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揭秘古建筑的隐形守护者:栏杆与台阶

揭秘古建筑的隐形守护者:栏杆与台阶

发布于:2024-06-06 11:14:06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台阶和坡道是古建筑中为连接有高差的相邻地面而设置的垂直交通设施,栏杆则是在有高差的地面边缘,当达到危险高度时,所采用的安全维护设施。

一、台阶与坡道构造

台阶是古建筑台基的附属部分,古时称“阶级”“踏道”“踏跺”,今称“台阶”。

1.台阶(踏跺)

(1)台阶(踏跺)的类型

①踏跺按照形式可以分为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云步踏跺。

a.垂带踏跺。垂带踏跺是两侧做“垂带石”的踏跺形式,是古建筑中最为常见的踏跺做法。

b.如意踏跺。如意踏跺是指不带垂带的踏跺,从三面都可以上人,是一种简便的做法,多用于民居、园林建筑及附属建筑。可分为条石制成的圆角和方角两种做法,属于等级较低的做法。

c.御路踏跺。御路踏跺是在踏跺正中位置砌有“御路石”的踏跺,多见于宫殿建筑和重要的大型建筑。御路石表面多带有雕刻,两侧踏跺供行人上下,属于等级最高的做法。

d.云步踏跺。云步踏跺是用未经加工的石料(一般应为叠山用的石料)仿照自然山石码成的踏跺。

②踏跺按照位置可以分为 抄手 踏跺、正面踏跺、垂手踏跺。

a.抄手踏跺。位于 台明 或月台两个侧面,一般为大型建筑所使用的踏跺形式。抄手踏跺为附属性构筑物,其规格做法均低于正面的单踏跺。

b.正面踏跺。位于台基正前方的垂带踏跺称为正面踏跺,是连接台基和室外地面主要通行的位置所在。

c.垂手踏跺。若大型建筑台基正前方与房屋中部三间门相对应都做踏跺,但每间的踏跺分开,并不连做,则中部为正面踏跺,处于正面踏跺两边的为“垂手踏跺”。

踏跺的类型详见图

(2)垂带踏跺构造

垂带踏跺的构造组成 垂带踏跺由垂带、踏跺、象眼、如意石等组成。

a.垂带。垂带位于踏跺两侧,宋称“副子”,其宽为1.8尺;清称“垂带”,按宽厚与阶条石同取定。垂带石的安置一般以明间面阔宽度为准,即俗称“垂不离柱”,但民间建筑大多不依此法,通常小于明间尺寸。

b.踏跺。踏跺,宋称“阶石”,清称“基石”,台阶最上面一层,紧靠阶条石的上基石俗称“摧阶”,垂带踏跺的第一层下基石称为“燕窝石”。

c.象眼。垂带之下的三角形部分叫做象眼。象眼可用砖砌,也可用石砌,用石料做成的叫象眼石。

d.如意石。宫殿建筑的台阶燕窝石前,如再放置一块与燕窝石同长的条石称为“如意石”,如意石应与室外地面高度相同。

垂带踏跺构造组成

垂带踏跺剖面

2.礓磋(慢道

坡道在宋代称为慢道、清代称为礓磋。

宋代的慢道多用于上城头的马道、厅堂宫殿门前,用于城门慢道的高斜比为1∶5,用于房屋慢道高斜比为1∶4。慢道一般采用砖陡面立置斜砌的构造做法,露龈深三分(约10mm),如采用 花砖 斜铺则不露龈。

清代礓磋多用于车辆经常出入的地方,如宫门、府门、过街牌楼等处,分为砖构和石构两种,砖构做法与宋代慢道相同,石构多为整石凿糙道形成,其高宽比为1/9~1/3。

礓碴构造

礓碴剖面

二、栏杆构造

栏杆,宋称为“勾阑”,也做“阑干”,横木为阑,纵木为干,可知栏杆最早为木制。

1.宋式石勾阑

宋《营造法式》中述及的石栏杆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台勾阑,其等级较高,尺寸较大,每段阑板高4尺、长7尺;另一种是单勾阑,其尺寸和等级都低于前者,每段阑板高3.5尺、长6尺,单勾阑出现较早,是重台勾阑产生的直接形式。

2.清式勾阑

清式石栏杆的构成形态多样,主要有寻杖栏杆、栏板式栏杆、罗汉栏板式栏杆三种,其他如直棂栏杆、石坐凳栏杆等散见于民居及园林之中。

清式石栏杆类型

清式勾栏构造


栏杆一般由地栿、栏板、 望柱 三部分组成

(1)地栿 地栿是栏板的首层。地栿的位置比台基阶条石(或须弥座上枋)退进一些,退进的部分叫“ 台基 金边”或“上枋金边”,金边宽度为1/5~1/2地栿高。

地栿构造

(2)望柱 望柱处于勾栏栏板两端,于两侧固定栏杆,下由地栿承托。望柱可以分为柱头和柱身两部分,断面多为方形。

柱头的形式种类较多,常见官式做法有莲瓣头、复莲头、石榴头、二十四气柱头、叠落云子、水纹头、素方头、仙人头、龙凤头、狮子头、 麻叶头 、八不蹭等。

望柱柱头样式

(4)垂带栏杆 垂带上栏板柱子的尺寸应以台基上栏杆的尺寸为基础,如“长身柱子”“长身栏板”和“长身地栿”,根据块数核算其长度,再根据垂带的坡度,求出准确的规格。

3.宋式勾阑与清式勾阑的比较



             

 The End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北京最古老的寺庙-潭柘寺

潭柘寺创建于西晋时期(公元307年),是北京地区最古老的佛教寺院, 寺院初名“嘉福寺”,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岫云寺”,但因寺后有龙潭,山上有柘树,故民间一直称为“潭柘寺”。它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 北京民间就有“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 ”的说法。从金熙宗之后,历朝都有皇帝到潭柘寺进香礼佛。自清朝康熙年间起,潭柘寺就成为北京地区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潭柘寺保持了明代佛寺的总平面布局与规模,又有保存较完整的清代皇家行宫。寺内的历代僧人墓塔也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