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导向空间:引导情绪与行为,产生互动与共鸣

导向空间:引导情绪与行为,产生互动与共鸣

发布于:2024-06-12 14:41:12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      
导向空间      
将空间过渡,将氛围延续      
导向空间是建筑空间结构、布局和流线设计,是引导人们在空间中移动和感知空间的方式,同时作用于建筑内部与外部。      
此处将导向空间的设计分为四个要点: 空间 层次性、空间路径设计、空间与环境的融合、立意象征性。      
诚然导向空间的设计是为了引导人们在空间中移动,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精心构思的导向元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体验和情感共鸣。      
使建筑空间不再只是简单的容器,而是能够与人产生互动和共鸣的生动场所。      
我们占据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去的方向。——霍姆斯      


01

重庆天地艺术馆


坐落于嘉陵江南岸的重庆天地,是这座山城独具魅力的代表。在青翠环抱之间,一处湖泊静静守候着。

选择在湖畔打造一座艺术馆,建筑外观跌宕起伏,与周边风景融为一体,成为引人注目的杰作。站在水边眺望,湖面生机勃勃,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

▲天地艺术馆外貌

设计要求:1、在场地隔路北侧设置停车空间。2、泊车后步行穿越下嵌式过街通道到达艺术馆。3、湖边现有公园场地尽量少做删改。

踏勘现场后发现:1、规划停车场是一处下凹荒废绿地,杂木凌乱。2、过街通道破损失修。3、高差较大处,现状台阶踏步陈旧,不堪利用。
如何达成使命?

▲景观流线设计

考虑到这里的地形多变、起伏不平,若仅仅采用传统手法来布置节点、设置景观对称、摆放雕塑,可能会与场地氛围产生冲突,与建筑风格产生不协调之感。

是否有必要如此呢?

如果建筑本身代表着现代主义精神,那么景观设计是否真的需要在“现代”面前添加过多的“装饰”呢?

也许,自然的朴素之美才是真正的景观所在。

▲潜伏在竹林里的幽长小径

而场所的营造一方面是物质空间与主体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能帮助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辨认方向,获得认同点;

另一方面,场所的熟悉和亲近,是人的情感需求中必需的心理稳定感和安全感,这便是导向空间。

  ▲连续的白色玻璃线索导引空间的转换
▲延续的墙体

让设计从开始处开始,从容呵护前行的步履,在湖边自然消隐融入。 釆用长镜头方式,不间断地营造出动态场景:

一片纯粹竹林,完整覆盖现状下凹绿地,重塑绿色空间秩序;

一道连续的白色玻璃线索,如展开素色长卷,柔和导引空间的转换,并轻盈掠过呆板的地下通道;

一条因势起伏的路径,将人们从城市导入,隐于竹林幽篁,迎进泊车庭院,穿行弧屏夹映的通道,婉转无碍地到达视线遂渐抬高的湖畔地坪。

▲墙体连接

▲路径设计对呆板的地下通道一带而过

▲地下通道

当通道的低垂暗影消逝,当湖水的波光扑面而来,艺术馆豁然呈现,景观褪去。

俳人松尾芭蕉的名句:古池塘,青蛙跳入水音响。如许悠长,如许简短。在清幽的叮咚一声中,“一笔”完成的景观长镜头结束在湖畔。

更持久的重庆天地生活故事,将随时光演进而次第展开。

  ▲通道尽头的景观环境
  ▲湖水鸟瞰

导向空间的层次性

需要逐层引导深入,以减弱视线变化、位置变动给心理上带来的紧张和不适。

可以从建筑入口空间组织上的秩序性来诠释,也可以从空间位置的过渡关系来明确,此二者是基于物理环境下的引导方法。

从心理环境的角度,可以基于对空间的感受,如形状、韵律、节奏的对比来确定空间层次。

  ▲点缀小品


02

青龙坞流云廊


建筑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项目的基地本身,尤其是那些弥漫在整个村庄的云和雾。

它们就像漂浮在空中的建筑,或者说,像漂浮的屋顶,连接着自然、建筑,以及周遭不同区域的景色。

  ▲云雾弥漫的村庄
  ▲设计示意

连续的梯田本身自带一种建筑感,让整座村落变得很有活力。因此我们提议将漂浮的屋顶做得像云一样,圈起整个自然景观,让风景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建筑与梯田

建筑的主体部分是一个开放式的空间,可以用于展览、会议或者画展。由这个建筑主体向外,屋顶 浮着一路向下,延伸至小河边。

它们让整座建筑看起来有了 延续感 ,并让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位于屋顶之上漂浮着的房屋,让传统村落与新的建筑之间有了一个过渡。

▲与自然融为一体

导向空间的路径设计

导向空间不只是静态的空间艺术,更是动态的时间艺术。

在行动中把握着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复杂的关系,在一种更高的组合层次上赋予建筑符号新的意义。

建筑入口导向空间中的路径实际上是事先安排的一种空间流线,有意图地通过这条路线来营造可体验的氛围,叙事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

▲檐廊与田野

▲与远山的层次

建筑入口的线性空间或整体序列,都是通过对人工要素和自然要素的组合或叠加形成系统的空间环境。

由于入口空间是基于行为活动特征的设计,通过线性空间的引导影响其前行或停留,形成一系列短暂而动态的活动特征。

  ▲夜景

因此,入口 导向空间的最终确立一般人群的活动特征、供人移动的路径两方面内容

其中,路径是一侧各一个场所与其他场所或空间做线性连接而构成的通道,以“连接性”为特征。

最简单的路径是以出入口为媒介,将一个场所与另一个场所连接而成的线性空间。

▲夜景

导向空间中, 界域 是影响空间形态的关键内容,其开敞和私密的程度决定了空间的特质。

空间的形态一般取决于导向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组合,常常通过划分使普遍性的空间形成清晰的场所空间。

▲檐下空间

一方面人工构筑物需要按照的需求和情感意向建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具有 象征性 的自然要素构成天然的区域界线。

例如,山、石、树木等自然元素的天然形态,可以作为划分和界线空间的虚体隔断,起到空间互相延展、渗透的效果。

在非界线分明的空间分割下起到界域消解的作用,增强 参与空间 的亲切感。

▲泳池和户外平台

环形的屋顶能够创造一个空间,使得人们不仅仅可以聚集在建筑的主体部分,更能体验项目地的整个自然环境。

这也是为什么,整座建筑并不像一个盒子型的房屋,它更像是融入在整个风景里,为人们提供多样化的区域。

我们期盼着人们来到这里,沿着屋顶四下散步,看见如画的风景和迷人的村落。

▲编织的屋顶



03

墨西哥大地礼拜堂


大地礼拜堂位于尤卡坦州的乡村住宅开发区和小镇间的边界处。这里并不仅是一个地产开发项目的宗教地标,而是一个面向周边所有居民开放的聚会场所。

建筑巧妙地融入了周边景观,划定了两片区域的边界。

▲场地鸟瞰

  ▲礼拜堂远观  

礼拜堂能够为社区中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服务,因此大地礼拜堂是普世的,旨在提供反思、静默和祈祷的场所,并引导人们探索自然的本质。

一个混凝土框架标志着礼拜堂的入口,框住视野中的景色,平缓的坡路仿佛一直延伸至地下深处,树沿路种植在两侧。

走入地下空间,两侧粗粝的墙体自然裸露,层层自然纹理展示着时间流逝的痕迹。旅途的终点是一处静谧的开放空间,耳畔只有自然的声音。

  ▲混凝土框架标志着礼拜堂的入口
  ▲平缓的坡路仿佛一直延伸至地下深处

经过漫长的到达之旅,便进入了混凝土顶板覆盖的礼拜空间。

混凝土板架在左右两侧的石墙上,底面采用连续的半圆形拱面,概念源于当地教堂和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粗粝的材质使其恰好融入自然环境。

两排长椅使中间小径变得狭窄,以塑造最重要的祭坛空间。
  ▲沿路绿植
  ▲混凝土顶板围合的礼拜空间

空间没有强加于人,使用者可以主导场景、氛围、光线与时间的变化。

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多样诠释,人们可以实现不同的期望,得出不同的结论。

▲感受时间与光线的变化

引导界面与环境的融合  

导向空间采用消隐界面的入口处理设计,结合技术与景观艺术,通过对自然地形重构,让建筑入口的界面被隐藏在自然环境视野中,建筑形态趋向与地形融合。

为达到建筑和环境的融合,呈现出覆土设计、地景式设计手法,通过对地形连续性进行的同时,也将入口导向空间的场地设计引入一个 与环境更加融合的方向

  ▲从祭坛内部看地上的十字


04

“青年与海”象山滨海环岛风景道主题驿站


“白日梦之径”位于宁波象山松兰山片区海岸线,比邻亚运会帆船比赛场地。该点位主要为海水潮位观测站(观潮站),由一座栈桥与海岸相连。

  ▲与观潮站遥相呼应的休息亭

驿站营造计划的竞赛组织者则顺应将其定义为一个令人着迷、具有启示感的“白日梦境”。

为了弥补无法到达观潮站的遗憾,同时为观景提供一个更好的视角,在设计深化阶段,决定在隔海相对的观景平台上增设一处与之呼应的休息亭。

  ▲夜幕下的海中“金贝”
  ▲与观潮站遥相呼应的休息亭

在影影绰绰的海雾之下,蜿蜒错落的岛礁岸线,零星团状覆盖的植被,曲折窄长伸向大海的栈桥,铺就了一场白日梦境状的舞台:

我们终究要攀着那可触及的眺望点,在摸索中逐步走向美丽而不确定的人生。

  ▲伸向大海的栈桥和观潮站

孤立在海中的观潮站宛如水中映月的幻影,是那不可及的白日梦。

若隐若现的光点,像一股充盈着力量的脉搏,它带动着我们与自然共呼吸。

▲观潮站宛如海上明月

导向空间设计立意的象征  

导向空间作为连接建筑内外的过渡空间,除了最主要的交通使用功能外,常常还伴随着 建筑标志和象征 的作用。

  ▲观潮站日出

将设计意图象征化、隐喻化,一方面感知体验空间表现的心理意向,另一方面将空间与事件联觉,将此空间与彼空间相关联,强化空间对心理的感知影响作用。

  ▲不同的颜色模式


结语

营造导向空间一方面是物质空间与主体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能帮助人在复杂社会环境中辨认方向,获得认同点;另一方面,场所的熟悉和亲近,是人的情感需求中必需的心理稳定感和安全感。

因此,可以说它是基于内部的一种心理空间的映射。

利用视觉元素如视线、景观等,创造焦点和引导线来引导人们在空间中移动,使人有导向感。

对于不同空间之间的连接和过渡,创造连续性和流畅感,引导人按特定路径移动。

导向空间需要以人为出发点,不再是几何的图形或抽象的含义,而需要回归事物本身的目的与背景。

资料引述:
1.   人本关怀下引导空间应变设计响应策略研究  
2 .   重庆天地艺术馆景观设计 / 创翌善策  
3.《   青龙坞流云廊/云舞台,浙江桐庐 / 藤本壮介建筑设计事务所  
4.《   大地礼拜堂,墨西哥 / Cabrera Arqs  
5.《 “青年与海”象山滨海环岛风景道主题驿站,浙江 / 席间设计

编辑     李铭尧
责编     李婧博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8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大型创新建筑材料研究项目 - 立方体

       ? Stefan Müller   HENN海茵建筑为世界首座碳纤维混凝土建筑 – CUBE完成概念设计。该建筑占地243平方米,是一座结合实验空间和活动空间的实验建筑,同时,也为拥有德国 “卓越大学” 之称的德累斯顿理工大学(the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resden)在建筑设计和结构创新方面树立标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