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小桥流水人家:原来古人也有“流水别墅”

小桥流水人家:原来古人也有“流水别墅”

发布于:2024-06-11 15:49:1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      
小桥流水人家      
原来古人也有-流水别墅      

     
古人云,道法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讨论很多的话题,以至于我们对山石林泉有着别样的情感。 古人营造的建筑,往往追求和自然的关系,或于山间,或在水畔,将山水融入生活,将生活融入山水。      

     
如今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图像史料,一窥古人的 “流水别墅” 。在先人与山水的对话间,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也为今天的 “山水建筑” 赋予内涵。
     

     
01 《千里江山图》      
02 《江山秋色图》
     
03 《四景山水图》      


01

千里江山图
【北宋】王希孟  故宫博物院藏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取材江南风光,江河烟波浩渺,群山层峦起伏。画家用细致的笔法,刻画了 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建筑场景,传递了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千里江山图》中的小桥流水


展开画卷,小桥流水的场景格外有趣。桥下纤细的支撑仿佛是树木枝干的变体,桥面则有山峦起伏的韵律。一叶小舟从桥下穿过,生活的场景在山水中展开。



《千里江山图》中的村落


建筑或在山中,或在水畔,依地势而建,往往形成围合的布局。 每个建筑单体,似乎都能与自然发生互动,至少有两三个立面能享受到绝佳的景观。




建筑放低姿态,融入到山水之间。 错落有致的布局,仿佛是群山起伏的延续。朴素的材质和林木发生呼应,让建筑隐于山林之中。



建于溪流之上的宅院


一些宅院建于溪流之上,潺潺流水从屋下流过。空间的层次也变得丰富起来,让人们对建筑与流水的关系展开联想。


?


小桥流水,山路蜿蜒。在山间瀑布处,隐约能看到人影。道路藏在山间,不知延伸向何处,山居生活的交通流线颇耐人寻味。



隐藏在山间的建筑



住宅的布置自由灵活,因地制宜。平面有 一字形、曲尺形、工字形 等诸多形式,展现出古人对建筑单体的灵活组合。


建筑史学者往往对画中的建筑布局颇有兴趣。《千里江山图》为我们提供了 宋代丁字形和工字形平面 的参考,使我们对古人的空间逻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山崖上的村落


在山水之间,建筑显得那么不起眼。体量的对比和错落的排布让建筑更像散落的山石,是 自然生长 而非 人为建造


依山傍水的村落


村落或背山面水,或以林木为屏障,一组组住宅沿山坡、水滨、路旁自由布置,杂以一些亭阁 和朱栏小桥。画家取材自真实又高于真实,创作出文人心中理想的住宅模式,所有住宅都和谐地处在山水之间,烘托了 园林化的氛围



?


住宅的园林处理,或是宅畔建亭,或是建有临水亭榭。 “园”与“宅”,组成了古人的居址建筑。


《千里江山图》中的“流水别墅”


瀑布之上,建有园宅。 这样的图像让人不禁想起赖特经典的“流水别墅”,惊异于中与西,古与今的奇妙对话。有二人对坐其中,似在品茗,所以瀑布上的部分可能是园宅的会客空间。


如果将起居空间置于瀑布之上,流水的声音或许是对日常生活的打扰。 但将此处变为会客空间,水声则成为把酒品茗的背景乐,营造出休闲自然的氛围。 古人将会客空间安置在此,并将面向景观的部分完全打开,模糊了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分隔。今天我们看到这一图景,仍会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





《千里江山图》中的建筑, 与山水融为一体,构成了山、水、人、物的对话与共生。建筑并非是人为营造,而更像自然的有机生长。




02

江山秋色图

【南宋】赵伯驹  故宫博物院藏


《江山秋色图》


《江山秋色图》由南宋画家赵伯驹所绘。青山碧水,殿宇村舍,画面布局宏大又细节丰富,建筑刻画细致,透出宋代的画院气派。


《江山秋色图》中藏在山间的建筑


画家将住宅藏在山间,远离尘世的喧嚣和束缚。从画中可以看出,建筑沿山势一字排开,不同的单体之间用廊子相连。远离山崖的一侧设有两进内院,与一旁的山体共同围合出亲人的空间。在古人的巧妙设计中, 自然山体成为建筑的一部分,与建筑和谐共生。


尽管画中没有描绘靠近崖面的一侧,但我们可以想象出,廊子会将那一面完全打开,充分利用难得的景观。


《江山秋色图》中的临水居宅


在村落中,设有临水居宅。古人在水面上设置架高层,再将园宅置于其上, 拉近了生活与水的距离。 不远处,三三两两的人走过,让人开始想象亲水住宅里的生活场景。


建于山涧上的栈道廊屋


山涧之上的栈道廊屋,是属于古人的精彩创造。古人沿着蜿蜒的山势,将立柱插在山上,再在其上建有廊屋,营造出独特的交通流线。 行走其间,可遮风雨,可蔽日光,可观山水。


远处的住宅更是依山而建,立于峭壁之上。尽管每个建筑单体仅有一层,古人却 巧妙利用山势, 为不同单体间创造了高差。 如此一来,单体的组合变得颇为有趣,自然的高差让建筑的空间组合更为灵动。


沿山势布局的建筑


从山脚到山巅,建筑沿山势布局,在峭壁中开辟空间。古人对地势的利用,值得今天的我们借鉴。古人并不刻意追求基地的平整,而是 利用崎岖不平创造有趣的空间。


村落错杂山间,利用栈道相连。山巅的重檐歇山顶建筑似乎是一座道观,它安静地藏在山顶,等待登山者寻访至此。


山间的道观和居宅


水湾两侧的居宅和栈道


水湾的一侧设有住宅,另一侧则是环水栈道。栈道与住宅形成视线上的互动,颇有园林 “对景” 的意味。居宅中的人凭栏远望,栈道上的人移步换景,水湾中一叶小舟浮沉,借助画面和观者的想象,动人的生活场景在这里发生。


山林中的居宅和远处的塔


“山之人物以标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 山水的营造目的,是为人们的生活注入自然之趣。古人的居宅理念,正是人与自然的对话。


沿山势而上的建筑


山寨、关隘、草庐、寺观、住宅,各种建筑形式在画中一一呈现。山巅的那座塔,是自然景观中的人造之景,渲染着画卷的神秘与空灵。



将观察的尺度拉大,两座塔似乎能产生视觉的联系。 一近一远,一高一低,遥相呼应,互为对景。


《江山秋色图》用细致的笔墨,勾画出古人心中理想的 “山水建筑” 。古人将环境运用到极致,与建筑相互配合,将生活与自然融为一体。




03

四景山水图

【南宋】刘松年  故宫博物院藏


《四景山水图》


《四景山水图》由四段组成,分别描绘了杭州 春、夏、秋、冬四时 的景象。画家通过界画手法,对建筑的描绘细致精谨,具有生活情趣。


《四景山水图》春景


草木葱翠,远山迷蒙,春景给人生机盎然的喜悦。庄院建在堤边,侍者牵马走向小桥,像是随从主人倦游归来。


春景中的宅院入口


入口设有一玄关,两侧可供人坐下歇息。从桥到门是建筑群轴线的开始,玄关的设置也增加了 入口空间的进深感。


春景中的住宅内院


在林木掩映之下,可以看到内院的局部。建筑似是开敞之状,可以享受到户外明媚的春光。


春景住宅中的楼阁


建筑组群沿轴线延展。围墙外,以桥连接院墙门,再向内院延伸,直达最高的楼阁建筑。楼阁上设有四面可远眺的通廊,将春景尽收眼底。


《四景山水图》夏景


夏景描绘的是水阁凉亭。建筑 由山入水,半藏山间,半临湖畔。敞庭阔堂,亭台水榭,依山傍水,表达了文人理想中的诗意栖居。


夏景中的水榭


四面临风的水榭为主人提供了纳凉观景的平台。水榭建于水上,由木桩梁架承托,是岸上轴线像是自然的延伸。建筑四面打开,四向皆景。


夏景中的庭院和露台


主人端坐庭中纳凉观景,怡然自得。敞庭三面打开,一面与长廊相通。林木的枝干甚至能伸入庭内, 让自然与建筑发生互动,室内与室外的空间界限被模糊。


藏在山林间的住宅内院


建筑组群呈局部工字形布局,沿着中心轴线水平延展,同时用灵活的组合打破规矩的对称。


《四景山水图》秋景


秋景中的住宅庭院环绕,曲径通幽。临水的墙体围合了宅院的一部分,而在画面的右下角,视觉上的围合由山体完成。


秋景宅院的入口空间


宅院的流线很是有趣。 它并没有采用严谨的对称布局 ,由桥入门,进门入院后流线发生转折,再过一桥才可进入庭堂。


秋景宅院的庭堂


庭堂三面开敞,一老者独坐养神,另一屋内有侍童汲水煮茶,一派闲情逸致。 建筑群的主体部分采用局部丁字形布局,用格子、板帐、屏风实现室内空间的灵活分格,可随主人的意愿随时调整。 室内空间给人一种独特的轻盈感。


《四景山水图》冬景


冬景为湖边的四合庭院。古松苍劲,屋顶的瓦面都变成白茫茫的一片。桥上有一位骑驴老者,似是一位吟游诗人。


宅院是标准的合院式布局,进门为中厅,厅后是方正的院落,两侧厢房局部开敞,中厅和两侧厢房以耳屋相连。


冬景中的临水厢房


一座厢房面向湖边,建于水上。 中间的落地格子窗打开,下部设有栏杆,家具成为建筑的一部分。


冬景宅院中主体建筑的抱厦


中厅后有一抱厦,这一后序空间延伸了建筑的进深感。抱厦的屋顶采取圆弧式设计,在建筑群的屋顶中分外灵动。


冬景宅院的四合内院


另一侧的厢房局部开敞,室内有帘子进行空间分隔,帘后似有一侍者欲出,不由得引起人们的联想。


《四景山水图》通过春、夏、秋、冬四季景致,让我们看到了四季中的建筑与生活。 建筑空间存在内在的秩序性,同时也有富于变化的形态和层次。 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表达着古人追求的 “诗意栖居”




结语  

《清明上河图》中的郊野风光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古人或描摹山水,或择山水而居。我们的文化对山水林泉有着独特的情感,背后的东方哲学或许正是今天中国 “山水建筑” 的内核。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山水画应当 “可行、可望、可居、可游” 。这不仅是山水画的艺术呈现,同样也是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理想表达。在古人的画笔下,建筑与山水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人士大夫的理想境界,追求 将生活融入自然,也让自然变成生活。


狭义的山水,是风物;而广义的山水,是态度。 在山、水、人、物的对话中,我们或许能为当代的中国 “山水建筑” 找到新的可能。


资料引述:
1.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中的北宋建筑    
2 . 《<   江山秋色图>的时空意识对我创作的启示》
3.   《刘松年<四景山水图>对于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启示研究》

编辑     hyl
责编     曹瑞文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学习了小桥流水人家设计理念:原来古人也有“流水别墅”,多谢了。

    2024-06-11 16:28: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tumux_70293
    tumux_70293 板凳
    我觉得你说得对,中国古人确实有“流水别墅”,例如北京的颐和园、苏州的拙政园等。这些园林都是以水为主题,通过巧妙地布局和设计,使水与建筑、景观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我觉得这与现代的“流水别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现代的“流水别墅”更注重于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对话,而中国古人的“流水别墅”则更注重于营造一种宁静、优雅的环境氛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2024-06-11 16:20: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3 万条内容 · 2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地拉那“金字塔”重新开放

荷兰MVRDV建筑工作室为位于阿尔巴尼亚地拉那市中心的前阿尔巴尼亚恩维尔-霍查博物馆(Enver Hoxha)增加了一个阶梯屋顶和明亮的彩色盒子。     MVRDV与IRI建筑公司合作,对这座20世纪80年代的金字塔形混凝土建筑进行了改造,将其转变为文化中心。   MVRDV工作室开放了内部结构,并在屋顶上增加了许多楼梯,让当地人可以象征性地攀爬这座曾经是国家象征的建筑。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