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广义韧性建筑

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广义韧性建筑

发布于:2024-06-11 14:38:1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复制转发]


最近有人问我:你作为老师在研究什么?我回答:我在研究广义韧性建筑。听起来这是个当下热门的话题,不过我想告诉大家,我的研究与工程和城市规划领域的韧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我们都在研究一个系统的应变能力,区别在于我研究的重点不仅是突发的自然灾害,而且更关注日常的各种变化,同时由于建筑的文化属性,我试图将文化的因素纳入研究中。

这里先让我们对本文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建筑学和文化进行一下梳理,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学术术语解释日趋混乱,精典的权威解释被淹没在多源的网络解释中,使读者真假难辨。不得已,我转而求助于英文解释。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建筑学”这个词,英文是architecture。《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对其的释义是“the art and study of designing buildings” [1] ;《韦氏大学英语词典》对其的释义是“the art or science of building;specially the art or practice of designing and building structures and espically habitable ones” [2] ;《柯林斯高阶英汉双解学习词典》对其的释义是“architecture is the art of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buildings” [3] 。在这里,我不想对上述句子进行逐字的翻译,只是想指出上面三个解释的主词是“art”。Art作为名词,其主要的意思是艺术。由此我们可以判定,建筑学是某种艺术。职业建筑师是通过学习建筑学来培养的,因此我们在这里讨论的职业建筑师设计的建筑物是带有艺术特征的。

接下来让我们再分析一下“文化”的含义。在《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文化一词有多种含义,结合建筑学的英文解释,我认为“art, music, literature, etc., tought of as a group” [1] 的解释最为贴切,即艺术、音乐、文学的总称。这三种门类的总和也就是艺术(广义的)。这里的文化是狭义的,主要指精神产物。由此可以理解为,建筑带有极强的文化属性。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当今建筑面临诸多的挑战,我想通过这篇短文阐述一个观点:抛开建筑的文化属性谈论建筑所面临的问题是片面的,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我们都知道建筑物作为一个物理实体,在建成之后就相对固定,应对各种变化的能力较低,特别是在功能主义主导的现代建筑上,这种应变能力低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功能适变上。提升建筑的功能适变能力,就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近些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和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极端气候和自然灾害频繁;由于技术进步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变化;国家发展从增量转变为增质。凡此种种都需要建筑增强韧性,提高应变能力。其实这方面的研究在我刚步入建筑设计行业时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没有这样时尚的名字,而是叫“多功能”和“灵活性”。记得我刚从大学毕业来到设计院就跟着师傅参加了北京亚运会工程。在做体育建筑时师傅告诉我,设计的重点是赛后运营。如何让建筑的功能适应赛后的多种要求,才是设计的关键。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发展的转型,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成为建筑师的重要工作内容。既有建筑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将旧建筑的功能进行转化,如旧的工业建筑被改造成办公室(图1、图2)、商业空间、演艺空间、艺术展示空间,酒店被改造成写字楼(图3),体育馆或展览馆被改造成方仓医院等等。在既有建筑改造的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大空间的建筑比较容易改,而小空间的建筑则很难进行功能转换。这就揭示了一个道理,建筑在设计之初,如果功能适变能力强,则容易被改造,如果功能适变能力差,则被改造难度较大。如果必须改变功能适变能力差的建筑的功能,那只有两种办法:一种是花大价钱改造,一种是拆掉重建。这两种方法必然导致大量的建材消耗,从而增加全寿命期建筑的碳排放。          

1 工业厂房改为办公建筑——北京未来园区成衣车间改造          
         

2 工业厂房改为办公建筑——北京未来园区成衣车间改造室内效果

3 酒店改为办公建筑——新大都改造

接下来,我们换个角度重新谈论这个问题。 如果一栋建筑是文化遗产,是某个时代的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与人文价值,那么我们显然也可以让新的功能去适应这座建筑原有的状况,这时建筑的改造强度就会变小。 如利用优秀的老建筑改造的酒店,由于受原建筑规模、功能、结构形式的限制,客房种类多,空间狭小,在使用上显然不如那些美式大酒店舒服,但大多数人还是愿意去适应它。 再如欧洲旧城中的许多老餐厅,地方狭小,人口的密度极高,不能满足人们对社交距离的需求,但人们也会主动地去适应它。 从这个原理上看,这类建筑由于其优秀的文化属性,导致人们愿意迁就它,从而变相地强化其应变能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变得刻不容缓。从多方得到的信息来看,建筑业的碳排放量占比很大,2021年建筑碳排放量已经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7%。我国情况则更为严重,2020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50.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的比重为50.9%。其中,施工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比为1%,约1亿吨;建材行业的碳排放量占比为28.2%,约28.12亿吨;建筑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占比为21.7%,约21.6亿吨。 [4] 由此看来,建筑全过程碳排放可以分成三大部分:一部分是建筑在建造和拆除过程中的碳排放;一部分是建筑在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一部分是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建筑在运维过程中的碳排放又可以分成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两种。所谓直接碳排放,指的是建筑运维阶段直接消耗的化石能源所带来的碳排放,主要产生于建筑直接供暖、炊事、生活热水、医院或酒店蒸汽等导致的燃料排放;间接碳排放指的是建筑运行过程中消耗电力和热力两大二次能源带来的碳排放。为了搞清楚我国建筑减碳的技术路径,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我国在碳排放计算方面的相关技术标准。目前,我国在建筑行业涉及计算建筑碳排放的有《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民用建筑绿色性能计算标准》两个标准。仔细阅读这两个标准可以了解现阶段建筑碳排放的计算方法。

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计算主要是根据系统能源消耗量和各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来确定。建筑建造和拆除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和不同能源碳排放因子来确定。建材生产和运输阶段碳排放量计算主要根据各种材料消耗量及各种材料的碳排放因子确定。这里的碳排放因子指的是“将能源和建材消耗,与二氧化碳排放相对应的系数” [5] 。通过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建筑全过程的减碳主要通过两个路径实现,即减源和提效。减源主要是降低建筑能耗需求和减少建材总用量;提效主要是提高建筑用能效率、利用低碳循环建材及采用低碳建造方法。由于建材生产过程的碳排放量在建筑全过程中占比较高,因此降低建材用量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的全寿命期中,建材的总用量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建筑在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建材量,一部分为建筑在运维过程中改造装修使用的建材量。第一部分的建材使用量相对来说较易计算,而第二部分则非常复杂。

一幢建筑全寿命期中的改造次数、改造规模与全寿命期时长之比,我们用建筑的改造强度来表示。建筑的改造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建筑的内因和外因。建筑的内因包括建筑本身的质量、使用年限、安全状况、功能适用性、使用状态等;建筑的外因包括外部环境、建筑的权属变更、建筑使用史、社会发展状态及人的心理因素等。建筑本身的质量包括建筑的物理实体工程质量和建筑艺术水准。外部环境包括建筑周边环境现状、建筑周边环境变迁情况(包括地理和地质情况)。上述两部分和建筑物理实体的工程质量属于可量化的物理条件。建筑的使用历史主要指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发生过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被重要人物使用过。社会发展状态是指与既有建筑更新相关的社会思潮的状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和业主的经济状态。人的心理因素指的是与既有建筑更新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人的普遍性心理因素和建筑主人的特殊心理因素。上述问题和建筑的艺术水准问题都存在大量不可量化、流变不拘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目前减碳路径无法涵盖的内容,也是相关研究中的空白领域。由此看来,欲降低建筑的改造强度,需要考虑非常复杂的多种因素,特别是那些软性的社会和心理因素。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越珍惜一件物品,它就越耐用。所谓“珍惜”,从字面的意思看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珍”,意指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可以引申为珍贵;一个是“惜”,意指舍不得、爱惜。因此,珍惜可以解释为由于贵重而爱惜,被仔细使用,不舍得抛弃。虽然建筑在文化内涵、尺度、建造过程及使用过程上都比一般生活用品复杂得多,但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性。一幢建筑如果被使用者珍惜,同样会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其在全寿命期中的改造强度。

那么如何做到让建筑被人们珍惜呢?这个问题的回答显然并不简单。大致看来影响因素可以被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建筑本身的素质,包括建造质量、功能适应力、建筑的美观程度等;另一类是建筑与用户或业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建筑在建造或使用过程中,与用户或业主之间的情感联系。比如:祖传建筑与传承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建造时,某些特殊事件使建筑与业主或使用者之间产生情感联系;在使用过程中,某些特殊事件使建筑与使用者或业主之间产生情感联系。业主和其亲人在这栋房子中度过了漫长岁月、经历了里程碑事件等。当我们谈论建筑设计时,显然第二类因素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第一类因素,包括之前我们谈论的建筑的文化属性,是我们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由此看来,建筑的文化属性是建筑得以被使用者珍爱的内在因素。

目前建筑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议题,而广义韧性建筑所关注的议题是建筑的应变能力。显然,建筑的应变能力强,则建筑在其全寿命期中被改造强度低,碳排放量就少。实际上,广义韧性建筑和建筑的节能减排有着天然的联系。迈克尔·科尔在其《文化心理学:历史与未来》一书中引用了俄罗斯心理学家的一个三角形图示。 [6] 这个图示为一个正三角形,其三个端点分别代表人、人工物和环境。通过这个图示,作者试图表达人和环境之间既可以直接相连,又可以通过人工物间接相连。全球气候变暖表明人与环境之间出现了不和谐关系,上述图示可以表达为人与环境的关系,即人工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同时,通过这个图示我们也可看到,由于环境问题是人和人工物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其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必然受文化(狭义的)因素的影响。从我们关于既有建筑改造适变能力的两个不同角度的思考不难看出,建筑的功能适变问题不是简单的空间尺度问题,它也受到文化因素的强烈影响。因此,我们在谈论建筑和建筑设计时,不能片面地强调其物质属性而忽略文化属性,这在当下建筑界伪科学盛行的时候尤其重要。

我们原本准备谈论有关文化建筑的议题,然而我认为,将文化建筑的议题泛化为建筑的文化属性问题,并将其引申至建筑的广义韧性和节能减排上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现代主义建筑的繁盛时期,谈论高大上的文化建筑显得理所当然。然而近些年来随着西方建筑实践的减少,以及政治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文化建筑的传统议题被逐渐淡化,代之而来的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全球议题,包括绿色可持续发展、节能减排、韧性城市等。这些议题被认为是科学技术问题,并在建筑学学科中亦不免有去人文化的倾向。可是基于建筑的文化属性,以及环境问题与人、人工物的复杂关系谈论建筑的节能减排和韧性时,对建筑的文化属性采取鸵鸟态度,将是非常不明智的。

首先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建筑的文化属性在解决这些全球议题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建筑设计领域,这些问题绝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然而,有意识固然非常重要,但并不能为我们提供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建筑的功能适变能力强,还是建筑得到人们的珍惜,它们都将问题指向建筑设计的高品质。然而,建筑的高品质却与其物理实体的工程质量和文化价值都息息相关。提高建筑的工程质量是一个科学技术问题,而建筑的文化价值则不然。建筑如果被看作是某种艺术品的话,艺术创作的质量就无法用科学技术的方法予以解决。我认为,保障艺术质量的问题并非不可解决,可以通过分析建筑设计方法,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

我们需要把建筑分成重要建筑和普通建筑两类。所谓重要建筑可以被理解为内容、地点都较重要的建筑。最理想的状态是重要建筑在规划时已被预先设定,并在实施时严格遵守预先的设定。除此之外的建筑就是普通建筑。遇到了哪些困难,您是怎么解决的,有没有什么遗憾?保障重要建筑高质量的方法是“找对的人,做对的事”。充分信任和发挥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尊重艺术创作的规律。这种设计方法类似服装中的高级定制设计。大量的普通建筑的设计则必须避免陷入定制设计的困境。 [7] 从历史的角度看,在现代主义建筑之前,各种文明都采用一种类似法则性设计的方法来规范普通建筑的设计,如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的法式。这些法则是千百年来大量工匠经验的结晶,具有内在的优秀品质。对法则的遵循能够在方法上保证普通建筑的设计品质,而利用法则约束大量普通建筑的设计,是历史上被反复证明的行之有效的保障建筑品质的方法。令人遗憾的是,这种行之有效的传统设计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改造。这个被改造的设计方法我把它命名为“流程控制”,其核心是在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设计导则中,植入控制普通建筑品质的设计法则。这个法则既包括了保障工程质量、可持续发展和建筑韧性的措施,也包括了提高艺术质量的形式法则。而上述内容的基础是正视建筑文化属性在可持续发展与广义韧性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用科学方法将感性部分和理性部分充分隔离,用方法保护感性的部分得到充分的发挥,理性的部分不受感性的羁绊。或者换个表达方式,就是厘清建筑学中文化和工程的边界,用感性的方法解决感性问题,用理性的方法解决理性问题。这样做就会产生一个明显的结果,既让建筑的文化属性得以充分彰显,同时又用方法保障大量普通建筑的品质,并利用科学技术方法全面增强建筑的韧性能力,从而实现最广泛的绿色可持续建筑设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3 万条内容 · 2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像素的垒砌:让历史商业街区与时俱进 - 中信泰富广场改造

       张 虔希   位于静安区精华段的南京西路上,中信泰富广场的立面改造设计灵感来源于“像素”,设计以精心拣选的材料打破了商业固有的“方盒子”造型,更模糊了城市环境与商业空间、公共与私属领域的界限。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