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高考很公平,它给了不同出身的孩子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也有人说,高考很残酷,一次小小的失误,就可能让十多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高考,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次考试,它并不能决定你人生的高度,和你的未来。
(图源:unsplash)
这两年,对于建筑学这个学科,全网都是铺天盖地的“劝退”声音。
虽然当下的建筑学,已经逐渐与“热门”和“赚钱”无关,但相信无数学子的心中,仍对这门学科有所期待,这份期待里有广厦万千的宏图,有对艺术殿堂的向往。
18岁的年龄,有着对理想的疯狂与执着,但年轻也意味着稚嫩和脆弱。
其实,建筑大师们的18岁,可能比你还要迷茫,他们的求学之路,也并不顺利。
别为未来担心,你会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前行。
01
贝聿铭:当喜欢的专业与想象的不一样,敢于放弃,懂得改变
1927年至1935年,从10岁到18岁,贝聿铭在上海度过了青少年时期。那时候上海发展空前繁荣,不仅云集了各国的建筑师,中国第一批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们也在这里开启了他们的职业生涯。
因为对于上海滩建筑的喜爱,所以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成为他的第一选择。但那时候的他,觉得建筑就是盖房子,对这个专业还几乎一无所知。
(图源:维基百科)
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之后,贝聿铭发现学习古典的建筑体系还要会画画,这是他不擅长的,于是他转到麻省理工学院,准备做一名建筑工程师。
幸运的是,贝聿铭遇到了 柯布西耶 。1935年柯布西耶在麻省理工演讲 的两天 ,被贝聿铭称为“ 我建筑教育中最重要的两天 ”,于是他追随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密斯·凡·德·罗这些现代主义建筑师逐步成长起来。
在学习的过程中,贝聿铭敢于放弃和改变,在不断地选择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做毕业设计时,贝聿铭选择了与中国有关的主题,设计了上海艺术博物馆,他希望为当时饱受耻辱的祖国做些什么。
贝聿铭上海艺术博物馆设计稿(图源: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毕业后,贝聿铭因为东方面孔被许多事务所拒之门外,他在美国的地产行业工作多年,直至40多岁才开始真正地做建筑设计,1978年落成的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贝聿铭的成名作之一,落成时他已经60多岁,虽然经历了波折,但他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挚爱的事业,创造出了被世界铭记的作品。
贝聿铭代表作品:卢浮宫博物馆玻璃金字塔(图源:unsplash)
贝聿铭鼓励年轻人通过一切手段(书籍、杂志、旅行 ) 去学习 ,要永远保持学习的热情。
贝聿铭晚年作品:苏州博物馆(图源:贝氏建筑事务所)
02
安藤忠雄:活下去的韧性,是一个人最宝贵的品质
安藤忠雄年轻时做过拳击手的经历被很多人津津乐道。他做了一段时间专业的拳击手之后,认识到了自己能力的局限,于是凭着从小对盖房子的喜爱,开始自学建筑设计。
他想尽办法学习,到大学里偷听建筑系的课程,打工时趁午休阅读搜集过来的建筑教材,晚上不睡觉继续翻看教材,硬是用一年的时间,自学完了建筑系四年的课程。
(图源:Archdaily,摄影:Christopher Schriner)
让安藤忠雄下定决心扎根建筑行业的是他20岁时在旧书店遇到的一本《柯布西耶作品集 》 , 他开始像柯布西耶一样,一边打工一边旅行 。路上看到万神殿、帕特农神庙时的感动,以及看到朗香教堂、马赛集合住宅等柯布西耶经典作品所受到的启发,都让他坚定了这个信念——像柯布西耶一样,开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建筑道路。
旅行回来后,安藤忠雄在大阪开设了自己的事务所,以建筑师的身份开始了“游击队”一般的抗争。直到今天,他的项目虽然遍布全球,事务所却只维持着很小的规模。
安藤忠雄作品:住吉的长屋(图源:www.docomomojapan.com)
安藤忠雄一生都有自己的节奏,不管建筑设计的潮流如何变化,他都能坚守自我。 清水混凝土、光影、几何,都成为他标志性的建筑语言。
安藤忠雄作品:光之教堂(图源:Archdaily)
安藤忠雄评价自己说:“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
安藤忠雄作品:直岛地中美术馆(图源:Archdaily,摄影:Iwan Baan)
03
雷姆·库哈斯:工作之后,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雷姆·库哈斯最初的专业和职业是记者和电影编剧,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的爆发,负责报道巴黎骚乱的库哈斯接触到了建筑师这个职业,于是他放弃了记者的工作,立志成为一名建筑师。
纪录片《雷姆 REM》海报(图源:豆瓣)
库哈斯先是跑到伦敦AA建筑联盟学院开始学习建筑设计,其后赴纽约康奈尔大学进一步研修。当他以记者的经验与视角进入建筑领域时,呈现出的结果就是“叛逆”。
雷姆·库哈斯1972年的毕业设计作品《逃离,或建筑自愿的囚徒》(图源:Archdaily)
记者的思考方式深深影响了库哈斯日后的工作理念,使得他始终能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去看待建筑,他认为建筑应对每种社会新问题做出回应,以保持一种先进性。
他设计的建筑往往有着标新立异的造型,因为他认为 “建筑学最有趣的东西在于抵达新世界,而非返回旧世界” ,他始终呼吁创造符合时代的建筑,用建筑引领新的社会生活方式。
雷姆·库哈斯作品: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图源:Archdaily)
20多年前,库哈斯就曾说过,“我们在水泥砂浆的死海中泥足深陷。如果我们不解除自己对真实的依赖,并重新将建筑视作一种思考古老问题的方式, 那么建筑学也许将不会持续到2050年 ”,学一门学科,应该学它的思维和逻辑,而不是它的手艺和技法。
雷姆·库哈斯作品:台北表演艺术中心(图源:Archdaily,摄影:Chris Stowers)
04
让·努维尔:找到自己,比上大学更重要
让·努维尔先是在波尔多美术学院学习,对于年轻的他来说,上大学就是意味着自由,可以离开父母,可以享受夜生活了。在大学里,他根本没怎么学习。
(图源:Archdaily)
后来让·努维尔又考取了巴黎美术学院,同时进入建筑师克劳德·巴兰和保罗·维利利奥的事务所工作,对他来说,真正的建筑教育应该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让·努维尔觉得学校只是在重复性的教授标准的规则,刻板、毫无创新、缺乏想象力,甚至毫无意义。他白天在事务所工作,晚上才去学校,别的同学花上三个星期做的课题他只要两三天就可以很好地完成。
让·努维尔作品: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图源:unsplash)
让·努维尔认为,最好的教育就是提高自我分析的能力,建筑师只能自己寻找自己的道路,仅仅依靠对已有的东西进行复制没有意义,每个人都必须创造出自己的“真品”。
让·努维尔作品:浦东美术馆(图源:浦东美术馆)
05
戴卫·奇普菲尔德:本来想当兽医,因为成绩不好才学了建筑
戴卫·奇普菲尔德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建筑界的顶尖人物,收揽了普利兹克奖、RIBA斯特林奖、密斯奖等诸多重量级奖项,同时因建筑成就获封英国爵士。但青年时期他的建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奇普菲尔德年少时成绩不好,所以想要学兽医的梦想破灭,想来想去觉得自己只擅长美术,于是考进了伦敦金斯顿艺术大学。
(图源:普利兹克奖官网,照片由Tom Welsh提供)
1976年大学毕业后,奇普菲尔德听从老师的建议前往AA建筑联盟学院深造。在那时,社会动荡、现代主义建筑正在被猛烈地批判。与奇普菲尔德同期的学生有扎哈·哈迪德、雷姆·库哈斯等活跃人物,但奇普菲尔德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依旧脚踏实地,坚持着现代主义的路线。
戴卫·奇普菲尔德作品:德国柏林新国家美术馆修复(图源:Archdaily,摄影:Thomas Bruns)
奇普菲尔德在冷静理性的思考中逐渐地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基于现代主义的、展现历史延续性的、简化表达的设计策略。
戴卫·奇普菲尔德作品:柏林新博物馆修复(图源:普利兹克官网,照片由 SMB/Ute Zscharnt 为戴卫·奇普菲尔德建筑事务所提供)
大多数建筑师在彷徨、迷茫的时刻,依旧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方向,并通过几十年的实践一以贯之。 20岁的他并不知道自己选的道路是对是错,但他相信脚踏实地,远比天马行空的幻想更稳。
戴卫·奇普菲尔德作品:良渚文化博物馆,2007年,中国杭州(图源:Archdaily,摄影:Richard Bryant)
06
王澍:妥协之后的选择,却是最好的
中学时期的王澍是个学霸,老师们一致认为他应该去念北大中文系,但喜欢画画的王澍一心只想考美术学院。家人觉得学艺术不容易生存,帮他打听到了建筑学是一个“会画画的工科专业”,于是王澍报考了建筑学这个当时几乎没多少人知道的专业。
1981年,18岁的王澍考进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老师们都觉得他一定是疯了,为什么要去砌砖瓦、盖房子。虽然学建筑是折中的选择,但是王澍后来发现,这正是他喜欢的专业。
(图源:Archdaily)
上大学后,校长说:“你们不要迷信你们的老师;你们的老师可能前一天根本没备课。”
王澍也许是受了这样的启示,大二就公开宣布,“没人可以教我了” ,然后进入了疯狂读书自学的状态。 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几乎把当时的整个中国建筑学界都怼了一遍,直到一年后,经过重新答辩,王澍才获得了硕士学位。
毕业后,王澍也一直“不务正业”,直到1997年,王澍与妻子成立了“业余建筑工作室”,才正式回归建筑设计领域。
2000年,王澍在同济大学拿到博士学位,学校请他留校,他依然还是那个狂徒:“我觉得上海根本就不是中国城市。我要回杭州去!”后来,王澍进入中国美术学院执教,创办了建筑艺术学院。一年后,王澍夫妇的“业余建筑师工作室”担纲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的总体规划、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
王澍作品: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图源:Archdaily)
继象山校区之后,王澍陆续设计了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等作品。2012年2月27日,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人,从此声名远播。
王澍作品:宁波博物馆(图源:Archdaily)
07
刘家琨:如果不喜欢,就不要坚持
刘家琨是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那年考的大学,上大学之前,他从未听说过“建筑学”,作为一个只想跳出农村找份工作的知识青年,他填志愿时连“仓库保管”和“皮革处理”都填了,因为觉得建筑跟画画有关,才试着填报了一个建筑学院。
(图源: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进入大学后,刘家琨很快发现建筑和画画是不一样的,于是他进入了一个很“丧”的状态,不再听课,转而开始文学创作,成了建筑学院里的“怪咖”,大学四年,他写了几篇小说,但对专业一片茫然。
毕业后,刘家琨开始了一场长达十年的自我探索之旅,他前往中国西部的西藏和新疆,在那里冥想、绘画和写作,创作了几本小说。从1978年初次接触建筑学到1994年初涉建筑设计工作,刘家琨走了十六年。
刘家琨作品:鹿野苑石刻艺术博物馆(图源: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刘家琨在自己设计的每个项目中,都试图关心乌托邦与日常的并存,以及现代与传统、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刘家琨作品:西村大院(图源:家琨建筑设计事务所)
刘家琨对学生们的建议是,如果你有热爱,那么也就无所谓“坚持”,因为你在做给你带来乐趣的事。如果不是真正喜欢,那么最好就不要“坚持”,“坚持”意味着为了另外的目的而忍受现在做的事。
刘家琨作品:成都当代美术馆(图源:Archdaily,摄影:存在建筑)
结语
从天道酬勤,到另寻出路,再到逆天改命,建筑师们的成功源于对内心所热爱的事业的热情。
高考结束之后,一生的漫长学习才刚刚开始,世上最快乐与最充实的,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人生的高度,从来都不取决于高考。愿你拥有丰盈的灵魂,也拥有无惧风雨的底气。祝福所有高考考生们,加油!
参考资料
《建筑师的20岁》(东京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 安藤忠雄研究室 编,译者: 王静、王建国、费移山,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建筑大师王澍、刘家琨、张永和、周恺、崔愷和李兴钢们的高考》(UPro同济尚谷设计教育)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藻井——无以复加的中国古建筑之美藻井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室内顶棚的独特装饰部分。 一般做成向上隆起的井状,有方形、多边形或圆形凹面,周围饰以各种花纹、雕刻和彩绘。 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佛坛上方最 重要 部位。 在古代建筑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 藻井通常位于室内的上方,呈伞盖形,由细密的斗拱承托,象征天宇的崇高,藻井上一般都绘有彩画、浮雕。据《风俗通》记载:“今殿作天井。井者,东井之像也。菱,水中之物。皆所以厌火也。”东井即井宿,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古人认为是主水的,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同时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都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以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