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农田土整 \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示例)第七部分,实施保障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示例)第七部分,实施保障措施

发布于:2024-06-06 09:40:06 来自:水利工程/农田土整 [复制转发]

   



11.1 组织机构


对建设项目实行项目法人或业主负责制,由地方政府和各级水利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负责项目规划、设计、管理和建设、技术指导、项目的审批、督促落实工程建成后的经营和管护,农田水利工程设施要明确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一经批准,相关部门和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得随意变更。


11.2 投入机制


通过争取中央投资,加大地方各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各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专项资金,发动群众筹资投劳,吸引民营资本,接受社会捐资等途径,拓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稳定增长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

积极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加紧农田水利建设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储备,以项目争取资金,带动投入。发挥地方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投入的引导作用,确保各级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稳定增长。建立省、市、县三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补助资金,采用“民办公助”方式,对农户、农民用水户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村组集体等自愿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项目,财政给予补助。重点支持小型水源、渠道、机电泵站等工程设施的修复、新建、续建与改造。同时依法加强对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河道采砂管理费、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占用农业灌溉水源与灌排工程设施补偿费等规费的征收和管理,做到足额征收,未经授权,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减免。

统筹使用农村各类涉水资金。按照“统一规划、项目管理、渠道不变、各记其功”的原则,以规划整合项目、以项目整合资金,提高涉水资金的使用效率。

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激发广大农民大干农田水利的积极性、创造性。对跨村、跨乡的水利工程,按照乡镇协调、分村议事、联合申报、统一施工、分村管理资金和劳务、分村落实建设任务的程序和办法实施。农田水利建设中,要执行“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有关规定。

大力发展民营水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所有”的原则,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明确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所有权,落实管护责任主体。

鼓励和支持社会捐资办水利。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对建设农村公益性水利基础设施给予优惠条件,大力提倡和鼓励社会捐资兴建公益性水利设施。


11.3 鼓励政策(土地、税收、补贴、信贷)


     



11.4 管护制度


提出规划的组织实施、投入保障、技术保障、建设和建后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改革措施,积极探索调动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民主管理形式。按照《关于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要求, 抓好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新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 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管理、良性循环。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一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程明确管理主体。要改变过去想管的管不了、该管的管不好的局面, 政府该管的一定要管到管住,不该管的一定要放开放活, 划分事权, 明确权责。二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适宜的管理方式。一家一户的工程, 由农户自管; 联村联户的工程, 建立各类形式的合作组织, 通过用水户参与管理和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方式, 将专管与群管相结合,明确产权和义务; 重要的和较大的工程, 由政府管理, 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三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短线、断层、萎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要继续加强乡镇水利站和农村水利技术服务组织建设,搞好各级农村水利队伍的业务培训,使农村水利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要勇于创新, 建立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没有行政级别、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新的水利技术服务中心, 立足水利, 面向市场, 一业为主, 多种经营; 中心和中心之间既有竞争, 又有合作, 谁的实力强、服务好谁就会占领更多的市场, 由众多的服务中心形成一个全面覆盖的网络, 农民有更多的服务选择。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农田土整

返回版块

5.03 万条内容 · 12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收藏,土壤的相关知识!

 土壤的相关知识          ▼   一、概念:   土壤指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 表层。土壤肥力是土壤能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空气、水和热量等方面的能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