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方案设计 \ 极限预算下的空间提升 - 杭州锦和大厦立面及景观更新

极限预算下的空间提升 - 杭州锦和大厦立面及景观更新

发布于:2024-06-09 23:51:0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方案设计

来源:gooood景观设计

|

作者:gooood

[复制转发]

 
  Jamison  

吊顶的夜景灯光灵感源自西湖的水波,通过多层的灯管排列创造出波浪起伏的立体质感,同样的概念也延续至背墙的图案。夜幕到来时,为往来穿梭的行人提供了一处驻足停留的仪式感空间。

感谢  彼山设计  对gooood的分享  


 
杭州锦和大厦位于庆春路,距离西湖东岸约3公里,沿路车辆繁忙、昼夜不息。业主委托我们为建筑的沿街立面提供改造升级的方案,一方面作为物业整体升级改造的先声,同时能够为人行匆忙的街道提供一处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

  ▲项目概览   ?Jamison



现状:割裂与失修

在改造之前,建筑的首层立面处于半废弃的状态,面层脱落、原有结构裸露,仍保留的完成面也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与此同时,建筑与人行道之间1.4m的高差以及沿路拦起的等身高护墙将建筑与经过的行人完全分裂,令整个空间显得疏离冷漠,缺少停留感,也违背了建筑首层内退所塑造的公共空间属性。

  ▲街道视角   ?Jam   ison



改造:仪式感与亲人性

无论是庆春路还是建筑高耸的内退空间,都体现了人的尺度的缺失。如何在一个车行尺度的城市空间中打造一处既有标志性又能让人们愿意停留的公共空间是项目改造的出发点。

  ▲看向首层空间   ?Jamison

通过现场的实际踏勘,我们认为在整个通高空间中,八根外露的结构圆柱定义了空间的内外,是整个空间的重要元素。因此,我们的设计以此为出发点,向地面与吊顶展开。首先将圆柱的面层全部拆除,通过简单的涂白恢复结构本身的美感,在周边各种店铺装饰性门头的对照下创造了一个与周边异质的、具有仪式感的空间基底。地面部分围绕着圆柱布置了高低错落的平台座椅,用不同的高度软化场地与建筑原本生硬的高差,创造出一系列供人停留休憩的场地,通过绿植与木材的运用增加沿街界面的亲人性。

  ▲八根外露的结构圆柱   ?Jamison

吊顶的夜景灯光灵感源自西湖的水波,通过多层的灯管排列创造出波浪起伏的立体质感,同样的概念也延续至背墙的图案。夜幕到来时,为往来穿梭的行人提供了一处驻足停留的仪式感空间。  

  ▲驻足停留的仪式感空间   ?Jamison



挑战:极限预算下的空间提升

如何根据有限的预算将设计落地是本项目遇到的一大挑战,也会是将来城市旧改更新的普遍性问题。在极限预算的限制下,我们必须更加明确设计的重点,确保核心效果的实现,而在其他地方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为了在预算内实现吊顶的水波效果,我们在反复找样后将原先建议采用的金属帘材质调整为价格更可控、同时具有良好导光效果的白色PC管。通过事先在模型中的效果模拟,最终确定使用六层共450根不同长短的PC管排列来实现立体水波的效果。

  ▲台阶   ?Jamison

 
  座位   ?Jami   son

项目从方案到落地一共历时五个月,改造后的锦和大厦告别了之前的年久失修,以更为开放的姿态为经过此处的行人和车辆提供了一处平凡日常中的仪式瞬间。

▲夜景   ?Jamison

    
 

 

项目图纸


 
 
  轴测图   ?彼山设计  

 
 
▲平面图   ?彼山设计  

 
 
▲立面图   ?彼山设计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方案设计

返回版块

21.01 万条内容 · 27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错误的设计 VS 正确的设计

来 源:建筑空间 一组有意思的漫画,采用诙谐的手法,介绍了建筑的一些设计手法,虽然很简单,却蕴含了很大的智慧……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