼子街商业肆市也随之而起。


盐课收入“动关国计”,入明后,盐业迅速经恢复。洪武三年(1370年)在城东大东门外,设两淮都转运盐使司;弘治五年(1492)盐法改革,盐商纷至沓来,寓居扬州。


宣德四年(1429),在旧城城外东南角、今埂子街南端的运河边上设立对过往船只收税的钞关。关务所在,人员骈集,钞关周边形成物资交易市场;过往客商的居住、生活,使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东关和钞关遂成为扬州一南一北的出入口,渐而形成一条手工业、商业集中、连接这两个出入口的斜插近道(今湾子街、打铜巷、犁头街、达士巷、埂子口一线),旧城东郭外成为盐商集居区和工商业区。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旧城终于发展到“不能容众”,盐运司和商人“实居旧城之外。”(乾隆《江都县志》),到了正德五年(1510),“司址东、北民居鳞集”(嘉庆《两淮盐法志》)。嘉靖年间,倭寇常来抢掠,以致“外城萧条,百八十家多遭焚劫”。嘉靖三十四年(1555),盐商出资、官府主持,将南、北城墙向东延伸至古运河边,并在古运河边筑城墙连接,即为东城垣。东、南两面濒临运河,北开城濠,连接旧城濠注于运河,称“新城”,原旧城东城濠就成了市河,扬州府城也就有两条市河。


新旧二城相连,实际上就是宋大城的南半部,但有城墙和旧城护城河相隔,往来不便,河上陆续架起了十多座桥梁,城墙也不再整修,一段一段地倒塌。民国五年(1916),拆除了旧城的东城墙和大东门城门,小东门仅留下城圈。相连的两城,从地理实体上来说成为一体,但人群分布、城市建筑还是有明显的区别,地名上也留下了印记。


澳大利亚学者安东篱在《说扬州》中说:“扬州的历史地图表明该城的城市形态至少从南宋时起即保持着一定的连续性。12至20世纪,该城西端一直是是官署的地盘。南宋时期的大城为四方形,一条与连接南北城门的街道相互平行的运河,作为南北中轴线将该城分为两半。民政机构以及城隍庙、府学等相关组织,都位于运河西边。明初该城重复了大城的规划。城墙复制了南宋时期的形状,构成一个整齐的矩形。……在南宋和明朝时期,该城都被一条与南北大道平行的城内运河分开,地方行政机构集中在西边。与盐业有关的查员衙署位于东边……城市的东西划分在16世纪得到了更大范围的复制,城东的郊区周围筑起了一道城墙。此后这座复合城市内部又被区分为旧城与新城。旧城护城河现在成为城内的第二条运河……内城墙将两个社会区分开来:17世纪初,新城人口‘尽富商大贾,崇尚奢靡’,旧城‘多缙绅家阖,户不事事’。”


建于明代的小虹桥


           
荡舟齐出新市河        

         

         

——新城市河成了旅游专线


《芜城怀旧录·卷一》记载,乾隆南巡到扬州的时候,扬州进士秦黉“新、旧城有何区别?”秦黉回答“新城盐商居住,旧城读书人居住。”秦黉简单的回答,抓住了两城区别的实质。清初何嘉埏的《扬州竹枝词》中有一首道:“半是新城半旧城,旧城寥落少人行。移来埂子中间住,北贾南商尽识名。”旧城住的是读书人,读书人闭门读书,自然是“寥落少人行”,新城住的是富商,商人要外出交往,所以热闹非凡,明清两代扬州的新、旧二城几乎成了两个世界。


至天宁门街一线是新旧二城陆路的分界。钞关孕育了埂子街,“街高于两旁屋基,诸凡杂货集此。”(《燕程日记·乾隆二年》),“埂子上又为钞关街……其上两畔多名肆,如伍少西毡铺匾额‘伍少西家’四字,为江宁杨纪军名法者所书;戴春林香铺‘戴春林家’四字,传为董香光所书云。天下香料,莫如扬州,戴春林为上。”(《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中段的南柳巷,巷东侧有操兵演练的教场和驻兵的营房,教场南有两条东西向的商业街,多子街和翠花街,“多子街即缎子街,两畔皆缎铺……翠花街,一名新盛街,在南柳巷口大儒坊东巷内。肆市韶秀,货分隧别,皆珠翠首饰铺也。”(《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巷西山西亢氏盐商的家园沿河而筑,《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记载“亢园在小秦淮,初亢氏业盐,与安氏齐名,谓之‘北安西亢’。亢氏构园城阴,长里许,白头敌台起,至四敌台止,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为百间房,至今地址尚存,而亭舍堂室,已无考矣。”亢氏园旧址后来由一位姓林的老妇人“改为茶肆,以酥儿烧饼见称于市。”


北柳巷东侧是两淮盐运使司的衙署和两淮盐商“办公办贡,支解各官养廉、应酬抽丰游客等事务”的“务本堂”,西侧沿河祭祀董仲舒的董子祠。


小秦淮北段、北柳巷、天宁门街两侧“许多著名艺术家在此生活过一段时间,从这里很容易到达各道城门,向西可进入旧城,向北可出入天宁寺,也很容易到达护城河北段,那里可以通往虹桥和外面的保障湖。”(安东篱《说扬州》)安东篱所说的艺术家包括石涛、黄慎、郑燮、高凤翰、罗聘等,艺术家不光是画家,还有工艺大师和戏剧曲艺表演家,说《清风闸》的浦琳、说《飞跎传》的邹必显和数十位色技俱佳,只留下艺名的戏剧家。他们在这里既可以找到创作的源泉,又有展示才华的表演市场。


从明代中后期开始,扬州明清古城的西护城河西岸和北护城河西段北岸风光绮丽,成为游览胜地。康、乾二帝的南巡,促进了扬州城内外园林的营建,尤其是乾隆南巡时,官府、寺庙、商富巨贾在水道两岸建园置景,从北护城河开始,“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城内通往景区的陆路城内尚可,但道路狭窄,崎岖不平,即便坐人力车、骑毛驴,既不舒服,又不方便,所以多走水路。安东篱在《说扬州》中说:“湖边各园林……迎湖而开,很容易进入,乘船观赏园林。”在水上观赏两岸风光,有“人在画中走”的感觉,于是商贾们便以退役运盐船改造成画舫,“拚头结伴上湖船”。这些船在富家使用之余,对外营业。城内富贵人家的生活习惯是“好昼眠”,每每“出游,多于申后酉初”登船,深夜方归,“灯船夜归,香舆候久,弃舟登岸,火色行声,天宁寺前,拱宸门外,高卷珠帘,暗飘安息。”(《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晚上至半夜,空中充满琴声。


市河是连接城内外的主要通道,但因土质疏松,加之两岸人烟稠密,经常淤塞。雍正十年(1732)扬州知府尹会一为“壮郊原名胜之观”,供“市河之蓄泄”疏浚市河,沿河两岸,植柳种桃。由于园林的大量构筑、城内外河湖系统的疏浚和沟通,扬州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城市。城市旅游业相当发达。但到康熙中、后期,市河又干涸,“水门皆设而常关”。为了满足东城盐商富户的冶游需要,在小东门钓桥下筑坝,“令河北徙,出大东门水关,汇镇淮门市河,入保障湖,以利东城画舫”(《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从此,由新城市河迄至西北保障湖“不通货载舟楫,日夕惟见画船箫鼓而已。”(费轩《梦香词》)新城市河就成了出城旅游的专线,“小秦淮河(新城运河的名字)与南北柳巷平行,将一船又一船的游人送至护城河,过天宁寺,然后到达瘦西湖。”(安东篱《说扬州》)记载了这条水道上的游船码头:“小东门码头在外城脚,城脚有五敌台,画舫马头有三,一在钓桥下,一在头巷,一在二巷。头巷、二巷在头敌台,画舫二十有七,今增至三十有三……每逢良辰佳节,群棹齐起,争先逐进,河道壅闭,移晷不能刺一篙。”(《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此后画舫日增,码头变得相当拥挤,于是官家规定各处码头仅限在册船只使用。没有登记的船只画舫只得在其他地方拉客。繁忙季节,可资雇用的画舫总数更多,价格也随之高涨。“城门外涌现了许多市场,在天宁寺对面的北护城河边排成一列。”(安东篱《说扬州》)这条水道两岸酒楼茶肆,鳞次栉比,亭台楼阁,在水树间若隐若现,“酷似秣陵”,文人墨客在诗文中把这条水道称为“小秦淮”。


建于清代的务本桥


           
冶游遥忆说秦淮        

         

         

——清初提及“小秦淮”的诗文


我所见到清初提及“小秦淮”的诗文主要有冒辟疆的《小秦淮曲·同其年、丹儿客邗限韵十首》、陈维崧(其年)、冒丹书原韵咏和的《小秦淮曲》各十首;王士禛(渔洋)、宗元鼎原韵咏和的《小秦淮》和王渔洋的《虹桥游记》。


冒辟疆,名襄,以字行。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戏曲导演、园林艺术家、文物鉴赏家。和侯朝宗,方以智,陈贞慧并称复社四公子。冒丹书是冒辟疆的三子,陈维崧是陈贞慧的儿子,顺治十五年(1658)陈贞慧逝世后来如皋投奔冒辟疆。冒辟疆还收养了方以智的儿子。冒辟疆的“水绘园”是文士经常结社唱和之地,清初如皋冒氏园林中宾朋之盛甲于大江南北,延续了明末的江左遗风。


明末,南京秦淮河是一方大舞台,复社的文士们上演了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戏剧。顺治十七年(1660)王渔洋来扬州任推官。王、冒两家是世交,王渔洋的祖父王象晋在扬州任兵备副使时就很熟悉冒辟疆。王渔洋的伯父与冒辟疆的父亲是同榜进士。王渔洋到扬州后,邀请冒辟疆到扬州作客。王士祯在扬州的几年间,两人长相往来,唱和、交往的诗文有71题、信札30余通。宗元鼎是清初著名诗人,画家,以诗名江淮间。原籍扬州府兴化县,后移居今江都宜陵镇附近。


吴伟业说他们的相交是“以文章朋友为性命”,没有年龄、辈分的阻隔,“觞咏之会每岁无虚”。王渔洋在扬州任推官期间,“昼了公事,夜接词人”,“与诸名士游无虚日”,召集文友在扬州举行“虹桥修禊”,冒辟疆、陈维崧、宗元鼎都参加了雅集。


康熙四年(1665)年春,王渔洋因公事到如皋,冒辟疆和王渔洋在如皋水绘园中再度修禊。王渔洋离开如皋后,冒辟疆回忆与王渔洋的交往,带着陈维崧、冒丹书到扬州,寻访冶春旧地。在扬州遇到曾同在南京秦淮河畔相交的好友柳敬亭,老友重逢,感慨万千。很自然的回忆起当年的南京秦淮河,此情此境与南京秦淮河何其相似,于是作《小秦淮曲·同其年、丹儿客邗限韵十首》,加上陈维崧、冒丹书的各十首,共三十首,这里各录第一首:


0 1      
冒辟疆      

”冶游旧事系秦淮,三十年前景最佳。如今老憩寒河畔,柳巷斜穿新胜街。”

0 2      
陈维崧      

“小东门外小秦淮,水意兰情事事佳。燕子拖烟萦绣巷,鮰鱼和雨上铜街。”

0 3      
冒丹书      

“十年三过旧秦淮,六代凋零事不佳。今日广陵江草碧,依稀风景梦天街。”


《小秦淮》王士禛和宗元鼎各一首:


0 1      
王士禛      

“荡舟齐出小秦淮,夹岸朱阑覆水涯。可怜波上鸦头袜,遮莫花前龙角钗。”

0 2      
宗元鼎      

“广陵艇子间花排,日送游人荡水涯。竟向五侯妆阁过,东门一带小秦淮。”


王渔洋在《虹桥游记》中说“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溪塘,幽窈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孥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乾隆七年(1742),汪应庚的《平山揽胜志》面世。《平山揽胜志》说,平山堂吸引了无数的游人,游人们往往在城里雇乘一条游船(画舫),“出镇淮门,沿洄而西,夹岸园林,水木明瑟,参差掩映于雉堞间,名曰小秦淮。”汪应庚还引用了宗瑗度说的小秦淮“在江都夹城之内,通保障湖,即旧城东北濠也。自小东门迤北,两岸居人,楼阁栉比,绮疏回阑,花光树影,与绿波涵澹。游者登舻延赏,目不暇给。沿洄出水关,当镇淮、拱宸二门之间。以其风景酷似秣陵,故名曰小秦淮河。”这时距冒辟疆、王渔洋等文士在诗文中说到“小秦淮”已经有80年了,这80年间,把这段水道称为“小秦淮”不仅为大家所赞同,有人此作了诠释。


乾隆三十年(1765),赵之璧的《平山堂图志》刊行,书中说到:“小秦淮为小东门内夹河。”这时候小秦淮这个名字出现已经100年了,“小秦淮”已经不再包括从天宁门水关到大虹桥之间水道了。


在《平山揽胜志》面世后50年,一部记录扬州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描绘乾隆盛世的精彩画面的《扬州画舫录》刊刻,在这部传世名著中,专列了一卷《小秦淮录》,说到:“小秦淮之名,不载志乘。按王文简《虹桥游记》云:‘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为虹桥。’则小秦淮当在虹桥之上。《平山堂图志》云:‘小秦淮为小东门内夹河。’又以小东门夹河为小秦淮。今皆依《图志》所称,而旧名遂无知者。”《扬州画舫录》接着说,徽州祁门县人胡善麐,曾有《小秦淮赋》云:“扬州城西而北,有虹桥焉,天下艳称之。其水号小秦淮,盖与金陵相较而逊焉者也。名之旧矣,而知者尚少。”这段话是说“小秦淮”这个名称出现在清初,称这条水道为“小秦淮”是在清初文人的诗文中,而对“小秦淮”的所指,《扬州画舫录》作者赞同《平山堂图志》之说,小秦淮就是旧城的城壕,小秦淮包括北护城河那一段已经是100多年前的事了,“名之旧矣,而知者尚少。”


《扬州画舫录》记录的乾隆朝的全盛时期,到了成书的乾隆末年,清王朝已走完了一半的历程,乾隆年间的繁华已是落日的辉煌。


           
整枝修叶花又开        

         

         

——小秦淮的衰败与复兴文


《扬州画舫录》成书之时的乾隆末年,从表面上看,“扬州尚殷实如故”,但颓败的迹象已经在多处显现出来。乾隆年间,虽然画舫要比康熙、雍正年间多的多,游人尽可以在城河码头雇船出游,但水道两岸的风光已大不如以前。位于问月桥西侧,被列为清初八大名园之一的王洗马家花园已归入慧因寺,城内市河岸上的亢氏园改成了“合欣园”茶肆。合欣园的烧饼虽说很有名气,不过与安歧齐名的巨富,时有“北安西亢”之称的盐商家园成了烧饼店,终究令人怅然。


《扬州画舫录》的记述,实际上已经隐隐约约透露出衰败的迹象:“今龙头关淤垫,乃于小东门钓桥下筑坝,令河北徙,出大东门水关,汇镇淮门市河,入保障湖,以利东城画舫。” 李斗还说,龙头关河道淤垫的原因是两岸的住户,往河里肆意倾倒垃圾,以至河水“浑浊污秽,五色备具,居人恒苦之”,乾隆60年(1795),徽州商人余观德出资疏通了龙头关河道,建太平码头,于是画舫可以直接停泊在太平码头。然而,两岸的住户忘了河道淤垫之苦,垃圾还是往河里倾倒,到了道光、咸丰年间,也不过三四十年的光景,河道又淤塞了。


阮元在道光十四(1834)年为《扬州画舫录》写的跋中说道:“扬州全盛,在乾隆四、五十年间。……方翠华南幸,楼台、画舫十里不断。”到了道光十九(1839)年,也就是《画舫录》成书后的44年,阮元看到的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给《画舫录》第二篇跋中说:“书中楼台园馆,仅有存者。大约有僧守者,如小金山、桃花庵、法海寺、平山堂尚在;凡商家园丁管者多废,今止存尺五楼一家矣。”究其原因,是盐务的衰败,无论是官家还是商家都没有庞大的开支来养护这些园林,还有一些人拆砖卖瓦毁门倒窗。盐务衰败,盐商连自己的家园都无力养护,更抽不出资金来整修水道。


安东篱在《说扬州》中谈到,扬州有若干园林只知道它的名字,但不知道具体的位置,扬州的许多园林从父亲手里传给儿子,大多数都会易主,遭到拆散,然后在别的环境下由其他人重建。程梦星的篠园和郑侠如的休园,都没有能维持到乾隆后期。


●民国年间扬州明清古城 

●城内西侧蓝线是旧城市河,今已填平筑汶河路

●城内东侧蓝线是新城市河,即今小秦淮


民国年间,王振世的《扬州览胜志》说,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一卷,于新旧城之建筑及街道之位置记载甚详,以今考之,并无大异。惟自小东门至东水关一带所谓小秦淮者,昔为繁华胜地,歌楼舞榭,栉比鳞次……今则门巷全非,荒草斜阳,无人过问矣。”小秦淮河道的淤塞,一直到清末民初建筑公园时才又一次疏理,城外画舫可以直泊公园码头,民国十年(1922)后又淤塞了。民国二十三年(1934),再次疏浚,花了半年时间,疏通了从老萃园桥至龙头关的河段。民国二十四年(1935),又花了半年时间,疏通了由萃园桥至东水关的河段。这样古运河的水就可以从龙头关经过小秦淮,与瘦西湖汇合,画舫也就可以通行了,但不久就又淤塞了。


民国年间南护城河(古运河)及南城墙

民国年间小秦淮河天宁门及北城墙


1949年1月25日,扬州城解放。1949年10月25日成立扬州市疏浚城河委员会,疏浚从小秦淮公园码头至平山堂的水道,为小秦淮再通游船奠定了基础。1951年春,举办“苏北地区土特产物资交流大会”时,城外长春路、平山堂路仅为三合土狭窄路面,尚未完工。政府组织游船主成立“瘦西湖游船联营会”,以舟代步,游船从城里小秦淮河公园门前通往景区。30多位船主以船入会, 130多条游船分别在公园桥、天宁门、新北门、五亭桥、平山堂码头接待宾客。


20世纪50年代天宁门码头


1951年,拆除了城墙,改筑为马路(即今盐阜路、南通路、泰州路),50年代初,旧城市河淤塞,最终被填平改筑成今汶河路,小秦淮就成了扬州城唯一的市河,其主要功用在于防洪排涝,小秦淮不再通船。但小秦淮还是城区生活污水排放汇集渠道,水源无补给,水质恶化。1952年至今,不下于10清淤疏通,先后建龙头关涵闸、便益门提水泵站,使北城河、小秦淮水源经常更换,并保持一定水位,水质情况有所改善。21世纪初又修建驳岸 、拆除两岸违章建筑、铺设小道,安装麻石栏杆、修缮古桥、安装路灯、植柳栽花、置果壳箱和休闲椅,修建亲水平台。如今小秦淮已成为一条观光、泄洪、排涝于一体的水道。两岸居家,又因水为园,花光树影,与绿波涵澹。亭树溪塘,幽窈明瑟,尽四时之美。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


小秦淮河今貌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6 万条内容 · 21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埋石混凝土挡墙工程施工方案p8

    1、埋石混凝土质量通病与缺陷预防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